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筑紫瑰寶~九州國立博物館~鎮西二十載的日本國立博物館~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筑紫瑰寶~九州國立博物館~鎮西二十載的日本國立博物館~

 

九州國立博物館 肩負傳達歷史及文化任務的鎮西二十載的日本國立博物館


 

筆者在今年2月來到了筑紫之地進行了小旅行,也參觀了當地的不少博物館,在這當中也包含九州之地的殿堂級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

 

相信不少朋友應該都是與筆者相同,是從福岡出發前來參觀九州國立博物館。

 

因此相信都是搭乘西日本鐵道(西鐵)從天神站出發,並從福岡鬧區的天神站出發經西鐵二日市站轉車進入太宰府線後抵達西鐵太宰府站。

 

西鐵太宰府站,能看到到處充滿古風的車站建築特色及與天滿宮有淵源的梅紋


並可能順道參觀位於九州國立博物館旁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具有宗教意義的景點太宰府天滿宮。

 

太宰府天滿宮 祭祀學問之神 菅原道真的神社 位於九州國立博物館的西側山腳


 

九州國立博物館也被簡稱為「九博」又或者「九國」,是位於太宰府東面的山上。

 

九州國立博物館 位於太宰府天滿宮旁 照片為西鐵太宰府車站月台內的廣告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戰國粉或城粉,附近還有岩屋城、寶滿城、筑前高尾城、水城及大野城等歷史景點。


(延伸閱讀:

「嗚呼岩屋」背後的另一面—意想不到的血戰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_9.html )

 

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維新人物秘話(十四)立石斧次郎

 文責:松


立石斧次郎(長野桂次郎)



在交通和資訊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異國人一無所知,往往抱有一種奇妙的想像,尤其是孤懸海上、相隔萬里的日本和美國,彼此不相往來,更是如此。在日本與美國首次接觸(黑船來航)之後,日本人的繪畫中,便把培里畫成猙獰扭曲的面貌,仿似日本傳統妖怪「苧績」一樣。隨著接觸日益加深,兩國人民對對方的印象也隨之變化,出現在日本繪畫中的美國人,也變得「紳士」起來。

 

萬延元年(1860年)幕府出使美國,出現在美國人面前的日本使節,畜著髮髻,配著長短雙刀的形象,對美國人來說無疑是新鮮的。那是日本自從兩個半世紀前支倉常長的慶長使節團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出國。那也是美國民眾第一次與日本人接觸。

 

使節團當中有一個人特別受美國人歡迎,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陣旋風。他叫做立石斧次郎(1843-1917)。

 

立石斧次郎是旗本小花和家的次子,自幼跟隨舅舅立石得十郎學習荷蘭語和英語,並隨舅舅一同到下田美國公使哈里斯處精修英語。安政五年(1858年)進入長崎英語傳習所,翌年成為神奈川運上所(稅關)見習翻譯。

 

命運的轉折點很快降臨在這位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身上。萬延元年(1860年)幕府派出使節團前往美國以交換條約,立石斧次郎與舅舅得十郎以無酬見習翻譯的身份隨行。斧次郎在船上到處跑,與美國水手建立了深厚友誼,美國水手都給他取了「Tommy」的暱稱——取自斧次郎幼名為八的「為」字日文發音「タメ」的諧音,也給他取了一個諢名「ピーピング・トム(Peeping Tom=偷窺狂)」——取自古時候有名的Godiva夫人為民請命的故事,似是取笑斧次郎在船上到處蹓躂偷瞄的意思,又或是以「Tommy」的暱稱諧音來戲弄他。

 

相比肩負政治任務、正經八百的幕府使節,美國人更愛陽光煥發、朝氣勃勃的少年斧次郎。他一登陸美國,就馬上成為美國人的焦點,所到之處,無不招引大批婦女「朝聖」,為求一睹偶像丰采,斧次郎還會給粉絲製造驚喜,炒熱氣氛,甚至有妙齡少女為了與斧次郎見面,直接到其下榻的飯店,躲過保安的守衛,企圖直闖斧次郎的居室,因而造成騷動。有留美德國音樂家Charles  Grove創作了一首舞曲“Tommy Polka”來記錄當時斧次郎掀起的旋風:

 

Wives and maids by scores are flocking round that charming, little man, Known as Tommy, witty Tommy, Yellow Tommy, from Japan.

 

斧次郎回國後,開辦英語塾教授英語。他的學生當中,有後來成為三井物產掌櫃益田孝、津田塾大學創辦人津田梅子的父親津田仙等等。

 

戊辰戰爭期間,為了避開新政府追查,便改以遠祖的苗字長野氏為名,明治四年(1871年)再改稱長野桂次郎,同年獲准以翻譯身份隨同岩倉使節團出使美國。但這時候距離萬延使節團訪美相隔了整整十一年,美國和日本相繼經歷了南北戰爭和明治政變,斧次郎其人也步入中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這第二次訪美,斧次郎早已被人遺忘,無法再掀起「Tommy小旋風」了。

 

此後斧次郎歷任北海道開拓、夏威夷日本人移民監督、大阪控訴院翻譯等稱不上重要的職位,退休後在伊豆隱居,直到大正六年(1917年)逝世。

 

#立石斧次郎

#使節團


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崇元寺-祭奉琉球國歷代國王神位的琉球國廟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舊崇元寺第一門及石牆」琉球國廟 崇元寺 留存遺構


位於那霸市區,有一鬧中取靜的小公園,這座公園曾經是琉球王權的象徵地之一,這座公園的名字便是崇元寺公園。

 

崇元寺公園在今日,留有舊崇元寺的石門,以及一座蓋在舊崇元寺遺址的小公園。

 

崇元寺公園位於今日那霸市泊港附近,距離單軌電車站牧志站、美榮橋站及安里站距離皆在一公里左右,步行只需約十分鐘左右,當中又以牧志站最近。

 

此外在崇元寺公園外的石門前,也有公車站崇元寺前站牌,如果搭乘部分120號經牧志路線的公車,也可於崇元寺站牌下車,直抵崇元寺。

 

 

崇元寺具有琉球國國廟地位,原為一座臨濟宗寺院,山號「靈德山」。同寺廟位於連接首里與那霸之間的泊村,是琉球歷代先王的牌位供奉寺廟,在這邊曾經供奉了琉球之祖舜天,直到最後一任中山王尚泰的神位。

 

崇元寺坐北朝南,四周由石牆所圍,南面的正門則有三座拱門形成的石門,以及側門等作為進出。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舊崇元寺第一門及石牆」琉球國廟 崇元寺 留存遺構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有大功必傲嬌(?)伊達政宗告訴你當年他到底有多勇!

 文責:站長


向旁人說自己當年有多勇的伊達政宗


看來政宗公的人氣還不錯,同時大家好像還是對關原之戰依依不捨(?),那就再來分享一下政宗公關於關原之戰的語錄吧wwww


政宗是出了名的「寫信狂」,存世的長短書信多達數千封,同時政宗也很喜歡跟家臣聊天說事話當年,晚年時尤甚,於是有近臣私下記錄了親耳聞得的內容,然後寫下來。其中就有政宗提及關原之戰的事:


事主-伊達政宗



「石田治部少輔(三成)謀叛天下,西國的毛利(輝元)、安國寺(惠瓊)等人一同出陣關原,與家康公爭奪天下。這時三成陣營的數人向我方送來書信,要求我與他們聯手,後來又發信三、四次,信中說只要我答應,關東到奧州都任由處置。第五次來信時筆鋒一轉,警告我說


『難道閣下已然忘記秀吉公恩義,要與家康同流合污嗎』


我聽到後立即扣留使者,心想


『我跟各路盟友已然交換誓約,竟然說我忘記秀吉公的恩情,實在難以接受,再說我與家康公多年交情,我又豈可斷其交情,跟出師無名的三成一黨合作呢?』

 

於是我派人跟三成陣營說『待會師關原後再說』。後來我與家康公會面,又呈上三成一黨送來的邀約信和回信。家康公握著我手說

 

『兩家多年之盟不改不變,有你在天下二分之時的忠義,只要德川家存世,絕不冷待伊達家,此事只要伊達家存世,我等絕不相忘!如今奧羽兩國尚有人與三成勾結,謀叛天下。我已無餘念,當即率軍奔赴關原,在三成之黨尚未糾合前,將他們全數擊潰,砍下他們的首級。你趕緊回國,擋住上杉景勝,擊敗其他叛徒,奧州裡所有與我為敵的人都交由你處置。如果這事需時不少,那等我解決關原的敵人後,再揮師奧州,與你一起收拾敵人』。

 

家康公說罷後,我跟他交杯共飲,預祝勝利,然後我便率兵回來,按計劃行事。」


對不起了西軍粉、三成粉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