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織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織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奧州預言家(?)政宗的不幸言中www

 文責:站長


奧州預言王(?)伊達政宗在關原之戰翌年,即16014月曾經跟人提到豐臣秀賴的前途,以及處置秀賴的建議:


「因秀賴粉主年紀尚小,我唯願他到江或伏見,待在家康公身邊,當他順利成長後,家康公到時候看情況,才決定要不要扶持秀賴少主!雖是秀吉公之子,但如家康公發現秀賴少主不具備統治日本之才,那就給他兩三國,或者少點也行,讓他成為一方大名也可行。一旦輕率地讓秀賴繼續留在大坂,假以時日定有非分之徒擁立秀賴少主謀反,到時候因為那些人事,家康公讓秀賴少主切腹的話,秀吉公亡靈在上,這實在不妥。」


不幸言中的奧州預言家(?)



距離大坂之陣只有13年,距離秀賴自裁、豐臣家滅亡只有14年。當然,關原之戰後大名們都各自觀望和猜想家康會如何處理秀賴、豐臣家和大坂城,政宗的建議和預言(?)也非獨具慧眼。



詳見 #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因果報應!德川家康論豐臣家滅亡!

 文責:站長


#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

《駿府夜話》(成書時間大約在1720年代)是江戶時代中期的著名兵學者大道寺友山在晚年編纂的書;該書收錄了當時傳承的德川家康言行錄。其中,卷五[織田三七郎信孝切腹之時辞世御咄之事]是傳說家康在大坂之陣後提及豐臣家滅亡的事:


大坂之陣後,權現大人(家康)在駿府城跟近臣們說: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的德川家康(津川雅彥飾演)



「(為臣者)若使於己有恩的主君或他在世的子嗣受苦受難,即便自己在世時沒有禍患,但至其子孫之代也難逃報應!當年織田信孝被迫切腹自殺時,曾寫下辭世句:


『古有叛臣在野間內海,報應必至哉羽柴筑前』(むかしより主をうつみの野間なれば,むくいをまてや羽柴筑前)。


這事我當時我也有所耳聞,這次大坂之戰,秀賴在五月八日自殺,但豐臣家其實在五月七日就已經滅亡了。想來信孝好像是在五月七日自裁我,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是分界線———

當然這段故事是真是假無從得知,豐臣家的確在五月七日已等同滅亡,但織田信孝死期其實不是五月七日,而是五月三日左右,而這首據說是信孝的辭世句也只見於《川角太閤記》和《勢州軍記》之類的軍記物,可信度不高。這明顯是江戶時代的好事之徒故意為之,引人聯想的把戲,但這段故事明顯反映了當時人們「政治正確地」理解和定性豐臣家敗亡的原因之一,是豐臣秀吉篡奪織田家霸權的前孽,造成後來自家滅亡的惡果。


順帶一提,辭世句中提到的「野田內海」是來自於平安時代的典故,當年源義朝在平治之亂被平清盛打敗,逃到尾張國知多郡野間,遭到本應接應的家臣長田忠致父子背叛,義朝在洗浴場被弒身亡(《平治物語》)。經過數百年的傳播,長田父子在「野間」叛主的故事在戰國-江戶時代家傳戶曉(「內海」即尾張灣),而更有趣的是織田信孝也是在野間被迫自裁。雖然是次兄織田信雄下的命令,但秀吉在背景的作用不言而喻。


不過,這個《駿河夜話》的故事到明治時代以後,即推翻德川政權的新時代,反過來成為當時尊崇明治維新的知識份子的反面素材。


活躍於明治末期-昭和中期的德富蘇峰在《近世日本國民史》中引用這故事批評道:「這故事站在家康的立場來說是最能自圓其說之辭。但是,世人卻不會認為大坂城陷落是由於秀吉的前孽,報應在秀賴身上,而是覺得家康有負秀吉託孤,無理失德地殺害孤兒寡母⋯⋯⋯一般人民幾將家康視為惡賊,不尊為神明,改為尊崇被他廢黜神位的秀吉。」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彌助究竟是不是武士

文責:站長

魔王信長與他的黑人家臣


[彌助究竟是不是武士]

[答:是,也不是


那麼究竟彌助是什麼身分?更根本的問題是「武士的條件是什麼」。當年,信長給了彌助刀、「彌助」之名和屋邸,然後讓他伴隨左右拿自己的物品。這些待遇在當時來說是 #差不多 等於獲得了成為「侍」(武士)的待遇,以及算是信長的家臣。但是請留意,這裡之所以不說「身分」,說「待遇」,這是因為首先家臣不一定是「侍」(後述),另外還有兩個重要的條件。


第一:時間


第二:知行(俸祿)+權限


所謂的「身分」跟現在不同,沒有完全制度化的憑據和公開公認的手續,也沒有明確的「時效標準」,特別是江戶時代以前(當然江戶時代也是有的)主君召攬新的家臣,並不需要讓所有在職家臣知情和認可。但要讓這新人獲得家臣團認可、乃至要給他安排正式的任務時,則需要那個家臣擔任一些職務,通過功績來確立位置。尤其是本來就是草根出身、沒有領地、身分低賤的家臣,必須擔任一些工作才能正式加入團隊(類似是現代人入職需要過試用期一樣)。


還有,當時的日本還沒有所謂的「身分」固定的體制(不過要澄清一點:江戶時代只是相對固定而已,並非牢不可破),主君給予的「待遇」不是完全自明而然的,需要外部認證和認識(家臣團和下層的各人),而且這種待遇很容易隨著主君換人而失去。因此,第一的「時間」就是彌助在信長身邊日淺,還沒有被充分認知和行使伴隨「待遇」而得的權限,如領主權、職權(起碼史料上看不到)。


第二,光是主君說「你是武士了」,再給了點信物,這在當時還不行。當然,戰國時代是「身分階級」定型的關鍵時期,當時除了最上層的階層階級較為明顯外,下層各分業的「身分標籤」還在形成和固化的過程之中。再者,獲得主君認可為家臣的人並不等於一家成為武士,其實「家臣」(當時叫「給人」「家風」等)存在各式各樣的種類,有商人、僧人、奇人異士(例:相撲手)等,「武士」只是最正規和最坦途的一種而已。還有,武士身分的象徵有很多,其中關鍵的是苗字+名、屋邸(住處)和刀(象徵物),還有作為行動基礎的「俸祿」。結論上說,彌助還沒有完全達成所有條件。


當時的武士需要幹活,首先得有工資,像彌助這樣無根基的更是需要,但史料裡看不到信長有提到俸給的事。就算退一步說是史料巧合沒記,但信長沒有給彌助正式的稱謂「苗字加名」,這是一個欠缺。


雖然的確在村落裡也存在沒有「苗字」但具有武士身分待遇的人,但那是因為在村落這種半封閉空間裡,這些「武士」要麼是世代相傳的土豪家族出身,要麼就是「背後有人撐腰」,苗字並非最重要的身分證明。


但是,在主城下、核心的家臣團內,苗字加名字才算「齊整」,跟其他家臣同僚一樣,才會被認知為「同類」。


不過,這裡有個獨特又難辦的地方,就是彌助怎麼說都是特例(當時的人怎麼樣都不會將彌助當同種同類來看待),加上信長這行為舉止比較特立獨行的主君,極端點說以上的「一般論」都可以不算數。再者信長在數年內就死去,就算信長真的想給彌助開先例也沒機會了。


總的來說,我個人的分析來看,彌助是信長的家臣,但還沒有獲得完全的武士身分和待遇,正處於灰色地帶。又,千萬要留意的是,覺得日本當時有壁壘森嚴和分明的身分標籤,那是想的太簡單了。

 

順帶一提

彌助是不是黑人也不好說(起碼傳教士史料裡沒有明確就他是黑人,或者出身非洲),葡萄牙語史料上寫的是Cafre=Kafir,原是阿拉伯語中的「異教徒」,後來也指但不單是非洲的穆斯林),泛指西至非洲,東至印度次大陸的高價傭人和奴隸,但語意多樣,因人因事因地因時而異。

 

因此,傳教士史料中對彌助的描寫是Cafre,日語中是「黒奴」「黒坊」,但先別嗨,當時日語裡的「奴」不等於現代語意的「奴隸」,而是泛指下人、傭人,但跟歐非的奴隸不大相同,總之,彌助是不是黑人,起碼目前來說存在不明確的地方。

 

同時,從史料上來,彌助也不是唯一出現且被記錄的Cafre,如加藤清正、龜井茲矩等大名手下也僱用過Cafre,但具體形式和工資待遇不明。


本文首發於日本史專欄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jphistory/posts/pfbid02GYVMh6Y3o55YtBm9TcZc9FBGvjvwgPuKxcYRYSwniaQAphvG14oksMsT2kbmRrgUl


https://www.facebook.com/jphistory/posts/pfbid02jPcBijYgVF4Yw25TTbEGdisHPm1MMfcWJbnSackMKS7rzcJZb9axiwyAmKzueyiLl




史料所見的黑坊主-《信長公記》、《耶穌會日本年報》及《松平家忠日記》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松平家忠日記中對黑人彌助的記載



是說~不少朋友常常希望本專欄打假~

 

尤其是最近很紅的黑坊主,坦白說,本專欄也不是不願意進行考證~


造成爆紅的導火線


 

只是本專欄的成員得了一種名為「懶惰」的病。

 

畢竟史料考證是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需要下功夫的。

 

不是我隨口說幾句,就能了事交差的。(要這樣幹的話小編也不是幹不出www)

小編畢竟很忙的~公方還等者小編匡扶呢wwwww

 

尤其是在考證上往往有一個很現實的情況。

 

作假相對容易,你要舉出證據證明他造假,比考證一件真實事件還累。

 

因為你要找更多合理的情況,來證明這件事情真的沒有發生。

 

不管如何,很懶的小編只想說

 

其實最近的爭議還是覺得嚴耕望的那句話「要讀書」最實在。

 

黑坊主在歷史上有沒有史料?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黑坊主本能寺之變在本能寺?!系金ㄟ??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近期網路的其中一個熱搜圖,就是網傳育碧的新遊戲的黑坊主在本能寺之變中為織田信長介錯的截圖,即下圖一。





坦白說,小編看到這圖時其實沒甚麼特別感覺,也無義憤填膺。


雖然如本專欄一直強調的,黑坊主在本能寺之變的記載主要是傳教士提及他在二條御所奮戰,並無提及他在本能寺,因此就史料上來看,我們確實不能斷言,他在本能寺之變時在信長身邊,甚至說可能性很低。


但是由於史料也不是24小時監視黑坊主,因此也不能排除黑坊主可能在本能寺之變到處跑場的可能,當然以讀歷史來看,沒有足夠史料輔助,我們對這點只能語帶保留甚至否定,但是創作故事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不少故事就是巧妙利用零碎史料的,再配合自己的劇作能力寫出合理又不至於違反歷史的劇情故事。


實際上,黑坊主在本能寺之變爆發當下,就在織田信長身旁,也不是育碧的獨創,光榮特庫摩在他們的本業-歷史模擬遊戲-信長之野望-大志中就做過類似的操作。





在那次的操作上,如上圖二,光榮是先讓黑坊主在明智光秀謀反時,以信長的近侍身分,陪在信長左右,在利用信長命黑坊主去妙覺寺找織田信忠,如下圖三,巧妙地結合劇作並與史料結合,形成了一個





黑坊主最初隨侍信長=>後被信長派去找信忠=>在本能寺之變中隨信忠於二條御所奮戰(史料明記)


所以回過來,由於遊戲也還沒正式登場,因此我們也還沒看清楚該劇本的全貌,因此也很難一口斷定,此劇情是否真的有違常理,也許他們真的很成功地讓黑坊主成為了「時間管理大師」也說不定。


同理,由於本能寺之變放火魔信長在其死後,並沒有留下屍體跟太多痕跡,因此是否黑坊主成為信長介錯,其實編輯群也沒特別在意,畢竟劇本寫得好會被讚揚,寫得差會被噴,那是劇作人的問題,我等只需吃瓜看戲就好。


至於黑坊主當信長介錯砍織田信長是否涉及西方人砍亞洲人的文化歧視,可能要先確認一下,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大名切腹的介錯呢WWWW


朝倉義景在眾叛親離決定切腹自殺時,為其介錯的兩位家臣其實就是他身邊的近臣鳥居景近及高橋景業,雖然不是說朝倉家的重臣,但也是多少受到朝倉義景信任才能受此重任。


因此若黑坊主有幸成為信長的介錯,反而是信長給予他的一種榮耀及代表信長對其的信任。


至於黑坊主有無資格?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就看劇作家如何合理化了,一個八通史料,是男是女都有爭議的人都能拍成將近五十集影集,所以問題還是回到最初問題,編劇功力。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新作」《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序

文責:站長 


大坂之陣屏風圖


—序—

……拜託你們了!拜託你們了!總之秀賴就拜託你們了!(豐臣秀吉)


……如果你們(豐臣家)提前三年,或者晚三年也好,但現在這個時候的話,我覺得無能為力,遺憾不已。(福島正則)


……我哪怕孤身一人,也隨時準備好向老父逢庵(蜂須賀家政)告別,然後拄着沉重的拐杖,前往大坂參與守城,竭力協助秀賴大人完成使命。(蜂須賀至鎮)


……當年我家遵照石田治部(三成)的指示協助豐臣家,本以為就此家破人亡,沒想到家康公不但寬恕我家,而且還保證我家領地如初。為了報答這份恩情,這次我和島津家必然支持家康公,恕我家不能幫助你們了。(島津家久)


……我和前田家自石田三成之亂時便成為家康公的親家,全天下都知道我們兩家交情甚篤。(前田利常)

 

        公元一六一四年冬至一六一五年初夏,即日本和曆慶長十九年十月至慶長二十年五月(同年七月改元「元和」。註:本書以下的月日時間以當時的和曆為準)爆發日本史上最後兩場左右日本歷史走向的攻城戰——大坂之陣(史家一般按發生順序,細分為「大坂冬之陣」和「大坂夏之陣」,本書一律稱為「大坂之陣」)。不論從規模和動員人數來說,大坂之陣皆在日本史上史無前例,堪稱為日本史「最大的攻城戰」。

 

        對於日本人和日本戰國愛好者來說,大坂之陣的結果無人不知,無需在此賣關子:豐臣大坂城以及它的主人兼豐臣氏當家豐臣秀賴和他的生母淺井氏(俗稱「淀君」,但這是木源於江戶時代的貶稱,不符合史實,故此本書一律統稱為「茶茶」),以及直到最後都緊隨母子左右的臣從如大野治長、大野治胤、大藏卿母子,還有木村重成、薄田兼相等人也一同喪命。

 

        不僅如此,戰爭的殘酷結局不分男女老幼,如戰爭時年僅八歲的豐臣秀賴之子豐臣國松在戰爭結束前成功逃出城外,但他在不久後還是被逮捕,並且在京都六條河原斬首示眾。戰爭中逃出大坂城的非戰鬥人員之中,有不少人在逃出城外後便遭到攻城方的士兵擄劫、虐待和殺害,苟活下來的人裡不少身上財物被洗劫一空,最終還淪為人販子的貨品,從此下落不明。

 

        除了豐臣家族和大坂城內的人,還有那些在大坂城外,因各種理由投身戰爭的人物如真田信繁、明石全登、毛利勝永、長宗我部盛親、後藤基次等人。他們在戰爭結束後百餘年間,從阻礙和平、純為私利的戰敗者搖身一變,成為反抗霸權,從容就義的風雲人物,甚至成為現代日本人和日本戰國史愛好者熟悉的歷史人物。

 

        與本系列前部的關原之戰裡的豐臣西軍十分相似,大坂之陣的戰敗方在江戶時代後大多變成日本人仰慕和惋嘆的英雄人物,這現象或許跟日本近代文化裡獨有的「無條件地同情弱者」(日語裡稱為「判官贔屓」)的情意結有關。借助大坂之陣的歷史書寫來分析日本人的歷史觀和情感史,或許為研究這個歷史

 

        然而,大坂之陣跟關原之戰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關原之戰裡的豐臣西軍由於各種原因,逐步失去主導權和優勢,最終斷送勝利。反觀大坂之戰中的豐臣家從開戰前一直到戰爭結束為止均處於較為被動和劣勢的狀態,兩者截然不同之處不言而喻,同時也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

 

        大家發現了嗎?其實問題就在這裡,同時也是本書在本文部分將跟各位讀者討論的——

「為什麼豐臣政權會一直處於被動和受制的狀態,而且始終沒法扭轉乾坤呢?」

 

        一般來說,回答這兩個問題的方式不外乎兩個方向:一是豐臣政權缺乏領導人對抗德川家康。年紀輕輕的豐臣秀賴以及他那位深在閨中的生母茶茶無計可施,結果面對老奸巨滑的德川家康,他們母子和豐臣家上下完全被玩弄於其股掌之中。

 

        另一個方向是豐臣家孤立無援而滅亡。在關原之戰後身敗名裂的豐臣西軍陣營的大名們自是不在人世;而那些一直標榜自己是為了豐臣家和豐臣秀賴而支持家康、對抗豐臣西軍的大名們——福島正則、加藤清正、淺野幸長等人之中,要麼已在大坂之陣前夕死去,要麼就是在關鍵時刻選擇沈默和冷眼旁觀。結果,就像本序開首所引用的史料般,豐臣家在決定與家康陣營決裂時,旋即陷入四面楚歌的危機。

 

        以上兩個視角看起來無懈可擊,同時也似乎就是「標準答案」。但是,這實際上有不少漏洞和疑問。首先,如果是豐臣家早已脆弱不堪的話,為何家康陣營需要等待和佈局十多年才敢動手呢?豐臣秀賴年紀更小的時候一舉將之殲滅,防範於未然,這不應該更簡單的做法嗎?

 

        至於第二點,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跟第一點互為關聯。如果只因支撐豐臣家的大名們健在,才導致家康陣營投鼠忌器的話,那麼人稱「老奸巨滑」的家康實際也不過是只知人多打人少的機會主義者,同時這也等於說豐臣家在豐臣秀吉和豐臣西軍的大名們死後,早已淪為受人勉力拉扯才免於傾倒的朽木而已,遑論豐臣秀賴本人的作用了。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豐臣政權的滅亡是否早在一五九八年豐臣秀吉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便已經進入倒數時刻呢?另外,這樣脆弱的政權也似乎只在天命已盡時走到盡頭而已,毫不足惜。

 

        此外,上述兩個說明方式本身也有過於強調人的陰謀詭詐和浪漫主義的傾向,而且完全無視了從關原之戰到大坂之陣為止的十六年間,日本國內外的政情與大坂之陣兩者的互動關係。從結果上來說,我們必須從正面角度,以及保持動態地思考和回應一個問題:「即便大坂之陣是無可避免,那為什麼會發生在一六一五年呢」。還有,站在「敗者」豐臣家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必須思考:「十六年間裡他們真的無能為力,無計可施嗎」。如果不是,究竟在哪個時刻起,豐臣家便錯過了避免覆滅的機會,以及為什麼⋯⋯等等。不管如何,我們也有必要重新檢視這個曾一度歷史性統一日本的政權為何敗亡的全過程。

 

        在此,筆者希望再次重申「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雖然本系列稱為「敗者的日本戰國史」,但有讀過本系列已經出版的兩本書(《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便能發現本系列一直貫徹竭盡所能回歸歷史的原則;不重申「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但不為敗者的敗北惋惜,也不是想化身事後孔明,以上帝視角來說「如果那時候⋯⋯」之類的話語。

 

        此外,筆者也想提前說明本書內容設計的思路。一如既往,本書同樣分成「過程」和「考證」兩部分。關於前者,大坂之陣的緣起的確可以從關原之戰後開始講起,甚至可以追溯至豐臣秀次死去的一五九五年開始。因此,本書的前半部分將採取「略遠詳近」的方式,夾敘夾議地討論豐臣家月如何走上滅亡的過程,而不是純粹地敘述其家史發展。至於後半的考證部分,焦點將放在戰爭爆發的問題、主要的關鍵人物的真實與傳說的差別和源流。例如:「為什麼毛利勝永等人要不惜一切加入豐臣方」「真田信繁在大坂之陣究竟表現如何」「片桐且元是勝者還是敗者」「豐臣秀賴在戰爭中毫無作用嗎」,還有「茶茶要為豐臣家滅亡負責嗎」等等。

 

        人類歷史裡沒有不滅的國家和政權的話,自然也沒什麼永遠長久的家族,歷史長河不曾為任何人事物而停止流動。作為曾經叱咤日本和東亞風雲的豐臣政權,猶如秀吉死前的辭世句那樣的露水般起於清晨,然後消散無形。這樣的例子即便不是史上唯一,怎麼說也是日本史和東亞史裡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傳奇政權的滅亡之道吧。


《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暫定目錄

0. 序:再現滅亡之道的重要性

-第一部:通史篇-

第一章:外侵內憂= 老驥伏櫪-秀賴誕生-殺生關白

第二章:大樹傾倒= 節節敗退-夢中之夢-託孤權臣

第三章:主少國疑= 孤兒寡母-人心叵測-君臣顛倒

第四章:難波夢絕= 圍城死守-八方來將-家滅城破

-第二部:考證篇(史實部分)-

1. 德川家康的豐臣家戰略

2. 豐臣家與德川家的朝廷拉攏戰

3. 豐臣家的反制方案與挫折

4. 德川家康的開戰準備工作

5. 「真田丸」的虛實

6. 戰爭再起無可避免?

7. 大坂之戰的記憶與書寫

-第三部:考證篇(人物部分)-

1. 豐臣秀賴

2. 茶茶

3. 片桐且元

4. 大野兄弟

5. 木村重成與薄田兼相

6. 真田信繁與後藤基次

7. 毛利吉政與長宗我部盛親

8. 織田信雄與古田重然

9. 北政所與天樹院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好書介紹《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前陣子介紹角川出版社出版,台灣由小角落文化代理的《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曾經提及過小角落文化也打算代理同系列《漫畫版名人傳》的《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就在上月底的1030日,《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也已正式出版。


《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與先前介紹的《織田信長》傳相同,同書同樣是日本出版的角川漫畫學習系列,漫畫人物傳的系列書,以漫畫的形式,主要針對的讀者是針對還在念小學的學生,試圖透過漫畫的形式,勾起孩子們對歷史人物的興趣,從中學習歷史。



《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



 

因此他的寫作的深入程度,也將以針對小學生為基礎,用簡單流暢的文字及編排,試圖讓孩子們對日本歷史上的大人物,豐臣秀吉提起興趣。




 

但是簡單並不唬爛,本書《豐臣秀吉》與前一本介紹的《織田信長》相同,也找來已故的日本史學者-山本博文老師作為同書的監修,而在CG製圖方面,也找了以研究城郭及城郭考古聞名的學者中井均老師擔任CG監修,因此這部分相信在名師加持下,也是值得期待。

 

談到秀吉就會想到他以一介農民百姓之子,最終一路往上爬,成為位極人臣的關白及太閤豐臣秀吉。




 

在本書中,也以漫畫傳記的形式,介紹豐臣秀吉如何一路勵志向上,從早年仕官今川家的松下加兵衛,到之後遇到伯樂-織田信長,並在織田信長的帳下努力向上最終一步一步往上爬。




 

本書前半段,可以說是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之間的羈絆,並述說者小人物秀吉如何一路往上爬,在這段期間,秀吉也結婚成為一家之主,並努力向上,得到老闆信長的肯定,並交付更重要的任務(工作),以及不斷的升官獲得肯定。




 

可以說是非常的勵志向上的故事,即使是我們成年人也能看到秀吉在面對同僚關係上,如何做一個耀眼讓老闆開心的打工仔,又如何平衡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而在秀吉的人生重大戰役及政治制度,包含傳說的墨俣一夜城等,因為歷史上有所爭議,因此在介紹的同時也有附註說明,說也有說法說沒有,一邊介紹歷史,一邊說明歷史的不同解釋。

 

此外信長家臣時代與賢臣蜂須賀小六的相遇,以及信長家臣時代的三大征三木城之戰、鳥取城之戰及備中高松城之戰,乃至稱雄天下的賤岳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及小田原之戰等都能在書中看到秀吉如何「直的走不過走彎的」,「比起武力更善於用機智」來解結問題。




 

不過談到秀吉也自然少不了他的黑歷史,尤其秀吉做為一位前期勵志,後期黑暗的「暴發戶」性格,在本書中雖然因為寫給小朋友為主,因此較為隱晦,但也提及秀吉後期的黑暗面,尤其在小一郎秀長去世後的徹底「走鐘」,包含逼迫茶聖千利休自盡、侵略朝鮮以及為了讓自己親生兒子豐臣秀賴上位,不惜幹掉已經接班的外甥豐臣秀次,最後秀吉及豐臣政權迎來雖然掌握天下權力,但是卻形影孤單,最終走向滅亡的「物哀」結局。

 

從而介紹秀吉那前期勵志,後期讓人感嘆無限唏噓的傳奇人生,對於小朋友來說,雖然這不是個完美的人生故事,但或許也在提醒者我們,人生努力向上,有時會一帆風順,但也不該就此自得意滿得意忘形。

 

歷史人物沒有完美的人物,他們有他們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當然的,也有值得我們警惕引以為戒之處,本書《豐臣秀吉》的難得之處就是在於除了介紹歷史人物的偉大之處外,也提醒者我們該如何避免犯上與歷史人物一樣的錯誤。

 

在本書的最後,也仿效前傳《織田信長》相同,給予了如同導師給予小學生的成績單,為秀吉的各項學科打成績,同時也附上許多秀吉相關的逸聞,介紹秀吉的傳說故事。




 

不管你是自己看,還是給家裡的小朋友閱讀,這本《豐臣秀吉》絕對是適合一家大小認識豐臣秀吉這位歷史人物的傳記故事。

 

而目前在博客來,也有舉辦小角落文化的促銷活動,一次入手《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各有機會以75折優惠價入手,或許現在就是值得您入手本書,認識戰國時代的三天下人之一的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的故事。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德川家康》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1.html


小角落文化 《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20.html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1/blog-post_13.html

 

 

小角落文化 《漫畫版名人傳 思維與戰術創新的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官網介紹:

https://vocus.cc/article/66c55005fd89780001f67778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 豐臣秀吉 從平民躍身霸主的日本戰國名將》官網介紹:

 

https://vocus.cc/article/67189650fd8978000134d2a0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織田信長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織田信長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510000540/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豊臣秀吉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豐臣秀吉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510000549/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天下統一セット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天下統一套組(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808000484/

 

#豐臣秀吉

#漫畫

#漫畫名人傳

#漫畫日本史

#角川出版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小角落文化

#本文使用書籍圖片皆取自小角落文化官網介紹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展覽介紹】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開館50周年記念特別展「城緣―藤堂高虎與伊達的宇和島城×天下人與四國的城郭―」

 文責:小編 陳家倫


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舉辦開館50周年記念特別展
「城緣
藤堂高虎與伊達的宇和島城×天下人與四國的城郭



1012日至122日於愛媛縣宇和島市的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舉辦特別展「城緣藤堂高虎與伊達的宇和島城×天下人與四國的城郭

 

1012日(週六)至122日(週一)於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愛媛縣宇和島市)舉辦開館50周年記念特別展「城緣藤堂高虎與伊達的宇和島城×天下人與四國的城郭」。參觀為成人500日圓。


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舉辦開館50周年記念特別展
「城緣
藤堂高虎與伊達的宇和島城×天下人與四國的城郭


 

期間

20241012日(週六)~122日(週一)

9:0017:00(最終受理入場16:30):

【前期】1012日(週六)~114日(週一)

【後期】116日(週三)~122日(週一)

休館日:

毎週二

場所:

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

 

入館費:

大人 500日圓、大學生 400日圓、高校生以下免費

主辦:

宇和島市、宇和島市教育委員會、(公財)宇和島伊達文化保存會

 

官網介紹:

https://www.city.uwajima.ehime.jp/site/datehaku-top/datehaku-tokubetutenn2024.html

 

新聞來源:

お城ニュース:

https://kojodan.jp/news/entry/2024/09/06/121616



宇和島市立伊達博物館 Google地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