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石田三成的忍城之戰—「のぼうの城」的舞台背後



提到石田三成的軍事才幹,除了他的粉絲為之嘆息扼腕的那場關原之戰外,一場較多人認識有印象的,當數天正十八年(一五九〇)六月,發生在武藏國的「忍城之戰」。近年在日本上映的小説改編電影「のぼうの城」便是以這場著名的戰事來作故事背景。


忍城模擬御三階櫓(埼玉縣行田市)


有看過「のぼうの城」,或者對忍城之戰有一定認識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場戰事一直以來都是石田三成的一失敗」,為了方便不太熟悉的讀者理解,以下先交待一下傳統的説法。




「のぼうの城」中的石田三成(上地雄輔.飾)

簡單來説,傳統説法是這樣的:天正十八年(1590)五月,豐臣政權發動全國大軍討伐後北條家,對北條家領國進行全面攻撃,連下連降北條方的城池,其中,圍攻忍城(埼玉縣行田市)的則是石田三成、淺野長政(當時仍叫「長吉」)、淺野幸長父子以及木村常陸介等秀吉家臣。其中,眼見淺野父子先前已經攻下面的岩付城,急於立功的三成發現到忍城處於低窪沼澤地區,於是想到重施故技,複製當年主君豐臣秀吉水攻高松城和紀伊太田城,迫使頑抗敵人投降之法,迫使忍城投降。



忍城當時是當地的武士名門成田家的領地,然而當時的城主兼當家成田氏長身在小田原城,與北條家共抗豐臣大軍,而把守忍城的則是成田氏長的親族成田長親。忍城本身雖説處於低窪地區,但由於倚荒川而建,引荒川河道作護城河,反而不利大軍集中火力圍攻。而且,為了迎敵軍,成田長親指揮下的忍城守軍早已廣積軍糧,又引城外百姓入城助戰,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面對忍城嚴陣以待的架勢,三成決定放棄強攻,命人築起土堤,準備改變附近的荒川河道,以及借助大雨,反利用忍城的特點,水攻忍城。不過,出乎三成的意料的是,期待的大雨一直沒下,反而是連日放晴。



雖然如此,土堤已成,圍城行動已開始,本無大問題,但過了幾天後,天空突然雷雨交加,在大雨如注之下,南方的堤圍出現大幅度的缺口,繼而形成滲漏,積的雨水從缺口向忍城反方向的攻城軍湧去,結果使攻城軍出師不利,造成少量死傷,而且淹水過後,缺口一帶成了泥潭,移動困難,三成指揮的攻城軍被迫後撤,最終石田三成「聰明反被聰明誤」,急於立功的結果卻是無功而返。



其後到達忍城的淺野父子同樣試圖水攻忍城,也是失敗而回。到了七月,隨著小田原城投降後,在城主成田氏長的指示下,忍城終於開城投降,忍城之戰終於結束。



上述的傳統説法主要來自後來成為尾張藩士的成田家譜,以及江時代的軍記物《關八州古戰(成書於一七二五年),還有以《古戰為藍本而成的《忍城戰記》。關於關東地區諸戰事的軍記物在《古戰》之前已有不少,如《北越軍談》、《北條五代記》等,而《古戰可謂當中的集大成者,因此也成為當時廣為流傳的書物,致使三成在忍城的失敗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心裡。加上江時代的三成形象不佳,於是石田三成在忍城的「失敗」原因既是「天公不作美」,也是他無將才所致,所以他日後在關原大戰敗給「神君」德川家康的結局早已埋下了伏筆。



由於故事生動,而且又是史,不少人都信以為真,經明治維新直到現在,石田三成與忍城之戰已「關係密切」,難捨難離。不過話雖如此,軍記物畢竟只是後人的寫作,作者們大多與敘述的事件毫無關係,自然所記的容也大多是道聽途説的傳聞而已。那麼,站在歴史學的立場來説,當時忍城的戰況究竟是怎麼樣的?接下來就來重新考證一下這場戰事。



時間回到天正十八年五月至六月,從大坂一路向東的豐臣主力軍越過箱根山口後,石田三成、淺野長政等分隊向東北的武藏國西部推進,與從北陸道南下的前田利家、上杉景勝南北兩路分攻上野、北武藏的北條諸城。鉢形城(埼玉縣寄居市)、岩付城(埼玉市)、八王子城(東京都八王子市)以及忍城成為重點攻撃目標。



六月八日,總帥豐臣秀吉告訴加藤清正跟黑田長政石田三成與淺野父子,還有關東的反北條領主如佐竹、結城、宇都宮等豪族近兩萬人已經集結在忍城附近。不久後,上杉景勝跟前田利家等北陸軍也集結到忍城,可以忍城跟主城小田原城一樣,已經成了籠中鳥了。



這部分為止,與上述的傳統説法沒有大分別。接下來就是關鍵的築堤問題了,究竟是不是三成急功求成首先來看看六月十二日,秀吉寫給石田三成的信:



雖然我已下令攻伐忍城,但聽到汝等説城中乞求饒命,加上實行水攻,城中上下有過萬人,而鄰近諸也將成廢墟,故我決定批准饒城上下一命。


雖然秀吉在這裡提到了「水攻」,但有關築堤的事卻隻字未提,而且考慮到三成等人才在一周前到達忍城附近,現在秀吉已經有撤回水攻的想法。正當秀吉有這打算時,一天後的六月十三日,三成在未收到秀吉指令下,率先跟同陣的淺野長政跟木下常陸介聯絡,三成提到:



從閣下的回覆,確認包圍已經完成,先鋒也已經先行撤出。然而,既然水攻準備已妥,閣下卻要求城先撤出半數兵力,這樣是不是太過耗時?即使城方真的撤出半數人馬,那到時候他們兵力更少,我方再行攻,迫使他們早日投降,這也應該不影響到招降的安排?望閣下回覆是否同意我的建議。

從十三日的書信裡,看出兩個重要的要點。其一,石田三成的確有意盡早處理忍城的包圍作戰,所以對淺野長政決定先要求忍城撤出半數人馬,削弱兵力再迫降的手法有點不太同意。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結合前面秀吉的書信來看,對忍城實施水攻明顯不是三成單方面的考案,在十三日以前早已是包圍軍共知的作戰方針,而三成則只是參與的其中一翼,主要的作戰置權其實落在資更老的淺野長政跟木下常陸的手上。



因此,即使三成似有微言,攻圍的安排卻由不得三成來決斷,包圍仍然繼續。一周後的六月二十日,秀吉收到三成提交的水攻築堤的工事設計圖後,再向三成指示:



送來的圖我已經看過了,汝等務必早日落實完成……淺野長政與真田昌幸也會前來協助,汝跟他們商量,工事完成後,我會派使者過來視察。



換言之,秀吉雖然未必想實行水攻,但為了確保忍城方早日投降,繼續利用築堤工事來施加壓力,仍然是必然的心理戰術。雖然如此,忍城守軍當時早已按照淺野長政的要求撤出半數人馬,本就難有作為,根本不需要耗費兵力作持久圍困。因此,秀吉在不久後便命令前田利家與上杉景勝離開忍城,改赴小田原城外圍,負責與主力軍一起圍困小田原城,以求早日迫使北條氏政和北條氏直投降。



或許是看到前田、上杉為首的北陸軍離開戰線,淺野長政也似乎有意盡早了結忍城的包圍作戰,於是便儼如接納了三成當日的提議一樣,親自率兵向城方進行攻,事後獲得秀吉嘉許。但是,這個行動也跟三成早前的一樣,已經太遲,沒有意義了。



因為數日後的七月六日,小田原城主北條氏直已經向秀吉投降,後北條家的沒落已經無法逆轉,秀吉見主要敵人已降,於是便下令上杉景勝、前田利長回到忍城,協助築起堤堰的工事,秀吉對景勝等人



從速赴忍城,確保堤堰鞏固,我將於(七月)十四、五日左右北巡岩付,到時候經過忍城,將親自視察堤堰的情況,所以記得要用心做好工事。

早已勝利在手的秀吉當然不是去進攻忍城,如上所見,根本是遊山玩水的心情去視察自己下令修建的堤堰的樣子。綜合以上史料所見,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整理出忍城之戰的實際情況:



一、下令修築堤堰的,其實是豐臣秀吉本人,石田三成只是奉命修築

二、秀吉多次提到要築堤水攻,這很可能從一開始都只想威嚇、展示實力

三、自六月底提交了工事設計圖後,已不能確認三成仍在忍城

四、以淺野長政的行動和秀吉事後的嘉賞來看,三成很可能已不在前線



換言之,《關八州古戰》均指石田三成與淺野長政共攻忍城的法其實可能只對了部分,大分都跟實際情況有異,起碼三成的確不是水攻的發起人。不過,上面已提到的成田家相關的故事、家譜以及《古戰影響力還是太大,石田三成成為水攻忍城的主角的誤會也一直難以被推翻,致使現在當地還是將僅有的堤堰遺址稱為「石田堤」,土史家甚至推定忍城東南面的唯一一個較高的山丘丸墓山古墳便是當年石田三成監督築堤的本營。





丸墓山古墳 (註:當年三成真的在這裡紮營的話,也不知道這是古墳)




從丸墓山古墳頂遠望忍城(紅圈)


最後,究竟當時的堤堰長度、高度是怎樣的?這個問題由於沒有確實又詳盡的史料作證,關東征伐結束後,已經沒有利用價的堤堰有點自動破損,部分則在江時代轉用為控制河水的堤圍,早已難以看清全貌,只有明治、大正時代的土史家基於對土的情懷,進行了詳細的推考,但依然各有各説,有的長達二十八公里,有的則只有十四公里等。不過也有法指石田三成當年修建的堤堰只是擴建當地原有的河堰,實際上不是完全的新修云云。




明治、大正時期土史家推斷的石田堤(紅線)


不論如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強調忍城發生水攻,以及三成失敗收場的後世史料大多是只知其表,不知其實的附會之,而且即使是成田家子孫所寫的家史有提到水攻,但容上幾乎與當時的軍記物基本一致,於是我們不難推斷是抄寫了軍記物的容來呼應故事,也就是當時的成田家子孫早已不太清楚當年祖宗的戰鬥情況。再者,作為江時代的專用「抹黑專業」,把主角設定為石田三成也自然「順理成章」了。




石田堤部分遺址 (埼玉縣鴻市.石田堤史跡公園)


如今,靠著電影「のぼうの城」的熱潮,傳中的忍城之戰與石田三成「失敗」成為了當地宣傳觀光的「仙丹」,真相或許只存在於被研究專家之中了?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