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德川四天王—沈默忠厚的榊原康政



榊原康政,德川四天王、德川三傑之一。天文十七年(1548)生於三河上野城,原長政次子,母親為道家氏之女;幼名龜丸(於龜),通稱小平太。

康政出生時,父親長政臣屬於上野城城主酒井忠尚(酒井忠次之兄),忠尚與松平廣忠(家康父)不和,故兩家處於對立狀態。康政的童年在上野城度過,並且成為忠尚的侍童。

另一方面,對手松平廣忠英年病故後,松平家迅即陷入危機,為了對抗尾張的織田信秀,松平家決定向鄰國的今川義元求助,並且應義元的要求,將廣忠長子竹千代(家康)送到駿府,換取今川家的庇護。

然而,永祿三年(1560)五月十九日,今川義元在尾張桶狹間,被織田信長偷襲而亡,今川家也因此頓時陷入慌亂狀態。與其他反今川的諸勢力一樣,松平元康(德川家康)決定起兵自立。同年底,家康宣布重整三河,重招三河舊臣,不久來到大樹寺與酒井忠尚會談,康政與父親長政跟從忠尚會見家康;在會談中,家康看到當時十三歲的康政,說康政「氣量不凡」,書法秀麗,徵得忠尚的同意之下,收康政為近侍,從此開始了康政的征戰一生(《寬政重修諸家譜》)。

康政隨家康到岡崎後,與當時同樣是十三歲的本多忠勝一起侍候家康,從此成為好友。康政的初陣在永祿六年(1563),由於家康重整三河過急,在加強支配的過程中,觸發了三河國的一向一揆(三河一向一揆之亂)。其中參與叛亂的,還有康政的前主上酒井忠尚,由於熟知地利,康政受家康之命,與忠勝一同為先鋒參與鎮壓。兩人迅速在上野之戰中打敗亂軍,因此立下大功,得到家康稱讚,更獲家康賜「康」字,正式改名為「康政」。

永祿七年(1564),康政、忠勝及鳥居元忠同為先鋒,攻下今川氏在三河的另一要城吉田城。之後又攻下田原等城,最終完成家康統一三河的目標,由於康政在諸戰立功,永祿九年(1566)起,被晉升為德川軍團的前鋒大將之一。

永祿十二年(1569)十二月,家康再次起兵,攻打遠江掛川城,康政於三河率水軍於掛川附近登陸,與家康軍形成陸海包圍,迫使氏真投降,但由於守將朝比奈泰朝奮戰不懈,最終形成拉鋸戰,正在此時,等候機會的武田信玄在甲斐出兵遠江,家康得知後,只好與氏真立即議和,最後掛川城落。不久,家康再出兵天方城、曳馬野及高天神(第一次)諸城,康政與忠勝在諸戰中共同出兵,終於基本上統一遠江。

反今川氏後,家康便與童年時的好友織田信長親好,並於永祿五年(1562)一月於清洲城訂立著名的「清洲會盟」,並表達共同進退的立場。正當家康努力於三河攻略時,信長也竭力於上洛,先後與武田信玄及淺井長政聯姻,元龜元年(1570)五月,織田勢出兵越前朝倉義景,正當萬事順利之時,妹婿淺井長政卻寑返到朝倉氏,迫使信長撤退。當時家康及康政不久接到信長的出兵要求,最終在六月二十八日爆發著名的姊川合戰。織田.德川聯軍二萬五千人與朝倉.淺井聯軍共一萬五千人於姊川南北對峙,二十八日黎明,兩軍佈陣後開始交戰,朝倉勢以一萬人與只有五千人的家康軍大戰,由於兵力相差一倍,使德川勢陷入逆境,有見及此,家康接納康政的建議,並命康政分兵沿下游迂迴渡姊川突襲,正在作戰的朝倉勢不知情況,仍然猛攻德川勢,由於熟於野戰,康政成功率小隊渡過姊川,並突然出現在朝倉景健及前波新八郎本陣的左面,景健勢及前波勢頓時不知所措,康政立即下令突襲,使朝倉勢立即大亂,加上本多忠勝打敗朝倉大將真崎直隆,使朝倉勢面臨崩潰的危機,與此同時,由美濃趕來援助的稻葉一鐵、氏家卜全突襲淺井長政的側翼,使已開始疲於奔命的淺井勢更見敗跡,最後姊川之戰結束,朝倉.淺井聯軍大敗。是戰中,康政率小隊作戰,並因此在混戰中負傷,事後家康予以問候,但在此戰中,康政的能力被德川家所承認及讚賞,也得到了信長的讚賞,因此,康政之名開始被廣傳(《藩翰譜》)。

姊川之戰後,家康回到三河,與此同時,武田信玄鑑於家康與上杉謙信聯絡,並準備夾攻武田,再加上要完成上洛大業,故於元龜三年(1572)出兵,攻打遠江、三河,由於兵力懸殊,家康也只好盡力一戰,最終在三方原之戰大敗而回,家康逃向岡崎城,作為先鋒的康政協助忠勝率殘兵阻擋武田勢的攻擊,以換取時間使家康平安回到岡崎,不久先行撤回。正當德川家面臨滅亡之時,抱病中的信玄暫緩行軍,並在不久後病死於駒場,武田勢秘不發喪退回甲斐。

不久信玄的死訊正式公告,家康為此感到高興,之後派康政等出兵攻打遠江犬居城,收復武田氏所佔領的舊地。天正元年(1573)武田氏新家主勝賴出兵,準備收復被家康奪去的舊領,當中包括長篠城,在包圍半年後,康政與忠勝、鳥居元忠等出兵救援,並成功擊退武田勢。

天正三年(1575)五月,信長與家康一同出兵攻打武田勝賴,十五日,與勝賴談判不果後,兩軍於到達設樂原,二十日夜,由於受到酒井忠次的夜襲,二十一日武田、織田.德川軍於設樂原佈陣,開始了著名的「長篠會戰」。

由於信長早已佈置火槍隊於防柵之後,武田軍衝進時,受到火槍隊及弓箭的猛烈攻擊,康政與忠勝雖然奮戰,但取不到優勢,不少部下戰死,康政自身也因此負傷,馬場信房、山縣昌景等先後戰死後,武田軍出現崩潰,長篠之戰就此以武田軍高層將領幾乎全軍覆沒作為結束。

長篠之戰後,武田家與德川家康的形勢慢慢逆轉,家康用了數年時間派兵連陷多個武田方的城池。但與此同時,德川家中卻出現了危機,天正七年(1579),家康妻子築山殿與長子信康被指與武田勝賴暗通,信康與築山殿先後被迫自盡。

當時,康政的兄長榊原清政乃信康的家臣,當信康自刃後,清政引責放棄榊原家當家之位,最後家康便讓康政成為新一任榊原家的當家。天正八年(1580),家康再次出兵,攻打高天神城史稱「第二次高天神城之戰」。三月二十二日,康政、忠勝及鳥居元忠作為先鋒,搶先攻入高天神城,最後守將之一的岡部元信被殺,另一守將橫田尹松率兵突圍後,高天神城陷落,康政得首級十餘。

天正十年(1582)二月,德川家康聯同織田信忠出兵,準備殲滅武田勝賴,三月十一日,走投無路的武田勝賴與及長男信勝等於天目山自刃,源氏名流出身的武田氏正式滅亡。武田氏滅亡後,家康積極兼併武田的舊領,向信濃進軍。

由於東海道最大的敵人武田家已被翦除,家康於同年五月應信長之邀先到安土城,再上京都與信長會面,不久轉到界地,康政也有隨行。六月,正要到山陽道的信長,於二日停駐本能寺之時,突被大將明智光秀的大軍襲擊,最後自焚而死。收到消息的家康大感震驚,更有自刃的主意,在一眾將士的支持及勸阻下,終於家康在眾人,包括康政的保護下經伊賀於同年末回到三河。

回到三河後,家康收到光秀已被羽柴秀吉於六月十三日的山崎合戰中被打敗後,被鄉民所殺。天正十一年(1583)六月,氣勢凌人的羽柴秀吉於賤岳合戰中打敗柴田勝家,奪取了織田家的實權。織田信長次男信雄要求家康出兵討伐羽柴秀吉,最後家康以信長盟友的名義與信雄合共三萬人出兵,於天正十二年(1584)與羽柴勢的十萬大軍大戰,爆發著名的「小牧.長久手之戰」,當時秀吉利用外交技巧,不斷以書信拉攏其他大名出戰同討家康,如高山(左近)重友等,秀吉也希望能盡快完結戰事,得知秀吉的「書信戰術」後,康政也不甘示弱,於戰事前撰寫了著名的「小牧之繳文」(《藩翰譜》、《名將言行錄》):

「秀吉本為下賤出身之人,後得信長公之寵遇而受大國領土,身分即被提高,如此天之高、海之深之殊恩,應當知恩圖報,然而在本能寺之變後,秀吉忘掉信長公之大恩,反之把其主公之子孫趕盡殺絕,並奪吞主公之領土。如此不忠不義之為,人神共憤!我主家康公與信長公已為舊交,即使兵力不足,仍以盟友之誼與信雄公討伐敵人,誓把逆賊秀吉討殺,以安我國人之心,平息天人之怨!」

康政的繳文一出,並傳到秀吉的本陣,秀吉看到之後大怒,並大嚷:「此豈我太甚耶!」,下令立即出擊。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池田恒興等主張奇襲三河,家康的後方,秀吉接納提議,不久總大將三好(羽柴)秀次率兵與池田及森長可出兵到三河,康政同時建議家康移到彈正山,以便觀察敵方動向,不久家康與康政發現正趕向三河的羽柴隊,康政立即率兵四千五百人於郊外,近岡崎附近施予反奇襲,再加上家康本陣的九千五百多人,令別動隊來一個措手不及,後來井伊直政的赤備隊也趕來截擊,最後森長可被康政隊全殲,森長可被討死,池田隊也因森隊的壞滅而動搖,最後被赤備隊大敗,池田恒興及長男元助也被討死,三好秀次隊及堀秀政隊也被康政隊狙擊,但最後仍可向尾張逃逸,不久康政趕到與秀吉軍共三萬多人對戰,康政立即大叫:「秀吉只為野人之後,只配為人前拉馬矣,何足懼哉?」德川軍因此士氣大振,相反秀吉軍在繳文之下,再加上如此打擊,士氣開始低落,秀吉聽到康政之言後,再加上繳文的羞辱,憤怒地下令:「任何人能得那小子,不理生死,可得十萬石為酬!」,康政因此聲名大噪,名震天下。雖然有十萬石為酬,但仍未能有多大的進展,不久,兩軍陷於對峙,秀吉為了挑釁家康出戰,再加上之前康政的恥辱,突然在陣前脫去褲子,露出屁股,又向家康本陣大叫道:「敵大將之屁股在此,汝等更待何時?」一剎那之間,家康軍在康政等人的指揮下,用火槍向著秀吉射擊,又叫:「誓討忘卻信長公大恩之逆賊!令吾等後代以此為榮!」秀吉並未受傷,反而悠然下馬,並笑道:「無事足懼,勢將奪得天下之天下人,竟怕火槍嗎?」不久,秀吉決定退兵,小牧.長久手之戰終於結束,不久家康轉攻瀧川一益及九鬼嘉隆,成功把二人擊退,由於織田信雄與秀吉已定和議,最後家康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兵濱松,十二月與秀吉議和。

天正十四年(1585),秀吉與家康正式議和,家康迎娶秀吉之妹旭姬,同時把大政所作為人質,交付家康照顧。另一方面,家康也把次男於義丸交付秀吉為養子。康政因為姻親役使而到了大阪城迎旭姬回岡崎,從中被秀吉召見康政,為康政在小牧.長久手之戰的勇敢表現大加讚賞,更稱讚康政撰寫的繳文言辭雄偉,康政回答說:「小牧之戰只想盡力作戰,不作他想,至今,對三河殿家康對康政之恩義,深感五內而不移!」故此,秀吉特上請天皇,賜康政豐臣姓,以及任從五位下式部大輔(後再加侍從)。

與家康議和後,秀吉進兵直指九州、四國;同時,家康也專注於信濃及甲斐的開闢,內政上又以墾荒、檢地為主。天正十七年(1589),九州的霸主島津氏在高城之戰後宣布降服,基本完成統一大業,只有關東的北條氏及奧州未定。天正十八年(1590),由於北條氏政父子未有表示臣服,秀吉終於下令出兵二十萬圍攻小田原,康政隨家康出征,由於由井伊直政作為先鋒,故康政奉命率兵攻打八王子城及伊豆山中城,七月初,康政回軍,不久小田原城在氏直表達降意後開城,康政與片桐且元及協阪安治進入小田原城查收,七月十三日,秀吉進入小田原城,並進行論功行賞,康政被賜佐倉城二萬石。北條氏滅亡後,天正十九年(1591),奧州在九戶政實之亂平定後,天下一統,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康政與忠勝等三河臣將都對於大為不滿,但由於家康主意已決,最後康政等人隨家康到關八州,不久,家康進行分封,康政受封上野館林城十萬石,與好友本多忠勝同酬。文祿元年(1592),家康把嫡男秀忠託付於康政,並對秀忠說:「軍事之事,可請示康政,此萬事不誤!」

同年,秀吉發動侵朝戰役(文祿.慶長之役),由於家康未需出戰,故為後來的大事奪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由於侵朝進展不果,加上明軍在外支援朝鮮,秀吉「假道入明」的夢想頓成泡影,慶長三年(1598)八月十八日,秀吉薨於伏見城,侵朝大軍也因此回到日本。但在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的對立表面化,而另一方面,與三成等文治派對立的還有加藤清正等七人的武斷派,在前田利家的斡旋下,雙方仍未有太大的衝突。

在慶長四年(1599)閏三月三日,利家病死,先前的對立立即爆發起來,但在家康的仲介下,三成最終幸免於難,只有於佐和山城隱居;與此同時,宇喜多家發生內訌,秀家與一眾老臣不和,與秀家友好的大谷吉繼出面斡旋,而吉繼也請當時在伏見,與宇喜多家臣也有交情的康政一同出面化解,因而誤延回江戶述職的時限,家康為此事感到不滿,家康更勒令康政回館林城。最終,宇喜多家的問題化解不成,一眾老臣因此先後出走,這也成為宇喜多軍在關原之戰戰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成失勢後,家康迅即控制大阪,更藉機出兵上杉,迫使上杉景勝臣服。但石田三成聯同毛利輝元等大名一同起兵,家康最終回軍與三成一戰。家康命令康政陪同嫡子秀忠率三萬人由中山道到關原。

九月五日,秀忠等攻打真田昌幸的上田城,但卻久攻不下,康政與本多正純等將勸秀忠停止攻打,先趕赴關原為要。十五日,關原之戰爆發,最終秀忠趕不及出戰。傳說關原之戰勝利後,秀忠要求謁見家康,但家康怒然拒絕,最後在康政陪同下,秀忠、康政與家康見面,康政為秀忠解釋,康政見家康未能完全息怒,說:「作為秀忠殿下的監護人,康政未有向秀忠殿下進諫,實為不當,責任實在康政也,我願一力承擔」。家康聽到後才平息怒氣,再加上本多正純的斡旋,最終家康原諒了秀忠,對於康政的幫助深感感動的秀忠對康政說:「只要德川家一日還在,汝家必不滅亡」(《藩翰譜》)。

關原之戰勝利後,天下實在德川家康之手中,故家康開始進行重臣的分封,對於康政,家康主張改封康政到水戶二十萬石,但康政回答:「水戶離江戶三十里,而館林只離江戶僅十多里,如江戶有危險,我在館林,則可一日內趕到協助主公!」以此婉拒;後來家康在慶長七年(1602)稱大將軍後,有意請康政出任幕府老中一職,但由於當時康政等武臣與本多正信、正純父子對立,為免引起衝突(也有說是對家康倚重文治派的不滿),對家康說:「老臣爭權乃亡國之兆也!」而拒絕了(《名將言行錄》)。

不久康政老年一直受到疾病的威脅,慶長十一年(1606)二月,康政因直腸癌(一說毛囊炎)惡化,二代將軍秀忠為康政請來最好的醫師都回救乏力,五月十四日,康政於館林城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法名「養林院殿上譽見向大禪定門」,葬於館林善導寺。

康政死後,家督之位由三子康勝繼立,但由於康勝死後無嗣,當家之位由康政安排過繼到大須賀家的長子忠政之子忠次繼位,之後藩主被改封到陸奧白河、播磨姬路、越後村上、越後高田,最後回到姬路城,直至藩末。

神原康政作為一個武將,在戰場上指揮是非常著名的,曾受家康的讚許,勇猛之外,在內政上也是一個能手,在入主館林後,把從前的建設發展擴建,包括把館林城擴建,另外又整備城下町,發展城下町,成為當時北關東其中一個繁榮的城市,另外康政又復興寺社,修築利根川及渡良瀨川的堤堰,又整頓藩內的道路網,令館林成為北關東的道路中樞,康政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在大正四年(1915),大正天皇下令追贈康政正四位。

綜觀康政的一生及所留下的史料,可見他是為人低調忠厚,符合三河武士的精神特質。過去,對於康政的評價都比較低,但康政的角色及貢獻都不下於酒井忠次、本多忠勝及井伊直政。除了上述的內政能力外,康政也是一個外交能力,如忠次(對織田家)及直政(對武田家)般,康政也是德川家的外交役使,近來發現一封由康政轉予上杉謙信的外交書信,足而證明此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