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前城正式名稱為福山城,因為容易與今日廣島縣東部,由水野勝成所修築的福山城搞混,因此一般稱之為松前城。
松前城(福山城) 本城御門(本丸御門 圖左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 與福山城復興天守(松前城資料館 圖右) |
松前城是日本最晚期修築的日式城郭,同城於嘉永二年(1849年)下令修建,並在嘉永三年(1850年)正式開始規畫,此次修建由於是帶有海防的意識,因此得到有意加強日本海防的幕府支持,同時請來號稱當時日本三大兵學者的市川一學來進行規劃,原地強化重建福山城。
![]() |
市川一學繪 松前城圖 函館中央圖書館藏 |
市川一學與其子市川十郎親自來到松前,並對福山城(松前城)進行了繩張(平面規劃)等基礎規劃,由於是基於強化海防的背景,因此對於正面面海的南面,加強防禦,不但從南面正門進攻的道路相對彎曲繞道,更設有多個城樓及砲台,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
福山城於五年後的安政元年(1854年)九月完成修築,雖為最後的日本城郭,但是也結合西洋兵學,而參考了西方的城郭修築的技術,因此砲台等在內自不話說,可堪稱是結合和洋日兩方築城學,日本築城智慧的結晶。
![]() |
松前城砲台遺址(小編森長定拍攝) |
在明治初年的廢城下令,三重櫓(天守)及本丸御門(本城御門)、本丸御門東牆及表御殿等建築被保留下來,在1935年時,松前城(福山城)被指定為日本國史跡,1941年時,松前城的天守及本丸御門及本丸御門東牆被指定為日本國寶,而幸運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松前城也成功躲過美軍轟炸,而得以度過戰爭時期。
然而日本國寶松前城天守雖然躲過戰爭摧殘,但是就在松前城下令建城100周年的1949年6月5日,位於松前城東邊的松前町役場(史跡松前奉行所遺址)發生火災,火勢延燒到松前城,導致國寶的天守及本丸御門東牆炎上,僅本丸御門保存下來。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松前城的本城御門(本丸御門) 為松前城內少數幕末期的1850年代修城以來保留下來的建築 |
由於毀於火災失去了價值,雖然幕末建城時期修建的本丸御門仍保留下來,但是因為失去天守,做為國寶的價值相對降低,因此在火災後隔年的1950年,根據日本戰後成立的文化財保護法,取消松前城的國寶資格,僅保留幕末時期留下來的松前城(福山城)遺構本丸御門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
![]() |
1957年5月櫻花季節時 於松前城本城御門(大手門前)由消防隊進行放水儀式 可看到本應在照片大手門右側的天守閣(三階樓)的位置已無天守建築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門前での放水(1957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4
隨者日本戰後經濟的復甦,地方有志之士也期望能夠復興松前的象徵松前城,因此在地方的主導下,松前町乃在1959年決定重建松前城,並邀請橫濱國立大學的大岡實博士設計,當時更帶有不希望天守再次毀於火災的心願,而已相對抗火的鋼筋混凝土的方式,開始重建復興天守,並在兩年後的1961年竣工,並於同年5月16日舉辦落成典禮,以後便將此復興天守做為資料館,成為松前町的觀光及歷史文化推廣的重要據點。
從海邊的道路休息站北前船 所拍的松前町的復興象徵 松前城天守(三重樓) |
我們從一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倖免於祝融本城御門(大手門)旁,松前城天守的原址在1959年已經開始進行重建工作。
![]() |
1959年7月,挖掘並開始回填作業的松前城(福山城)天守臺遺址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掘り返されている松前城跡(1959年7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3
至1959年11月,天守的重建已經十分順利,並在天守的建設現場圍起工程用的鷹架,而大手門等附近範圍也因為是工事現場而被圍起來。
![]() |
1959年11月,正在進行重建工程的松前城天守閣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着々進む松前城工事現場 手前は大手門(1959年11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8
到了隔年1960年5月,裝飾在松前城天守閣建築頂端的金鯱瓦也從東京送來松前,並為接下來裝飾在重生的新天守上進行準備。
![]() |
1960年5月,預定安置在松前城天守屋頂的金鯱瓦從東京運來松前町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東京から届いた松前城の天守閣を飾る金のシャチホコ(1960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539/0001
至1960年9月,松前城天守閣的重建的第一期工程已經大致完工,我們也能看到重建後的松前城天守閣,也就是現在的松前城資料館的天守主建築已經大致上竣工,而展現天守閣燒失前的英姿。
![]() |
1960年9月,松前城天守閣第一期完成,以可確認天守閣(三階樓)部分以修復復原完成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第一期工事で完成した松前城天守閣(1960年9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3
到了1961松前城天守的重建工程竣工,並於1961年5月16日舉辦落成典禮,以後便將此復興天守做為資料館,成為松前町的觀光及歷史文化推廣的重要據
1961年5月16日的竣工落成典禮,更邀請在地的松前町民共襄慎舉家鄉的象徵建築重生的大事。
![]() |
1961年5月16日 松前城竣工落成典禮 活動現場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落成式でにぎわう松前城(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7
對於重生的松前城天守閣來說,可說是松前町的大事,不但許多在地人一同參與見證落成典禮好不熱鬧,在落成典禮中,松前町更舉辦穿著古裝的大名巡遊(大名行列)巡遊,步入松前城,慶祝松前城天守閣的落成。
![]() |
1961年5月16日 松前城竣工落成典禮 慶祝松前城天守閣竣工, 所舉辦的大名巡遊活動現場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落成を祝ってねり歩く大名行列(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5
為了紀念松前町的大事,曾經統治松前之地的松前藩主松前氏,雖然家主早已定居神奈川縣的橫濱,但也派出當時第十七代家主松前之廣的堂兄弟松前孝廣(2008年成為松前家主)前來松前町,代表松前家族慶賀祖先家鄉的重大時刻。
![]() |
慶祝松前城落城,松前一族的松前孝廣(正中男性)及其母清子(正中女性)代表松前家參訪松前町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落成記念行事で来町した松前家代表(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6
2018年左右,松前城也開始起心,想要木造復原松前城天守,不但要重新打造木造天守,甚至是建築內部也要忠實復原,恢復建城時期的江戶時代末期的風采,對於有照片圖資的松前城來說,製作難度上按理說是不難。
尤其當時已有名古屋城表明要木造復原、高松城也曾經討論相關議題,現在更有廣島城也打算加入戰局。
(延伸閱讀:
每朝豆知識: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重建的爭議及困境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31.html
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閣復原大事記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9.html )
當時的松前町的町長石山英雄便在2018年12月的議會定期會中,向議會表明,考量耐震性等問題,有意推動松前城的木造復原重建,且這次重建預計將花費30億日圓,並不只外觀及材料上忠實復原,甚至連天守內部也要忠實復原成170年前建城當年的風貌。
(北海道の松前城、木造復元へ 事業費30億円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40055540W9A110C1CR0000/
)
當時推估若原地木造重建,大約需要30億日圓經費,且需要16年的時間。
但是現實是,做為松前城木造復原大前輩的名古屋城天守的木造復原的路上一波三折,這自然也成為後進的松前城是否該走向木造復原的重要參考。
除了松前城本身是國史蹟,需要得到文化廳在內的中央機關認可,而若從這幾年名古屋城的木造復原的案例來看,中央對於木造復原未必會輕易點頭,甚至在名古屋城的案例。
中央機關的文化廳一方面提醒地方名古屋市要注意當前復興天守下的真遺跡石垣的維護,提醒要提交重建時的相關石垣維護計畫,甚至也暗示名古屋市,當前的1960年代重建的名古屋城天守,具有代表日本戰後復興的復興象徵,就歷史意義上也並非毫無價值,暗示儘管有耐震考量等現實性問題,但是文化廳也並非全然支持拆除當前的鋼筋混凝土製的復興天守,更從古蹟的價值來思考,並不否定當前的天守的歷史及文化價值,這些問題,松前城的情況也與名古屋城相當類似,甚至可以說是名古屋城天守木造復原地的縮小版。
且若要忠實復原且松前城雖然是松前町的重要觀光財,但是松前町做為町級單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財力也無法與縣廳級所在的市級地方自治團體名古屋市及廣島市相比,也恐怕很難會向首里城重建般得到縣及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
本來2018年松前町開始打算主推木造復原時,30億日圓的經費對町級地方自治團體便已經不是一筆小經費,隨者2020年新冠疫情後,世界性普遍的缺工及缺料的問題,導致木材在內的建築原物料高漲,即使用最初規劃的同樣規格重建,恐怕在缺工缺料及原物料大漲的今日,也不可能經費會在原估的30億日圓解決。
因此松前城是否能否木造重建,依舊是個困難的課題,背後牽扯到消防法規、財政以及中央政府主關機關是否支持等諸多要素。
(「国宝・天守」焼失から75年 松前城【松前】
https://hokkaido-nl.jp/article/34186
)
即使如此,松前町仍在發表有意木造復原的計畫後,松前町也自2021年度開始後針對松前城的石垣進行調查,做為石垣保存整建的資料,或許也是看在名古屋城的木造復原天守曾經在石垣保存問題上,與城郭專家及中央機關文化廳等發生諸多問題,最後名古屋市府舉手投降的前例,而先為相關重建做好相關資料準備規劃,畢竟,機會是給與準備好的人。
時至今日,福山城復興天守(松前城資料館)與本城御門同做為松前城的門面 成為松前町最重要的文化象徵及觀光設施 |
延伸閱讀:
江戶時代軍學(軍事理論)集大成之城-松前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_748.html
每朝豆知識: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重建的爭議及困境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31.html
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閣復原大事記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9.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一) 函館-松前 直達巴士存廢與松前觀光的軟肋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99.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二) 松前城下町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12.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伍) 松前城資料館與松前城(福山城)本城御門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28.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陸) 松前神社與寺町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玖) 搦手二之門、三城副郭、馬坂與天神坂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中之壹) 松前町的老舖旅館-溫泉旅館矢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4.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中之貳) 194年歷史北海道最古老土倉改裝的老屋咖啡廳-居見世茶藏sakura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門前での放水(1957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4
掘り返されている松前城跡(1959年7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3
着々進む松前城工事現場 手前は大手門(1959年11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8
東京から届いた松前城の天守閣を飾る金のシャチホコ(1960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539/0001
第一期工事で完成した松前城天守閣(1960年9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3
落成式でにぎわう松前城(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7
松前城落成を祝ってねり歩く大名行列(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5
松前城落成記念行事で来町した松前家代表(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