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戰國時代的攻城戰-淺談攻城戰與城堡

文責:站長

相責:站長 小編 陳家倫

眾所周知,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古代軍事發展史的重要時期,除了十六世紀中的火器革命(鐵炮/火繩槍)為粉絲熟悉外,另一個既具影響力,同時又有代表性的歷史性突破,就是在戰國時代全國林立的城池。

 

日本戰國時代的城池總共有多少,恐怕難以準確統計。那是因為戰國時代的城池不論大小,是基於完全的實用主義而建,且不像江戶時代那樣被統治者限制數量、地點和規模。換言之,只要人力物力財力足夠,戰國時代的武士領主以及村落、寺院的統治者隨時都會建築城郭,以策萬全。

 

而且,除了軍事因素的考慮之外,隨著該時代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一些城郭還兼具保障道路安全的作用,確保物資和金錢順利流通。此外,日本的城郭裡有不少其實屬於「舊城新修」的翻新品,一些年代久遠,且早被荒廢的舊式簡易城郭,底者是建在山上的廢寺都經常被後人「重修再造」。

 

因此,日本的「戰國之城」數量遠超我們的想像,部分城郭更可以分為多個時期,每個時期的規模不一,隨著高科技的勘探技術開始被廣泛利用,配合傳統的考古挖掘和對照文獻資料後,這些城郭的歷史分期不再是困難的作業,而上述那些不為人知、名不經傳的小城郭也陸續被城郭研究者和業餘愛好者發現,久而久之,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小城郭總數以緩慢的速度增加。


箕輪城


 

由此可知,日本戰國時代的城郭不是武士領主的獨佔領域,不少村落、寺院都有自己的城,說是「五里一小城,十里一大城」也絕非誇張。當然,對比武士領主動員領民,配合軍事知識和技術築成的實戰型城郭,村、寺的城池不論規模和技術都相對遜色,且目前也相對單一,但它們都是為了保護建造者和其所屬的人群和集團服務的。

 

那麼,當時的攻城戰究竟有什麼特色呢?相比織豐時代後期建造在平地的「平山式城郭」,戰國時代的城郭大多建在丘陵和山崗上,一方面居高臨下,監視敵軍頭舉一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來犯者攻擊城郭的難度、成本和時間,以及敵兵的體力。為此,城方定期派人砍掉山上的樹木,以免阻礙視野,因此,現在我們看到的那些被樹林遮蓋的山城遺址,均不是當時的原有樣貌。


長谷堂城(照面正中央山頭)
如今雖已被山林覆蓋,但是在戰國時代並非這個樣子

另外,在陡坡或嶮要的山上修築城郭,除非是富有財力的領主,或所在地十分重要,不然一般的山城大多面積佔地不大,每個空間(即日語所謂的「曲輪」)大小不一。小型山城的曲輪平均只可容納十人~二十人左右,最大的山城曲輪才能夠容納近百人的空間,為求節省成本和人手。還有,除了戰略要地以外,很多山城都沒有常駐人員,或只有少量人員輪番駐守和打理,直到戰事一觸即發時,領主和戰鬥員才會上山集結,準備防守。

 

站在守城方的角度而言,擊退敵人遠比全殲敵人更加可行和實際。為了加大敵人來犯的成本風險和難度,築城者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利用地形特徵和自身的設計,盡可能地設置刁鑽的上山路線和死角,以便埋伏和從盲點突襲敵人,或讓敵人在上山的途中迷失方向,浪費體力。換言之,只要攻守雙方的兵力差距不存在壓倒性差距,且確保水源充足,守方優勢相對明顯。

 

當然,攻城方絕對不會就此坐以待斃。既然要攻下敵城,迫其投降比犧牲大量兵力人命代價去攻陷城池更合乎利益。為此,與其派人勸降,在更早的階段送間諜(即忍者)到敵城內偵測地形、防衛配置的情況,或通過間諜誘使城內人員倒戈,或通過間諜與一早安排的內應取得聯絡,又有甚者,是直接派間諜到敵城內製造混亂,事成後立即趁機攻城,一舉拿下。一旦上述手段都無法建效的時候,攻方要麼小心翼翼地退兵,再待時機來犯,要麼在條件許可之下,對城方實施長期包圍,迫使城兵城將投降。

 

不過,要實施長期封鎖和包圍,攻方除了要盡快切斷守方的水源、食物供應,使其不攻自破外,自身的物資和後勤也不容有失。由於戰國大名的士兵大多是農民,為了確保糧食生產和經濟效益,長期圍困敵城也不會超過半年,否則士氣低落下,攻方也將面臨得不償失的困境。

 

由此可見,戰國時代的攻城戰絕非是純粹的拚人力和物力的暴力行為,背後存在各種考慮、非暴力的角力和計劃,即便規模不大,但也絕非兒戲,任何人可以容易地完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