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北風將至-(參)大敵當前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面對俄羅斯人威脅,提倡海防論等國防理論的仙臺藩士 林子平 紀念碑

大敵當前

 

前述匈牙利裔的波蘭軍人莫利斯·貝紐夫斯基 (Maurice Benyowsky)信中所提的俄羅斯人於千島群島構築據點是否是唬爛的?


意外的警告了日本人俄羅斯威脅將至的
波蘭軍人莫利斯·貝紐夫斯基 (Maurice Benyowsky).


恐怕也未必,畢竟在前文中我們也曾提及俄羅斯人早在莫利斯越獄的5年前的1766年,便在千島群島的德撫島建立永住的商業殖民團據點,因此在南逃途中曾航行於千島群島的莫利斯的俄羅斯人進出千島群島之說,也自然並非空穴來風。


這封由波蘭戰俘發出的書信,卻意外的成為了警告幕府及日本人北方國防威脅的警告信,在這背景下,儘管松前藩對於俄羅斯人進出阿伊努茅希利一事知情不報,但是俄羅斯叩關日本東北的威脅,卻意外的從日本西陲的長崎這個對外港口傳入日本。

 

另一方面,到了1780年代初期,透過長崎的荷蘭商館為媒介,俄羅斯帝國利用日本的漂流民,在俄羅斯的帝都聖彼得堡建立日本語學校的消息也傳回日本。

 

俄羅斯人南下千島群島與設立日本語學校等消息,震撼了當時日本的知識階層,在這背景下之下,包含本多利明提出了開拓蝦夷地的主張、仙臺藩醫工藤平助則撰寫有關於俄羅斯歷史的日本第一本介紹俄羅斯國歷史的史書與地理書《赤蝦夷風說考》,而同為仙臺藩出身的林子平則強調應注重海防,並撰寫《海國兵談》、《三國通覽圖說》等,甚至繪製《蝦夷圖》等蝦夷地的地圖強調海防及國防的重要性。


位於仙台市博物館腹地內的 林子平 紀念碑

 

而我們在工藤平助的《赤蝦夷風說考》,能看到他在書中對於俄羅斯的記載有這樣的記載

 

「歐羅夏之事(一名莫斯科比亞)

  

千年以前,歐羅夏(オロシャ)乃稱王之國,王都名莫斯科,所以國名亦稱莫斯科比亞,乃與歐羅巴比鄰之國

  

紅毛曆千五百一十一年(永正八年)以來稱帝號,以後擠身為強國,中興之英主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彼得一世),乃大展鴻圖偉業之人物。

  

雖然(彼得)數代之前便採取帝制,但是此人功勳特別,因此授予尊號敬之。」

 

這邊的歐羅夏指的自然便是俄羅斯帝國,我們可以從工藤平助的記載中發現,當時的日本人對於俄羅斯帝國的歷史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包含首都還有在16世紀稱帝(沙皇)因而君主擁有凱撒頭銜,乃至於18世紀初的中興之主彼得大帝的出現


日本18世紀末俄羅斯史文獻《赤蝦夷風說考》中所提及的俄羅斯中興之主 彼得一世

 

而同書中對於俄羅斯的地理又有這樣的記載:

 

「歐羅夏國(俄羅斯)乃古代歐羅巴之邊境,然在不斷擴張之下,現乃東西百七十度余並掌握廣大世界的半數地區。

(歐羅夏)一方面於西邊蠶食與歐羅巴邊界的鄰國,於東則擴張至韃靼故國西伯利亞而深入北海,並使各地一一服屬。

  

直到北亞墨利加境之勘察加、赤蝦夷之地與赤蝦夷至口蝦夷之列島乃至奧蝦夷島樺太的北薩哈林(サカリィン)(庫頁島)在內將其統為一國,並於各地設置代官,修築街道,打通河道,使船隻航行而帶來莫大的利益。

  

古代乃僻壤之地,不僅是赤蝦夷,如今皆是富饒之鄉。以可說是擁有萬國之物產,赤蝦夷之船為何總是堆積者許多珍稀之品,便是因上述背景。」

 

儘管我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工藤平助對於俄羅斯帝國的地理位置的記載,也不能說完全正確,然而也算是掌握到位,對於一百多年來長期管制邊境,限制人民前往海外的日本帝國來說,在這被我們俗稱的「鎖國」體制下所限制的日本人,其實我們透過工藤平助等人對外國的考證,也會發現,當時的日本人,儘管無法隨意前往海外,但是對於海外的世界諸國,未必是那麼的不了解。

 

而這是否又顛覆了你我對於鎖國導致日本走向保守落後,而最終在明治維新後,進步的維新志士們推翻守舊封閉的幕府,帶領日本人走向開放及強大的道路的刻板印象呢?

 

而也在這知識界大聲疾呼開發蝦夷地及注重海防及北方國防的這背景下,使幕府開始意識到北方海防的重要性,及重視蝦夷地的調查及開發,因此自天明年間的1780年代開始,直到1810年代為止,幕府長達30年的時間,多次派遣調查隊調查蝦夷地,甚至是直接直轄蝦夷地而穩固北方之國防,而在知名的蝦夷地的調查探險家中,除了幕臣出身的近藤守重(近藤重藏)之外。

奉幕府命令前往調查蝦夷地的幕臣 近藤守重(近藤重藏)


另外一個最有名的探險家,便是平民出身的最上德內,而最上德內便是前述主張開發蝦夷地的本多利明之門生。


以調查蝦夷地而聞名的江戶時代的北方蝦夷地探險家 最上德內



 

可以說,因為世界在充滿許多意外及偶然之下,一場波蘭-立陶宛共和國內的反俄武裝暴動,最終導致了波蘭軍人莫利斯·貝紐夫斯基遭到俄羅斯帝國流放至遠東的勘察加半島,而一場囚犯掀起的暴動及逃獄,卻也意外的將俄羅斯的威脅傳到了日本人的耳中,並使日本人及主政的幕府開始重視起北方的國防與蝦夷地的開發。

 

歷史的有趣之處,往往便在於事情常常並非刻意的安排,而是在這類一系列的巧合及機緣下而形成了歷史。

 

而在本專欄所撰寫的新書中,筆者也會在所負責的篇章〈當太陽之子與雙頭鷹之民相遇於阿伊努茅希利-江戶幕府與俄羅斯帝國於蝦夷地之相遇及攻防〉(題名暫定)為大家介紹日本與俄羅斯兩國於18世紀中~19世紀中葉,長達一百多年間在今日的日俄邊境的北海道、庫頁島與千島群島之間的交鋒。


北風將至三部曲

(壹)威脅潛伏

(貳)監獄風雲 大逃犯

(參)大敵當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