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江戶時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江戶時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江戶時代真的可以亂砍人?重新審視「切り捨て御免」的迷思

 文責:站長


早前看到有網頁「科普」一個所謂的「日本文化」:切り捨て御免(Kiri-sute-gomen),說是古代日本(指的是江戶時代)的武士可以因「無禮」為由,或者以「試刀」為由隨意斬殺平民百姓,且不會受到責罰,體現日本武士嗜殺之風和日本武士文化的奇葩之處云云。


生麥事件中因英商無禮而遭島津武士斬殺



類似的說明一抓一大把,但多少人會理會其真假呢?怕是看了《最後武士(Last Samurai)》和《うろ人剣心》太多,中毒太深。是時候來排毒了。


首先,究竟江戶時代有沒有發生上述的瘋狂行為(用現在概念來說,就是「無差別殺人事件」)?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綜觀江戶時代的各種階層人士的筆記、文學、回憶錄,乃至官方卷宗都可以看到類似事件的記錄,並且貫穿整個江戶時代以及日本各地,特別是繁華似錦的江戶城下(人越多,事越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不代表網路文章所謂的「武士免責」也是真的,也不意味著江戶時代的日本人習慣當街被斬砍。網路文章只給予混淆視聽的文言,卻從不會提供證據。


老是當街被砍的日本人(?)



其實在江戶時代,殺人是重大犯罪行為,沒有特權可享。一旦抓到現行犯,查明原因並得出作案人是無差別殺人後,便會被處刑。這是明明白白的事實,寫於幕府和各藩的法度之中。


問題是既是如此,為何這種荒唐殘忍的事件會發生,而且屢見不鮮呢?首先我不會將問題扯到所謂的「民族性」等意識形態的層面上,這毫無意義和讓人費解。同時,要搞清楚的是作案類型是有些許分別的。


在戰國末到江戶時代,殺害無辜人士的案件橫跨整個江戶時代,前期的案子大抵被認為是「戰國時代的餘風遺患」,而後期的案子則多跟社會、制度問題有關。


同時,這種殺人事件有不同的種類,有的是當街當巷對無辜的人揮刀斬殺,這稱為「辻斬」,作案目的林林總總,為財、為名、無所謂等,且因犯人作案後立即逃跑,當局一般難以當場抓獲犯人,而被害人大多是平民或賤民階層的弱勢社群。不過值得小心留意的是,這些犯人大多數,但不都是武士,甚至有模仿犯罪的平民混雜其中。順帶一提,當時對這些殺人如麻的人被稱為「人切」,也就是「殺人狂」「屠夫」之意。


另一種則比較奇特,跟「辻斬」一樣也對弱者出手,但卻帶著原因和意圖,即所謂的「千人斬」。「千人斬」並非真的要殺一千人,而是一種略帶誇張的形容,即「殺人無數」之意。以「千人斬」為作案目的的人大多是年輕武士或者從鄉間他地前來異地的武士,除了從卷宗上看出有精神錯亂問題的例子外,大多數作案的人是為了


(一)證明自己的身手,好讓自己獲得僱用機會,同時也因本人自認為這樣可向他人證明自己是大膽、勇武的武士。


(二)是初出茅廬的武士想在沒法實現上戰場的現實中,取而代之就是找無辜的人來體會「殺人」「傷人」的感覺,以磨練的技巧和吸取經驗。


不管是哪一種目的,這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都是瘋狂且不可理喻的犯罪行為,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也是如此。著名的平戶藩主松浦靜山在他的隨筆裡便曾痛斥一宗「千人斬」事件是「天魔之所為」。


曾痛斥「千人斬」行為是「天魔之所為」的平戶藩主 松浦清(靜山)



雖然江戶時代的主流觀念上普遍不認可這種殺人行為,也積極防止和追捕犯事者,但這種事件總是時有發生。歸根結底,是這類案件在不取締武士帶刀和人們獲得利器的情況下,有關當局只能被動對應。這種問題雖然一直存在,卻還沒到頻發常態化的程度,而通常當災受累的很多是平民以下的非人、賤民,更是很容易不了了之,更遑論幕末那時的兵荒馬亂了。


說到這,相信大家也會發現,不論是「千人斬」還是「辻斬」,殺人者再有多堂而皇之的理由,他們也似乎只對弱者下手,而且大多是在夜間,或者選在人煙稀少的郊外伏擊經過的行人,更遑論當面向強者和武士同類發出挑戰,甚至還有些作案人為了取巧,改對江戶城下的狗隻下手。


至於所謂武士可以向「無禮」百姓出手之說,也是混淆視聽。首先一旦作案被發覺並抓獲後,相關機關會召喚犯事者的動機,並且必須確認有足夠的人證物證,才可能獲得豁免(當然也不排除有徇私枉法的例子),一旦獲罪也很有可能被趕出家門和下獄,甚至被處死。


以上所見,武士肆意殺害百姓平民,絕非受認可的行為,更無法可依。犯罪人一經判罪,立即獲刑受罰。而進行這種犯罪行為的人背景、犯案動機不一,且原因與時代背景、制度性問題有關,跟所謂的「武士文化如斯」毫無關係。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0~5歲國家養-淺談江戶時代的名代官 (下)

 文責:小編 陳家倫


0~5歲國家養-淺談江戶時代的名代官 ()

 

0-5歲給予育兒津貼,並在小朋友15歲給予成年禮的名代官 竹垣直溫


0-5歲國家養-竹垣直溫的農村重建

 

無論是竹垣直溫又或者是寺西封元,兩人的共同特性就是在任期間對農村及人口的重視,此背景當然有兩人就任北關東及南奧地區的代官的寬政年間,正好處於不但有農村人口外流到大城市江戶,更剛歷經天明年間多年的大饑饉,造成農村人口極度凋敝,同時也與主政的松平定信以及其意志的繼承者的重農路線一拍即合。

 

延伸閱讀

(重商VS重農 田沼意次與松平定信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vs.html )

 

因此二人十分重視農村的重建,而為了重建農村,自然需要勞動力從事農業活動,因此如何提升重建農村人口,便是兩人的重要課題。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代官就愛山吹色的菓子??母湯啦-- 淺談江戶時代的名代官(上)

 文責:小編 陳家倫



代官就愛山吹色的菓子??恥を知れ!



 

曾經,有過從事政治運動的人物在提出政見時,針對新手爸媽的育兒問題,提出了增加育兒津貼的0-6歲國家養的育兒津貼政策。

 

筆者並沒打算逐一檢證該政治人物所提的政見是否可行,畢竟「聽其言,觀其行」,都有長期支持特定政黨的人士曾經公開表示支持自己的政黨不需要兌現選舉政見,為其護航,因此討論未成政策之政見,似乎也沒有太多意義。

 

但筆者在意的是,在此政見背後,所反映的人口及新生兒被視為國家發展及安全問題,以及實際上新手爸媽養育新生兒之艱辛。

 

想當然的,我們也不可能真的可以預見父母親可以「放棄養育責任」,完全把小孩子交給0-6歲國家養。


根據近期的新聞報導,我國自20212月開始,截止20255月為止連續53個月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連續53個月國家處於「生不如死」的狀態。

 

為了促進成為父母的年輕男女夫妻能夠順利養育子女,近現代不少國家都會推行新生兒的生育獎金,又或者是設定一定年限的育兒津貼,儘管這些津貼對於養小孩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錢。


但也是作為近現代常見的社會福利的一環,包含我國在內,許多國家都有推行,我國除了中央政府的育兒津貼及生育獎金外,也能看到地方額外加碼的地方政府的生育津貼。

 

然而這些看似近現代大政府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社會福利制度,其實在古代封建時代的中國及日本也曾經推行過相關的制度。

 

也趁者這機會,來談談曾經在日本推出過的育兒津貼制度以及江戶時代的名代官。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日本官場有沒有「潛規則」?

 

文責松


潛規則中的日本武士官員及日本商人


 

日前拜讀了吳思的《潛規則》一書(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的精神續作;同作者還有一本著作《血酬定律》,未讀),對於中國官場運作和社會變化模式的關係加深了解。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

 

讀完之後,習慣性地把中國的情況與我最熟悉的日本歷史來比較。畢竟中華帝國已有二千年歷史,累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卻在甲午戰爭一敗塗地,輸給一個新興的蕞爾小國。兩國的維新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實在有很多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地方。

 

《潛規則》解構了中國社會運動背後的原因,其中之一在於官吏的腐敗,因為他們握有「合理傷害權」,拿著這個公權力橫徵暴歛,欺壓百姓,而透過官場中橫向和縱向的收買和包庇,官官相衛,一同遮蔽了皇帝的耳目,隔阻了百姓上訴的渠道。而官吏之所以貪,除了是一種不明文規矩,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俸祿不多,而應酬贈答耗費極大(為了面子和仕途,排場有多大得多大),如果沒有橫財,則連基本生活也難以維持,你寒窗苦讀多年,村民集資供你讀書考試,你不懂得「為官之道」,又怎樣養活家庭和報答村民呢。所以是制度迫使他們同流合污,而皇帝和老百姓都成了冤大頭。老百姓受欺壓,沒法維持生計,只好走上造反之路。

 

阿寶(阿姆羅)有句名言:「人類總是重覆相同的錯誤」。經歷多次政權交替,經歷多次制度的更張,仍然沒法消除此等陋習,仿佛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深植在基因中,一代傳一代。

 

我不禁問,長期身處中華文化圈的古代日本,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嗎?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觀展心得

 文責:小編 陳家倫





今天趁著休假,所以北上台北看展,前些日子小編介紹過位於嘉義的故宮南院的江戶浮世之美的浮世繪展。

 

這次則往北來到了台北的捷運國父紀念館站走路十分鐘內即可抵達的松山文創園區欣賞浮世繪展-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如同南院的浮世繪展相同,台北的本展可以看到葛飾北齋及歌川廣重等六個知名日本江戶時代繪作家的畫作,同時展區也有介紹浮世繪的歷史以及製作方式,也是補足藝術及美學小知識的好去處。

 

不過本展的最大亮點,那還是透過現代的電子技術,以聲光效果的形式重現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名作。

 

透過美麗但又生動的3D投影影片,原本靜態的浮世繪筆觸彷彿栩栩如生的活過來,重現在我們的眼前。

 

他既是名作浮世繪的重生,更是一種結合最新現代技術甚至AI協助產生的新作品,同展的浮世繪動畫既是舊作的重新詮釋,更也參雜者策展人們的心血及創意,可以說是前人與後人相隔百年的聯手創作。

 

此外展區內也有數十副浮世繪的繪畫,包含大家熟悉的神奈川沖浪裏,以及東海道五十三次,乃至可能不那麼熟悉的五虎上將浮世繪,即使是看這些展示的浮世繪畫作,也能滿足你對美學藝術的追求。

 

本展由於辦在台北市區,因此雖然展區不大,但是假日還是人潮滿滿,建議預留三個小時的參觀時間。

 

同展預計由75展示到10/6,長達三個月,很適合親子家庭一同前來參觀。

 

實際上筆者是開幕後第二個週六的7/12參觀,這週也是人潮滿滿,筆者買票後,排隊入場花了半小時,看展場內也是排排排,看展花一個半小時,總共大約兩小時,當中也看到不少家長帶者小朋友來吹冷氣看展覽。

 

展區內也有浮世繪風格的吊金魚,繞圈圈及彈珠台等玩具,很適合家長帶小朋友放電。

 

不過週六人潮真的有點多,其實坦白說也沒辦法看得很自在,如果想隨心所欲的看展,建議還是挑平常日會比較好。

 

相信平常日人潮會比較少,能夠更悠閒的感受結合傳統美學及現代科技的江戶浮世之美。



(透過現代技術讓傳統的浮世繪成為會動的浮世繪)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故宮南院 -浮世繪展覽-江戶浮世之美 觀展心得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故宮南院 -浮世繪展覽-江戶浮世之美



蝦球趁者休假,南下嘉義的故宮南院,參觀了集結從日本及台灣各博物館及美術館借展而來,代表日本藝術風格-浮世繪的展覽-江戶浮世之美。


故宮南院 2樓展示-浮世繪展覽-江戶浮世之美 看板


 

浮世繪做為江戶時代的代表日本繪畫,其背後的成長養分在於日本史上罕見的承平時代,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於關原之戰擊敗豐臣西軍,慶長八年(1603),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開創從1603~1868年,長達265年的江戶幕府。


《江戶名所圖屏風》展現江戶城及武家之都-東都江戶城的五層天守

 

這因為政治的穩定,人民可以過上和平的生活,讓社會及經濟有機會發展,促進了藝術及娛樂的發展及發達,而讓江戶時代成為日本史上文藝發展蓬勃的時代之一。


《江戶名所圖屏風》展現江戶城及武家之都-東都江戶城下的人們的百態


 

今天正好是202564日,在410年前的161564(慶長二十年五月八日),德川幕府率軍攻破大,豐臣秀賴及其母茶茶自盡,象徵歷經兩年的戰亂大之陣結束,以及真正的和平降臨日本。

 

在這對江戶時代紀念意義深重的一天,筆者來到了遠在日本西南方的台灣島嘉義,探尋日本浮世之美。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衝浪裏》

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

神君的秘策-御三家

 文責:站長


雖然我常說《葵德川三代》 不錯,但也不是沒有問題,引起誤解的情節也是有不少的。(神君英明神武那些就不說了www)


例如,劇中說家康安排尾張、紀伊兩德川家在宗家沒有子嗣時可繼承將軍之位,顯示家康的深謀遠慮。


不過,本身這並不合理,而查找史料以及與研究相關題目的同行確認後,基本上可以說這既不是家康的計劃,也不是秀忠的計劃,甚至可以說本就沒有這個「應急措施」。這種極容易引起政治糾紛和派系衝突的想法在家康、秀忠在位時根本沒有必要。且這個說法也不曾在幕府裡存在,大概是德川吉宗過繼到將軍家後才慢慢形成的傳說。


換言之,御三家這個稱呼是五代將軍綱吉的時代才出現,之前其實是尾張和紀伊兩家,以及後來在1636年廢絕的駿河家(德川忠長)的地位最高,水戶家在之後才獲得德川家光下令升格的。


2000年NHK大河劇《葵德川三代》 中的御三家 
德川光圀(水戶黃門)(中村梅雀飾演)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奧州預言家(?)政宗的不幸言中www

 文責:站長


奧州預言王(?)伊達政宗在關原之戰翌年,即16014月曾經跟人提到豐臣秀賴的前途,以及處置秀賴的建議:


「因秀賴粉主年紀尚小,我唯願他到江或伏見,待在家康公身邊,當他順利成長後,家康公到時候看情況,才決定要不要扶持秀賴少主!雖是秀吉公之子,但如家康公發現秀賴少主不具備統治日本之才,那就給他兩三國,或者少點也行,讓他成為一方大名也可行。一旦輕率地讓秀賴繼續留在大坂,假以時日定有非分之徒擁立秀賴少主謀反,到時候因為那些人事,家康公讓秀賴少主切腹的話,秀吉公亡靈在上,這實在不妥。」


不幸言中的奧州預言家(?)



距離大坂之陣只有13年,距離秀賴自裁、豐臣家滅亡只有14年。當然,關原之戰後大名們都各自觀望和猜想家康會如何處理秀賴、豐臣家和大坂城,政宗的建議和預言(?)也非獨具慧眼。



詳見 #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因果報應!德川家康論豐臣家滅亡!

 文責:站長


#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

《駿府夜話》(成書時間大約在1720年代)是江戶時代中期的著名兵學者大道寺友山在晚年編纂的書;該書收錄了當時傳承的德川家康言行錄。其中,卷五[織田三七郎信孝切腹之時辞世御咄之事]是傳說家康在大坂之陣後提及豐臣家滅亡的事:


大坂之陣後,權現大人(家康)在駿府城跟近臣們說: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的德川家康(津川雅彥飾演)



「(為臣者)若使於己有恩的主君或他在世的子嗣受苦受難,即便自己在世時沒有禍患,但至其子孫之代也難逃報應!當年織田信孝被迫切腹自殺時,曾寫下辭世句:


『古有叛臣在野間內海,報應必至哉羽柴筑前』(むかしより主をうつみの野間なれば,むくいをまてや羽柴筑前)。


這事我當時我也有所耳聞,這次大坂之戰,秀賴在五月八日自殺,但豐臣家其實在五月七日就已經滅亡了。想來信孝好像是在五月七日自裁我,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是分界線———

當然這段故事是真是假無從得知,豐臣家的確在五月七日已等同滅亡,但織田信孝死期其實不是五月七日,而是五月三日左右,而這首據說是信孝的辭世句也只見於《川角太閤記》和《勢州軍記》之類的軍記物,可信度不高。這明顯是江戶時代的好事之徒故意為之,引人聯想的把戲,但這段故事明顯反映了當時人們「政治正確地」理解和定性豐臣家敗亡的原因之一,是豐臣秀吉篡奪織田家霸權的前孽,造成後來自家滅亡的惡果。


順帶一提,辭世句中提到的「野田內海」是來自於平安時代的典故,當年源義朝在平治之亂被平清盛打敗,逃到尾張國知多郡野間,遭到本應接應的家臣長田忠致父子背叛,義朝在洗浴場被弒身亡(《平治物語》)。經過數百年的傳播,長田父子在「野間」叛主的故事在戰國-江戶時代家傳戶曉(「內海」即尾張灣),而更有趣的是織田信孝也是在野間被迫自裁。雖然是次兄織田信雄下的命令,但秀吉在背景的作用不言而喻。


不過,這個《駿河夜話》的故事到明治時代以後,即推翻德川政權的新時代,反過來成為當時尊崇明治維新的知識份子的反面素材。


活躍於明治末期-昭和中期的德富蘇峰在《近世日本國民史》中引用這故事批評道:「這故事站在家康的立場來說是最能自圓其說之辭。但是,世人卻不會認為大坂城陷落是由於秀吉的前孽,報應在秀賴身上,而是覺得家康有負秀吉託孤,無理失德地殺害孤兒寡母⋯⋯⋯一般人民幾將家康視為惡賊,不尊為神明,改為尊崇被他廢黜神位的秀吉。」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展覽介紹】黎明館企劃特別展 島津家與伊達家 站在時代變革的南與北的大大名

 

黎明館企劃特別展 

島津家與伊達家 站在時代變革的南與北的大大名




 

從戰國到明治,現在便來解明島津家與伊達家的歷史

 

展期:926()113()

 

展區:黎明館二樓 第二特別展示室。

 

新聞來源:

黎明館 官網:

https://www.pref.kagoshima.jp/ab24/shimaduketodateke.html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柳川與立花-(陸)-立花道雪與高橋紹運也無法攻克之城-難攻不落柳川城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明治時代的柳川城五重天守照片



 之後筆者開始沿者柳川中學(國中)的校園四周找尋柳川城的遺跡,今日的柳川城因為明治時代廢城令的關係,並沒有留下太多柳川城的痕跡,而柳川城本城的腹地,則成為柳川中學及柳川高校的校地。


寬政三年(1791年)二月繪製的柳川城及城下町繪圖


 

在今日的柳川國中四周,能看到一些柳川城址的痕跡,比如在田中吉政像旁的水渠的橋樑,旁邊立者一個石碑寫道「三之丸 戊亥門 彌兵衛門遺址」。


位於柳川城西北側 田中吉政像旁的三之丸戊亥門彌兵衛門遺址


 

此外在柳川中學的西北隅,我們能看到在學校圍牆外的水渠旁,看到一個小地標,上面寫者城隍西北隅,說明這邊曾經是柳川城的西北面。


位於柳川國中西北側的 柳川城 城隍西北隅 地碑


 

但若要說柳川城址目前留下的最明顯的痕跡,便是在柳川中學東面,與柳川高校之間的小路,有一個柳川城址的說明碑,說明者曾經是柳川政治中心的柳川城址的介紹說明看板。


位於柳川城本城(柳川國中) 及二城副郭(柳川高中)之間的柳川城說明看板


 

這邊也來談談柳川城的歷史是由戰國時代今日福岡縣西部的小霸蒲池氏所建,並在永祿年間的1560年代前後,由當時的蒲池氏家主蒲池鑑盛改修成一定規模的城池,後來蒲池氏在大友氏衰退後與龍造寺聯手,但蒲池氏雖然曾經在龍造寺家最落魄的時候支援龍造寺隆信,但卻遭龍造寺隆信恩將仇報,蒲池家主蒲池鎮漣遭到龍造寺殺害,龍造寺順勢併吞柳川領,並派遣一族龍造寺家晴鎮守柳川,在龍造寺家晴的鎮守下,柳川城在龍造寺隆信於沖田畷之戰戰死後,柳川城也曾經被立花道雪及高橋紹運所攻打,但在龍造寺家晴死守下,大友軍未能攻下柳川城。


位於柳川城本城(柳川國中) 及二城副郭(柳川高中)之間的柳川城說明看板



 

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後立花宗茂入封柳川,關原之戰於此地爆發被稱為江上八院之戰(柳川之戰)的血戰,立花武士為了保護自領,而與入侵者鍋島直茂血戰。


關原之戰結束後,立花宗茂投降德川家康,成為浪人,戰後田中吉政 忠政父子,直到1620年立花宗茂才在幕府將軍德川秀忠的授意下再次回歸柳川,成為關原之戰少數能夠滿血復活,甚至回歸舊領的西軍大名。


九州征伐後成為柳川藩主,關原之戰加入西軍成為浪人。
但在20年後滿血回歸柳川的 柳川藩初代藩主 立花宗茂


 

以後直到明治維新都是立花氏居城,遺憾的是明治維新後廢城令下,柳川城沒保存下來,今日只留下一張明治時期的照片傳世。


御花內展示的柳川城(柳河城)天守閣模型以及柳川城的明治時代照片


 

今日柳川城本城遺址位於柳川中學(國中)境內,因此無法所以進出,除非你想被當成怪叔叔或怪阿姨(?)

 

但是位於柳川中學及柳川高校(高中)之間的小路,豎立者柳川城址的說明看板,供人瞻仰這座曾是蒲池、立花及田中的居城。


今日沒有留下太多城郭遺址的柳川城,但是其實是有一定復原潛力的


不過整體而言,柳川雖然現在的城郭遺址不復存在,但是柳川城的天守(殿守)的復原的潛力,卻是比以前提過的福岡城天守更有潛力。

 

這主因在於柳川城天守比起福岡城留下更多明確的資料。

 

柳川城的天守據傳是田中吉政時代,由田中吉政所修建,換言之應該是建於四百年前的1601-1620年之間的柳川田中時代,為五層樓高的五重天守,據傳天守高度大約36公尺高,天守頂也各裝飾者金鯱瓦而讓天守更加威嚴。


據傳士修築柳川城五重天守的田中吉政


 

在立花宗茂於1620年重新回到柳川後,接收柳川城及柳川城天守,柳川城天守及柳川城成為了立花家政治中樞柳川城的象徵,並一直到江戶時代末期仍存在,我們除了能在19世紀中葉的1825年以後由柳川藩擔任江戶留守職務的柳川藩士西原一甫所寫的的柳川觀光導覽書《柳河明證圖會》中明確的匯出柳川城有五重殿守的天守主建築。

 

相信應該就是據傳從田中吉政時代留存下來的柳川城五重天守。

 

在《柳河明證圖會》中,明確的說明柳川城曾經有殿守(天守)的存在,更針對此五重殿守用圖文方式進行詳細介紹。


成書於19世紀的柳川觀光導覽書《柳河明證圖會》中的柳川城五重殿守(天守)

 

經過兩百多年,來到了19世紀的1820年代,柳川城的五重天守經過田中及立花兩家族及兩百多年時光,依然屹立在柳川城。


甚至我們也能看道明治時代所拍攝的五重天守,證明明治時代初期,柳川城的五重天守也毅然的聳立在柳川城。


明治時代的柳川城五重天守照片


 

而我們從一些江戶時代的繪圖也能看到針對柳川城的城郭配置,能看到柳川城本城擁有城樓及天守的存在。


江戶時代的柳川城本城(左邊城郭)與二城副郭(右邊城郭)以及位於本城的五重天守 配置繪圖


因此雖然復原之路仍遙遠,且可能有柳川國中及高中的搬遷問題等實務面問題待解決,但是柳川城還是相比福岡城有機會成功重建天守。

 

(延伸閱讀:矛盾大對決-忠於史實VS觀光發展-以福岡城及小倉城來淺談日本城郭建築重建上的兩難與優劣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3/vs.html )

 

實際上,在柳川當地也有有志之士發起希望能夠重建柳川城的天守,雖然相信未來的道路仍舊遙遠艱困,但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的發展吧。


柳川市內也有一群有志之士希望能夠重建柳川城及柳川城天守


另外如果想要購買柳川城的紀念品的話,筆者推薦可以去柳川古文書館。


如果想要購買柳川城的紀念品的話,筆者推薦可以去柳川古文書館


 

該館除了有展示大量柳川相關的文物,並不定期的舉辦企劃展外,也有販賣以《柳河明證圖會》的五重殿守為原型的柳川城天守的小胸章,可以邊看展覽尋求智慧。


柳川古文書館販賣的柳川城紀念小物,還有附詳細的文字說明

也買點紀念小物重新認識曾經擁有五重天守的柳川城。

 

此外尚可一提的是,一旁的柳川高校(高中),其實也是在棒球界活躍的林威助的母校,筆者雖然因為對棒球沒那麼熱衷,因此當下沒注意到,但是後來經網友提醒才發現。

 

在筆者走在柳川中學及柳川高校之間的小路時,因為正值晚上5-6點的放學後時光,也能看到柳川高校的棒球社正在社團練球,甚至還有一個柳川高校的棒球社社員,正在自主慢跑,與筆者擦身而過,看到陌生人的小編 也很禮貌地跟用日文與筆者打招呼,說晚安。

 

之後小編又走去柳川高校旁的7-11便利商店買點綠茶等飲料,然後走回御花,走回去時才深覺,便利商店距離御花真是有夠遠的,大概至少要走十幾分鐘。

 

 

2025筑紫對馬行

日韓交流之窗-朝鮮通信使與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反映歷史的地圖博物館-善鄰(ZENRIN)博物館

柳川與立花-(壹)-立花家史料館與立花氏庭園

柳川與立花-(貳)-立花式款待-料亭旅館 柳川藩主立花邸 御花

柳川與立花-(參)-立花與他的歷史-柳川藩主立花邸 御花與立花氏庭園文化財導覽解說體驗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24.html

柳川與立花-(肆)-立花三柱-立花宗茂、立花道雪、立花誾千代與三柱神社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29.html


柳川與立花-(伍)-夾雜在兩次立花之間的筑後國主田中吉政


柳川與立花-()-立花道雪與高橋紹運也無法攻克之城-難攻不落柳川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06.html


蒙古襲來的活見證-西新元寇防壘及元寇神社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10.html


日本之窗-福岡市博物館與福岡塔


柳川與立花-(柒)-柳川與立花的歷史-柳川古文書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12.html


 位處日韓邊境之島的博物館-對馬博物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14.html 


國境之王-對馬島之王-對馬宗氏 金石城X庭園X萬松院X宗家墓所


 柳川城址 Google地圖資訊: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黃金、信仰與阿伊努茅希利-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本文收錄於日本史專欄成員預定參與出版圖書《江戶時代史》(題名暫定)篇章內容。


-黃金、信仰與阿伊努茅希利-

 


曾在1618年及1621年兩度造訪松前及今日北海道的耶穌會傳教士吉羅拉莫‧德‧安吉尼斯
所繪製的《蝦夷與日本圖》,原本藏於羅馬的耶穌會總部。





說起戰國時代及江戶時代的黃金,我們可能會想到越後的金山及甲州的金山,此外還有聞名於世界,並盛產於江戶時代的佐渡金銀山。

 

然而除了越佐及甲信的金山,當時的蝦夷地(今日的北海道)也是充滿黃金的黃金島,在近年,有一部以阿伊努人、黃金及明治時代為主題的動漫畫,儘管當中的冒險故事只是原作者所創作出的虛構故事,然而在400年前,確實有一群冒險者,遠赴北方的蝦夷地,進行掏金開啟在蝦夷地的探險及尋找黃金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