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智將毛利輝元的家訓

 文責:站長


智將 毛利輝元



看大家老取笑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的表現和決定

雖說是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家康:你看你,啊哈哈哈🤣)不過大家可以試想一下:輝元當時贏了就是完美嗎?


你看你,啊哈哈哈的德川家康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討論如果也沒什麼意義,但我認為很多人都會對敗者產生「反過來就好」的錯覺,好像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但是否如此?毛利家切身的體驗告訴我們,一躍而起的麻煩比樂事多,元就隆元時代如此,輝元就算真打敗家康,前路還是問題多多的,除了要跟豐臣西軍諸家分利,家內的問題都還沒解決,毛利秀元、吉川廣元都不是省油的燈,本就是諸家聯盟性質仍在的毛利家會否因利而分崩離析也是未知數。


既是毛利一族,也是毛利輝元威脅的吉川廣家


 

回到歷史現實,多少大名家「因敗得利」?有的,但前提是仍有資本,沒有被沒收家產領地,如島津、佐竹、伊達等分別被秀吉、家康打敗,但因此被迫接受改造,或者為應對新局面而強行改革圖存。雖然多少有一點結果論的感覺,但這也反映了「敗」只要不是敗的徹底、無從翻身,那就不一定真的敗了,有時候卻是「因禍得福」。


雖然被豐臣秀吉擊敗,但是也趁勢對家中進行改革轉型的伊達政宗


 

毛利輝元敗後不久,出家,號「宗瑞」,在當時就算是一種「引咎」的行為。幼子秀就出生後,秀元的地位和待遇問題也就更加複雜了,在1620年輝元寫給秀就的教訓裡,輝元子了教訓接班人秀就為君之道外,多次丁囑秀就要小心對待秀元,以及搞好跟幕府的關係,而且說


「我們家就是永遠將守家作為首務,從元就公到隆元公,再到我都是這樣做的」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秀就也必須以「守家」作為最大目標和使命。

 

所以說,什麼二百多年後毛利家成功報仇之類的,只是後代和粉絲的自嗨式浪漫主義,所謂的恨也是後來幕末明治時期的產物,與當年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事過境遷。強行把兩者綑在一起,當時人是出於政治需要,後世人則是「看電影太多上腦」了www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新聞翻譯】 於藤原京出土的飛鳥時代的木簡確定是最古老的「九九乘法表」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於藤原京出土的飛鳥時代的木簡確定是最古老的「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 木簡調查 解說圖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奈文研)在94日公開發表,2001年於藤原京左京七條一坊遺址(奈良縣橿原市上飛驒町)出土的飛鳥時代末期的一件木簡,在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奈文研)再次進行調査下,確定應該是當時的官僚所使用的「九九乘法表」的一部分,。負責進行調查的桑田訓也主任研究員(專攻:古代史)的說法,這是年代最早的九九乘法表被確認的案例,也可以判斷在律令國家時代,九九乘法已經廣泛被使用的貴重史料。

 

 木簡長約16.2公分、寬度1.2公分。是直書的方式,文字群可以分三個部分進行書寫,肉眼可見部分只能看到「十一」、「六」、「六八」等5個文字の。奈文研最初推斷第一部分是「九九八十一」、第3段則是「六八四十八」。被認為是代替練習九九乘法表的筆記的木簡。

 

透過最新儀器再次進行調查,解析不明的文字

 桑田主任研究員在20237月透過最新的紅外線觀察儀器,再次進行調查後,發現沒有辦法判讀的第二段有寫到「四九三十六」。三段都有按照九九乘法表的規則來判斷,此木簡應該不是筆記,而是古代中國開始使用的九九乘法表的右上部分。原本的乘法表應該是長度32.6公分的木板並從「九八十一」至「一一」為止列計九九乘法表的37個公式,並由大至小從右至左分5行八段進行書寫


九九乘法表木簡推定全部復原後格式


 

2001年的挖掘調查中,在官署遺址發現了超過5000個木簡。木簡數目之後確認增加到約13000件。從木簡內容來看遺構是依據法典「大寶律令」而在西元701年左右制定,該官署是負責警備藤原宮宮門的「衛門府」。負責警備的「衛士」約有數百人,九九乘法表被認為是文官為了管理衛士的勤務需要進行計算時所使用,並被掛在官署的牆壁上供眾人共用。


發現九九乘法表木簡的衛門府遺址


 

九九乘法表是春秋時代(西元前8世紀~西元年5世紀)在中國出現。傳到日本的時間並不確定,但是修造大型古墳必須要有九九乘法等數學知識。

 

 桑田主任研究員指出「這也是顯示藤原京不單單只是一部份的技術人員,一般的官僚也在平常會使用九九乘法的史料,與現代相同,當時的官署在管理勤務上也十分辛苦,相信文官們也一邊看者九九乘法表,一邊與加減乘除進行奮戰」。

 

 研究成果從95日開始可於奈文研的官網開放閱覽。【記者:皆木成

 

 

新聞來源:

每日新聞: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40904/k00/00m/040/089000c


【新聞翻譯與介紹】ホホチリ與愛努族的成人禮

 文責:小編陳家倫


上月底,德國科隆民族學博物館永久借貸了一件目前世界上僅現存兩件實物的愛努文物ホホチリ

 

ホホチリ是愛努族的成年儀式中,證明男孩成長成為男人的裝飾品,目前世界上只有兩件留存,一件在德國科隆民族學博物館(Rautenstrauch-Joest-Museum),一件在日本的北海道博物館。

 

ホホチリ是一三角形的裝飾,並在木棉布上以三角形的格局由外而內別上黑色、藍色、水藍色及黄色的珠子,科隆民族學博物館所收藏的是該民族學博物館在1910年之前透過古美術品商購入,並曾在1998年借展到日本的舊愛努民族博物館(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前身)公開展示。


德國科隆民族學博物館(Rautenstrauch-Joest-Museum)永久借貸與日本國立愛努博物館
樺太愛努人用ホホチリ


在愛努文化中,少年會在成年儀式中,會把ホホチリ從前髮垂吊在額頭上,然後再讓少年用弓箭打下小鳥後,做為證明少年成功轉大人成為男人,將別在他額頭上的ホホチリ摘下。

 

雖然對於愛努民族來說,這是愛努人的人生儀式中,象徵成人禮的重要儀式中所使用的成人禮儀具,但是卻很遺憾的目前世界上只發現兩件。


北海道博物館藏ホホチリ



這次科隆民族學博物館之所以決定永久借貸給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是因為2019年因為日本研究者在德國參訪科隆民族學博物館看到展示的ホホチリ後,說服科隆民族學博物館ホホチリ「若放在日本能夠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而讓科隆民族學博物館同意永久借貸給日本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

 

雖然是看起來世界唯二兩件的成年禮裝飾物,但是其實ホホチリ與大家並沒有那麼遙遠,在以愛努族為主題的動漫畫《黃金神威》中ホホチリ也曾經登場。


《黃金神威》漫畫版中會把ホホチリ從前髮垂吊在額頭上的愛努少年吉卡帕西




並貼在愛努少年吉卡帕西(チカパシ,阿伊努語:Cikapasi)的額頭上,等待者愛努少年吉卡帕西成功轉大人完成成年禮的到來。


《黃金神威》動畫版中把ホホチリ從前髮垂吊在額頭上的愛努少年吉卡帕西


 

筆者也翻譯了相關新聞 供大家參考

=========

 

世界只有兩件的裝飾品「ホホチリ」從德國寄託至愛努民族博物館

據傳世界只剩下幾件的愛努装飾品「ホホチリ」在823日從德國的科隆民族學博物館(Rautenstrauch-Joest-Museum)寄託給日本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北海道白老町)。由於世界上能夠確認的僅有北海道博物館的1件及本件共2件,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指出「雖然是在人生儀式上的一環所使用,但是留存的案例非常稀少。」。

 

 此ホホチリ縦長5.2公分、横長4公分。在木綿布上繡上黑色、藍色、水藍色及黄色的珠子,並是本來在樺太(今俄羅斯薩哈林州,即庫頁島)所收集而來。

 

1910年以前由科隆民族學博物館(Rautenstrauch-Joest-Museum)從古美術商手中買下、並曾於1998年借展至舊愛努民族博物館公開展示。

 

 以2019年前往德國參訪的日本研究者,站在展示的ホホチリ前進行討論微契機,「認為若放在日本能夠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乃同意永久借貸給國立愛努博物館。科隆民族學博物館的安娜貝爾.史普林格(Annabelle Springer)學藝員接受訪問時指出「希望大家可以理解ホホチリ對於大家來說是有多重要。」。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的田村將人資料情報室長指出「樺太愛努的小孩子會把ホホチリ從前髮垂吊在額頭上,然後用弓箭打下小鳥後,做為認可其成長的證明將ホホチリ從額頭中摘下,這是說明(愛努人)的人生儀式中的重要史料」。

 

 國立愛努博物館未來將進行分析並預期今年年度內公開成果にも成果。【記者:平山公

 

新聞來源:

每日新聞: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40824/k00/00m/040/032000c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打假戰國史:京都養源院「血天井」

 文責:站長


養源院的「血天井」



相信不少戰國迷,特別是對關原之戰感興趣的朋友到京都旅遊時,可能會去東山區的養源院,觀看所謂的「血天井」。

 

一般說法指那是保存了關原之戰前的伏見城之戰的守城方鳥居元忠或者將士的血印,並在戰後輾轉地成為養源院和其他幾所寺院的天花板。


鳥居元忠


延伸閱讀: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義不輸石田三成的三河武士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90.html )


至於為什麼地板變成天花板,一般的說法不外乎是

(一)保護保存的目的

(二)紀念供養的目的

 

反正就是有意為之云云。

現在這說明和傳說隨著戰國史的人氣和大河劇效應,再加上地方觀光的需要,更加讓這些傳說甚囂塵上。

 

那麼,究竟實情如何呢?


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已就是沒有史料證明那些板子是來自於伏見城。接下來就是兩個方面的疑問,其一是這個「傳說」什麼時候出現,以及更重要的,傳說本身的合理性問題。

 

就我當前查考所得,這個傳說最早似乎在明治時代已經出現,因此不排除是源於之前的江戶時代。按照明治時代初期的京都觀光推薦資料來看,養源院「血天井」的傳說還只是一種地區傳說,還沒有成為家喻戶曉的程度。有趣的是,據研究發現,養源院是京都裡首個收取參觀費的寺院,時間為1897年(明治30)。

 

雖然沒有看到養源院在收取參觀費後有意挖掘素材來吸引遊客,但在那之後,「血天井」的傳說逐步傳開,到了昭和時代初期(~1930年代)便成為了較為廣為傳頌的故事。


重要的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鳥居元忠軍上下殺身成仁,捨身守城,與城玉碎的故事才是「血天井」傳說的賣點,戰爭慘烈的部分則是戰敗後主推的角度。


與伏見城將士一同玉碎於伏見城的鳥居元忠(左)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換言之,「血天井」從本來的都市傳說逸聞,成格為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的「物證」,背後跟日本當時的意識形態大有關聯。

 

第二,究竟這些手印、腳印真是血跡嗎?由於沒有進行過科學性的鑑定,現在依舊成謎(當然,寺方也不想破招吧www)。


而建築美術史家一早便對「血天井」之說有疑問,一方面認為這些印跡不像是血印,而且又認為當時的木工在鋪設天花板時,檜木木質和塗抹油料後,經過一定時間後,必然留下手、腳印痕,這在不少寺院裡是非常常見的,所以不能斷定這些手腳印便是不一樣。

 

最後,養源寺「血天井」傳說、乃至其他「血天井」傳說最大的bug是目的矛盾。


養源院是德川秀忠夫人阿江為亡父淺井長政修建的菩提寺,整件事跟關原之戰無關,為何非要用伏見城之戰的廢棄建材,而且是「血淋淋的」來紀念、供養亡父呢?


用「血淋淋的」的歷史來供養紀念亡父淺井長政的養源院(阿江)?



其他寺院也是有同樣的疑問,同樣沒有人能給予合理的說明。

 

(順帶一提,當年我向養源院的住持問這個問題時,住持也是一臉茫然)。

 

總而言之,信者恆信,但客觀事實是沒有任何有力證據支持這傳說的真實性。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飛翔的愛努-函館機場與愛努工藝資料展示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 陳家倫


函館機場2樓機場藝廊沙龍的愛努工藝資料展示區



前些日子介紹了函館市內充滿愛努文化的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


北方民族資料館 的展示區中 展示包含愛努族在內的北方民族的服飾




北之民X愛努X函館-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08/xx.html

 

除了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外,大家若打算去函館觀光時,相信大多數國人前往函館的方式,都是從函館機場落地,隨後在以搭乘巴士等方式抵達函館市區或湯川溫泉等旅館聚集區。

 

其實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抵達函館機場或是準備從函館機場搭機返國時,也可以多排點時間給函館機場,雖然函館機場本身不大,尤其是國際線的部分更是屬於微型機場能逛得不多,國際線的部分,出關後的免稅商品店規模也不能說大。

 

但是函館機場的國內線2樓的精品伴手禮販賣區還算是有一定規模。

 

可以讓大家在返回國門前,在函館機場做最後的採買。


函館機場2樓平面配置圖與愛努工藝資料展示區位置


 

除此之外,就是函館機場內,在國內線2樓還有一個小專區,放置者許多愛努工藝品的資料展示。


函館機場文藝沙龍 愛努工藝資料展示區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那些年 我在拉布爾的那檔事(三)- 巴紐孤軍篇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謹在此日202493日軍人節的這一天,獻上此文給予曾經及現在捍衛中華民國的軍人們,以及世界各國為捍衛國家、國土及國民而挺身而出的人們。

 

章節

一.     被遺忘的巴紐孤軍

二.     孤軍的出自

三.     四行孤軍

四.     衢州戰士

五.     忠義救國軍

六.     地獄船

七.     苦工與虐待

八.     蚊蟲與疾病

九.     戰俘與監視

十.     主客反串

十一. 家太遠了

十二. 來自新不列顛島的英雄們

十三. 被遺忘的孤軍

十四. 巴紐孤軍歸鄉

十五. 新聞媒體報導整理

 

被遺忘的巴紐孤軍

曾經有知名的歌手羅大佑有編創唱過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亞細亞的孤兒們》,而這首歌又曾經在1990年代初期,被台灣導演朱延平拍攝以國軍在1949年,大陸淪陷後,從雲南撤退至緬甸的滇緬孤軍為主題的電影《異域》中,由歌手王傑再次翻唱,包含這首《亞細亞的孤兒們》以及同電影的另外一首主題曲《家太遠了》詮釋者滇緬孤軍身處中緬邊境遭到孤立甚至是國家拋棄及遺忘的處境,並道盡他們身處異國,有家國卻歸不得的窘境。

 

另一方面,曾經也有一支身處於南洋島嶼的國軍孤軍,他們為國家而戰,最終卻飄往遙遠的異鄉,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十分適合當年異域兩首主題曲所詮釋的流落異鄉的孤軍。

 

這支孤軍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對外國入侵祖國於華中地區抵抗外敵,對抗敵人,最終被送往今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的中華民國國軍戰俘。


為國家而戰,最終輾轉來到家鄉遠方的拉布爾戰俘營的中華民國國軍將士
照片中三人為曾在1937年上海戰役中守衛四行倉庫的四行孤軍
後輾轉成為日軍戰俘來到拉布爾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北天曇花一現的巨星-安藤愛季(1539-1587)傳

文責:站長
相責:小編 陳家倫

北天曇花一現的巨星-安藤愛季



安藤愛季,初名太郎,羽後之名將,天文八年(1539)生於檜山秋田城;舜季長子。檜山系安藤氏第七代家督。安藤氏原為津輕地區的地方豪族,室町中期遭到當地的最大名族南部氏侵襲而逃亡,自此分成兩家:羽州的檜山系及蝦夷的湊系,兩家互不相讓,分而治之。到了舜季時,迎娶湊系堯季之女而開始重新連繫。

 

天文二十三年(1554),舜季病死,由愛季接任家督。當時的羽後,安藤氏時與戶澤氏、淺利氏及南部氏爭戰,以獲得僅有的富庶土地–比內、鹿角等郡。


愛季上位後,開始研究強化安藤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