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毀三觀的日本武士與高橋昌明《武士的日本史》讀後摘要-(陸) 武士的武器與戰鬥-「楯突戰」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於楯(木盾)後進行弓箭互射的「楯突戰」的日本武士
典出春日權現驗記繪


武士的武器與戰鬥


在第一章及第二章中,高橋昌明先生陸續談論了武士的起源,以及在長達近一千年左右,武士的發展,以及如何從日本政治的配角轉型為主角,乃至於期間所出現的各種轉變。

 

然而既然武士是做為一種以「武藝」為代表的技術集團,因此介紹武士自然不可能不提及武士相關的兵事,因此在第三章「武器與戰鬥」中,高橋昌明先生便開始介紹了武士所使用的武器及戰鬥方式。

 

相信不少讀者想到日本武士,就會想到手持武士刀,然後穿著大鎧,並會自報名號要求與敵人正面對決的日本武士堂堂正正的戰鬥,這樣的武士的戰鬥觀念,經由多年的渲染,早已深植人心,甚至是走出了世界。

 

在多年前,美國的探索頻道(Discovery 頻道)也曾經在介紹蒙日戰爭的影集中,主張日本武士面對蒙古軍第一次入侵時,之所以兵敗如山倒,主因兩國作戰方式及文化不同,日本武士主張正面對決,並會在戰鬥前自報名號及要求單挑,然而不玩這一套戰鬥方式的蒙古軍面對日本這一串「多餘」的行動,便直接「不講武德」的弓箭齊射,導致「堂堂正正」的日本武士被不講武德的蒙古軍人所敗。

 

甚至近年來也有西方開發商所開發的武士遊戲如《對馬戰鬼》、《隻狼》等,提及武士的正大光明的對決方式。

 

然而,真實的武士戰鬥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這邊,高橋先生再次的對抱持這樣想法的朋友,進行毀三觀的行動。

 

在這邊筆者可以先直接了當的說明,正大光明戰鬥,從來不是武士追求的作戰方式,又或者說,從「背後放冷箭」這類「不講武德」的戰鬥方式,從來都不被武士所排斥及厭惡,甚至可以說是武士主流的戰鬥方式的一種。

 

為此,作者開始為我們介紹武士興起時期的中世前期的戰鬥方式,如前幾章所提,弓馬之道及騎射戰為理想的武士所需學得的技藝,因此武士的戰鬥方式自然也脫離不了弓箭以及騎射,而武士刀雖然在早期,並沒有像近世以後在日本社會具有高度地位,更沒有出現到了近現代,配合軍國主義及戰爭需求,而將日本刀近乎「神格化」的情況,但是刀依舊是武士重要的武器,因此作者除了介紹作戰方式之外,也依序介紹了古代日本馬的特色以及騎射、刀劍、乃至長槍與火繩槍在日本的發展及與武士的關係。

 

首先,在中世早期的戰鬥中,武士主要的流行戰鬥方式是以弓箭及騎射為主,在這當中,主要的戰鬥方式又可以分為三種方式,分別是「楯突戰」、「馳組戰」以及「追物射」。

 

楯突戰

 

「楯突戰」指的便是兩軍交戰,會於戰場上立起眾多木盾於戰場前線,並在戰鬥中以盾牌為掩護射出弓箭。


相信應該有不少人曾經有過疑問,為何盾牌在日本史上看起來不常見,甚至難道日本武士都不拿盾牌嗎?為何那麼奇耙?

 

事實當然不是日本武士不用盾牌,只是在於日本武士並不會將盾牌拿於手上。



在各種文獻或是戰爭繪卷中,我們都能看到盾牌活躍於各個時代,無論是戰國時代才出現用來防禦火繩槍(鐵砲)的竹束,又或者是木頭做成的方形木盾,都是活躍於日本武士戰爭的武具,當中木盾更是長期活躍於武士的戰鬥中,更能在描繪發生於10世紀的後三年戰役的繪卷中看到日本武士立於木盾之後拉弓射箭的身影。


於楯後進行作戰的日本武士
圖節錄自後三年合戰繪卷


換言之日本武士並非不用盾牌,實際上盾牌更是早期武士常用的武具,只是主因早期日本武士的戰鬥武器以弓箭及騎射為主,在要使用雙手武器的弓箭以及需求精湛騎術的騎射戰下,自然不可能「人手一盾」,但透過吹返(頭盔前方 兩側 用來防禦弓箭箭矢的設計)以及射向袖(左右成對的袖甲,覆蓋在肩膀上,用來防禦弓箭及刀劍,射向指的是對射箭一方來說的左袖)等設計強化鎧甲對弓箭的防護之外,可立於戰場的大型木盾,更是以弓箭為主要戰鬥武具的武士不可或缺的「標配防具」。

 

在源義經等世界知名武士活躍的「治承.壽永之亂」的時代,盾牌在上述的「楯突戰」發揮了重大作用。

 

當兩軍交戰時,兩軍會按照人數對壘,並排成60公尺~1百多公尺寬的戰線,兩軍於前線立下盾牌。之後兩軍會互相叫囂三聲做為開戰訊號,一方會射出會發出聲響的鏑矢,另一方則會回射鏑矢,隨後便戰事開打。


於楯(木盾)後進行弓箭互射的「楯突戰」的日本武士
典出春日權現驗記繪

隨者戰事開打,人手一弓的武士便以盾牌為掩護,進行射箭,而展開「萬箭齊發」、「箭如雨下」的箭海攻勢,在這「楯突戰」的背景下,自然不可能只靠身上的鎧甲防箭,因此盾牌自武士興起,到武士活躍的戰國時代,可以說一直與「弓箭」、「刀」、「馬」在武士的戰鬥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高橋先生並引用平安時代後期的11世紀末左右成書的史書《扶桑記略》當中的記載,當中在天慶三年(西元940)二月八日的一條記載提及在平將門戰死那一天,被射殺者有197人,繳獲的武器有平盾三百枚、弓和胡籙(裝箭和攜帶的容器)199組,太刀53把,更可說明當時的武士的戰鬥方式,便是以持有大量盾牌及弓箭進行作戰的「楯突戰」為主流。

 

而高橋先生更認為「楯突戰」為戰鬥的最重要關鍵,及決定勝敗的主要時刻,一旦在戰鬥一開始的「楯突戰」取得勝利,便實際上贏得了戰役,並隨之展開「追物射」等掃蕩戰。

 

對於治承.壽永之亂之亂這日本第一場全國規模,並長達數年的大型內亂來說,兵員的暴增也導致嫻熟弓馬武道者比例銳減,因此比起更講究個人武藝的騎射及「馳組戰」,亂拳打死老師傅,人多勢眾、箭如雨下的「楯突戰」更為武士戰鬥的關鍵,實際上當時也有貴族曾向後白河法皇提及,東國武士在進行「楯突戰」時,不只是讓武士等所謂的「戰鬥人員」拉弓射箭,更讓非戰鬥人員的僕役等也拿起弓箭,拉弓射箭加入「楯突戰」,務必使「箭如雨下」的效果到達極致,這樣在當時「不講武德」的戰鬥方式,或許才是東國武士之所以被譽為屈強的真正原因。

 

但是東國武士「不講武德」是否只有這樣的案例呢?

 

實際上高橋先生考察文獻乃自《平家物語》、《源平盛衰記》等軍記物語(軍事小說),也能發現,隨者戰事的擴大,以及戰鬥人員的暴增,「不講武德」的案例在「治承.壽永之亂」以後的日本武士的戰鬥中不斷發生,且不提對平家軍作戰戰鬥不講武德的源義仲、源範賴及源義經等。


不講武德的源義仲

這邊高橋昌明先生便以延慶本《平家物語》中,提及效命於源賴朝的武士和田義盛向老練武士真光(姓不詳)請益,來帶出武士早期的戰鬥方式的演變。

 

當時在源賴朝舉兵不久,效命於源賴朝的和田義盛與效命於平家的武藏國武士畠山重忠在鐮倉由比濱(海灘)爆發了戰鬥(小坪之戰),在戰鬥前,和田義盛便向真光請益戰鬥方式,並提及自己雖然有打過「楯突戰」的經驗,但是沒有打過「馳組戰」的經驗。


今年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中的
和田義盛(左:橫田榮司飾演)與畠山重忠(右:中川大志飾演)


 

從這段請益中更能看出,「楯突戰」為當時更常見的戰鬥方式,遠較於「馳組戰」,使得這位日後身經百戰,甚至日後在討伐平泉藤原氏的奧州合戰中與藤原氏大將藤原國衡展開「馳組戰」的武士在「治承.壽永之亂」前期也沒有過相對考驗射藝及騎術等需要高度騎射技巧的「馳組戰」經驗,而當時的和田義盛年紀已經三十四歲,雖然以現今的角度還算年輕,但若從當時日本人的平均年齡以及社會氛圍來看,已可說是老大不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