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上杉景勝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杉景勝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上杉景勝傳-(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三節 小田原征伐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站長

小田原征伐

隨者四國征伐與九州征伐的順利,東國兩位戰國大大名上杉景勝與德川家康的臣服。以及『關東惣無事令』與『奧羽惣無事令』等私戰禁止令的命令發佈。豐臣秀吉與豐臣政權儼然如同真正的天下人號令者整個日本。

 

但並不是所有的戰國大名都願意效忠豐臣氏與豐臣秀吉。奧州的伊達政宗依舊是違反豐臣氏的『奧羽惣無事令』對南陸奧的蘆名氏與相馬氏進行攻擊。關東相模小田原城的後北條氏家督北條氏直以及其父親北條氏政對於豐臣秀吉要求北條氏直等人上洛一直不與理會,並不斷攻擊壓迫向中央政權豐臣氏與秀吉示好的佐竹氏。

 

終於在天正十七年(1589)因後北條氏家臣沼田城代猪俣邦憲攻擊真田氏的名胡桃城的因素下。豐臣氏與豐臣秀吉以後北條氏違反『關東惣無事令』。號召各路諸侯前來討伐後北條氏,史稱小田原征伐[i](小田原攻擊)


後北條氏居城 小田原城



在這之前,上杉景勝一直跟南信濃的小笠原貞慶有領土爭奪。因小田原征伐之故,與小笠原貞慶進行信濃爭奪的上杉景勝在此契機下與小笠原氏進行休兵。

 

同時由於小田原征伐的關係,上杉景勝原本授命與佐竹氏一同討伐伊達氏為蘆名氏恢復舊領的軍事行動被授命暫緩。[ii]上杉景勝與上杉氏響應豐臣秀吉的討伐令。因而上杉景勝與前田利家、真田昌幸等人便成為豐臣軍北陸道進攻部隊的指揮官與先鋒。


與上杉景勝同為北陸攻略軍的指揮官的前田利家


 

天正十七年一月九日,豐臣秀吉命令上杉景勝信濃領的部隊從信濃出陣,同時在二月九日對越後領的上杉軍下達等到二月中下旬北國積雪融解之後,北國的越後軍也必須正式出陣。[1]

 

下令討伐北條氏的 豊臣秀吉画像 (佐賀県立名護屋城博物館所蔵)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上杉景勝傳-(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二節 佐渡征伐與庄內攻略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表責:小編 陳家倫

平定佐渡島並召開漢和連句會吟唱「霜葉凱旋錦」慶祝勝利的上杉景勝
(圖改自 大河劇《天地人》 上杉景勝)

為了響應豐臣氏的上洛要求,上杉景勝於天正十六年(1588)進行上洛參訪京都的「聚樂第」與秀吉相見,並因被敘封為從三位而面見後陽成天皇,上杉景勝向天皇獻上太刀、折紙等,後陽成天皇也賜酒給與上杉景勝。


面見天皇 並獲天皇賜酒及敘位從三位的 上杉景勝

歸國之後,天正十七年(1589)五月二十八日,上杉景勝於出雲崎港集結兵船三百艘做為先鋒,隨後於六月十二日派遣主力部隊千艘船之兵力討伐佐渡島上的羽茂本間三河守等。[i]


佐渡國港口與越後對口港 地理位置圖
(Google Earth製圖)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上杉景勝傳-(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一節 新發田重家覆滅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站長 小編 陳家倫


新發田重家 我們懷念他



隨者上杉景勝降伏羽柴氏,天下諸大名也陸續降伏亦或投降羽柴氏的威信亦或軍力之下。日本之天下變成羽柴秀吉之天下,上杉氏與上杉景勝成為羽柴家恭順的家臣。羽柴秀吉在不久之後被賜姓豐臣與就任關白,成為真正的天下人與日本的實際領導者‧豐臣秀吉。

 

從天正十四年(1586)上杉氏降伏羽柴氏(豐臣氏)開始一直到慶長三年(1598) 正月的上杉家會津國替,上杉家大致上也可分為軍事、外交、內部權力調整與內政四項進行討論。

 

當中軍事方面分別有

(1)  新發田重家的覆亡

(2)  佐渡征伐

(3) 本庄繁長庄內攻略

(4) 小田原征伐

(5) 奧羽一揆平定

(6) 朝鮮出兵與名護屋出陣

 

外交則有

(1) 最上義光的庄內領地裁判權爭奪

(2) 上杉氏在豐臣家中所扮演的角色

(3) 會津國替

 

 

我們先從軍事面開始說起,上杉景勝降伏豐臣氏之後,便夾帶中央(豐臣氏)支持,使得原本局勢已經逐漸孤立的新發田重家在外交處境上更為困難。


面臨困境的新發田重家


 

蘆名氏的蘆名盛隆與伊達氏的伊達輝宗,雖做為上杉景勝的盟友,但卻一直暗中的協助新發田叛亂,甚至是暗中從蘆名領的津川城[1]與津川口方向運送物資給予新發田氏。因此新發田重家即使失去後盾織田信長,仍能夠力抗上杉景勝攻擊。但隨者伊達氏家督伊達輝宗與蘆名氏家督蘆名盛隆相繼慘死[2]


慘死漁火槍之下的伊達輝宗


 

使得伊達家與蘆名家面臨新的混亂與攻伐,迫使伊達氏與蘆名氏一直持續給予新發田重家物資與兵力相助國策面臨轉變。

 

在上杉景勝家臣藤田信吉的調略下,天正十三年(1585)1120日新潟地方的新潟城與沼垂城一度降伏上杉景勝。

 

因此儘管前章所提天正十三年(1585)時景勝雖因諸口戰事而遲遲未進行下郡出兵一事,但新發田重家卻仍因各種因素在這年開始急速的弱體化。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上杉景勝傳-(陸章)野心重燃-第五節 架空一族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遭義弟上杉景勝架空實權的上杉一族-上條政繁(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鷲生功飾演)



前章我們談到了上杉景勝提拔近臣的現象,這次我們再來談到上杉景勝的一門眾架空問題,為何景勝會在短短的幾年內,慢慢的排擠、架空一門眾的實力與實權。筆者覺得應該或多或少跟御館之亂這場家督之亂有關。


(延伸閱讀

一個上杉,各自表述。-上杉謙信與其遺留的繼承者問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_19.html)


原因在於御館之亂的起因,正是一門眾的強大足以威脅到家督的實力與正當地位,因此上杉景勝或許體認到如不強化自己的實權,將權力放在自己與自己親信手上的話,或許上杉景虎所帶領的分庭抗禮的亂事將會再度重演。眼下上杉景虎、山本寺定長、上杉信虎[1]、桃井義孝(一門格)都已敗亡,上杉景勝或許意識到一門眾對自己與自己家族(上田長尾一族)的威脅。


越後長尾氏 家系表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上杉景勝傳-(陸章)野心重燃-第四節 提拔近臣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上杉景勝與他的賢臣直江兼續


上一章談到上杉景勝臣服豐臣秀吉,因此也來談談上杉景勝在本能寺之變(1582)後到臣服豐臣家(1586)前夕的人事內部權力調整,筆者認為上杉景勝所做的行動主要有二

 

(1)      提拔自己信任與能幹的親信與加強其地位與權力。

(2)      逐漸削弱與架空能夠威脅自己地位的上杉一門眾影響力。

 

首先我們先來提及提拔親信這塊,由於日本封建制度與武家主從制及古代的莊園制度影響。地方國人、名主、村落往往臣從於地方上有實力或稱霸的大名與戰國大名亦或是攀附遙遠的京都權力者確保自己地方利益。當中在武家主從制的影響下,大名與國人們是主從,臣服於大名的國人、名主們無法獨立統治,但是大名沒有國人、名主的支持亦無法有效掌握領國,他們既是臣屬,也是種相互扶持的關係。而戰國大名亦會制定家法與領國法來約束與管理家臣、國人等。

 

這些服從大名的國人與土豪中,大名又會簡單的劃分家臣為譜代與外樣兩種類型。雖然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但一般來說,譜代家臣通常是出仕時間許久的老臣或世代替大名效力的家系,且通常是比較歸順不會叛服不定的家族。外樣則是指可能剛剛歸屬的新參者,或者是忠誠較不可靠的國人或家臣。

 

這點自鎌倉時代武家政權建立後便已成形。對於戰國大名如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甚至是日後的江戶幕府,將諸家臣與大名間劃分為可信任與進入權力核心的譜代與比較不可信任的外樣往往不可避免。

 

但這並不表示戰國大名就不需要外樣,他們仍然是需要外樣提供大量的勞動力與軍事動員力,且日子一久,實力強大的外樣也有可能成為大名的譜代直臣。這些外樣可能是來自於不戰而臣服、或是新領地被大名所擊敗的土豪、國人亦或是大名。因此對於戰國大名來說,他們與家臣間的關係不只是上對下的君臣關係,更正確的說法,他們比較像是一種老闆與員工的夥伴關係。大名(老闆)提供員工(家臣)武力上與領地上的特權的保護以及糾紛的調解,家臣們(員工)則提供大名(老闆)所需要的武力、勞動力與經濟基礎,正因為這合作協力關係的基礎,因此絕大多數的戰國大名的決策機構大都是家臣間與大名所進行「共同協商」、「評定」的合議制的方式決定一國方針。

 

如前所提,上杉謙信身為戰國大名與武家的一員,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由於上杉謙信出身的一族長尾氏的下剋上背景以及長尾氏與越後上杉氏、上條上杉氏間的多年爭鬥中。因此無論是越後上杉氏或長尾氏,對於自室町時代便已近乎半獨立的越後國人領主,尤其是下郡已結成名為揚北眾(阿賀北眾)的「國人一揆」同盟的獨立國人領主們。


(延伸閱讀:

桀傲不馴的揚北眾?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977.html )

 

僅管他們往往叛服不定,忠誠不太可靠,但對於上杉謙信來說,揚北眾或許不可信任且又叛服不定,但謙信也不可能完全忽略揚北眾的實力,同時謙信另有一幫自己信任的譜代重臣,如中郡的本庄實乃、山吉豐守、直江景綱、山本寺定長、吉江宗信祖孫三代、甚至是後來逃亡到越後的村上義清以及揚北眾的中條藤資,這些國人們不少從長尾為景時代甚至之前便與府內長尾氏關係親密,亦或是對謙信繼承家督之位有擁戴之功,因此到謙信與景勝時代也成為上杉家重要譜代家臣。


吉江宗信(2007年大河劇 山本圭飾演)

 

隨者時間及統治的穩固,外樣的楊北眾也日漸受到上杉謙信的重用,如揚北眾出身的新發田城主‧新發田尾張守長敦、竹俣三河守慶綱等,雖是阿賀北川以北的揚北眾的有力國人,但是在謙信晚期亦受到謙信重用,提拔為上杉家奉行人,處理者上杉家的政務。

受上杉謙信重用的揚北眾(阿賀北眾)出身家臣 竹俣三河守慶綱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同時對於外樣且叛服不定的上田長尾氏.長尾政景,謙信利用婚姻關係使其成為自己信任譜代重臣,也可視為外樣演進成譜代直臣實例。


透過聯姻 而被上杉謙信拉攏的 長尾政景
(延伸閱讀:
人物簡傳 長尾政景簡傳(1526~1564)


至於上杉景勝,由於御館之亂的紛擾與上杉景虎帶領半數上杉家臣所進行的爭亂,雖然在戰亂中,上杉景勝失去許多謙信時代深受信任的重臣譜代,如景虎派的一門眾山本寺定長、譜代本庄秀綱、北條景廣、柿崎晴家等能將。


在御館之亂中折損的上杉家譜代 柿崎晴家 大河劇《天地人》 角田信朗飾演

(延伸閱讀:


御館之亂-景勝景虎將士傳(十二) 柿崎晴家簡傳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24.html


動輒得咎~被"傳說"的上杉景虎派-大將- 北條高廣~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8.html


默默無聞的「反景勝派們」!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3/blog-post_24.html )


但上杉景勝依舊是有三類他所信任親信,分別是謙信所信任的部分直臣譜代及奉行人、上杉景勝出身的上田眾家臣與後來景勝所信任的執政 直江兼續所繼承的與板眾。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上杉景勝傳-(陸章)野心重燃-第三節 臣服豐家

 

決定上洛臣服豐臣秀吉的上杉景勝(大河劇《天地人》北村一輝飾演)


臣服豐家 

 

接者我們來談談本能寺之變後的上杉景勝的外交動向。上杉景勝的外交動向大致上在這時期也可分為幾個方向,分別是

 

(1)            連絡羽柴秀吉夾擊柴田勝家與佐佐成政。

(2)            外交軍事上與德川、後北條三家爭霸甲信上三國並互相進行外交戰與調略戰。(天正壬午之亂)

(3)            利用穩定羽柴家的關係來聯合對抗德川家康。(遠交近攻策)

(4)            穩定佐渡本間氏諸豪並調停羽茂本間氏與河田原本間氏兩家的關係以穩定越中與海上的局勢。

(5)            穩定東北大寶寺氏(武藤氏)、伊達氏、蘆名氏並期望保持友好關係(起碼檯面上)以達到對付與孤立新發田重家目的。

(6)            透過京都的朝廷與羽柴氏勢力對新發田重家進行施壓。

 

本能寺之變後,由於織田信長的敗亡與後繼者信忠的死去,頓時之間織田家內部的家臣矛盾浮現,其中以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兩派系的政爭尤為激烈。

 

天正十年九月二十九日(15829),將軍足利義昭向上杉景勝要求其上洛並與柴田勝家和睦。[1]但或許是由於與柴田勝家的長期敵對,上杉景勝並未與柴田勝家和睦與上洛。反而是與羽柴秀吉進行交好並於天正十一年一月(15831)派遣越中瑞泉寺塔中僧西雲寺、藏田左京助上洛連絡羽柴秀吉,同時間羽柴秀吉也有意與上杉景勝結盟夾擊柴田勝家,因而派出奉行增田長盛、石田三成等與西雲寺和上杉景勝的親信直江兼續、須田滿親致書交流友好,當中洽談之事主要也是兩家結盟與夾擊北陸的柴田勝家的軍事合作。

 

同時在信濃方面也不斷的與後北條氏與德川氏進行三方爭奪戰,但由於三國混戰的情況下,上杉景勝也與北條氏直、德川家康等人除軍事衝突外,在外交上與計略上進行許多明爭暗鬥,筆者認為這或許也是上杉景勝較為親近羽柴秀吉的原因之一。因為當時對於羽柴秀吉與上杉景勝來說,柴田勝家與德川家康以至於後來的佐佐成政皆是雙方共同敵人。在敵人的敵人即是我的盟友這道理影響下,或許這也是為何景勝會與羽柴秀吉保持同盟關係的原因。


上杉景勝與豐臣秀吉(羽柴秀吉)的共同敵人 德川家康


 

天正十一年(1583)三月,柴田勝家受到織田信孝、瀧川一益的邀請之下從北陸出兵,羽柴秀吉得知後也出兵與其對峙並派使者透過越中的須田滿親表達希望景勝立刻出兵越中夾擊柴田勝家。但如同前述,此時景勝正因為各地戰線吃緊而無暇他顧,因此並未履行當初結盟時諾言的軍事合作。為此羽柴秀吉在賤岳之戰大破柴田軍並攻入越前北之庄城滅亡柴田家後,毫不留情的指責上杉景勝未遵守諾言進行軍事上的合作行動(越中出兵)[2]

 

為了與羽柴氏保有良好的關係,景勝便派遣家臣大石綱元為使者上洛贈與秀吉太刀一把、名馬一匹作為羽柴氏戰勝的賀禮,同時上杉景勝也對於羽柴秀吉底下的奉行眾石田三成、增田長盛送上良馬、白布做為禮物。而對於上杉景勝的戰勝祝賀,秀吉也於六月二十八日送出回謝的書狀。[3]

 

此次的行動也使得可能因為賤岳之戰的違約而可能面臨冷淡甚至破裂的上杉、羽柴兩家同盟關係再度趨於穩固。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上杉景勝傳-(陸章)野心重燃-第二節 天正壬午之亂(下)- 鏖戰四方

 

天正壬午之亂()- 鏖戰四方

 

四處作戰的上杉景勝(左)與小國求生的真田昌幸(右)
(圖取自 信長之野望 新生)

 

天正十一年三月(15833),在織田信孝邀請下,柴田勝家率軍從北陸道出發,並進軍近江與長濱,準備與羽柴軍一決高下。為此羽柴秀吉再次透過須田滿親傳遞希望上杉景勝從越後出兵夾擊柴田勝家的希望,不過景勝卻錯過此大好時機,原因在於此時的景勝各個戰線都面臨焦頭爛額的狀態。


越中方面,柴田勝家為了牽制上杉景勝的行動因而命佐佐成政率軍入侵越後,而當時臣屬於德川家的信濃豪族真田昌幸也於虛空藏山城之役擊敗上杉軍牽制上杉軍的行動,加上北條氏直從上野的沼田城逼近使得下郡地區面臨的動搖以及新發田重家態勢的重整與反擊,最終景勝無暇他顧未能進行越中出兵行動。越中松倉城也在這年,天正十一年(1583)一度被佐佐成政所攻下。


四處作戰但無功而返,也因此被豐臣秀吉(羽柴秀吉)指責對付柴田勝家不力的 上杉景勝
(大河劇 《真田丸》 遠藤憲一飾演)


 

因而在賤岳之戰羽柴秀吉大破柴田軍並迅速直逼越前北之庄城逼使柴田勝家與其夫人市姬自盡贏得勝利後,曾致信指責上杉景勝對付柴田勝家的力不從心。[1]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上杉景勝傳-(陸章)野心重燃-第一節 天正壬午之亂(上)- 關、信、甲諸侍願臣屬

 

告知「關、信、甲諸侍願臣屬」上杉景勝的上條政繁(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鷲生功飾演)


野心重燃

天正壬午之亂()- 關、信、甲諸侍願臣屬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621),織田氏重臣‧明智光秀率領1萬大軍進攻正在京都本能寺歇息並只有貼身護衛隨侍在旁的天下人.主君織田信長。

 

只有寡兵的織田信長面對突如其來的叛變,在不敵情況下,最後於戰火中的本能寺切腹自殺,其繼承人織田信忠在這突如其來的叛變中,帶領少量軍隊堅守二條御所,也遭到明智軍擊破而兵敗被殺。

 

面對突如其來的叛變與權力中空,各地的織田軍立即陷入混亂,三好(織田、神戶)信孝所帶領的四國征伐軍面臨士兵逃亡問題,甲信的舊武田領則是發生大暴動,北陸的柴田勝家則是猶豫於立即率軍平明智光秀之亂亦或是防備上杉景勝的反擊戰。

 

但在這時候,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卻在短短的十三天內,趕回京都,並於山崎之戰擊敗明智光秀,此人即是織田信長的寵臣與中國地方的軍團長 羽柴秀吉(日後的關白 與 太閤 豐臣秀吉 )

 

羽柴秀吉出生低微,本名木下藤吉郎。或為足輕甚至農民出身,但因為頗懂得利用人心與討主公織田信長歡心,因而被封為長濱城主與日後以姬路城為根據地的對毛利氏指揮官。


本能寺時羽柴秀吉正與毛利五萬大軍於備中高松城近郊對峙。但本能寺發生後羽柴秀吉隨即與毛利家締結和約,率急行軍平亂,而有「中國大折返」美談,並在最後於山崎合戰中擊敗明智光秀,贏得日後在清州會議上談判的籌碼之一[1]

 

簡而言之,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雖然最終以兵敗被殺收場,但他的行動卻震撼與改變整個日本的命運。

 

織田信長死後,織田家臣間的內部矛盾迅速的浮現,家臣彼此間開始勾心鬥角,互有打算。反織田的勢力因而得以從織田軍各路猛攻中進行歇息,長宗我部氏、後北條氏、以及德川氏皆趁此機會展開天下爭霸進行領地擴張。

 

上杉景勝也未放過此大好時機,不只利用織田氏的內部不穩進行歇息,也再度出兵對外進行征戰。從本能寺之變的天正十年(1582)到天正十四年(1586)之間,上杉家內外皆發生很大的變動。

 

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上杉景勝傳-(伍章)大敵當前-第三節 力戰六十余州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感嘆力戰六十余州大軍的上杉景勝
(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北村一輝飾演)


力戰六十余州


上杉景勝一度撥雲見日看到明天,但武田氏滅亡後,柴田勝家的猛攻下富山城迅速被織田家奪回,並趁勢包圍上杉家的越中兩大據點魚津、松倉二城。

 

眼見情況危急,越中諸將如小出城的唐人親廣與魚津在城眾諸城將等人拼命抵抗的同時,也向上杉景勝求援,但是由於此時舊武田領甲、信、駿、上野四國皆落入織田手上,因此在三月十九日時景勝在考量信濃、關東的情勢下回答道:


「雖想盡速出兵,但考量關東、信州情勢,因此可能會有所延遲。但定會在下月五日時出兵支援魚津,就算海象不佳也定在下月十日前趕到。」

 

上杉景勝答應不久之後便從海路出發前往魚津救援,魚津城比起松倉城,受到的攻勢更加猛烈,因為他不只是一個重要據點,更是整個越中上杉軍的生命線,一但攻下魚津,將可以切斷上杉家從越後對於越中的各種陸路或海路支援。

 

四月八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正在上杉景勝耳裡,一直與織田信長抗戰的淨土真宗法主‧本願寺顯如之子‧本願寺教如抵達越中,上杉景勝隨即萌生聯合教如與加賀、越中一向一揆的勢力對抗織田信長。


反抗織田信長並抵達越中的 教如


 

但眼下的亂事可並不止是越中而已,越後地區新發田重家也在同一時機向蒲原郡的木場城發起進攻,在守將山吉景長、蓼沼友重等奮戰下擊退新發田軍,為此景勝也頒發感謝狀給山吉景長、蓼沼友重等人以表揚其功勳。蓼沼友重與富所定重兩位將領在四月六日於篠岡地區擊破進攻的新發田軍,並發起反攻在四月十九日時一度攻入水原、下條與新潟地區。[1]景勝並答應日後將封蓼沼友重為新潟代官的約定。同時間揚北眾的本庄繁長與色部長真()也支持上杉景勝,並在五月時於新發田城下進行放火。[2]

 

但是新發田的戰事或許還算順利,仍改變不了上杉家四面楚歌的情勢。北陸道的柴田勝家等人不斷的進行猛攻,信濃與上野兩地織田信長也派遣猛將森長可與瀧川一益坐鎮,加上新發田的叛亂與暗中支持的蘆名盛隆,上杉景勝可說是四面楚歌。

 

魚津城的織田軍攻勢也並未減弱,為此四月二十三日魚津籠城十二名[3]上杉守將便連名上書給直江兼續道:

「敵人對城壁不斷的發起攻勢,我等以不分晝夜奮戰四十多日,今日看似又成功守住,但是要是攻勢再增強的話,我等皆已經做好玉石俱焚之覺悟![4]


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中防衛魚津城的城將 吉江宗信(山本圭飾演)


 

對於魚津城將的苦戰以及他們的覺悟,景勝無法拋棄,於是在四月十三日出兵救援魚津,同時命令能登諸將隨同上條(畠山)五郎義春進行出兵,景勝並把這消息傳報給魚津城中的中條景泰等守將企圖激勵他們。


為了出陣越中而導致後防空洞的越後,景勝並找尋本誓寺的超賢與其他分國中的僧侶了解有關織田信長在信濃的用兵動向。

 

上杉景勝為了越中出兵的準備也強化與佐渡土豪本間氏的關係因而在四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分別向佐渡潟上城主本間秀高、久知城主本間時泰送初起請文結為同盟。[5]並下令本庄繁長與色部長真()負責處理新發田叛亂的事務與岩井昌能防備信濃仁科郡的動態。[6]

 

同時景勝還在五月一日時致書佐竹義重、蘆名盛隆,強調自己對於信州上州口之防禦準備的堅固。

 

從這段書信的用詞當中,我們或許也能看出景勝當時的心情以及豁達的一面。關於上杉景勝寫給佐竹義重的信,我們參閱以下這段[7]

 

「久疏通信與消息並非敝人之本意。實因多日籠城之故,費時甚多,敝人實無疏遠閣下之意

關於甲斐武田氏滅亡之事實乃令人備感無奈。

因此,敝國情況想必令閣下大為擔心,故在此加諸解述。

 

上方地區(指京坂 此處是指織田家) 與信州戰線的部署方面,已嚴格指示,並下達諸戰略的種種指令,於適時閣下可安心。

其次,久未得聞貴方戰線的情況,關東八州亦無消息,我方甚欲知之也。

有關會津之事,自先代始終交情不變,此時之同盟亦更為堅實。

逢此之刻與閣下進行情誼深交,實乃令人感到世事之妙。

 

說來景勝出身於好時代。攜弓帶箭帶領越後一國之兵力抗日本六十余州之大軍,若終臨一戰而亡;就算敝人將灰飛煙滅,想必死後也能留下回憶,然以敝人景勝而言,或有所不配。

倘若敝人得於免於一死,那敝人或將成為日本無雙之英雄。

生死面子之歡悅,天下之名譽,人人定必羨慕不已矣。

而常州自源賴朝承傳至今之現狀,想必亦能一如以往耳。

 

詳細之事,敝國所派之使僧將再替閣下另作稟告。

 

恐惶謹言

五月一日

                             景勝(花押)

佐竹次郎(義重)殿」


出陣越中前致書向佐竹義重感嘆對抗織田信長大軍心境的上杉景勝
(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北村一輝飾演)

 

終於,在景勝出陣後的五月四日,上杉景勝決定在越中與柴田勝家所帶的北陸織田軍一決死戰,景勝也在這決戰日的前一天致書本庄繁長道:

「近日之內,將進行出兵,以一舉決定北國(北陸道)戰事的成敗。」

 

上杉景勝抱持著決戰的心態,以三天時間行軍經過親不知、駒反等要地,於十五日便在距離魚津城僅一里的越中天神山佈陣等待戰機到來,但是與上杉軍對峙的柴田勝家、佐佐成政、前田利家卻極為慎重,對峙十多日,雙方仍沒有進行決戰。[8]

 

但在上杉景勝於越中與柴田勝家、佐佐成政、前田利家等對峙同時,織田其他路的軍隊並沒有閒者,受封信濃的森長可與上野的瀧川一益在整頓好舊武田領之後。瀧川一益從上州口方向開始進逼越後。[9]


森長可也從信濃朝越後進攻並突破信越邊境,入侵關山、二本木地區進行放火,這件事情使得春日山城中出現動搖。上杉景勝於五月二十六日收到森軍入侵越後的消息,面對森軍與上野的瀧川軍加上新發田重家的叛亂,後防空虛的春日山城可說是不堪一擊,但是若現在撤兵越中的話,不只是喪失與織田決戰的機會,也等於放魚津、松倉等城的上杉城將與士兵生命於不顧。

 

無論是哪種選擇都是天人交戰,選擇任何一種都會失去眾多的戰友甚至大局,最後上杉景勝冷靜思考之後,含淚撤兵越中,於隔日五月二十七日時以急行軍的速度退守越後迎擊森軍與瀧川軍以保衛根據地春日山城。[10]

 

在這段撤軍路上,有一個跟上杉景勝有關的逸話,相傳上杉景勝在撤兵的時候曾經致書柴田勝家表明自己決不撤退並要求與柴田軍一決雌雄,但是柴田勝家並沒有答應決戰。卻也因此不敢深入而錯失追擊上杉景勝的良機。

 

此外另外還有一則逸話則是有關於景勝軍撤退之時,為了拯救魚津在城眾的上杉諸將以及底下3300名士兵的生命,因此要求他們放棄已經幾乎彈盡糧絕的魚津城,與柴田軍進行交涉將城池交給柴田軍後退回越後,但是城將們卻認為這將會成為永遠的恥辱因而拒絕這項提議。

 

上杉景勝被迫放棄與柴田勝家決戰,退回越後。柴田勝家乃於上杉景勝軍撤陣後兩日的五月二十九日開始對魚津城發起總攻擊,魚津城將們持續抗戰,天正十年(1582)六月三日,魚津城淪陷。[11]魚津城諸將連同3300名士兵全部戰死,魚津十三城將切腹自殺。

上杉家在越中重要據點僅剩松倉城,但淪陷只是遲早的事,當魚津城淪陷消息傳到趕回春日山城的上杉景勝與家臣耳中時,據傳景勝與家臣們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人人四目相視,卻沉默以對,眼看者上杉景勝與上杉氏即將邁入景勝義兄弟武田勝賴與武田家的後路。任誰也想不到,一個人將可以改變上杉景勝亦或是整個日本的命運。


[1]《新潟縣史三五一六‧三二七六》。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5

[2]《新潟縣史一一三八‧三五九五》。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5

[3] 此十二名魚津城將分別是一門眾 山本寺景長、吉江宗信、中條景泰、寺島長資祖孫三人、蓼沼泰重、吉江資堅、安部政吉、石口廣宗、若林家長、龜田長乘、藤丸勝俊、竹俣慶綱等深受上杉景勝信任之重臣,而吉江一族之宗信之子‧吉江景資(寺島長資及中條景泰之父)此時亦與一族一同於魚津城防守,最終吉江一族在魚津城攻防戰中共計戰死了五人。

[4]《新潟縣史一八六七》。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5] 《歷代古案一零八零‧新潟縣史三八七八》。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6] 《上杉氏年譜-景勝御年譜二四四》。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7] 書信內文轉引自《戦国武将からの手紙―乱世に生きた男たちの素顔》,頁108~110

[8]《上杉氏年譜-景勝御年譜二四九》。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9] 《越佐史料六二零九~二一三》。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10]《上杉氏年譜-景勝御年譜二四九~二五零》、《新八六零》。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11] 《上杉氏年譜-景勝御年譜二五一~二五二》。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196


上杉景勝傳 系列


(壹章)戰亂不止-第二節 越後動亂

(壹章)戰亂不止-第三節 軍神降臨


(貳章)生父與義父-第一節 關東三國志

(貳章)生父與義父-第二節 野尻湖


(參章)御中城樣-第一節 越相同盟

(參章)御中城樣-第二節 改名景勝

(參章)御中城樣-第三節 越山併得能州景


(肆章)御館之亂-第一節 臨危受命

(肆章)御館之亂-第二節 暗潮洶湧

(肆章)御館之亂-第三節 分庭抗禮


(肆章)御館之亂-第四節 敵友非敵

(肆章)御館之亂-第五節 援援不絕

(肆章)御館之亂-第六節 大勢已定

(肆章)御館之亂-第七節 御館炎上

(肆章)御館之亂-第八節 餘敵掃蕩

(伍章)大敵當前-第一節 四面楚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3/04/blog-post_19.html

(伍章)大敵當前-第二節 甲州征伐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3/05/blog-post_27.html

(伍章)大敵當前-第三節 力戰六十余州


(陸章)野心重燃-第一節 天正壬午之亂(上)- 關、信、甲諸侍願臣屬

(陸章)野心重燃-第二節 天正壬午之亂(下)- 鏖戰四方

(陸章)野心重燃-第三節 臣服豐家

(陸章)野心重燃-第四節 提拔近臣

(陸章)野心重燃-第五節 架空一族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一節 新發田重家覆滅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二節 佐渡征伐與庄內攻略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三節 小田原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