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靜岡縣名的由來

文責:站長

相責:小編3 森長定


靜岡市役所前的靜岡的由來碑



曾有臉書專頁的版主提及靜岡縣縣名的典故源自靜岡市北面的賤機山。

確實該專頁版主所說的傳說的確是現在主流說法,連靜岡縣政府都這樣說,還立碑紀念。而且還有詳細版本

 

傳說明治二年(1869)六月,廢藩置縣時,要求各地藩知事上京,然後上報縣名供明治政府審核。結果,當時還叫「府中」藩的藩主德川家達和藩廳提供了「靜岡、靜、靜城」三個方案,最後定了「靜岡」。還有,這個「靜岡」據說是出自當時府中藩和後來靜岡縣的學問所頭取(負責人)兼大學問家向山黃村(18261897)提議的。

 

內情是這樣的。如這個專頁說的,當地傳說「靜岡(Shizuoka)」的「靜」(shizu)是源自靜岡市北面的賤機山(Shizuhatayama),當時府中藩內提議新縣名借賤機山的因緣,改叫「賤丘(岡)」,但向山黃村說府中藩和主城府中城(即現在的靜岡城/駿府城)的「府中(Fuchū)」的音跟日語裡的「不忠」同音,擔心會惹明治政府猜忌,還有提議的賤丘的「賤」字通「卑賤」,意味不佳,難登大雅之堂,於是提議改為跟「賤」同音的「靜」岡。於是,向山黃村在後來被敬重為「縣名之父」。

 

好了,傳說就是這樣,作為娛樂和談資也沒什麼問題,那麽歷史學上又怎樣呢?

 

首先,以上的傳說有幾個問題和疑問:

第一,向山黃村命名傳說到目前都沒有史料能證明,向山自身的史料沒提,他去世後,追慕他的人士所寫的傳記和墓志等都沒有提到這件理應值得提的「豐功偉績」。

第二,按照明治政府的資料,明治二年六月初,明治政府通傳包括府中藩的各藩說:國內列藩叫「府中」的太多了,你們(德川家達)的居城如果有舊名、別稱之類的,報兩三個上來給政府審議。

經過藩內調查後,發現沒有舊名、別稱,於是提出三個提議,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靜」「靜城」和「靜岡」。最後明治政府在兩周後決定以「靜岡」來命名,並在六月中旬召德川家達到皇宮,宣布了新縣名和新縣廳的名字叫「靜岡」。即使這樣,仍然沒法確認這提案跟向山黃村有關,也沒法看出跟賤機山有關。

第三,所謂「賤丘」和「府中」不好不雅,理性冷靜來說,當時人(起碼藩內)怎麼說也不會聯想不到,對漢字字義的解釋能力還是有的。起碼「賤」字作為縣名,需要向山黃村來提醒之說不太合理,德川家達等人不至於這麽作死。

綜合來說,「靜岡」之名是向山黃村冠名之說和緣自賤機山之說,很大可能都只是鄉土情懷上的傳說。如果容許我們推斷的話,或許是借「靜」來寓意這個集滿舊幕府人士,又屬於德川家一族,且跟德川家康因緣甚深的地方,可以「安靜」「平和」,從今以後乖乖服從新政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