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長篠之戰的真相—日本戰國史著名之戰大揭秘


長篠合戰屏風圖

首先我想說說長篠之戰的開戰問題。 從結論來說,我不認為勝賴是盲目開戰。很多人是看結果來否定勝賴的選擇,可是卻很少人從整場戰事的角度看,也就是長篠之戰的整個過程的問題。事實上,在一次史料上,看不到長篠之戰是勝賴一意孤行的決定,同樣,本人親身走訪長篠戰場時,也不能相信武田家將是尋死而戰。 

首先我說一下,在《信長公記》、現存的文書上,有關於當日決戰前,武田家的作戰會議的記載,可說是完全沒有。所以我們無法斷定勝賴的整個作戰方針,但可從他寫與跡部勝資的一封書信中看到勝賴完全沒有擔心信長、家康的到來,反而揚言「將可殲滅對手」。另一邊廂的信長也揚言「(勝賴)不退,真是天賜的良機」(細川幽齋書狀)。兩方都是信心滿滿的,最終的結果,就是信長方大勝,自然有不少人會立即說「勝賴真是大言不慚」。然而,大家請思考一下,當時勝賴及武田軍正在圍攻長篠城,在決戰前,長篠城只剩下本丸部分可以死守,換言之,信長、家康要做的,就是解救長篠之圍。


長篠古戰場內復原的馬防柵

長篠一旦失守的話有什麼影響?站在武田方的立場來看,只要長篠城一旦失守,1來到長篠附近的信長及家康事實上已束手無策,因為長篠城本身也是利用天然地理條件而建的堅城,武田軍當時也有一萬人(異說有),一旦勝賴攻克長篠城,繼而進城,連同附近的山砦堅固自守,有三萬兵馬的聯軍也未必敢胡亂行軍。

再詳細去解釋的話,以下請容許筆者作一點推論,武田軍一旦奪取了長篠城後,礙於長篠城太小,當然不可能讓全軍都龜縮到長篠城對抗聯軍,但這樣並不代表信長、家康能進而攻之,得到勝利。因為離開有海原到長篠的狹小丘陵地形,根本無法讓大軍佈陣攻擊,所以只有約2萬的武田軍也得分散各山頭包圍、指揮攻城,武田軍得到長篠城的話,象徵在鳶巢山等五砦的武田軍仍然存在,那便代表武田軍已完全把包括長篠城在內奧三河要衝控制,後退之路也確保了。這樣的情況下武田軍的選擇則更多,被動的便是聯軍方。 

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不僅令三河、遠江、美濃三國的政治形勢變得不穩定,原本已控制北遠江重鎮的武田,如再領有奧三河地區,壓迫德川則更容易,原本投向德川的國眾也會產生動搖。對德川來說,長篠一失,德川領國從東三河至西遠江一段等同被武田家切斷,這樣則令家康完全處於劣勢,到時德川能否一人支持,實在難以推計。或許會反過來屈服向勝賴,指向織田。這樣的話,在西邊的信長也難以久安。所以,對信長來說,長篠城之戰甫開始時,信長並非純粹打算一面倒地攻滅武田,而是回應勝賴打壓德川的救援行動,對織田信長也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而對整個日本戰局來說,長篠城一旦陷落,象徵聯軍來到也無法解救長篠城的話,其他反信長的陣營也定必更有信心包圍信長(不論能否成功)。 故此,長篠之戰的最初,心急的不是勝賴,而是信長方。

那麼,第二個問題也來了—既然不急,為什麼勝賴要開打戰事?不是更愚蠢嗎?

一般思考的話,大抵會有類似的想法。但既然急的是信長方,信長也必須設法做一些事來阻止勝賴如願以嘗,於是就出現了酒井忠次、金森長近的別動作戰,突襲正在包圍、監視長篠城的鳶巢山,並搞斷武田軍的後路。最終這個計劃成功了,這個作戰,令本可以逸待勞的武田方忽然大亂。

然而,大家也別忘記,奇襲的第一要鋼是「出奇不意」,也就是令對手無法想像得到。信長實行這個奇襲時,事實上有幾個作業在進行。第一是停止向長篠方向進軍,一方面是怕武田軍反擊過來,另一方面是保持「後方牽制」的作用,但這個作戰的真意乃停止刺激武田軍,並開始在長篠西面的有海原建築野陣城寨。

奇襲作戰成功後,被兩面包圍的武田,要麼就撤退回甲斐,要麼就一戰扭轉乾坤。最後勝賴及武田軍的指揮部決定了後者。一戰定乾坤好還是撤退較好這留待下面再說,但信長這個奇襲的確破壞了武田軍的計劃,更把武田軍由主導,變成被動。 

然而,這個結果,其實不能過於責怪勝賴,本人曾親身到過長篠古戰場作調查,酒井忠次等人渡過的豐川其實是河床不平及寬闊的河川,對岸往鳶巢山的山路也十分崎嶇不平,因此這個作戰能成功,的確是十分厲害,但因為既不可明火行軍,也怕被敵軍發現,所以也是風險奇高的冒險作戰。結果來說,大家都指責武田方太笨,這樣也想不到云云,但事實上是因為沒有確實了解現場情況而作的「結果論」。

按照一些說法,鳶巢山被奪大概發生在決戰前一小時左右。當時的武田軍所受到的打擊自然十分大,但仍然有選擇的餘地—撤退或者反擊。從現在大家所知道的最終結果來看,撤退肯定是首選,本人也曾這樣想。

可是,一如前文所示,在當時兵農未分的戰國時代,撤退意味崩潰及戰敗,一場打得好的撤退作戰,在戰國史上寥寥無幾。因為再厲害的戰國武將,面對群眾大恐慌的非職業兵卒,如何有效撤退又不會因為恐慌而損失慘重,事實上比打反擊更困難。加上一旦聯軍看到武田軍撤退,追擊是意料中事,所以撤退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長篠之戰最終在不利於武田的情況下開打,從決策上怪責勝賴的話,我從沒有反對,我一直也只想強調背後的種種原因,絕不是決策層分裂、求死或勝賴一意孤行之舉。然而,相信「就算如此,武田軍為什麼要選擇進擊?」才是大家感到難以理解的。可是,事實上有幾個思考盲點是值得留意的。 

第一,進擊不等於自殺。相信大家會瞠目結舌,聯軍有上千支火繩槍,為什麼說進擊不等於自殺?對,這就是第一個盲點。戰國時代的鐵砲事實上性能不太好,平均一分鐘只能發射2~3發,而且突然報銷,槍管過熱,難以入彈也是大問題。所以,大河劇及遊戲中那樣槍林彈雨的景象,只會出現在想像而已。 

第二,三段的真實性。看到第一點,自然有熟悉戰國史的朋友會反問,「三段」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嗎?的確,這是現在最盛行的說法,即織田德川聯軍將火繩槍隊分成三排,一排射擊,一排填充火藥,一排準備,這個在相關遊戲中也早已十分著名。

但事實上,疑問點是很多的。首先人數是否有3000人,在一次史料上是找不到證據支持的。當然,信長當時的兵力,三千人不是問題,但是戰場不過是長二公里,闊一公里餘的狹小戰場,從戰場中間的連吾川至信長、家康方本陣的長度也不過數百米,加上馬柵、土壘等防禦工事,活動空間其實嚴重不足,而且完全沒有史料透露信長如何訓練三段擊,鐵炮隊本身也是臨時調集而成的聯合軍,合作度本身也是值得懷疑。 

第三,武田騎馬隊的真假。這個相信有不少人聽過,到目前為止,日本在明治時代以前,大規模的騎兵隊並不存在,當然,並不代表沒有人騎馬,只是好像西方龍騎兵般組陣衝擊的作戰,其實沒有存在過。武田軍內的騎馬武者也的確存在,但是否像遊戲及大河劇那樣大規模衝向聯軍,在史料上也未能確定。

除了《信長公記》提及武田軍中的一部分「關東善騎之眾」進攻外,已沒有更多的記載,而在武田信玄至勝賴期的諸場戰事中,也無法找到與騎兵戰術類似的記載。當時一般的作戰,都是馬上武者配合數名步兵為一組的,即使武田真的重視馬的重要性,這個常例也沒有改變。而馬柵在戰國史,更是早早登場的戰爭用具,並不是為武田軍而設的新產品。 

第四,信長本陣的構造。有馬柵、有火繩槍隊、有防禦工事的聯軍本陣,事實上等同於一個野外的城寨,武田勝賴在戰敗後寫給家臣的書信也提及自軍的攻擊行動等同攻城。的確聯軍挾狹長的連吾川防守,配合馬柵、土壘、乾壕及隱穴等防禦工事,一方面信長軍的防守是十分嚴謹,但反過來也意味著織田、德川家知道,武田軍的攻擊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信長公記》中信長嚴令軍中不可擅離本陣半步,除了是集中用火繩槍、弓箭去襲擊對手,防止隊列自亂也是一個關鍵。這一系列的防禦工事並不是一日而成的產物,重視情報而且在戰場三公里內的武田軍不可能不知道。 

最後,武田軍死傷主因。這可說是最大的盲點,武田軍的大敗,或許是受到遊戲、大河劇等的影響,武田軍好像全死在戰場似的…其死傷數,除了信長勝利後的報捷書信外,就苦無記載,加上後世的大力吹棒,於是就產生一個錯覺,就是所有武田士兵連同山縣昌景等指揮武將都成了砲下亡魂,但《信長公記》中卻明言道,更主要的死因是溺死、餓死及被追擊而死。當然,被火繩槍、弓箭之類射殺的士兵也存在,但沒有後世想像中的多。

長篠之戰的過程,並不是武田與織田之間的戰爭,還有德川,後世傳承的回憶錄指當時的內藤昌豐及山縣昌景已殺進馬柵的第二層,雖然沒有記述是否戰死。但這個傳承以及上面的推斷分析,武田方的攻擊事實上是有效的,也就是戰術上並不是紙上談兵。

現在我們無法查考德川方有多少火繩槍,但如果《本多忠勝武功覺書》等的傳承無錯,那也更進一步可推定武田軍當時的作戰並不是雜亂無章的「求死作戰」。衝擊較弱的德川方面實在十分可行,織田、德川兩軍陣營相連,總帥的本陣相距約800米,兩方的一舉一動,很易察覺,若德川方動搖,也肯定影響到鄰近戰場的織田軍。這樣一來,武田軍能否尋找到突破口再加以打擊,便成為作戰有沒有勝利希望的關鍵。

事實上,山縣昌景、土屋昌續等武田重臣的死亡地點是眾說紛紜,現在戰場所樹立的碑,除了土屋是死在馬柵內之外,甘利信康以下的武田將士都死在中心戰場外圍部分,由於沒有文獻清楚說明各將的死因及地點,假定現場所立的碑是正確的話,這樣也表示真的死在火繩槍的,很大可能是前線的士兵,而發射火繩槍所產生的煙霧,令從後方來攻的士兵及上級指揮無法判定前路景況,加上防禦工事的阻礙及聯軍方的抵抗,做成武田軍混亂,力戰數小時後筋疲力盡而逃退,終於便進入了聯軍方的追擊戰。 

以上是結合史料及本人現場視察後推斷的過程。一如上部也提出,在戰術上是有扭轉這個不利的可能性,從一些史料上也看到武田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立即大敗,否則難以與聯軍打了數個小時。

就在第二點所強調的,當時的戰場,能否容納兩方加起來的4萬餘大軍,也是一個疑問,就算真的是三萬對一萬八千,考慮火繩槍的殺傷力及效率,其有效射程為200~150米內,(所謂的有效射程乃指能保持威力,擊到敵人的距離,即「命中射程」。當時一般的火繩槍射程最遠可達1000至500米(這是指可及的最遠射擊距離,不是「命中射程」),當然,要是肯定令敵人兵馬人仰馬翻的「必中射程」的話,以當時的火繩槍技術,50~30米是最安全的。 

這樣看來,火繩槍的殺傷力自然會受到質疑,但只要把防禦工事及軍數上優勢配合分析的話,火繩槍的優勢及利點仍然很大。但是,本人對此不感到懷疑,唯一最不解的是「為什麼是餓死?」,我認為這就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個關鍵。從長篠城包圍戰到本格決戰,只有寥寥三日,才剛日夜狂攻長篠城的武田士兵,被迫又要投入另一個戰事,自然會無以為繼。加上疲累、恐慌、緊張等種種因素,武田士兵一個接一個的在戰場內外戰死或被追擊而斃。這個才是造成武田方有大規模死傷的主因吧?

在此簡單總結一下,長篠之戰本身的相關史料是十分缺乏及不全面的,單憑後世的軍記小說來推斷是十分危險的。有人把長篠之戰敗北都歸究到武田勝賴個人的問題上,其實是以偏概全,不盡不實的。這個想法,大抵是受到甲陽軍鑑及黑澤明的電影《影武者》的影響。

從史料的記載中可知道,最後武田家的潰敗、死傷慘重的主因,並不是只因為衝擊織田.德川陣地,更多的是因為受到織田、德川聯軍的追擊,加上其他原因,如飢餓、慌張而死在敗退途中。 說實在,在兵農未分離、軍律鬆散不一的戰國時代,只要一旦敗退,軍紀散亂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因此,是攻是退,並非我們後人容易判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