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不屈之赤駒-相馬義胤傳(外傳之參)-中村城-相馬義胤遠行之地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相馬義胤遠行之地 中村城



「十六日 長州公於中村御遠行……享壽八十八()…依(長州公)遺言而將其遺體穿戴甲冑並面向北方而葬於寺中……()

 

這是相馬家史,第二代相馬中村藩主〈義胤朝臣年譜〉中對初代藩主相馬利胤之父親長門守義胤(外天)去世時所做的記載。

 

寬永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16361225),這一天,相馬長門守義胤去世,這位也按照法號而被稱為外天以跟孫子(虎之助)義胤區分的長門守義胤。


相馬義胤


 

其死後葬於位於相馬藩舊居城小高城西北約1.5公里外的曹洞宗寺院小高山同慶寺,並相傳根據長州公義胤的遺言,在相馬義胤(外天)死後,將其遺體穿戴甲冑下葬面對北方。


相馬義胤(右前)及義胤妻室(左後) 石塔


 

作為一位曾經歷經戰國時代的小領主,相馬義胤(外天)也是飽經風霜,而在這當中,義胤的家族以先祖所留之祖業小高城為根據地,而至義胤(外天)的父親及相馬義胤便居城小高城為根據地與北方的大國伊達家及奧州的伊達輝宗、獨眼龍伊達政宗父子對抗。


相馬義胤的居城 小高城


 

我們曾經介紹過相馬義胤在戰國時代的根據地小高城,也曾經介紹過相馬義胤以及江戶時代相馬藩歷代藩主深眠之地-小高山同慶寺。


相馬義胤及其子孫深眠之地 小高山 同慶寺


 

也趁者因此我們就來介紹相馬義胤出發遠行之地-相馬中村城。


相馬義胤遠行之地 中村城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鬼滅之刃》與「竹轡」

 文責:站長



行文前先利申一下,那套叫《鬼滅之刃》的動漫,#我是一集一個短片都沒看過的。

不過看到裡面叫作「禰豆子」的角色造型,不禁想從日本風俗史的角度科普一下:她口含著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幹什麼用的?




 

經過簡單檢索,得知這角色是吸血鬼(妖?),會失控殺人,所以才被迫帶上這道具。


好了,對她我只知這些,重點是這道具。

 

長話短說的說,這東西一般稱為作「竹轡」(Take-Gutsuwa),是「猿轡」(Saru-Gutsuwa)的變種。

 

動漫設定是一回事,事實上「猿轡」原本是用來牽馬用的馬具,至於為何叫作猿轡,一些民俗類書籍說,古代日本人認為有猿猴,馬匹便會安定不亂,所以將轡具稱為猿轡。但這似乎沒有什麼根據,另一種說法是指轡具形狀像棧橋的欄杆,而在建築上,這欄杆俗稱「猿落とし」,因而引申成「猿轡」。

 

不論如何,猿轡一詞已成常用語,語源難考。至於用法,一開始用是在牽馬騎馬上的,但後來便成為刑具的名稱。一般是用來制止喧鬧的犯人叫囂,於是將其口堵住(也有說法說是為了防止當事人咬舌自盡,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提出這說法的人只是看劇中毒罷了)。

 

可是,要做到禁聲這目的,本來不一定需要用竹條,一塊布或麻繩也可以,那為何要用上竹條呢?這裡便有兩個從中衍生出來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仁醫》或七十年代以來的日本時代劇,犯人被迫架上竹製轡的鏡頭十分多,讓我們聯想到這是江戶時代的產品。雖然在一些江戶時代的圖冊,的確看到犯人被架上竹條的例子,但既數量不多,而且那竹條怎麼看都比本文提供的兩圖的細很多,《仁醫》裡的那個尺寸比較貼近。




 

而且,即使是這樣,當時的稱呼仍然是「口轡」或「猿轡」,沒有「竹轡」這個稱呼。其實這個「竹轡」是七十年代時代劇裡創作出來的新「歷史名詞」。

 

而且,上面提到「猿轡」本是用於犯人身上,但時代劇中「竹轡」出現的場面裡,一般是用於女性角色身上,用作暗示對其控制和虐待,後來更用在性虐待類成人影片上。所以,通過大眾娛樂,原本名不經傳的東西也會搖身一變成為一種符號和標誌,其威力在善在惡都難以否認。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佐渡國誌

 文責:小編 陳家倫



國名:佐渡(さど、Sado)


佐渡國繪圖(天和年間1681-1684年間繪成)
圖取自 佐渡市文化財網站


 

一、 國名由來

佐渡國,別稱佐州,初見史料於西元7世紀,本居宣長認為是「狹門」之意,而佐渡國最初僅設一郡雜太郡(さはた,sahata),亦有一說國名佐渡為郡名雜太郡之轉音而得之。

養老五年(721),佐渡國分為雜太、加茂、羽茂三郡,此後佐渡國行政區域大致以此三郡形式維持至明治維新。


佐渡島本為流放罪人之邊境島,江戶時代成為幕府天領(直轄領),並在近現代廢藩置縣後併入新潟縣。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台灣戰國粉的戰國-月翔:《日本戰國這樣讀》讀後感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月翔:《日本戰國這樣讀》 書封面


近年來,受到日本的遊戲《信長之野望》、《戰國無雙》等,或是日劇如大河劇《真田丸》亦或是《信長協奏曲》及《信長大飯店》等影響,日本戰國對於時下的台灣年輕人們,已經不是那麼陌生的台詞。

戰國武將的故事或是他們的發跡過程各是人們常常討論的話題,另一方面,近年來翻譯日文書的戰國圖書如,此書評的主角月翔所翻譯的平山優著的《真田三代》等翻譯圖書,乃至如胡煒權的《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等華人所寫的戰國史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加深我們對鄰國日本的戰國時代的認識。

而在眾多的戰國圖書中,卻也出現了難度有別,且好壞參雜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選對一本適合自己的戰國書,便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為了向更多的戰國粉推廣戰國時代的人事物及真實,這本書《日本戰國這樣讀》的作者月翔,試圖以他長年戰國粉的經歷,以及多年來帶隊旅遊的實務經驗與廣泛閱讀戰國圖書下後整理的心得,試圖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利用鄉民都說讚的鄉民與動漫粉都看得懂的口吻,以及商業企管模式的架構,配合史學及學術研究的基礎及成果,向大家傳達真實的戰國時代。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內線vs外線-互為表裡的沼尻之戰與小牧‧長久手之戰(下)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沼尻之戰與小牧長久手之戰 連動關係圖



共同敵人的外線作戰聯盟-羽柴秀吉與東方眾

談完內線作戰的北條-德川的同盟以及彼此的支援,那麼被北條-德川同盟隔開的羽柴秀吉與佐竹義重等的東方眾的合作又是如何呢?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型男貴公子-宇喜多秀家與他的美男傳說

 

岡山城主"宇喜多秀家們"與岡山城


近年來宇喜多秀家做為豐臣西軍的後起之秀,吸引了不少粉絲。

尤其是他那據傳型男般造型的美男風格畫像,加上青少年時享受榮華富貴,晚年時流放孤島的反差及對豐臣家忠心不二。

宇喜多秀家畫像


  
更是因此吸引了許多粉絲的人氣成功圈粉,並贏得戰國貴公子的稱號。

戰國貴公子 宇喜多秀家節中的鐵砲隊砲術演武


  
乃至於父憑子貴,宇喜多直家這位機關算盡的備前武士,也因為兒子宇喜多秀家的人氣,每年2月14日這個據傳是直家逝世的日子都會有女粉絲前往宇喜多家的菩提寺光珍寺獻上巧克力緬懷兩父子。

宇喜多家的菩提寺 光珍寺


  
然而,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宇喜多秀家真的是美男子。
  
我們現在常常看到的下圖這張的宇喜多秀家畫像,其實是昭和時期,岡山城在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燒失,及1966年重建時。

成立不到六十年的宇喜多秀家畫像



為了慶祝岡山城的天守閣重建,而由當時的畫家繪製後捐給岡山城天守閣。

戰後重建的岡山城


  
換言之該岡山城天守閣所收藏的型男秀家畫像其實歷史也不超過60年的歷史。自然也難以做為秀家型男說的佐證。
  
不過或許是這張畫像的影響力,加之收藏在與秀家有淵源的岡山城天守閣內。
  
自此畫像問世之後,宇喜多秀家的美男形象便不脛而走,加上岡山當地畫家大竹直子乃至光榮等的努力。

光榮筆下的宇喜多秀家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以及岡山市這幾年試圖主打宇喜多秀家來推動觀光及舉辦貴公子節之下。

大竹直子筆下的宇喜多秀家


  
至今我們只要想到宇喜多秀家就會想到忠義無雙的型男貴公子。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日本無雙-西班牙軍人眼中的奧州王居城-仙臺城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仙臺城復原模型圖,翻拍自仙台市立博物館展出模型

小編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伊達政宗與仙臺城的文章,不過除了該篇文章之外,仙臺城也是座紅到歐洲,並被西班牙人記錄下且讚譽為日本最強且最好的一座城池。


而這個記載仙臺城的西班牙人,便是曾經受到伊達政宗款待,並在伊達政宗的慶長遣歐使節中,擔任Sant Juan Bautista號船船長的塞巴斯蒂安·維斯卡伊諾(Sebastián Vizcaíno)。


塞巴斯蒂安·維斯卡伊諾(Sebastián Vizcaíno)


那麼我們來看看維斯卡伊諾怎麼評價仙臺城吧!


========
下文引自 本專欄江戶時代新書章節〈金銀島大探險-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與塞巴斯蒂安·維斯卡伊諾(Sebastián Vizcaíno)的日本足跡!〉(題名暫定)內文


根據《金銀島探險報告記》的記述,伊達政宗考量歐洲人的習慣,而在宴席中提供肉食料理招待維斯卡伊諾,此外伊達政宗也推薦維斯卡伊諾去參觀位於松島的寺院。


位於松島的寺院 瑞巖寺 境內




維斯卡伊諾並參觀伊達政宗之居城仙臺城並大為稱讚仙臺城,稱仙臺城


「我等在許多隨行者伴隨下前往御殿,在御殿我們看到城堡的各城門有眾多士兵整軍列隊,同城(仙臺城)更是日本最強且最好的一座。

 

此乃因為同城乃是在四周為水深之河流(廣瀨川)所環繞的岩山中修築,且被100 Estado 以上的岩壁包圍,入口更只有一個。

 

從那邊(仙臺城)可以眺望整個市街(仙臺城下町),而此地的市街規模之大與江戶的市街相近,並被堅固的建造,同時更能看見數里格(legua) 外的海岸線。」


仙臺城中的伊達政宗騎馬像




延伸閱讀

承平時期的戰鬥型城郭-被害妄想的伊達政宗的國家建設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年號戰爭——以永祿、天正改元為例

在中華文化圈的世界,年號不只用作紀年,而且是權力合法性的象徵;使用一個年號,代表著從屬於那個政權,願意接受那個政權的管治。日本在明治時代實行一世一元制以前,經常出現更改年號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天皇在位期間,會多次更換年號,僅有少數的天皇只用上一個年號。更換年號多數是因為下列情況:

 

1.天皇踐祚

2.出現天災異變,例如地震、火災、瘟疫

3.逢革命之年,即辛酉革命、甲子革令(辛酉年後的第四年)

 

除了天皇踐祚之外,以上原因看似是不可抗力,但實際的改元操作上也涉及許多人為因素,特別是戰亂時期,改元更淪為權力者的政治鬥爭工具。以下以戰國時期永祿、天正兩個年號為例子,簡單介紹這兩場充滿張力的年號戰爭。

 

從弘治到永祿

 

決定年號本來是朝廷的權限,但自從武家政權出現之後,幕府對於改元一事便擁有發言權。幕府可以反對天皇使用某一年號,另一方面天皇選用某個年號時會徵詢幕府意見,漸漸發展成朝廷與幕府共同決定年號的傳統。直到戰國時代,幕府將軍依然擔任這個角色,就算沒有實力,但靠著這個角色尚可以維持著一點威望。

 

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在任期間,細川晴元和三好長慶先後得勢,領地橫跨四國和五畿內。細川晴元曾與足利義晴、義輝父子對立,足利父子一度退出京都,後來重修舊好,但沒多久細川晴元被他的下屬三好長慶背叛,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江口之戰敗給三好長慶,細川晴元便帶著足利父子退出京都,三好長慶從此掌握京都,聲望大增。

 

足利義輝多番失勢退出京都,總結過程如下:

 

天文十年(1541年)隨父親足利義晴敗走近江坂本。

天文十七年(1548年)返回京都,當時已任將軍。

天文十八年(1549年)江口之戰,足利義輝再度敗走近江坂本。

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與三好長慶修好,返回京都。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與三好長慶決裂,敗走近江朽木谷。

永祿元年(1558年)正親町天皇踐祚。二月改元。

同年十一月再度與三好長慶修好,返回京都。

 

足利義輝元服(1546年,初名義藤,後改名義輝,本文一律統稱義輝)、受任將軍職(1546年)、敘官(1554,從三位),都在近江棲身時進行,但這些都是單方向的個人名譽授予,與政權無甚關係,可是改元永祿一事也在他棲身近江的時候進行,而且被排除在外不得參與,關係到將軍權限和朝廷認受性的問題,便值得大書特書。

 

本來就算將軍不在京都,朝廷也可以派人聯絡身在外地的將軍徵詢其意見,從享祿改元天文的時候(1532年),將軍足利義晴身在近江觀音寺城,朝廷亦有派人到當地聯絡將軍,顯然沒有地域限制的問題。可是當三好長慶入主京都,也繼承了與朝廷一同決定年號的職責,以示自己是名符其實的掌權者。改元之事朝廷不但沒有詢問足利義輝的意見,連一聲通知也沒有,他只是從別人口中得知此事,表示朝廷已不再視他為武家棟樑,只是徒具虛名的將軍,更遑論有決定年號的資格。可想而知他內心有多憤恨,他不但拒絕使用新年號,更在當年三月出兵劍指京都。足利一方得到南近江六角義賢支援,與三好家戰於京都北白川,戰況陷於膠著,直到同年十一月在六角義賢調停下,足利義輝與三好長慶言和,才得以復歸京都。

 

自從應仁文明之亂,將軍流落異鄉並不是罕見的事,但將軍的權限並沒有因此而被取代。足利將軍仍然是權威的代表,縱使流落在外,也不乏各地大名支持,就像周防的大內義興,利用足利義稙回歸京都的願望而傾全國之力上洛,後來因為擁立之功而獲賜管領代一職,當初的投資獲得豐厚回報;而三好長慶入主京都之後,卻是有實無名,於是便透過許多方式昭告世人:三好家已取代足利家成為天下武家棟樑。當時在京都尚有足利義輝的弟弟鹿苑院周暠和一乘院覺慶(即後來的足利義昭),但三好長慶置之不理,沒有要擁立他們繼任將軍的意思。他的考量或已超出「足利家=武家棟樑」的框架。

 

不只如此,三好長慶還行使將軍權限,插手各地勢力的事務。例如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石清水八幡宮社家家督之爭,身在近江的足利義輝屬意由東竹甲清繼承家督,三好長慶卻否決義輝的意向,決定由西竹教清繼任。此外,出雲鰐淵寺和清水寺爭奪左座之位(宗教儀式中座次高低之爭,左比右高,爭奪左座即是爭奪高位的意思),由於鰐淵寺是杵築大社的神宮寺,清水寺則是與尼子家有關係的寺院,雙方爭執已有多年,規模非同小可,連遠至京都的朝廷和幕府都牽涉其中;就兩寺之爭,朝廷和幕府都沒法作出決定性的裁斷,但三好長慶一鎚定音,把左座之位判給鰐淵寺,終於平息了兩寺的紛爭。三好長慶仿佛是朝廷與幕府的代表,調解各地大名的紛爭,甚至推舉盟友任官的事情上,也都徑直繞過足利將軍擅自處置。

 

但是三好長慶如何取代足利義輝,成為合法權限的擁有人?在江口之戰後,公卿中的前任關白九條稙通便積極接近三好長慶,借他的聲威對抗時任關白兼與足利將軍家關係密切的近衛前久。近衛前久在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與足利將軍家斷交後,九條家在朝廷中便再無敵手。也許因為得到九條家的支持,加上足利義輝多年不在京都,所以三好長慶順理成章獲朝廷委任成為仲裁者,甚至在改元這件大事上代替足利義輝作出決定性作用。

 

可是足利義輝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他寄身近江期間,依然積極發出御內書,調停各地大名的紛爭,而地方大名並不是人人都像三好長慶那樣強大到不需依賴將軍權威過活,尤其是在與鄰近大名作戰處於下風時,不得不借用足利將軍的令旨作擋箭牌,故此足利義輝仍保存著一定的影響力。他雖然不承認新年號,形同朝廷敵人,但還是得到不少大名(尤其是三好家的敵對大名)的支持;反映在年號使用上,便可區分三好、足利兩大陣營:今川、武田、北條等大名馬上使用新年號,即與三好家站在同一陣線,毛利家則與足利義輝一樣拒絕使用永祿元號,一封毛利隆元自筆覺書,日期署上「弘治四 十一月十八日」,表示直到當時為止,仍沿用弘治舊年號。

 

毛利家的領土與三好家相當接近,是三好家的大患。三好長慶把原本是足利一門才能擔任的九州探題賜給與毛利家敵對的大友宗麟,既收牽制毛利家的效果,也有否定足利家權威的意義。

 

此後三好家進入鼎盛期,足利義輝即使在京,其待遇已無法與三好家比肩。從永祿二年(1559年)起,除三好長慶早年便敘任從四位下之外,他的胞弟三好實休、嫡子三好義興、重臣松永久秀,亦陸續敘任從四位下(其時足利義輝敘任從三位),兼拜領桐紋(原是天皇特准足利一門使用的家紋),待遇堪比足利將軍家。三好長慶自身不消說,就連他的族人和重臣都享有如此尊榮,惹來各地仍依附將軍權威的大名們的不滿。

 

順帶一提,永祿七年(1564年)適逢甲子年,按照傳統應該改元。提出改元建議的是三好家,但正親町天皇為了顧全足利義輝的面子而拒絕三好家的建議。這是明治時代以前唯一一次甲子年不改元的特例。

 

同年七月三好長慶病逝,一年後的永祿八年(1565年)五月足利義輝也命喪三好義繼(三好長慶的養子,三好宗家家督)和松永久通(松永久秀之子)之手。經過幾年混亂,三好家走向下坡,被新興勢力織田信長取代。

 

從元龜到天正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足利義昭在織田信長強大軍力支持下順利入京,將三好家勢力逐出京城;前任將軍足利義榮恰好這時候病逝,足利義昭順理成章繼任為第十五代將軍。

 

足利義昭對有擁立之功的織田信長感恩戴德,罕有地尊他為「御父」,但足利義昭有意重振幕府威信,不僅積極調停各地大名紛爭,組織自己的班底,在京都斯波義廉舊邸擴建巨型御所,更主動上奏朝廷將年號永祿改換成元龜(1570年)。一連串動作讓人感到室町幕府似乎能重拾昔日威望。

 

織田信長把足利義昭送入京都之後便即返回美濃,與足利義昭仍保持同盟關係。織田信長的戰略重心更大程度是放在自己領地的發展上,而不急於在京都稱霸,也不在乎官職等虛銜。有人認為織田信長不接受管領代的職位,是因為他不願進入足利幕府的體系中,被將軍制肘。他協助足利義昭對付阿波三好家,足利義昭亦替信長協調與周邊大名的和談,雙方互利互保。

 

然而在織田信長眼中,足利義昭在施政上有嚴重不足的地方,於是先後向足利義昭提出十六條殿中御掟和追加五條意見書,提示義昭日常行政應當注意的事情。一般認為織田信長透過意見書約束足利義昭的行為(例如將軍向大名發出的御內書,必須添上信長的副狀才能作實),讓義昭做自己的傀儡,追加五條書當中更有一道言明織田信長不須依照足利將軍家的意思行事,更加強這說法的說服力,因而有人認為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的不和由此而來;但後來有學者研究指出,織田信長意見書的內容,大部份都是以往幕府傳統做法,提出來只是希望義昭不要乖離往例,可說是正面的建議,至於信長不依從將軍意思行事這一點,足利義昭亦沒有表示反對。也許在足利義昭眼中這都是惡意的批評,也不見得他會全部遵守信長的建議。

 

足利義昭的心境如何不得而知,他表面上對織田信長畢恭畢敬,為織田家與朝倉家居中調停,暗地裡卻策動淺井、朝倉、六角、本願寺、上杉、武田等大名圍攻織田家,織田信長對足利義昭的陽奉陰違亦心知肚明,但一直隱忍自重,在寫給細川藤孝的書信中,表示自己對足利義昭仍盡臣下之責。元龜三年(1572年)初,足利義昭的近臣上野清信即建議除現在信長陷於劣勢的時候起兵剷除織田,為此與主張降伏的細川藤孝起爭執,足利義昭不聽信細川藤孝的意見,藤孝蟄居以示抗議。足利與織田雖然勢成水火,卻又未至於決裂,雙方維持著貌合神離的微妙關係。

 

這一年發生改元未遂事件。三月二十九日,朝廷同時向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下達繳交改元儀式費用的命令,一般認為改元是足利義昭的提議,可是後來足利義昭拒絕繳交經費,令改元遲遲未能實行;到了九月,織田信長向足利義昭提出了著名的異見十七條,其中第十條便提到「世間的人都認為元龜的年號甚為不吉,應當改元‥‥‥宮中亦派人催促」,但足利義昭拒絕出資使改元未能實現,違背了世人的願望。這裡值得留意的是,織田信長當時正在南征北戰焦頭爛額,尚未在京都站穩陣腳,但他既不代表朝廷也不代表幕府,卻參與改元一事,有極大的發言權,可見他的勢力已得到朝廷的重視,像往年的三好家一樣自成一格。

 

考慮到這份異見十七條書有多份手寫本留存於世,推測這是織田信長有意向其他大名披露足利義昭的劣政,替自己爭取與足利將軍為敵的名份,那麼足利義昭拒絕出資一事的實情可能並不如字面所指那樣單純。

 

該年年底信長包圍網逐漸收緊,朝倉、武田先後起兵;第二年(元龜四年,1573年)三月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正式決裂,但當時朝倉義景早已退兵,武田信玄亦已奄奄一息,其他如淺井和本願寺不見有大動作,儘管如此,織田信長還是不主動攻擊足利義昭,而是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經過幾番離合,足利義昭在七月十八日正式向信長投降,退出槙島城,逃命途中受到土民襲擊,二十一日才進入三好義繼的河內若江城。

 

同日七月二十一日織田信長進入京都,任命村井貞勝為京都所司代。僅七日後(二十八日)便即落實改元,正式使用天正新年號,可見改元工作一直是待辦事項,因為從典籍中尋章摘句到最後選擇,需要經過許多手續,朝廷與將軍書信往來也耗費時間,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完成,也許此前信長一直保持與朝廷溝通,待信長入京後便水到渠成;而足利義昭尚在,但朝廷和織田信長已不再徵詢義昭的意見,表示織田信長已取代足利義昭成為名實兼備的天下人。


中世年號一覽:
(圖表由小編太郎 陳家倫製作)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每朝豆知識:石石之辨

 文責:站長:



以前有朋友在本專頁的上載影片中,問到為什麼我一直都把單位「石」讀成"SHI",而不是"DAN",更有朋友在影片下方留言糾正,提醒我日文中的「石」也不是"ISHI",是"KOKU",勸我要避免犯下低級錯誤。

對於各位的提醒,我是真誠虛心的接受,不過,我也沒有解釋這樣讀是自己口誤,還是有其他理由,於是今日趁又被朋友提醒,也就說說一下我自己的理由。

的確,在國史上,作為重量單位時,「石」會讀成「擔」,據說其根源原於古代「儋石之畜」,「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古民慢慢以石代儋(音擔),音以儋代石云云。

中國的一石為一百二十斤,明顯是重量單位,問題是另一邊的日本的石卻不是重量單位,而是體積單位,日本古代的重量單位是「兩」、「匁」而且古代的日本的「石」的讀音,其實來自於同樣是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斛」(漢音:HU2,日音:KOKU/SAKA),在《萬葉集》中便有用上「斛」,後來轉化為「石」。

日本的一石為十斗,即180升,日本雖然用了中國的用字,但實際上的量度用法上,則與中國有些少不同。因此,我個人為免做成混亂,認為不應以中國的重量單位「擔」用在日本古代的體積單位「koku」上,所以不太打算把「石」讀成「擔」,或許讀成「斛」可能合適吧?但考慮到聽者的理解問題,姑且折衷地取「SHI」音了

追加:詳於訓詁的好友 陳凱文 立即為此以中文訓詁學的角度寫了一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龜田俊和專題講座 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政治與戰爭 講座心得-(下)南北朝的時代意義與影響&聽眾提問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終結南北朝亂世 統一皇統的三代幕府將軍 足利義滿 所修築的 鹿苑寺(金閣寺)



隨者觀應之擾亂的結束,北朝及幕府優位的情況得到了奠定,儘管高師直、足利直義乃至足利尊氏等北朝方要角在觀應之擾亂及其後陸續死去,南朝並在這之後苟延殘喘四十餘年。

 

然而最終日本南北朝於1392年,室町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主政下,在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將象徵皇室的三神器讓渡給北朝的後小松天皇,後龜山天皇並以讓位的型態,將皇位讓渡給北朝的後小松天皇,而完成了南北朝的統一,並在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主導下,迎向室町幕府的全盛期。


終結南北朝亂世 統一皇統的三代幕府將軍 足利義滿


 

而回到最根本的問題,為何南北朝時代的內亂會長期化呢?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龜田俊和專題講座 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政治與戰爭 講座心得-(中)南北分裂至觀應之擾亂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大河劇 《太平記》中的足利尊氏(真田廣之飾演)


日本分裂成京都的北朝及吉野的南朝的同時,室町幕府也在幾乎同時建立。

 

而在室町幕府的政治架構上,龜田教授指出雖然足利尊氏為幕府將軍,然而官位為征夷大將軍‧權大納言。

然而尊氏卻只是名義上室町幕府的最高權力者「將軍」。


室町幕府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 將軍 足利尊氏


 

其主要行使的權力包含恩賞充行權的賞賜的權利,以及任免守護的守護補任權的官職任免兩項權力。

 

他的弟弟足利直義則是室町幕府實質上的最高權力者,官位左兵衛督‧相模守的足利直義,被稱為三條殿(後改稱鎌倉殿)

則是可以行使通常、充行以外的幕府所有權限。


 

換言之幕府的實務運作是掌握在足利直義手上,另之所以足利直義會被稱為三條殿,乃因其宅邸位於京都的三條通上,故而被稱為三條殿。

 

而作為相當於足利兄弟管家的「執事」高師直,官為武藏守的高師直作為足利尊氏、足利直義的兄弟共同執事,輔佐者二人,換言之,高師直可以視為足利政權底下繼足利兄弟後的第三號人物。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龜田俊和專題講座 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政治與戰爭 講座心得-(上)鎌倉幕府滅亡至建武新政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3森長定




20201123()下午3~6點時,於台北市東郊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研究大樓中,舉辦了由現役研究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日籍學者龜田俊和教授以〈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政治與戰爭〉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現場共有十多人與會參與聆聽同講座,並在會後以中文或日文方式詢問龜田教授問題,討論十分熱烈,筆者有幸參與此次講座,故再此節錄同講座的重點摘要,以分享給未能參與,但仍對該講座及日本南北朝時代有興趣的朋友。

 

常陸佐竹氏前史-(參)脫胎換骨

文責:小編 陳家倫
圖責:小編 陳家倫
表責:小編 陳家倫

本文節錄自拙作《東海道諸國物語》之〈常陸國物語〉
佐竹義篤平沼垂之亂,佐竹三家輔政宗家

永正十四年(1517),佐竹義舜病歿,其子義篤便以十一歲年紀繼承佐竹氏家督,由於深知義篤過於年輕,因此義舜在生前便託付其兩名弟弟佐竹義信(北家)、佐竹政義(東家)輔政幼侄。

11歲年紀繼承佐竹氏當主之職的佐竹義篤


然在享祿2(1529),義篤之弟宇留野義元攻佔義篤家臣小貫氏之部垂城並據為己有,形同公然的對義篤反叛,也因此導致曾經走過百年家族內亂的佐竹氏再次爆發內亂,而此次義篤、義元兄弟鬩牆又被稱為「部垂之亂」。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每日豆知識:大「坂」與大「阪」

 文責:站長

相責:小編 陳家倫

大阪城天守


曾有人問為何,在哪時開始,大坂變成大阪。

簡單來說,江戶時代初期開始已經看到坂阪混用的情況,在這以前的戰國時代,最早見於淨土真宗聖人本願寺蓮如於1498年的書信中,當時蓮如便稱此地為「大坂」,不過,這不代表大坂之名已經確立,後來的人還會將「大坂」õsaka稱作「小坂」osaka,信長便是一例。

一直到豐臣秀吉築起大坂城,才較為明確用「坂」,但豐臣家滅亡後,便出現了坂阪混用的情況。明治維新後才正式定音,統一為「大阪」。


那麽,為何會改成大「阪」呢?一方面阪是坂的異體字,因俗成例,另外據江戶時代大坂地志《攝陽落穗集》等所說,是因為大坂的「坂」字由「土」「反(返)」而成,有歸土身死之意,是為不吉,所以時人多用「阪」,另外,一些電視節目裡則說,「坂」意為「斜坡」,寓意下落,同樣不利於大阪發展云云,但由於坂也可意作上坡,這說法的穿鑿附會程度較大。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大西泰正 迫近實像系列《宇喜多秀家》讀後感。

文責:小編 陳家倫



 



宇喜多秀家,做為一位三十歲前以豐臣政權為後盾,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位列五大老等豐臣政權核心的被受期待的政治新秀,及預期的的豐臣秀賴主政期的政治要角,在關原之戰追隨石田三成、毛利輝元等人的豐臣西軍與德川家康所率領的豐臣東軍大戰於關原之地敗北後,歷經潛伏、逃亡薩摩,最終被送往駿河甚至海上孤島八丈島。


宇喜多秀家


 

近年來無論是宇喜多秀家的統治之地岡山縣岡山市,或者是宇喜多秀家的流放地東京都八丈町都積極的推崇宇喜多秀家,不但近年來岡山年年舉辦宇喜多節慶來緬懷秀家這位戰國「貴公子」,八丈島更是年年參加宇喜多節活動,與岡山進行交流。


岡山市 戰國貴公子 宇喜多秀家節 活動宣傳海報


 

秀家遭流放八丈島後,妻子豪姬(南御方,以下統稱南御方)的娘家前田家為首的金澤藩更是兩百多年毫不間斷的援助米糧及錢財給予困居孤島的秀家及其追隨者村田氏等之後人「宇喜多一類」,直至今日,前田家的當主及一族也幾乎每年在秀家忌日的時候前往八丈島悼念這位四百多年前的老姻親,更是蔚為佳話。

 

秀家那傳世的「俊男」風貌,加上關原之戰的為豐臣而戰之忠義,乃至流放八丈島的人生,享盡人生富貴,卻也看盡世間冷暖,戲劇性的一生,更是為他吸引了許多粉絲,而被人們稱為戰國「貴公子」。

 

俊男形象的宇喜多秀家



然而打破這樣的貴公子秀家的刻板印象,還原貴公子包裝下的宇喜多秀家的素顏,便是大西泰正在這套迫近實像系列的《宇喜多秀家》一書中打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