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國境之王-對馬島之王-對馬宗氏 金石城X庭園X萬松院X宗家墓所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筆者今年二月前去日韓邊境的邊境之島,同時也是近年來成為知名電玩遊戲對馬戰鬼的遊戲背景地的對馬島,說道對馬的歷史文化之旅,不得不談的就是對馬島主-宗氏。

 

前些日子,筆者介紹了對馬市鬧區金石城旁的對馬博物館以及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延伸閱讀:

日韓交流之窗-朝鮮通信使與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2/blog-post_26.html

位處日韓邊境之島的博物館-對馬博物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14.html)

 

這次就來介紹對馬宗氏的統治中心-金石城、舊金石城庭園(心字池)以及萬松院與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金石城樓門()與往萬松院及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的道路()


 

金石城作為戰國時代對馬宗氏的居城,可能是一般人對對馬的城郭中最熟悉的一座城郭。(如果是城粉或有在攻略百名城的朋友,可能還會知道對馬島中部的山城-金田城)

 

金石城,也稱為金石屋形,其歷史大約有五百年左右的歷史,由於其位於對馬島()的府中,因此金石城腹地早在15世紀以前便有國分寺。

 

對馬嚴原地圖,可以看到金石城附近及萬松院一帶也是國分寺所在地的遺址

到了1528(享祿元年),因為對馬宗氏陷入內戰,對馬宗氏第十四代家主-宗將盛將居城移置此地,直到1678年,宗義真將居城轉移至桟原城為止,長達150年,同城一直是對馬政治中心及對馬宗氏的居城。

 

從南側看對馬金石城大手樓門及石垣

 

在宗義真將居城轉移至桟原城之後,宗義真也並未放棄金石城,而是將桟原城定位為對馬宗氏私人宅邸的私人區域,金石城依舊維持者政廳的政治及公事的特徵,而在對馬的政治及日韓交流史上扮演重要地位。

 

將居城轉移到桟原城,但也大幅擴築修建金石城成為現在所見的近世城郭雛形的
宗氏第二十一代 宗義真畫像


 

即使是在宗氏的居所轉移到桟原城後,宗義真仍在元祿六年(1693)在金石城修築庭園心字池。

 

1690~1693年的元祿年間修建的心字池,現為近年重新復元的庭園建築


金石城是在1528(享祿元年)由宗氏第十四代家主宗將盛在對馬府中西部,沿者朝東流的金石川出山區後所沖積的沖積扇出口處,而在其東側的高低落差的平坦地所修築,東西長約400公尺,北面為清水山,南面則有金石川做為護城河,之後歷經宗家歷代家主,成為戰國時代及江戶時代的宗氏居城及政廳。

 

從金石城南側 看金石城南牆以及作為金石城天然防禦工事的金石川護城河

金石川溝渠,從西邊山上延伸,經過萬松寺境內後,
出沖積扇來到金石城南側,圖為萬松院境內拍攝的金石川溝渠


 

以放眼日本全國來看,金石城並不能算是大型城郭,這座金石城也曾經在日本光榮特庫摩的信長之野望.新生及太閤立志傳V中登場,作為代表對馬國的城池。

 

信長之野望新生中的對馬宗氏



 

對馬宗氏以此金石城為根據地,像對馬島的武士們發號施令,同時更以此為根據地與朝鮮往來,更曾經在16世紀的戰國期介入壹岐乃至今日唐津一帶的政治及軍事紛爭。

 

平心而論,對馬島及宗氏除非是研究日韓交流史,不然即使是日本人也恐怕不太熟悉同島及對馬宗氏。

 

前述提到的日本光榮特庫摩的信長之野望系列也長年忽略對馬島,直到近年或許是受到對馬戰鬼的熱潮影響,而讓對馬國及對馬宗氏在最新作信長之野望新生登場。

 

或許是受到近年對馬戰鬼引起的對馬熱潮影響,
老牌的歷史模擬遊戲信長之野望也在
2022年推出的最新作
讓對馬宗氏及對馬島及金石城於遊戲中登場


不過其實金石城本身腹地不大,最代表的建築則是作為代用天守的大手門樓門(櫓門)

 

遠望金石城樓門,右邊則為2022年新開幕的對馬博物館


 

實際上,金石城雖然經過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但是整體的規模大都是在江戶時代完成,在寬文五年(1665),宗家第二十二代宗義真下令轉移金石城旁的國分寺以擴張城郭規模,並在寬文七年(1667)開始修建金石城的石垣及樓門,包含作為同城代表的大手門樓門,也是在寬文九年(1669)修建完成,我們現在所見的近世城郭「金石城」直到此時才正式成形。

 

 1669年才正式成立的金石城大手樓門,具有代用天守的功能,
現在看到的則是近代平成年間的
1990年復原的樓門


 

唯同大手門樓門於文化十年(1813)的火災中燒失,直到1990年才重建復原此大手樓門。

 

相信不少朋友來到金石城,看到這座1990年代復原的樓門,都會按下快門拍照留念,紀念這座活躍於16-17世紀的對馬宗氏之城

 

從金石城內側望金石城大手樓門 左後方紅白色建築則為對馬市的對馬市役所


進入對馬金石城後,會發現櫓門右邊的建築,為2022年新開幕的對馬博物館,該館非常適合想認識對馬歷史的朋友前去參觀。

 

筆者也曾寫文介紹同館,因此也分享給大家參考

(延伸閱讀:

位處日韓邊境之島的博物館-對馬博物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14.html)

 

位於金石城旁的對馬博物館,筆者推薦來到對馬一定要參觀的博物館


 

此外在金石城與對馬博物館的通道之間的空地,則有御台所門的遺構,在往對馬博物館的連通道上,也有設置御台所門的介紹說明看板,同時可以從該通道一覽御台所門遺構以及大手門。

 

御台所門的說明看板介紹 說明曾經存在於金石城的御台所門


 

同御台所門根據推測,是地位較低的對馬藩士等家臣進出金石城所走之門,今日雖然沒有留下城郭建築,但是包含石垣及建築遺構在內,仍能讓我們推定過往同城門的規模。

 

家臣所走的御台所門遺構以及遠方的金石城大手樓門

家臣所走的御台所門遺構以及遠方的金石城大手樓門



由於對馬位於日韓邊境,因此在江戶時代的日韓外交活動上仍扮演重要腳色,不但是朝鮮通信使的朝鮮官方使節團登陸日本的第一站。

 

朝鮮通信使行列圖
朝鮮通信使為16-19世紀兩百多年間,由朝鮮王國派遣官方使節團 訪問江戶的德川幕府的
日朝兩國的官方外交活動


(延伸閱讀:

日韓交流之窗-朝鮮通信使與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2/blog-post_26.html )

 


 

文化八年(1811),因故朝鮮通信使無法直接將國書帶往江戶給德川將軍時,而是以「易地聘禮」的形式,在對馬島轉交朝鮮國王給予日本大君(幕府將軍)的國書。

 

此次的轉移地幕府也特定派遣做為日本代表的小倉藩主-小笠原大膳正(小笠原忠固)來到對馬迎接朝鮮使節。

 

金石城曾在1811年成為幕府與朝鮮交換國書的場域,
金石城也成為幕方
(日本)代表 小笠原忠固的住宿場所



 

金石城也成為幕府代表上使小笠原大膳正忠固的宿館,因此為了迎接招待幕臣,當時也對金石城擴建了不少設施,使金石城擴築到建城以來的最大規模,而今日在金石城內,也能看到紀念此次幕臣來對馬迎接朝鮮使節的紀念碑。


作為日本的外交代表而來到對馬島接受朝鮮使節送上國書的
小倉藩主小笠原忠固



為了這次迎接朝鮮國書,金石城從前幾年的文化三年(1806年)至文化四年(1807年),金石城開始進行整建,而整建程至今所見的最大規模的金石城。

 

如果你走在對馬嚴原鬧區,除了金石城之外,也能在不少地方看到類似的朝鮮通信使幕府接遇之地的紀念朝鮮國與幕府進行外交的痕跡及紀念碑。

 

除了金石城外 在嚴原市區也留有不少 文化八年的幕府接遇之地的紀念碑
紀念這次 日朝外交活動
圖為位於對馬觀光情報館處的幕府使節井上美濃守的 宿館所在地遺蹟紀念碑


 

此外金石城作為戰國期及江戶前期的對馬宗氏居所,也在日韓交流史中扮演重要腳色,據傳在江戶幕府成立後,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積極恢復因為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而造成關係降到冰點的日韓關係。

 

為此德川家康將實際上的對朝鮮外交,交給朝鮮通的對馬藩主-宗義智負責,但是宗義智其實雖然在日韓外交上奉獻心力,但是也做出了對馬宗氏在日韓外交使的常見手段-欺騙外交。

 

 

有倒是與人往來講究誠信,甚至在對馬力推的江戶時代的日韓外交家,對馬家臣,同時也是儒學者的近江(今滋賀縣)出身的雨森芳洲。


強調與鄰國往來誠信交鄰的雨森芳洲



雨森芳洲也不斷強調他在對朝鮮外交上的「誠信之交鄰」,也就是「互不欺,不爭,真誠交流」的精神。

 

江戶時代對馬藩的儒者及外交家 雨森方洲秉持「誠信之交鄰」之精神與朝鮮進行外交


但是至少這一點不適用在中世的對馬宗氏的外交上,對馬宗氏自室町時代以來,便常常偽造朝鮮或是幕府的重要人物的印信。

 

然而對馬宗氏卻是出名的外交上「不誠信交鄰」,常使用偽印章等方式進行欺騙外交
照片為對馬博物館展出的對馬宗氏偽造的朝鮮國王「為政以德」的印信


 

以偽造的國書橫行於日韓外交圈,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否日韓兩方高層是否有察覺,還是已經察覺但是懶得管,對馬宗氏這招「不誠信交鄰」至少橫行於對馬海峽兩岸百餘年。

 

對馬博物館 展示的對馬宗氏如何透過偽造印以及偽造改竄國書橫行於日朝外交圈


被幕府將軍委任肩負日朝和解重要任務宗義智也自然繼承了祖先欺騙外交的看家本領,據傳在日朝國交恢復上,宗義智在慶長十一年(1607)偽造改竄朝鮮給予日本的國書。

 

以「不誠信交鄰」的原則,最終促使了日韓關係破冰
而促進了之後兩百年的通信使的日朝兩國官方之間的交流
圖為實際操刀的宗義智(信長之野望 新生)


儘管宗義智以及宗氏的「不誠信交鄰」,最終還是促使了朝鮮與日本這個侵略自己國家的侵略者,重新進行官方往來交流,而有之後兩百年的朝鮮通信使的李氏朝鮮及德川幕府之間的外交往來。

 

 由朝鮮國王 寄給日本大君(幕府將軍)的國書 現展於對馬博物館


也在這背景下,才有前述提及的文化八年(1811)的幕府上使小笠原忠固與朝鮮的通信使在對馬島金石城交換國書的「易地聘禮」。

 

德川將軍(日本大君)-德川家齊針對朝鮮國王的國書所寫的回函 現藏於對馬博物館展出


 

此外在在金石城北方的清水山上,還有另外一座清水山城,則據傳是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為了整備兵站方便朝鮮的補給,而委派宗義智在天正十九年(1591)修築的山城。

 

同清水山城早年根據19世紀成書(1811)的《津島紀事》的說法,是豐臣系的九州大名毛利高政所修築,近年的有力說法,則是宗義智為主力,並得到九州的武士相良長每、高橋直次及筑紫廣門等協助下修建。

 

包含金石城、清水山城及金田城三座城池,可以說是最適合在對馬展開攻略的城池,但是相比需要開車的金田城,金石城及清水山城皆位於嚴原鬧區,因此很適合一同包裝行程,實際上在對馬的觀光宣傳手冊中,也有推出清水山城、金石城及金田城等三座對馬城郭的介紹傳單。

 

展出於對馬博物館的 金石城及清水山城繪圖,
圖下方部分為金石城,上方的則為清水山城


 

筆者因為當日前往對馬為福岡-對馬當日來回行程,加上是與同伴同行,因此便沒有登清水山城。不過金石城的部分則逛好逛滿。

 

往金石城內部走進去,往西北走,便能看到往昔被稱為心字池的舊金石城庭園,與金石城為免費參觀不同,舊金石城庭園為收費區,需要付費參觀。

 

心字池(舊金石城庭園的介紹看板後方的清水之丘運動場 為金石城御館所在地的推定地


而包含舊金石城庭園、金石城遺址以及收藏在萬松院的三件套,以及前面提及的清水山城及金田城在內,也與壹岐及五島等日本西北部的離島的構成要件在2015年以國境之島為主題組成日本遺產國境之島壹岐、對馬、五島〜自古以來的橋樑

 

 包含金石城 以及萬松院及對馬藩主宗家墓所在內,都是2015年成立的
日本遺產國境之島壹岐、對馬、五島〜自古以來的橋樑的構成要件的一部分


 

日本遺產國境之島壹岐、對馬、五島〜自古以來的橋樑

中文官網介紹

https://kokkyonoshima.com/zh-tw

日文官網

https://kokkyonoshima.com/

 

 

名勝舊金石城庭園說明看板 及收費亭


 

名勝舊金石城庭園說明看板

名勝舊金石城庭園(心字池)入口


筆者去參觀舊金石城庭園的時候,收費亭的阿伯非常熱情,還跟筆者介紹在右側的空地,也就是對馬市嚴原體育館前的清水之丘運動場,其實正是推定以前金石城的御殿所在地。

 

舊金石城庭園旁的對馬市嚴原體育館前的清水之丘運動場,
其實正是推定以前金石城的御殿所在地


在當地人的介紹下,筆者也對金石城的建築配置有更深的認識。

 

舊金石城庭園舊稱心字池,為金石城的一部分,現在是由對馬市教育委員會的政府機關管理,同庭園是宗氏第21代宗義真在元祿六年(1693)於金石城的西側,委託對馬藩主御用的陶工頭(也是對馬藩士),位於韓國釜山的釜山窯(倭窯)的中庭茂三(????~1694)修築。

 

 

根據宗家文書《毎日記》中也能看到從元祿三年(1690)至元祿六年1693年間,曾在「御城」(金石城)打造「心字池」的紀錄。

 

舊金石城庭園的心字池,為山水枯石的日式庭園,成立於1690~1693年之間,
現在看到的則是近年來的復原庭園,左後方的建築為萬松院山門


現在看到的舊金石城庭園「心字池」,則是根據1997~2003年,長達六年進行的考古挖掘調查成果為依據,而復原的庭園建築,並在平成十九年(2007)指定為名勝。

 

 舊金石城庭園的心字池,為山水枯石的日式庭園,
成立於
1690~1693年之間,現在看到的則是近年來的復原庭園。


走進舊金石城庭園,庭園本身不大,為枯水山石的傳統日式庭園建築,收費亭的阿伯提醒筆者,參觀完後,可以從出口在走過去萬松院參觀。

 

舊金石城庭園的出口,一出去就走到金石城搦手門的升形虎口,
隔壁便是宗氏歷代藩主的墓所及菩提寺 萬松院


筆者在舊金石城庭園參觀完後,也從庭園的後門走出,來到了相當於金石城後門的位置金石城搦手門的升形虎口

 

金石城搦手門(銅門)與升形虎口,右後方為舊金石城庭園的出口


搦手門在19世紀的金石城繪圖被稱為銅門,其相當於金石城的後門,被認為是在17世紀下半葉或是18世紀所修造,若考量時間點來看,或許可有可能是寬文七年(1667)宗義真大規模修造金石城及城樓時期所修造也說明定。

 

搦手門處雖然沒有留下古代的城樓建築,但是在這邊我們還是能看到石橋以及石垣等城郭遺跡。

 

金石城搦手門(銅門)與升形虎口 搦手門遺構部分 西側的樓台石垣保存較好,
東側已在
1950~1960年代的學校修建工程中遭破壞,現僅復原原本的三分之一規格


但很遺憾的是,搦手門的遺構不少部分都在昭和三十年代(1955~1960年代前後)的學校修建工程中,遭到破壞,比如上圖照片,就能看到照片右側(東側)的石垣比較低,而照片左側(西側)的石垣則保存比較良好。

 

此便是因為東側的搦手門城樓樓台(櫓台)在昭和三十年代的學校修建工程遭到破壞,僅有西側保存在完善。

 

而在經過1990~2000年初期的平成年間的調查之後,為了讓人門能夠掌握樓台的規模,而在原本東側樓台的位置,恢復城樓約三分之一的高度的石垣,而形成我們今日看到的景致。

 

金石城搦手門(銅門)與石橋


走過搦手門在我們西側的,便是對馬宗氏的聖域萬松院以及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萬松院 山門,同山門為1615年修建的桃山式建築


 

對馬藩主宗家墓所位於金石城西方,也就是金石城的正後方的清水山上,我們在搦手門旁便能看到一個冠木門,上方則是由山林及階梯組成,往上走便是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號稱日本三大墓地


 

同墓所號稱日本三大墓地(雖然筆者其實有點懷疑是否有跨大),不過冠木門並未開放,而在另一旁的寺廟建築,便是萬松院,萬松院初名松音寺,是宗氏第二十代宗義成為在元和元年(1615)逝去的父親宗義智祈求冥福,而在同年修建的菩提寺,之後因宗義智的戒名而在元和八年(1622)改名萬松院,同寺也改稱萬松院。

 

宗義智畫像 同畫像收藏於萬松院內


 

萬松院為日本國指定史蹟,與舊金石城庭園相同,同樣是付費參觀,內部本堂安置了歷代德川將軍的牌位,更據傳有朝鮮國王贈與對馬宗氏的甲冑,以及後水尾天皇的第三皇女鏡之宮題字「萬松精舍」的皇室御賜匾額,此外萬松院也收藏了宗義智的畫像。

 

萬松院除了對馬宗家墓所 也收藏了不少文物當中也有見證日韓關係交流的文物


山門是戰國時代後期的桃山式風格建築,於元和元年(1615)修建,至今已有410年的歷史。

 

萬松院內的 日本國指定史蹟 萬松院的 看點介紹說明看板


 

不過筆者在事前未做好功課,不知道本堂內有歷代德川將軍的牌位及對馬宗氏的甲冑,加上寺院內告示指標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本堂可以進去,因此未進入本堂參觀件正上述的德川將軍的牌位及朝鮮國王贈與對馬宗氏的甲冑,直到回到台灣後查詢網路才發現,原來可以進去參觀且有人進去參觀拍照介紹過了。

 

萬松院境內

萬松院本堂建築


此外萬松院境內也安置了諫鼓,據說是當領民對宗氏有意見打算進行諫言時可鳴鼓敲打的民意申訴的機制。

 

諫鼓,據說是當領民對宗氏有意見打算進行諫言時可鳴鼓敲打的民意申訴的機制


 

同時在萬松院北側的清水山麓上,則深眠者宗氏歷代藩主。

 

從南側望萬松院山門及對馬藩主宗家墓所的百雁木階梯


走過被稱為百雁木的林蔭石階梯後。

通往對馬藩主宗家墓所的稱為百雁木的林蔭石階梯


宗家墓所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依據所在高度分別區分為上御靈屋、中御靈屋及下御靈屋三個部分。

 

宗家墓所中段的中御靈屋,據說這裡也深眠了第十代的宗貞國


境內還有被稱為萬松院的大杉木的長崎縣指定天然紀念物杉木的古樹。

 

萬松院的大杉木 為長崎縣指定天然紀念物杉木的老樹


包含宗氏第十九代宗義智(1568-1615)為首~直到19世紀逝世第三十二代宗義和(1818-1890)為止,歷代十四名宗氏藩主及其妻女、子嗣葬在此萬松院內的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對馬藩主 宗氏第19代 宗義智 墓所 合十 與其他後世子孫相比,
其墓所較為樸素,卻是之後歷代子孫葬身於萬松院之始


此外境內含有活躍於15世紀室町時代的宗氏第十代宗貞國(1422-1494)的墓所在山腰的中御靈屋,而在上御靈屋也有宗義智在內的歷代家主其其妻室,當中也包含擴築金石城到今日規模的第21代宗義真(1639-1702)以及其夫人。

 

宗氏第21代 宗義真()及其夫人()墓所


乃至以及20世紀的第三十六代家主宗武志(1908-1985)之墓。

曾經迎娶朝鮮公主經歷過20世紀風風雨雨的宗氏家主 宗武志 墓所

 

宗家當家宗武志(左)與朝鮮公主李德惠(右)夫妻
在1931年5月8日新婚後同年
於 宗武志的宗家曾經統治的對馬島嚴原所拍攝的新婚夫妻照片


可以說是宗氏一族的聖地。


被明治政府封為從三位的 華族 宗伯爵 宗義和 墓所

 

不管是否日本三大墓地是否有誇大之嫌,宗家墓所確實不小,能讓人感受到一國()之主的規模,且在天氣好的白天下,藏身於山林的墓所並不會給人感到恐懼,反而給人清幽的感覺。

 

不管是否真的是日本三大墓地,宗家墓所確實有夠大,
天氣好的白天 其實也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
   

但是只限白天,如同其他的大名墓所相同,雖然白天或許清幽,但是筆者還是不敢想像在黑夜來到此「夜總會」。

 

萬松院本堂 筆者在從宗家墓所下山時也有看到有團體觀光客
正在萬松院門外 由日語領隊用日文介紹萬松院的歷史


筆者也在這一天參觀了對馬藩主宗家墓所,並向對馬島之王宗義智在內的歷代宗氏當家致意。

 

來到對馬 當然要跟對馬島之王 宗義智為首的對馬宗氏拜碼頭致意


 

最後筆者還是想說,金石城為中心的嚴原鬧區,很適合規劃一日或半日遊的行程,除這次介紹的金石城及萬松院之外,筆者也很推薦可以和之前筆者介紹過的對馬博物館及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乃至上文提及的清水山城一同規劃來一躺對馬的人文知性小旅行,認識這座位於日韓邊境之間的國境之島-對馬島。

 


 

2025筑紫對馬行

日韓交流之窗-朝鮮通信使與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反映歷史的地圖博物館-善鄰(ZENRIN)博物館

柳川與立花-(壹)-立花家史料館與立花氏庭園

柳川與立花-(貳)-立花式款待-料亭旅館 柳川藩主立花邸 御花

柳川與立花-(參)-立花與他的歷史-柳川藩主立花邸 御花與立花氏庭園文化財導覽解說體驗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24.html

柳川與立花-(肆)-立花三柱-立花宗茂、立花道雪、立花誾千代與三柱神社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29.html


柳川與立花-(伍)-夾雜在兩次立花之間的筑後國主田中吉政


柳川與立花-()-立花道雪與高橋紹運也無法攻克之城-難攻不落柳川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06.html


蒙古襲來的活見證-西新元寇防壘及元寇神社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10.html


日本之窗-福岡市博物館與福岡塔


柳川與立花-(柒)-柳川與立花的歷史-柳川古文書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12.html


 位處日韓邊境之島的博物館-對馬博物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14.html 


國境之王-對馬島之王-對馬宗氏 金石城X庭園X萬松院X宗家墓所

 

 

金石城 資訊

參觀免費

住所

817-0015 長崎県対馬市厳原町西里200

 

舊金石城庭園 參觀資訊

參觀   大人         310日圓

           中小學生 110日圓

 

萬松院 參觀資訊

參拜費

          大人     300日圓

         高中生   200日圓

         中小學生 100日圓

         導覽書    10日圓

 

交通

抵達對馬

福岡-對馬 航班約30分鐘

來回票價約 四千台幣

搭乘巴士

對馬山貓機場-嚴原(IZUHARA)(30分鐘)

單程710日幣 來回約1420日幣

可公車上購買一日套票 1040日圓

 

嚴原公車站車站位於對馬觀光情報館前

 

對馬觀光情報館(観光情報館 ふれあい処つしま)

對馬博物館

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

金石城址

萬松院

舊金石城庭園

對馬藩主宗家墓所

步行皆五分鐘

 

對馬博物館 官網:

https://tsushimamuseum.jp/

 

對馬朝鮮通信使歷史館官網

https://www.t-ctm.jp/

 

平常展的門票售價為

一般民眾550日圓 大學生及高中生330日圓 國中生及小學生220日圓

開館時間 09:30-17:00(最晚入館時間16:30)

休館日 週四(如遇到例假日則下個平常日) 新年假期(12/28-1/3) 可能會有臨時休館

 

 

金石城址 GOOGLE地圖資訊:



萬松院 GOOGLE地圖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