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穗田元清與「後毛利兩川」時代—支撐毛利家的綠葉



「現在我膝下還有幾個如幼蟲般稚嫩的小兒子,如果他們能夠順利長大成人,你們三個能好好地善待他們,對他們施予憐愛的話,將他們放到哪裡,我都不會有意見。如果你們確定他們之中存在無才之人,那麼不管你們怎樣處置他們,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這是西國英雄毛利元就在弘治三年(1557)寫給他最年長的三個兒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及小早川隆景的書信,也就是後世著名的「三子教訓狀」的原型。提到毛利家,相信絕大多數的日本戰國愛好者只會想到上述的元就三個兒子,對於元就稱為「如幼蟲般」的兒子,即當時才不到十歲的穗田元清、椙杜元秋和出羽元俱,而天野元政、末次元康以及小早川秀包當時還沒出生。而這些人之中,椙杜元秋和出羽元俱算是早死,而在元就這些小兒子當中,穗田元清(1551-1597)便是最年長的「四哥」。


毛利元就

雖然穗田元清排位上僅次於隆元、元春及隆景,但年齡上卻依然與三位兄長有較大的差距,元就書寫書信時,元清才不過六歲,而他的三位兄長已經是二三十歲,能獨當一面的武士。相比年齡差距足以當自己爸爸的兄長們,元清與年紀相若的侄子毛利輝元的關係更加密切,後來元清之子秀元更成為了輝元的養子,差一點便繼承了宗家。



可是,有兩位兄長掌管家政,年齡又有一大差距的元清沒有很早便出人頭地,事實上,元清是在大哥隆元死後,二哥元春和三哥隆景日漸老邁的天正時代,才逐漸成為了支撐毛利家,輔助主君輝元的後起之秀、中流砥柱。在天正三年(1575)左右,即元清到達二十歲的時候,元清便曾因為沒有足夠的領地而不滿,懇求兩位兄長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向輝元請命。



當時老英雄元就已經仙逝,大哥隆元早已先一步撒手人寰,毛利輝元雖然是新當家,但毛利家仍然倚重吉川及隆景來支撐大局,應對西面大友宗麟、南面的三好長治以及東面關係日益惡化的織田信長。



即使貴為輝元的四叔父,自己的親兄弟,但老父遺命在前,元春和隆景謹守當年的約定,一面觀察青年弟弟們的表現,一面以憐愛來幫助他們。元清懇求賜與領地的要求也在同年底得以實現,獲得備中國穗田鄉猿懸城一帶的領地。值得留意的是,三哥隆景在告知元清好消息的同時,也不忘提醒說:


「要記住千萬不要忘記輝元對你的恩情」

這句話背後明顯展示了隆景對弟弟元清的告誡:確守本份,忠於輝元。這顯示了在「後元就時代」,在元春及隆景眼裡,如何繼承偉大父親的功業,穩定毛利家,跟應付外敵的威脅同樣重要。隆景對元清的告誡看似是官腔,但其實反映了隆景對毛利家將來作出細心的安排。

提拔弟弟的小早川隆景

對於當時的元清來說,手底下有長子宮鶴丸(秀元兄長)以及同胞弟弟秀包要養育,難得的出人頭地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後來的發展證明元清清楚理解了隆景的提醒,借助天正三年的賞賜,元清開始有能力為家族出力,取代背叛毛利家的備中國北部的領主.庄家,成為毛利陣營在該國的指揮官之一。四年後的天正七年,元清獲輝元再授予治部大輔的官途,完全成為毛利家內獨當一面的部將。



到了天正九年,即隨著與織田信長的部將羽柴秀吉的戰鬥範圍擴大到山陰、山陽兩道,毛利對織田的戰局越來越不利的時候,毛利家也急需增加可用的人手,身處備中的元清已經成為了備中、備前前線的指揮高層,負責阻止該國的領主倒戈,與織田陣營勾結,能夠參與毛利家的軍事決策。縱然與二哥元春和三哥隆景的份量仍有一定距離,但在諸弟弟之中,元清的權限及地位都高於其他年紀相若的弟弟。



尤其在地理位置上元清身處的備中與三哥隆景的所在距離較近,可以說元清是跟著隆景在山陽道戰線打滾,獲得了隆景的信任及賞識,加上本身的才幹,繼而進入了權力核心。

在一年之間痛失兩名得力叔父的毛利輝元



織田信長倒下後,毛利家與炙手可熱的羽柴(豐臣)秀吉合作,成為了第一個加盟豐臣政權的強大諸侯,元清與隆景選擇了親秀吉的路線,與二哥元春態度迥異。因為這個原因,隆景與元清獲得了豐臣政權的信任。天正十四年吉川元春於出征九州時病死,小早川隆景在事後被秀吉認定為獨立的諸侯,同樣親秀吉的元清便晉身成為毛利家的重臣,成為了輝元的左右手,而胞弟秀包則成為了隆景的養子,可以說,隆景與元清、秀包三兄弟形成了新的鐵三角,在元春死後繼續一起支撐毛利家。



然而,這個「反兩川體制」下的鐵三角便因為慶長二年(1597)隆景與元清雙雙病死下告終,相比本已老邁的隆景,尚且剛進入老年的元清一病而去,對於毛利家以及輝元來說,都是重大的打擊。尤其是一直主導了毛利家政治方針,又獲得豐臣政權倚重的隆景去世後,原本可以繼續其路線,同時資格地位都足夠支撐局面的元清在同年死去,可以說是直接打擊了毛利家穩定的重大打擊,使正要從「兩川體制」中獨立出來的毛利輝元同時遭受打擊,在兩位叔父死去後不久,豐臣秀吉病故,危如累卵的豐臣政權正需要輝元站起來對抗專橫的德川家康,但輝元當時還在摸索全權自決。

另一方面,隆景—元清這個路線只能靠同派的安國寺惠瓊與元清之子(輝元養子)毛利秀元來繼承,兩大重鎮不在之下,毛利輝元手下的派系之爭也暗地裡展開,毛利秀元—安國寺惠瓊與吉川廣家—益田元祥為首的兩派對德川家康的態度相異,形成了暗潮洶湧,最終在關原之戰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總的來說,穗田元清或許沒有像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那樣獨當一面的才幹,但在講求整體團結、「抱團」的和平時代,與主流順利接合乃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在三哥隆景悉心指導下,元清一方面秉承了兄長的路線,贏取了秀吉信任,為毛利家穩佔豐臣政權裡高層的一席位發揮影響力,另一方面,通過送出次子秀元為輝元的養子,在「後兩川時代」裡元清一系的影響力得以繼續下去。

承繼伯父、父親方針的毛利秀元

元清死後,經過關原之戰的失敗,以及放棄輝元嗣子的地位,秀元依然屹立不搖,靠的不只是輝元的歉意,隆景、元清以來的影響力及實績悉數轉化成為秀元的政治資本,讓其可以繼續擔當毛利家在敗戰後的外交負責人,而且承襲伯父、父親的方針,秀元與德川幕府的關係沒有受到關原之戰的影響,反而越來越親密,他開創的長府藩地位上也稍高於右田、厚狹、吉敷三家,宗家荻藩也不得不小心看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