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亂世英雄伊勢早雲的成功原因




在我的新書裡,花了不少篇章來介紹了伊勢宗瑞(早雲,以下同)在因緣際會之下,展開了傲闖關東的旅途,並從此在混沌的關東平原轉戰一生,成就了畢世偉業,結果上讓他成為了日本國內外都十分知名的歷史人物。



然而,礙於書本的體裁及目的,我在書中沒有多餘的空間很好地細說早雲的個人情況。事實上,除卻後世寫成的軍記物外,我們對早雲的一生所知不多。換言之,現在坊間所流傳的「早雲」像其實嚴格上大半是根據軍記小說為基礎。那麼,究竟在現有零碎的片段史料裡,我們又能不能看到一些關於早雲的「鳳毛麟角」呢?



接下來我們通過兩個同時代的人來看看早雲的逸事。



首先由他兒子,即同樣是赫赫有名的亂世英雄北條氏綱來說起,天文十年(1541)五月,已經臥病在床的北條氏綱遺下著名的「御書置(遺書)」給他的兒子北條氏康,作為離世前,給予兒子的最後教導。



在總共五條長長的遺訓之中,氏綱在第四條教訓中談到了節儉的重要性時,提到了關於亡父早雲成功的原因,氏綱是這樣說的:



「世上時人嘗言亡父(早雲)入道公以微小之身成為天性之福人,那當然是因為得到了天道眷顧,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早雲公嚴守節儉之道,不好華麗之故也」



氏綱是早雲老年而得的長子,在繼承家業時已達壯年,對於亡父早年的發跡史當然所知不多,有史家認為氏綱強調早雲節儉之德,不只是因為早雲的確如此,也是要告誡兒子氏康要順守家風。無論如何,早雲節儉樸實而成功創業的故事,即使站在現今社會,也是十分有說服力的根本道理。



不過,這個節像美德似乎並不只是兒子為吹噓亡父之偉大而說的,因為同時代,遠在北陸的另一位老英雄也有類似的說法。這位老英雄便是在戰國迷之間也十分有名的朝倉教景,或朝倉宗滴。當時宗滴作為四朝元老,為朝倉家鞠躬盡瘁,全力地輔助侄孫.朝倉義景至百年歸老為止。



在他口述,由家臣編寫而成的《金吾利口書》(又稱《宗滴話記》)中,朝倉宗滴提到理財道時,同樣提到了早雲:



「為人者不可不儲備錢財,但好像商人那樣過度地收貯寶物財富,則就不是武士應做的事。然而我從(連歌師)宗長那裡常常聽聞伊勢早雲的蓄財能力很高,猶如就連衣針也會大量儲備起來一樣,但他一旦到了行軍所需時,便會不惜粉身碎骨一樣傾盡所有。」



這裡提到的宗長就是當時遊走在各大名之間的有名連歌師,宗長除了跟朝倉家有深厚交情外,也同時跟今川、北條等東國大名都有交流,因此,作為同時代的人,宗滴從宗長口中得知早雲的個性、作風並不奇怪。由此可想像早雲為人節儉之風在當時應該十分出名,北條家內外皆知。



而且,我們從宗滴的談話中不僅確認了早雲節儉作風可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知道早雲的節儉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守財奴,早雲在需要砸錢時也是毫不猶豫地投入。換言之,早雲的節儉其實是為了積粟防饑,未雨綢繆,一旦需要的時候可以適時使用,不會因為缺錢而錯失機會。這種智慧套到現今社會,就是很重要的危機管理和資源管控能力。



當然,除了盲目的吹捧外,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時早雲所面對的實際環境。我在書中(詳見《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第一冊第二章)提到早雲當時很可能利用了關東地區發生的明應大地震,藉對手扇谷上杉家、三浦家深受震災打擊,趁勢發動攻擊,將兩家打敗。事後,即使早雲奪下伊豆東部以及進入相模的機會,但震災之後災區的窮困便成為他必須面對的當面課題。



也正因為這個契機,早雲有機會及條件在新奪得的領地內實施檢地及新的民政來加強統治,以及籠絡人心。不論如何,早雲如果不是因為忠實地順應時勢,沒有勞民傷財,是絕不可能輕易地得到伊豆及相模兩國人民的支持。平心而論,從這些狀況證據來看,都可以推斷氏綱跟宗滴的所見所聞不假,是值得相信的美談。



嘗言道「創業難,守業更難」。誠然而言,北條氏綱與朝倉宗滴皆為守業之人,他們成功守住了父祖基業,殊不簡單。但是即使如此,「由無變有」的奇蹟也絕不是容易做到的豐功偉績,我們從上面例子聽到早雲的成功哲學之一節儉,聽來容易平淡,但試想要在艱苦孤掌難鳴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穩住草創的基業,同時又要跟一心要消滅自己的死敵周旋,更要作為統治者,減少對領民的負擔,確保領地走出災害的打擊陰影,從而繼續闖出一遍天。如此想來,我們代人往往急於求成,一不順心便容易自暴自棄,又是否能領略當中的要訣,又是否真的能夠成功複製這種成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