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改名也是政治-解說戰國武士的名諱意義

戰國時代(其實整個中世都是)武家中存在賜諱的習慣,即主君或高上人士將自己的一個名字賜予下級國人或家臣。順帶一提,天皇賜名是最高榮譽,但實例很少,最有名的就有南北朝時代,後醍醐天皇將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賜給了足利尊氏(原名「高氏」),以獎勵他出兵勤皇,打倒鎌倉幕府。

那麼,回到本題,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武士名字通常有兩字(例外的有安藝國的渡邊氏及肥前的波多氏等),賜上字跟下字有什麼不同的含義?例:毛利元就的家臣中有「兒玉就忠」,也有「國司元相」。

解釋之前,先說一下賜名的知識。其實賜名這個行為,當時的稱呼叫「一字御請」,賜與方會發出文書給受賜方,以作證明,那文書稱為「名字狀」,或者「一字書出」,賜受的行為也稱為「一字拜領」。賜名中有一種是賜通字,即賜名者的家族代代相傳的一字,另一種則是諱名,即非通字的另一個字,大家都知道,「元」是毛利家族的通字,而「就」則是元就的名諱。

另外,將軍賜名的情況也有這種差別,例如「劍聖將軍」足利義輝賜名給長尾景虎(謙信)、毛利輝元等人的「輝」字(景虎→政虎→輝虎),或者義輝父親足利義晴給予大友義鎮(宗麟)、今川義元的「義」字。當然,將軍賜名也不是家家都能有的榮譽,上面的「義」、「輝」以及本文提及的元就的「就」,「元」的差別在於什麼呢?這種分別又有什麼含義呢?

其實,兩者的分別在於家臣與主君的從屬程度,以及關係。一般來說,受賜主君通字的家臣大多是譜代,或者是與大名家關係長久的國人的子孫(長男,次男為主),又或者是主君家族的遠親。將通字賜予他,既是確定他的家臣身分,同時也代表該家臣被確認為「準家族」的成員。

至於賜諱名的一方通常是與主君建立個人的主從關係,換言之,如果說國司元相「先是毛利家家臣,然後是元就的家臣」的話,兒玉就忠則是「先是元就家臣,然後是毛利家家臣」,這種在當時的武家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及分界線,後者先為「主君」犧牲,後再為「主君家」犧牲,一旦大名家分裂內訌時,除了利益外,這種主從關係產生的道義也會左右大局,也影響到家臣們往哪靠。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有一集,德川家康(津川雅彥)對德川秀忠(西田敏行)說「你的「秀」是太閤賜的,不是秀賴賜的,所以你是太閤的家臣,不是秀賴的家臣」。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的德川家康(津川雅彥飾演)與德川秀忠(西田敏行飾演)



這台詞雖是虛構的,但十分簡單直接地道出當時武家的價值觀,家臣成年後都要到主君處領賜名諱的原因就是這種雙務的主從關係需要代代確認。而且,一旦拿到主君的名諱,如無政治理由(謀反),家臣一輩子都不會改名,換言之,擅自改名,抹去主君的名字就是謀反的行為。

回到本題,得到將軍賜名是武士的最高榮譽,禮法上將軍之名必須是名諱的前一個字,否則就是不敬及謀反。所以今川「義元」,不能改成「元義」。大名家的通字獲得將軍代代賜名的話,將軍的名諱就很可能變成當家的必然名諱(如大友氏的「義」)。

而且,由於將軍所賜的名諱是身分的象徵,論政治上固不能賜與家臣(將軍自己賜則例外),否則在秩序上兩者便平起平坐了。同時大名家作為受賜者,也沒有權力將將軍的名諱轉賜給別人。所以,大名給予家臣的賜名也只能是自己的諱名。順帶一提,2008年大河劇《風林火山》中,武田晴信給山本勘助賜名「晴幸」的橋段是子虛烏有的,道理已從上述,同時現在還沒有證明勘助的名諱是「晴幸」。

拿伊達家的例子來說,伊達家從十代氏宗以後,直到獨眼龍政宗父親輝宗為止,代代受賜將軍名諱(氏宗例外是關東公方),通字的「宗」字沒有影響,所以一貫賜給家臣通字,這樣的處理更加系統、清晰,即大名領將軍的名諱,家臣領大名家的名諱,這樣政治秩序便更明確了。

當然,也有些大名家沒有明確的賜名準則,薩摩島津家雖然跟幕府關係不錯,但在江戶時代之前,島津家的當家及家臣改名大多從「忠」、「久」之中選擇,這是為了強調創家祖宗島津「忠久」的存在(所以沒有成員會叫「忠久」)。但是,直至島津義久為止,宗家與庶家,以至家臣之間,沒有像伊達家那樣嚴格的命名規定。又如長尾上杉家,除了會賜予長尾一門的「景」字外,家臣不見得習慣性地領取主君的名諱,即使是被稱為重要傳統的謙信,賜名的例子也不多,這種的大名家通常反映主君家的權力並未穩定,甚至可說是相對鬆弛。

以上看來,在日本的武士社會,尤其是儒家思想還沒深入人心的戰國時代,名字,稱謂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行為,對現代人來說,並非能夠容易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