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日之本的阿伊努怎麼了?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處處可見阿伊努文化痕跡的日本東北地區




說起阿伊努,相信大家就會想到北海道,而本專頁也花了不少篇幅談論了阿伊努人與日本主要民族大和族在歷史上的相遇及衝突,不過之前的介紹大都放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因此這次就來介紹本州的阿伊努人怎麼了?

相信對日本歷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就會知道日本並非單一民族組成,在今日的北海道乃至東北的廣大地區,曾有阿伊努族的存在,然而隨者大和王權的建立,以及大和朝廷的北進,大和族自西元7世紀起便不斷北進,至江戶時代和人以擴張到今日北海道的南端,並建立起松前藩等。

而隨者江戶幕府的建立,幕府對蝦夷地的管理上,將之區分為和人地及蝦夷地,而劃清了和人與蝦夷地的勢力範圍。

但是這是否就代表者和人地以南就不存在了阿伊努人?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子,實際上由於包含津輕地區及下北半島的相當於今日的青森縣地區,還是存在者許多阿伊努族的村落,然而這些村落隨者幕府政權以及津輕弘前藩與盛岡南部藩的建立,也被劃歸在兩藩之中。

於三戶南部氏的居館 聖壽寺館址挖掘出的 中世阿伊努文化風格的 熊齒裝飾
圖片來源 東奧日報



在兩藩體制中的阿伊努人,仍就保留傳統的漁獵活動,然而其地位上卻因異民族、北狄的身分,因此並未被歸類為獵師及漁戶,在地位上,是屬於比農民還低,而接近於賤民。

這個階級差的差異,或許反映出了即使是在江戶時代的和人,仍存有認為阿伊努族乃是蠻夷,自己則是高等民族(大和族)的民族優越感,而這些優越感也將被帶到蝦夷地,並在蝦夷地引發江戶時代大規模的和努衝突。

此外南部及津輕兩藩對於這些異民族的村落也進行統治及管理,並科與特殊的義務,比如津輕弘前藩便對阿伊努人科與松前飛腳的任務,負責處理對蝦夷地松前的聯絡的相關業務,此外在弘前藩承接幕府命令支援松前藩鎮壓蝦夷地的阿伊努人的戰爭中,我們也能看到津輕藩內的津輕阿伊努以通譯的身分參與鎮壓行動,從中不只能看出津輕阿伊努在被編入於藩國體制的同時,並未失去自身的文化及語言。

而面對在藩國上屬於少數民族及地位低下,津輕阿伊努在內的本州阿伊努由於被編入於日本的政治秩序中,因此面臨到許多他們的遠親蝦夷地(北海道)阿伊努不會面對,而必須自己獨自面對的課題,然而即使如此,在江戶時代,本州阿伊努並未完全失去自己的根,真正讓阿伊努人開始失去文化及語言則是明治政府的建立及同化政策……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每朝豆知識:三成的素顏

文責:站長

我們對於戰國人物長相的想像,主要靠傳世的畫像作為主要材料。不過,除了畫像也是江戶時代的人想像出來的「幻想圖」,沒有根據的頗多。

說到這,就要拿 石田三成 來說說。不少人都看過網上流傳的大約以下兩三種的三成畫像。最多人看到的是B畫,不少以三成為題,或者提到三成的書裡,出版社編輯都會用上B畫來點綴。當然,用到A畫的書也不少。







B畫的製成時代較早,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的書都用這畫了。不過,A畫跟B畫都是上面提到的江戶時代作品,畫的人也沒有見過三成,完全是靠當時對三成的描述來想像,因此都帶有強烈的文官形象,甚至略帶傲慢的面孔。



不過,與A、B不同,C是昭和時代初期的作品。說到這,想必大家更加不想理會它。然而,C畫卻才是最為反映三成面貌的畫像

對!你沒看過,我也沒寫錯,這C畫真的最為近似,因為它是拿三成的頭顱骨來直接還元的在當時,歷史學家希望重新研究石田三成,同時三成出身的米原市鄉土史家也想為三成平反,機緣巧合下注意到埋葬三成頭骨的寺廟,並在寺廟同意下拿去給專家重塑三成的樣子,製成模型,然後再按照模型重畫了三成的畫像,也就是C畫了。所以C畫是結合實物跟科學而成的復原作哦。



不知道各位三成粉或對三成有好感的朋友覺得怎樣?能否接受 真石田三成像
順帶一提,用同樣手法重塑臉相的戰國武將,還有 伊達政宗,受到1987年上演的大河劇《獨眼龍政宗》的人氣帶動下,埋在經峰瑞鳳殿下的政宗遺骨被取出來,科研人員隨即對政宗的遺骨進行研究,以及重塑他生前的模樣。當然,政宗死時已70歲,自然復原出來的是他老年的樣子了。

其他能夠重塑臉部模樣的還有 德川家康,不過目前相關當局似乎沒有這計劃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山口歷史景點介紹(九)功山寺、下關市立歷史博物館

功山寺、下關市立歷史博物館
地址:山口縣下關市長府川端1丁目2—3
交通:
1.從下關駅乘坐サンデン交通國道線11、12、13、14(A)、15Y、16(Y)、17(Y)、20(A)、21(Y)、22、23(A)、24、27號巴士,在「城下町長府」下車,步行約二十分鐘。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天皇的歷史之謎》、《天皇的生活與一生》書評


書名:《天皇的歷史之謎》、《天皇的生活與一生》
作者:胡煒權
出版社:時報出版

吾友胡煒權的重量級新書在四月中旬推出。我最近才把手上的瑣事處理完,第一時間拜讀巨著。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不屈之赤駒~相馬義胤(1548~1635)(貳)-相馬家與伊達家的淵源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表責:小編 陳家倫



相馬家與伊達家的淵源


相馬與伊達




相馬氏家紋 九矅紋



相馬氏,其先祖起源於下總國(今日的千葉縣北部),據傳是曾經對大和朝廷發動叛亂的平將門之後,並與下總另一名族千葉氏系屬同源,為千葉氏的庶出,奧州相馬氏便傳以平將門之後的千葉常胤之子相馬師常為家祖,世居下總國。


奧州相馬氏之祖 相馬師常 畫像



14世紀的日本南北朝分裂時,第七代相馬氏當主相馬重胤以北朝武將身分進入陸奧,而在今日福島縣南相馬市的小高地區築起小高城(今福島縣南相馬市),以後七百多年,奧州相馬氏以今日的相馬市及南相馬市為中心,世居此地並成為當地的領主。


每朝豆知識:戰場清道夫(婦)

文責:站長

大河劇《風林火山》最終回的川中島之戰結束後屍橫遍野的戰場





兩軍交戰後,通常都屍橫遍野,勝利方跟敗北方除了會主動回收重要將領的屍首外,都不怎麼會收拾戰場,於是,戰場的清理工作就會交給戰場當地的村落負責。對村民來說,這是為了防範疫症、鬼怪作怪,也是為了生財的工作,戰場上死去的將士身上的盔甲、刀等都會成為他們的獵物。拿到這些寶貝後,除了少數用來自用外,其他的會轉賣套現,發一筆橫財。

大河劇《風林火山》中在川中島戰場撿骨並滿載而歸的女村民


另外,戰敗的一方逃跑時的死傷人數會較戰事時多,這除了因為遭到追擊外,戰場附近的村民看到勝負已分後,便會變成「火事場泥棒」,襲擊敗北的一方來掠奪他們身上的財物。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每朝豆知識:神人注定被歧視?

文責:站長




昨日談到了所謂的「僧兵」(正確來說是「荒法師」),今天談談常跟「荒法師」一概而論的「神人」(Jinin/Jinnin)。

所謂的神人就是神社內的下級役人,地位很低,基本上就是神社的雜役,由武裝衝突到清理屍體、污物,無所不為。與血腥、污穢經常接觸的工作環境與性質在重視佛教的古代日本裡,「神人」注定被隔離、歧視,即所謂的「差別民(賤民)。這一點也是他們跟「荒法師」最為性質不同之處。

到了江戶時代,在幕府的政策下,神社從屬於佛寺,神人間接上也為佛寺所用。明治維新後鼓吹四民平等的精神,即使如此,神人跟坂者、非人等賤民仍然持續遭受歧視及隔離,一直到二戰後才算完全解放。

順帶一提,上面提到佛寺的地位在江戶時代上凌駕大多數的神社,在兩者合稱時,也會以「寺社」來顯示尊卑之分。到了明治維新的「廢佛毀釋」以及「神佛分離」政策下,佛寺與神社地位大逆轉,合稱表記上也由「寺社」變為「社寺」。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每朝豆知識:一成不變的僧兵?


文責:站長
後世所想像出來的僧兵形象

僧兵,恐怕是我們對日本古代宗教武裝的最根本理解,頭裹白布,手持長鐮刀(薙刀),身穿大鎧、袈裟,在古代的京都奈良一帶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就連平安時代的白河法皇也大歎不如意。

對荒法師做亂而大歎不如意的白河法皇(白河天皇)


這種橫暴的印象與視覺上的印象深刻到讓我們對一些出家武將或人物都有硬性的「規定」,例如古代弁慶,以及上杉謙信在遊戲中也是白布裹頭。

遊戲中的上杉謙信形像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創造


不過,即使有這種武裝存在,但正確而言「僧兵」這稱呼卻是江戶時代興起的復古思潮(日本版文藝復興)下產生的概念(下圖),連同身穿大鎧+薙刀也是江戶人想像出來的時裝。平安時代的「僧兵」其實多稱為「荒法師」,大鎧、薙刀也不是定式,事實上是各形各相的。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每朝豆知識:返還首級亦為禮

文責:站長

試圖取回戰死主君今川義元首級的今川家臣 岡部元信
圖取自 遊戲 太閤立志傳V



在戰亂時代,打仗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擔任主帥的大名被殺,全軍潰敗。這種情況的結果往往就是戰敗方的家族衰敗的起點。

那麼,主帥被殺,自然頭顱會被敵方斬下奪走。作為大名的家臣,為忠義為情理也希望取回主君的首級去安葬。同時,奪下敵軍主帥頭顱的大將如果認為對手是值得尊重的名將、人物,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話,一般都會在「見面儀式」後,派人將首級送回。

《戰國外傳 桶狹間戰記》中的岡部元信


見面儀式表面上看似是勝利者洋洋得意的派對,但其實有很嚴謹的作法,尤其是敵方主帥也是一個人物時更是怠慢不得。己方主帥、主君需穿最盛大的武裝去「拜會」敵帥的首級,小心地看清其顏容,以示尊敬。

至於事後,將首級送回敵方陣營的使者也絕非泛泛之輩,在當時的武士禮儀而言,這是一個名譽的任務,對方也因為使者送回首級,而暫時放下敵意,向使者表示感謝。首級也會放在高級木材製的木桶(稱為「首桶」)裡,到達敵方主城後交接,再由敵方的年長一輩(如被殺主君的長輩)來打開首桶,取出首級,給各家臣重逢。

在戰國亂世,敵我難料,但禮法卻沒有頹毀,得到戰國武士家族謹守,何況是生死離別的人情之義呢?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每朝豆知識:戰場一番槍

文責:站長


戰場一番槍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天下創世


在戰國時代,士兵由百姓為主,上戰場,圖的是活命,進取一點的就是得個敵人首級,換些打賞,甚至成為領主的家臣。

在當時,第一大功就是 一番槍,即第一個衝向敵陣打響戰事的行為,又稱為「鑓合わせ」。當然,怎樣證明是一個技術問題,目前也沒看到有史料明文記載士兵因為一番槍而得賞賜。不過,從後來創作的 賤岳七本槍 ,關原之戰前夕,井伊直政與松平忠吉追求親手開戰,與福島正則爭執的故事,都反映出江戶時代的人對一番槍的記憶。(賤岳七本槍其實是十一名領隊進攻的武士,不一定是一番槍)

不過,在一些規定裡,「二番槍」也會得到認可,、「三番槍」以下則要看情況,例如雖說不是一、二番槍,但斬獲了敵方有名武士的首級的話,也會得到獎賜。

上次提到,一些大名到了後期便開始禁止士卒只顧斬取首級,忘了本份的行為,但這不代表一番槍的功勳便被廢除,兩者沒有衝突。只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斬獲首級的意識仍然強烈,甚至為此自相殘殺的情況時有發生。

另外,除了一番槍外,另一種重要的功勳就是「分捕」,即奪取了敵方有名武士的甲冑、旗幟、刀等重要又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由於有身分的武士佩戴的裝備品質較高,而奪得這些物品必須跟對手戰鬥才有可能獲得,所以也屬於被高度認可的功勳。

即使血戰過後,戰場上留下的大多是裸身的無頭屍體,因為死去的士卒、武士的裝備都會被敵方士兵及戰場附近的民家奪劫一空,然後再後民家負責埋葬處理,可謂「一條龍服務」。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山口歷史景點介紹(八)東行庵、下關市立東行記念館


東行庵、下關市立東行記念館
地址:山口縣下關市吉田1184
交通:
1.從下關駅乘坐サンデン交通國道線21、22、23A號巴士,在「東行庵入口」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
2.從下關駅乘坐JR到小月駅,轉乘上述巴士線,在「東行庵入口」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山口歷史景點介紹(七)山口沙勿略紀念聖堂

山口沙勿略紀念聖堂
地址:山口縣山口市龜山町4—1(龜山公園內)
交通(從JR新山口駅出發):
1.轉乘JR山口線往山口方向,在「山口」站下車,步行約十五分鐘


湯田溫泉站的下一個火車站便是山口,坐巴士也不過十分鐘車程(只是班次有點疏),把湯田溫泉和山口的行程排在同一天是最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