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從譯作歷史書觀第三語史料二次翻譯之難度與瓶頸!

 文責:站長



有朋友問到我拿到的《武士革命》(Samurai Revolution,下面簡稱“本書”)怎樣。時間關係此篇感想寫作時只讀了開首的部分,大概因為是原作是英文的關係,原作者Romulus Hillsborough熟練的文筆已經把很多日本史的概念加以處理,剩下來的硬骨頭暫時看來不多,也比較好處理。


《武士革命》(Samurai Revolution,下面簡稱“本書”)

加上是英譯中的關係,很多的日本史概念已經由原作者利用淺易的白話做了解釋,這對譯者來說自然比較好跟進和處理的。

 

這本書的譯者袁皓天先生之前曾翻譯《武士威廉》(Samurai William,原作者:Giles Milton),遺憾的是我還沒讀過譯作,原作也只在很久前略微看過。這次本書的翻譯到目前的部分來說沒有明顯的問題,但還是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要思考的,那就是史料二次翻譯的問題。

 

所謂的二次翻譯是譯作經常遇到的,原作的題材是關於原作的語言和譯作的語言以外的第三方語言(本書就是日語)。本書裡一開始,原作者Hillsborough便引用和翻譯了勝海舟的《解難錄》來讓讀者了解德川日本的各種情況。





問題就是,史料從日語翻譯成英文(上圖),然後再翻譯成中文(下圖)後,史料的原話便因為翻譯再翻譯的影響而變得似是而非。




 

下圖提到的日語原文是這樣(《勝海舟全集第九·三十一》)的:

世祿に安じ、旗士の称を以て群諸侯に重せられ、且邦内の政に預るを以て居住華美、生計安逸、終に剛邁之気性挫折して、浮華弱風を成し、終に用ゆべからざる一種の人物を養成し…

 

如果直接翻譯原文的話,大約是這樣:

 

(旗本)安於世代相傳的俸祿,以旗士(旗本)之名譽為諸侯所尊重,而且得以參與國政,於是居所奢華極致,生活苟於安逸。結果(武士的)剛勇豪邁之氣概不繼,變成虛榮懦弱,終究成為一群無用之輩。

 

相比之下,譯作的翻譯也沒有相差多少,意思相若,但從反映原本的角度而言,終究有點偏差和不準確。問題是這該怎樣處理呢(可能一般讀者不會像我那麽計較吧?笑)?

本書譯作最後把原著的注釋也都翻譯過來了,換言之,譯者理論上是知道引用資料的出處,如果能力上可以,又熱心的話,當然去看看原文,然後參考一下(讀過不少英文著作引用古代中國經典時,譯者大多能找到原句,再在譯注裡加以補充,當然這個是因事制宜了)。反過來說,如果譯者只能翻譯原作的語言,但對第三方語言無能為力的話,那也是無可奈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