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戰國武將死亡之謎

 文責:站長



這本書好像出了中文版,#但基本上可以無視,為何呢?

原版在日本出版時也就是一本「呵呵呵」的作品,而且每幾年就一本。說是現代醫生/法醫據史料判定大名武將的死因。問題是翻開一看,忍不住會翻桌:

「幹!不大多都是軍記小說嗎!?史料個毛啊!?(職業病發作)」

說到可信史料,其實大部分武將的病因死因原本應該是有據可依,只是在我們看到前早已湮滅。畢竟古人沒義務也沒必要留下病人親人的病歷和處方,這也算是隱私嘛(笑)。

所以,以上那些現代醫生判斷的,既非有據,也充其量不過是「在不可信的狀況下作出的狀況判斷」。所以「呵呵呵」便可。

當然,不是所有武將都沒法得知其病因和死因,戰國時代的「仁醫」曲直瀨道三就留下過他診治大名武將的診斷記錄,詳細的有機會再分享。這裡舉例道三觀察到著名武將蒲生氏鄉死前重病狀態時的病狀:

「面色呈黃黑,頭部枯瘦,下血(黑便=肛門排血)嚴重」


根據上述道三的診斷,現在一般都有理由相信氏鄉是死於黃疸病,或肝膵功能衰竭相關的疾病。


不過,像氏鄉這種留下明確病歷的並不多,所以有根有據的例子很少。除了致命疾病之外,有一種疾病是不少戰國武將患上的,那就是眼部疾病。以前也曾寫文提到,從歐洲來到日本的傳教士都發現,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不同階層的日本人都普遍患上眼病。最明顯的共通症狀就是漸漸失去視覺。當然,引起這症狀的原因繁多,不能類比。只是,戰國武將在中晚年患上眼病而不能視的個案不少,甚至影響到他們簽發書信政令,需要改用印鑑,以維持公信力。


疾病以外,戰國武將也有一些共通的不良嗜好(嚴格上來說可能是日本人從古至今的普遍現象),第一大號就是喝酒,甚至酗酒。不少武將因為喝酒,輕則失態犯諱,重則酗酒奪命,甚至需要他力阻止。例如大家喜愛的(?)小早川秀秋存在年少酗酒的問題,嚴重到秀吉寫信警告(這跟關原之戰和大谷吉繼無關啦~)。


不過,也不是所有武將都酗酒或嗜酒的。如織田信長在各種記錄上顯示他不好酒,似乎是非必要時便不會喝(所以看到有漫畫和大河劇描寫他喝葡萄酒,我為信長被黑,感到難過www)。

另外也有善於養生的武將。著名如毛利元就、德川家康和伊達政宗(信長如果沒有被弒,或許也很長命)都是好例子。當然,三人將自己的長壽秘訣作出不同的解釋。

元就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自己虔誠城日夜向神佛和太陽禮拜;家康到了晚年是鑽研漢方醫藥學,而政宗則是嚴格遵守少時師傅虎哉宗乙的自律教導。

說白了,他們都明白到「生命誠可貴」「留得青山在」「健康是革命的本錢」的道理。背後在史料可視的範圍以外,嚴格律己,遵守醫師意見(如元就就曾接受曲直瀨道三的治療和健康建議)。


另外,有趣的是元就、家康和政宗三人不約而同的都是「多產」爸爸,而且一直「生產」到行將就木前為止。


毛利元就晚年的兒子毛利秀包(「小早川」秀包其實不正確啦~)是在元就(1571年死去,75歲)死前五年的「產品」。


德川家康的么女市姬於1607年生,當時家康65歲(註:家康於1616年死去,74歲)。


伊達政宗60歲時(1626年)生下四女兒千菊姬,政宗死時70歲(1636年),所以是死前十年所得之女。


表面上看,大名武將妻妾多,好吃好住,營養豐富,良醫名藥隨身群集,晚年得子好像很正常。但是戰國到織豐時代的醫藥還在發展之中,而大名武將們一直處於精神極度繃緊的狀態,日憂夜慮。所謂積勞成疾,久憂得病,能長命之餘還能晚年得子著實不易,非長期律己自律而不能也。


不少人譏笑家康的成功「不過是靠長命和好運」,這在日本戰國武將的眼裡看來,著實是一種能力,而且這種長命也非長臥病床拖延的長命,而是將生命一直燃燒到最後,到咽氣前不長的日子裡仍然在指劃籌謀和「生產」,這樣看來,「靠長命而已」之評不過是我們現代人養尊處優下的一種無知和傲慢罷了。


最後引用曲直瀨道三寫下的養生之道訓話:

不養生之人於死時混身無力,惶惶然而終也,豈有善終而了哉?夫不明養生之道者,以為養生可制天道命數,又復而不養生,終自縮定命而不知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