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新選組簡史(十)——鳥羽伏見之戰

慶應三年(1867年)十二月九日,以薩摩和長州為首的倒幕派仿傚了八一八政變的做法,佔據了京都御所,將親幕派公卿擋在宮門外;倒幕派在小御所內討論國是,頒下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了將軍職位和一切幕府制度,新設總裁、議定、參與三職。德川慶喜雖然已經失去將軍職位和領地,但支持幕府的人仍然不少,是倒幕派的心腹大患,不過德川慶喜不願與新政府衝突,便帶領會津、桑名藩兵以及新選組一同退守大坂,不久新選組返回京都,以伏見奉行所為屯所,繼續維持治安。

十二月十八日,剛好是油小路事件一個月。這一天近藤勇前往二條城參與會議,下午乘馬回程時在伏見街道遭遇富山彌兵衛等御陵衛士餘黨的伏擊,近藤勇右肩中槍受傷,但性命無大礙。事後他與患上肺結核的沖田總司一起到大坂接受治療,新選組隊務則交由副長土方歲三處理。

三日後的二十一日夜晚,新選組繼續在京都市中巡邏,路上遇上薩摩藩兵,雙方爆發衝突,直到翌日天亮,在附近的尾張藩邸趕緊調停,才不致發生傷亡。

不過當時的政治形勢十分緊張,新政府和舊幕府的戰爭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薩摩藩西鄉隆盛僱用一群浪人,在江戶市內縱火;舊幕府不能再忍受薩摩藩接二連三的挑釁,於是發布了「討薩表」,正式向新政府軍宣戰。

慶應四年(1868年)正月二日,屯駐在大坂的舊幕府軍向京都進發。翌日早上,舊幕府軍在鳥羽街道遇上守備的薩摩藩兵,雙方對峙;另一方面,會津藩兵抵達京都伏見,與新選組合流。下午五時,對峙形勢升溫,鳥羽街道的薩摩藩兵向舊幕府軍發砲,同一時間伏見御香宮的薩摩藩兵亦向奉行所發砲,鳥羽伏見之戰正式展開。

伏見御香宮的薩摩藩兵,對奉行所不停砲擊,燒著奉行所和附近民居;永倉新八帶隊嘗試突圍,但不成功,會津藩幾個勇猛的藩兵帶頭攻擊,也未能衝破敵陣。直到深夜,舊幕府軍撤退到淀城。

正月四日及五日,新選組及會津藩兵在千兩松一帶與新政府軍激戰,新選組六番隊隊長井上源三郎陣亡,伍長近藤芳助受傷。遊擊隊(幕府旗下一支武裝隊伍)隊員堤金三郎當時也在交戰現場,他事後記錄所見所聞:「新選組三名士兵,在堤上發射大砲擊中敵軍,敵軍火力猛烈的時候則躲在堤下,但其中一名中了流彈,貫穿了腹部‥‥‥」(《徒然叢書》)近藤芳助在明治年間寫了回憶錄《新選組往事實戰譚書》,亦記述這一戰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新選組和會津藩死傷眾多。

舊幕府軍抵擋不住新政府軍猛烈攻勢,他們且戰且退,放火阻止新政府軍前進,並打算退入淀城重整軍勢,但這時候新政府軍亮出了錦御旗,等於宣告舊幕府軍是朝廷敵人!淀城稻葉正邦本來是幕府老中,理應援助舊幕府軍,但他看到了對方的錦御旗,不想與朝廷為敵,便拒絕讓舊幕府軍入城。

正月五日深夜,舊幕府軍越過淀川,退守淀城南方的男山,那裡有幕末安政年間建造的炮台,舊幕府軍就在那裡展開陣勢,土方歲三率領新選組在男山西翼橋本列陣,男山南方則有小濱藩兵。新政府軍則佔領淀川對岸高濱炮台與舊幕府軍對峙。高濱炮台附近有津藩藩兵列陣,津藩藩主藤堂高猷(有一說是藤堂平助的親生父親)是佐幕派,但當晚津藩藩兵接受新政府軍招降,臨陣倒戈,舊幕府軍失去一支強力的援軍,再也無心戀戰。第二天(正月六日)在新政府軍猛烈攻擊之下,舊幕府軍往大坂城撤退。這一役,新選組損失了四名隊員。

鳥羽伏見之戰繪畫
(圖片來源:http://boshin.city.aizuwakamatsu.fukushima.jp/history-details/645/

當晚德川慶喜竟然帶著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桑名藩主松平定敬(松平容保之弟)以及數及重臣乘坐軍艦開陽丸悄悄離開大坂城,遺下新選組和多數幕兵在城內。當這些舊幕府軍知道主君不在城內已經太晚,紛紛作鳥獸散。新選組則獲通知返回江戶集合。正月九日,新選組所有能行動的人都乘坐順動丸離開大坂,十二日抵達江戶品川。

抵達江戶第二天(正月十三日),近藤勇和土方歲三一同登城,佐倉藩士依田學海向他們詢問京都的戰況,土方歲三回答說:「作戰沒有大砲不可,我佩劍執槍,亦一無所用。」以往新選組取締不法浪士,憑一柄刀劍與無數武術超群之輩交手,亦所向披靡,但說到上戰場,刀光劍影又如何勝得過槍林彈雨?

新選組面臨的是實實在在的戰爭,需要裝備先進的武器衝鋒陷陣。土方歲三購入了五鋌新式火槍,雖然數目不大,但是可以看到新選組適應近代戰爭需要的決心。

二月十二日,在新政府東征軍尚未抵達江戶的時候,德川慶喜率先從江戶前往上野寬永寺,表示恭順新政府的心意。近藤勇分配隊員在江戶到上野沿途戒備。三日後,新選組正式接到守備寬永寺的任務,近藤勇將隊員分成兩組,輪番守衛寺院。

不多時,舊幕府取消了新選組守衛上野寬永寺的任務,調派新選組前往甲府。據說德川慶喜臨行之前,將交涉大權委託給勝海舟,而勝海舟不欲主戰派的新選組阻礙與新政府的談判,所以將新選組調離江戶。

於是近藤勇改名大久保大和守,土方歲三改名內藤隼人,在接收了舊幕府撥給的五千兩軍資金、兩門大砲和五百鋌鐵砲,並招募了近二百名隊員後,以甲陽鎮撫隊的名義前往甲府。


新選組簡史 系列

新選組簡史(一)——清河八郎

新選組簡史(二)——會津藩下的壬生浪士組

新選組簡史(三)——芹澤鴨的惡行

新選組簡史(四)——八一八政變

新選組簡史(五)——池田屋事件

新選組簡史(六)——禁門之變

新選組簡史(七)——伊東甲子太郎

新選組簡史(八)——山南敬助脫隊事件

新選組簡史(九)——分裂

新選組簡史(十)——鳥羽伏見之戰

新選組簡史(十一)——近藤勇的末路

新選組簡史(十二)——土方歲三最後的抵抗


新選組簡史(十三)——新選組的餘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