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站長
切支丹大名 大友宗麟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
最近,一個巧合的機會聊到了日本戰國時代中後期(1540年代末)來到日本的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Xavier),開始了日本和歐洲人的交流歷史。
第一位來日傳教士 沙勿略 |
後来,隨者傳教士的滲透,除了平民以外,不少武士和“戰國大名”,特别是西日本的九州地區的大名出于各種原因,成為了教徒,這些信教者當時和後來的人稱為“切支丹宗徒”,而傳教士所代表的教則被一些當事人(特别是反對者)稱為“南蠻宗”,一般被稱為“きりしたん(Kirishitan,當時的日語音譯為“切支丹”或“吉利支丹”)宗”。至于信教的大名在後來被統稱為“きりしたん=キリシタン=切支丹大名”。
這裡有幾個問題可以思考一下。
首先,“切支丹大名”是在很後期才被提出來的學術概念,當事人沒有把大友宗麟、有馬晴信等皈依受洗的大名們稱為“切支丹大名”。就筆者所知,將“切支丹”和“大名”合二為一,作為一個概念的,是在大正時代初期,即1910年代。因此。就現在的表述來說,用“切支丹大名”來統稱這些信教的大名,是沒有大問題的,只是我們需要分辨”歷史概念“和”學術概念“之差。
切支丹大名 大友宗麟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
其次,上述的“きりしたんKirishitan”來自葡萄牙語的“Christão”的音譯嚴格來說的話,目前絕大部分的日本史中文書籍將“切支丹大名”翻譯成“天主教大名”;上述的教徒、宗派也一律翻譯成“天主教徒”“天主教”。
的確,16世紀中後期,德意志地區爆發的宗教改革運動,致使教派分裂。現在的我們眼裡,有必要區分天主教(Catholic=羅馬公教會)、新教(路德會、五旬節會等)、聖公會、正教等派別,以免混淆。加上當時率先到達日本的耶穌會(Jesuit)屬於羅馬公教會,於是將那些受他們影響而受洗信教的大名、武士、貴族和平民統稱為“天主教徒”,加上我國在晚明時期便受到傳教士的影響,將公教會那一派的宗派譯作“天主教”,從我國的歷史理解和歷史發展結果來說似乎沒有問題的。
然而,如若容許我來說說個人的看法的話,我認為“天主教徒”、“天主教”乃至“天主教大名”的翻譯還是存在值得商榷的餘地。
首先。雖然耶穌會是羅馬公教會組織,但是在那個時空裡,還沒有形成新教(Protestant),沒有必要刻意區分“天主教”“基督(新)教”。
其次,從普遍概念上來說,後來的各個新教教派和羅馬教廷也是基督教的分支之一,而不是基督教以外的教派。而且,站在那個時空來說,傳教的耶穌會士也自然不認為羅馬教會只是基督教其中一個支派,而是堅信自己在當時就是唯一的、絕對的正統。
還有,回歸主題和語境而言,日本和日本以外(包括我們)的學界要提出“XX教大名”“XX教徒”,當然是因為的確在歷史上出現了上述的事實和現象。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當初日本稱呼這些教徒為“切支丹宗徒”、“吉利支丹宗徒”等的目的,不是在乎他們是公教會還是新教,而是為了對比、區分這些非佛教徒與傳統固有的佛教徒的不同。
換句話來說,其實公教(天主教)會還是新教不是重點,而是要給這些非佛教徒,信奉西洋宗教的人們=“切支丹宗徒”一個稱呼。即便日本佛教當時也有很多派別,但從這個層面而言,談的也不是個別宗派的問題。
總之,當我們談到16~18世紀日本的基督徒時,還是應該以大的分類來說明他們是屬於廣義的“基督教徒”。因此,與其翻譯成“天主教徒”“天主教大名”,翻譯成含有普遍、廣泛意義的“基督教大名”“基督(教)徒”可能比較合適,也能減少歧義。當需要深入解釋時,詳細說明他們是受到耶穌會等羅馬教會組織的薰陶和說教即可,用那時候的未來概念去倒過來命名和理解。竊以為有點不妥。
至於因應我國的相關歷史和源流,好讓我國讀者理解,於是譯作“天主教徒”、“天主教大名”,竊以為原意雖好,也難免引起時空、空間混淆的問題,畢竟我國和日本的基督教傳播史淵源和發展情況不同,不宜輕易援引和套用。
順帶一提,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時代,的確用過“天主教”“基督教”來區分羅馬公教會和新教,但在大多數的場合上,“基督教”還是作為一個普遍的概念作為主流稱呼,換句話來說,雖然“天主教”的稱呼的確在日本出現過和使用過,但只是曇花一現。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或許沒有必然的對錯答案,筆者的看法也並非有完全的把握,懇請各位有興趣的同仁一同交流討論,希望以上述的例子,能得同仁們一起來思考,也是幸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