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上杉景勝傳-(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三節 小田原征伐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站長

小田原征伐

隨者四國征伐與九州征伐的順利,東國兩位戰國大大名上杉景勝與德川家康的臣服。以及『關東惣無事令』與『奧羽惣無事令』等私戰禁止令的命令發佈。豐臣秀吉與豐臣政權儼然如同真正的天下人號令者整個日本。

 

但並不是所有的戰國大名都願意效忠豐臣氏與豐臣秀吉。奧州的伊達政宗依舊是違反豐臣氏的『奧羽惣無事令』對南陸奧的蘆名氏與相馬氏進行攻擊。關東相模小田原城的後北條氏家督北條氏直以及其父親北條氏政對於豐臣秀吉要求北條氏直等人上洛一直不與理會,並不斷攻擊壓迫向中央政權豐臣氏與秀吉示好的佐竹氏。

 

終於在天正十七年(1589)因後北條氏家臣沼田城代猪俣邦憲攻擊真田氏的名胡桃城的因素下。豐臣氏與豐臣秀吉以後北條氏違反『關東惣無事令』。號召各路諸侯前來討伐後北條氏,史稱小田原征伐[i](小田原攻擊)


後北條氏居城 小田原城



在這之前,上杉景勝一直跟南信濃的小笠原貞慶有領土爭奪。因小田原征伐之故,與小笠原貞慶進行信濃爭奪的上杉景勝在此契機下與小笠原氏進行休兵。

 

同時由於小田原征伐的關係,上杉景勝原本授命與佐竹氏一同討伐伊達氏為蘆名氏恢復舊領的軍事行動被授命暫緩。[ii]上杉景勝與上杉氏響應豐臣秀吉的討伐令。因而上杉景勝與前田利家、真田昌幸等人便成為豐臣軍北陸道進攻部隊的指揮官與先鋒。


與上杉景勝同為北陸攻略軍的指揮官的前田利家


 

天正十七年一月九日,豐臣秀吉命令上杉景勝信濃領的部隊從信濃出陣,同時在二月九日對越後領的上杉軍下達等到二月中下旬北國積雪融解之後,北國的越後軍也必須正式出陣。[1]

 

下令討伐北條氏的 豊臣秀吉画像 (佐賀県立名護屋城博物館所蔵)



小田原征伐期間,由於上杉景勝所屬的越後與北陸道由於鄰近關八州(關東),因此軍役上最為吃重。我們從《太閤記》中有關豐臣秀吉對於小田原征伐的史料中看出上杉景勝等北陸道大名所需負責的軍役乃是一百石出兵6.5人之高負擔。

 

『明春關東出陣之軍役

 

五畿內半役、中國(地方)四人役、四國同(中國地方)、坂東(關東)至尾州(尾張)等軍役數六人役、北國(指北陸道)六人半役、遠州(遠江)、三州(三河)、駿州(駿河)、甲州(甲斐)、信州(信濃)等五國(指德川領)七人役。 

右文[2]之軍役之旨務必備妥,來春三月朔日出陣,攻平小田原北條(後北條氏小田原城)。務忠勤以待,完成如上之事。

 

天正十七年 己丑十月十日 朱印(豐臣秀吉)』

                     (『《太閤記》』)

 

北陸道進攻部隊一共三萬五千人,當中以前田利家為總大將,包含從加賀出發的前田軍一萬八千人、一萬名上杉軍與三千名真田軍。上杉景勝於三月一日從春日山出陣並行經碓冰嶺,從信濃攻入上野。

 

在上杉景勝與前田利家指揮下,北陸道的進攻部隊於三月下旬進軍至松井田城,隨即圍攻大道寺政繁父子所籠城的松井田軍,上杉景勝為了有效攻擊松井田城,除在四月一日與前田利家共同收到命令在松井田城建立付城之外[3]於四月中旬派遣藤田信吉為別動隊,攻擊松井田城的各個支砦,。四月二十日,松井田城的大道寺政繁父子獻城投降。[4]

 

隨後上杉景勝向箕輪城(今群馬縣箕輪町)、廊橋城、石倉城發動攻勢,對北關東進行壓制。後進軍武藏河越,這時上杉景勝收到秀吉下令攻擊鉢形城(今埼玉縣寄居町)的命令。[5]

 

鉢形城



豐臣秀吉於五月十三日對上杉景勝下達:「盡速圍攻鉢形城!」命令。[6]

 

鉢形城守將乃是後北條氏當主北條氏直之叔、前當主北條氏政胞弟‧藤田(北條)氏邦。也是小田原征伐中力求抗戰的後北條氏主戰派指標之一。因此鉢形城遭到藤田氏邦的頑強抵抗。上杉‧前田軍一度陷入苦戰,但最終在淺野長政等援軍趕來之下,藤田氏邦終不敵聯軍,六月十四日時便向上杉景勝等獻城投降,藤田氏邦於正龍寺進行出家,以保全性命。


不敵討伐軍而開城投降並削髮出家的北條一族 北條氏邦(藤田氏邦)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接受鉢形城受降後,上杉景勝與前田利家隨後向八王子城進攻,但卻面臨比鉢形城還要頑強的抵抗,六月二十三日,八王子城遭聯軍攻陷,後北條氏城代橫田氏與一千名士卒戰死。秀吉在六月二十九日命令上杉景勝等送上八王子城所捕的六十多名女眷,企圖利用這些小田原城中的家臣的女眷,瓦解城中守軍的士氣。(『新-三一九』)

 

同時秀吉於同日命令上杉軍於同日向小田原出發,往酒勾川(位於相模國)方向出陣。[7] 天正十八年七月五日(159084),後北條氏獻城投降,小田原城開城。


向豐臣秀吉投降的北條家主 北條氏直


 

自此為『小田原征伐』劃下一個段落。後北條氏歷經北條早雲(伊勢宗瑞)、北條氏綱、北條氏康、北條氏政、北條氏直五代的百年基業,就此畫下終點。


北條氏直雖在日後在其岳父‧德川家康與井伊直政、叔叔北條氏規等人的奔波下於隔年被秀吉饒恕,復歸一萬一千石[8]之大名。但是豐臣秀吉依然命令後北條氏家老大道寺政繁、松田憲秀與幾位年長的一門(親族)北條氏政(氏直之父)、大石(北條)氏照(氏直三叔)等人切腹自殺。


被豐臣秀吉下令切腹自盡的 北條氏政


 

從上杉景勝於小田原開城前一日七月四日(159083)仍收到秀吉命令盡速出陣小田原的情況來看。[9]

 

上杉景勝應該並未在小田原城現場目睹無血開城的那一刻。

 

小田原城開城之後第六日,上杉景勝奉命不入小田原城,而是直接前去支援忍城的攻擊。


忍城模擬御三階櫓



此城為豐臣秀吉的重要奉行‧石田三成負責進攻,但是石田軍仍是被城主成田氏以及其女眷太田氏、成田甲斐[10]等玩弄於股掌之間,即使到小田原開城投降後忍城仍未被攻陷,這也是石田三成為人嘲笑「戰下手」(不擅戰)之故。


(延伸閱讀:

石田三成的忍城之戰—「のぼうの城」的舞台背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_41.html )


然而平心而論,我們會發現忍城的攻防戰,很大程度上是由豐臣秀吉親自下指導棋,包含水攻亦是豐臣秀吉之命令,而非石田三成的獨斷,因此雖然石田三成確實為忍城攻略的指揮大將,但是若全將忍城攻防失敗的因素歸因在石田三成不擅戰,則或許對石田三成也有失公允。


明治、大正時期土史家推斷的石田堤(紅線)


 

豐臣秀吉的命令下,上杉軍前去負責協助石田三成進行水攻,並協助修築水攻所用之堤防。[11]終於在天正十八年七月十六日(1590815)。忍城開城。小田原征伐自此畫下休止符。


石田堤部分遺址 (埼玉縣鴻市.石田堤史跡公園)





[1]《上杉氏年譜-定勝御年譜-二三~二四》。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1

[2] 全文書寫法是由右至左直書,故稱之。

[3]《埼玉縣史-一五二二》。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2

[4]《群馬縣史-三六一七》。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2

[5]《埼玉縣史-一五四三》。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2

[6]《新潟縣史-三二二》。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2

[7] 《新潟縣史-三二零》。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2

[8] 分別是河內狹山七千石與下野四千石,為江戶時代的後北條氏河內狹山藩打下根基。

[9]《歷代古案-一五一二》。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3

[10] 成田甲斐號稱『東國第一美女』,於忍城之戰與母親及當時的城代成田泰季、成田長親父子共同指揮軍民對抗敵軍,而在戰後也成為豐臣秀吉的側室之一,人稱「甲斐御前」。

[11] 《新潟縣史-三一四》。轉引自《為景 謙信 景勝 上杉氏年表 增補改訂版》,頁.213



[i] 小田原征伐對於後北條氏來說,是場背水一戰,但並非沒有獲勝可能的戰爭。事實上,在戰前北條氏直已跟奧州稱霸的伊達政宗進行同盟。北條氏直本身也娶德川家康之女督姬,可說是家康女婿,而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正式下令征伐後北條氏之前,也一直保持與北條氏直的友好關係,並未正式表態過將支持豐臣秀吉,亦或是暗中支持北條氏直。

 

在這不確定的情況以及對於伊達同盟聯合對抗豐臣氏的可能性驅動下。北條氏直與其父親北條氏政決定抗戰到底,後北條氏不但加強修築各個支城(韮山城、山中城、八王子城、鉢形城等)

 

更加強修築小田原城的防禦工事,一反當時日本的築城常態。後北條氏除城池本身,也在小田原城下町外圍挖掘長達二里半(九公里)的壕溝與土壘,此即「總構」(總郭)。為了一決死戰,後北條軍甚至動員十五歲到七十歲的所有男丁參加作戰。

 

不過隨者後北條氏各個支城遭到攻破,德川家康也在小田原城外圍佈陣,期待已久的伊達援軍不但因內部問題與爭論造成過晚(天正十八年五月九日)出發,甚至僅管豐臣氏曾要求伊達氏從下野國發兵參戰,但伊達政宗仍上演迷航記從居城黑川城先經出羽小國→越後→信濃→關東。直到六月五日才抵達小田原城下,但卻對豐臣秀吉行臣服與謝罪之禮。

 

最終在天正十八年七月五日(159084),後北條氏家督與小田原城主北條氏直開城投降,小田原城無血開城。

 

北條氏直被流放高野山進行謹慎(除公務外不可任意外出的半軟禁處罰),其父親北條氏政、一門眾大石(北條)氏照、家老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被豐臣秀吉下令切腹謝罪。隔年,北條氏直在岳父德川家康等人的奔波與求情下獲得豐臣秀吉的赦免,並被賜俸祿為一萬一千石,成為日後的後北條氏河內狹山藩之根源。

 

小田原征伐(小田原攻擊),對於豐臣政權與後世日本的影響,可說此仗確立豐臣政權的中央政權的穩定性與豐臣氏國力和對外樣大名的控制力的展現。相對的,小田原征伐雖然不是豐臣氏向外擴張的第一步,也不是日本邁向統一的最後一戰(九戶政實之亂)。但小田原征伐中豐臣氏也向全日本的大名展示自家有動員全日本與22萬大軍以上的力量來討伐任何不服或是「叛亂」的外樣大名。宣示者豐臣政權的力量對於整個日本的影響性與建立絕對的權威。

 

小田原征伐期間,後北條氏曾在初期針對作戰的戰術方針以及末期的降伏條件招開數次「小田原評定」商討對策,但最後始終毫無決議。因而在日本諺語裡,「小田原評定」代表者「冗長但又毫無結論的會議」。

 

[ii]由於蘆名氏的第十八代家督蘆名盛隆遭到自己寵信的寵臣大庭三左衛門殺害,死時年僅23歲,並僅留一個月大的遺子‧龜王丸。伊達政宗在此時撕毀與蘆名氏的盟約,企圖吞併因當主慘死,且幼主繼位的蘆名氏。

 

龜王丸在三歲時死去,造成的便是伊達政宗與佐竹義重角逐競爭蘆名氏的家督人選,以使蘆名氏有利已方甚至淪為已方附庸。伊達氏推出伊達政宗胞弟‧伊達小次郎。佐竹氏則是推舉佐竹義重次男‧佐竹(白河)義廣為家督人選。最後由佐竹義廣勝出,是為蘆名氏第二十代家督‧蘆名義廣。

 

因佐竹氏的勝出,使得佐竹氏與蘆名氏的關係趨於密切,而伊達氏與蘆名氏則是走向冰點。但無論如何,這場家督後繼之爭雖由佐竹方勝出,但是卻造成蘆名氏內部嚴重的分裂與離心離德。

 

因此儘管有人取橋之戰蘆名、佐竹連軍的大勝,但是到了摺上原之戰,儘管蘆名氏與伊達氏兵力伯仲。(蘆名氏:18000 伊達氏:21000)

 

但蘆名家臣早已一片散沙,因此在背叛與倒戈的情況下,蘆名軍大敗而歸,金上盛備、佐瀨種常等多名重臣戰死,蘆名氏面臨慘敗。

 

伊達氏的入侵與摺上原之役蘆名義廣的慘敗,蘆名氏的兩名家臣河原田盛次與山田氏勝向豐臣秀吉直訴伊達氏違反豐臣氏『奧羽惣無事令』攻擊蘆名義廣。豐臣秀吉不但在天正十七年(1589)二月促成上杉景勝與蘆名義廣的和睦。(『新-三二六三』)

 

更在同年七月四日命令上杉景勝與佐竹義重做為援軍出兵會津援助蘆名義廣恢復舊領,上杉軍與伊達軍交戰,並於南會津的橫田進行築城。在此次戰爭中,石田三成也透過海路運送鐵砲贈與上杉氏以支援上杉景勝作戰。而上杉景勝為支援與督陣前線部隊作戰,也曾親自坐陣越後中郡的三條城,十月底才返回春日山城。(『景勝公一代略記』)



上杉景勝傳 系列


(壹章)戰亂不止-第二節 越後動亂

(壹章)戰亂不止-第三節 軍神降臨


(貳章)生父與義父-第一節 關東三國志

(貳章)生父與義父-第二節 野尻湖


(參章)御中城樣-第一節 越相同盟

(參章)御中城樣-第二節 改名景勝

(參章)御中城樣-第三節 越山併得能州景


(肆章)御館之亂-第一節 臨危受命

(肆章)御館之亂-第二節 暗潮洶湧

(肆章)御館之亂-第三節 分庭抗禮


(肆章)御館之亂-第四節 敵友非敵

(肆章)御館之亂-第五節 援援不絕

(肆章)御館之亂-第六節 大勢已定

(肆章)御館之亂-第七節 御館炎上

(肆章)御館之亂-第八節 餘敵掃蕩

(伍章)大敵當前-第一節 四面楚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3/04/blog-post_19.html

(伍章)大敵當前-第二節 甲州征伐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3/05/blog-post_27.html

(伍章)大敵當前-第三節 力戰六十余州


(陸章)野心重燃-第一節 天正壬午之亂(上)- 關、信、甲諸侍願臣屬

(陸章)野心重燃-第二節 天正壬午之亂(下)- 鏖戰四方

(陸章)野心重燃-第三節 臣服豐家

(陸章)野心重燃-第四節 提拔近臣

(陸章)野心重燃-第五節 架空一族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一節 新發田重家覆滅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二節 佐渡征伐與庄內攻略


(柒章)豐臣政權時期的上杉氏-第三節 小田原征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