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小編松
首先恭喜中華隊奪冠,連本身不是棒球迷的小編,也感受到興奮和喜悅。
搜尋一下日本棒球(野球)的歷史,發現原來今日最受歡迎的國民運動傳入之初,也曾遭受一群保守的「衛道之士」的反對。
這裡是前身戰國史專欄X戦国史コラム的日本史專欄,是《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與《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的作者.胡煒權,與他的「日本史專欄」團隊的官方部落格,為所有對日本戰國史與日本史有興趣的華語圈朋友講解戰國和日本史的人和事。
松前城正式名稱為福山城,因為容易與今日廣島縣東部,由水野勝成所修築的福山城搞混,因此一般稱之為松前城。
松前城(福山城) 本城御門(本丸御門 圖左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 與福山城復興天守(松前城資料館 圖右) |
松前城是日本最晚期修築的日式城郭,同城於嘉永二年(1849年)下令修建,並在嘉永三年(1850年)正式開始規畫,此次修建由於是帶有海防的意識,因此得到有意加強日本海防的幕府支持,同時請來號稱當時日本三大兵學者的市川一學來進行規劃,原地強化重建福山城。
![]() |
市川一學繪 松前城圖 函館中央圖書館藏 |
市川一學與其子市川十郎親自來到松前,並對福山城(松前城)進行了繩張(平面規劃)等基礎規劃,由於是基於強化海防的背景,因此對於正面面海的南面,加強防禦,不但從南面正門進攻的道路相對彎曲繞道,更設有多個城樓及砲台,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
福山城於五年後的安政元年(1854年)九月完成修築,雖為最後的日本城郭,但是也結合西洋兵學,而參考了西方的城郭修築的技術,因此砲台等在內自不話說,可堪稱是結合和洋日兩方築城學,日本築城智慧的結晶。
![]() |
松前城砲台遺址(小編森長定拍攝) |
在明治初年的廢城下令,三重櫓(天守)及本丸御門(本城御門)、本丸御門東牆及表御殿等建築被保留下來,在1935年時,松前城(福山城)被指定為日本國史跡,1941年時,松前城的天守及本丸御門及本丸御門東牆被指定為日本國寶,而幸運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松前城也成功躲過美軍轟炸,而得以度過戰爭時期。
然而日本國寶松前城天守雖然躲過戰爭摧殘,但是就在松前城下令建城100周年的1949年6月5日,位於松前城東邊的松前町役場(史跡松前奉行所遺址)發生火災,火勢延燒到松前城,導致國寶的天守及本丸御門東牆炎上,僅本丸御門保存下來。
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松前城的本城御門(本丸御門) 為松前城內少數幕末期的1850年代修城以來保留下來的建築 |
由於毀於火災失去了價值,雖然幕末建城時期修建的本丸御門仍保留下來,但是因為失去天守,做為國寶的價值相對降低,因此在火災後隔年的1950年,根據日本戰後成立的文化財保護法,取消松前城的國寶資格,僅保留幕末時期留下來的松前城(福山城)遺構本丸御門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
![]() |
1957年5月櫻花季節時 於松前城本城御門(大手門前)由消防隊進行放水儀式 可看到本應在照片大手門右側的天守閣(三階樓)的位置已無天守建築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門前での放水(1957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4
隨者日本戰後經濟的復甦,地方有志之士也期望能夠復興松前的象徵松前城,因此在地方的主導下,松前町乃在1959年決定重建松前城,並邀請橫濱國立大學的大岡實博士設計,當時更帶有不希望天守再次毀於火災的心願,而已相對抗火的鋼筋混凝土的方式,開始重建復興天守,並在兩年後的1961年竣工,並於同年5月16日舉辦落成典禮,以後便將此復興天守做為資料館,成為松前町的觀光及歷史文化推廣的重要據點。
從海邊的道路休息站北前船 所拍的松前町的復興象徵 松前城天守(三重樓) |
我們從一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倖免於祝融本城御門(大手門)旁,松前城天守的原址在1959年已經開始進行重建工作。
![]() |
1959年7月,挖掘並開始回填作業的松前城(福山城)天守臺遺址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掘り返されている松前城跡(1959年7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3
至1959年11月,天守的重建已經十分順利,並在天守的建設現場圍起工程用的鷹架,而大手門等附近範圍也因為是工事現場而被圍起來。
![]() |
1959年11月,正在進行重建工程的松前城天守閣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着々進む松前城工事現場 手前は大手門(1959年11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8
到了隔年1960年5月,裝飾在松前城天守閣建築頂端的金鯱瓦也從東京送來松前,並為接下來裝飾在重生的新天守上進行準備。
![]() |
1960年5月,預定安置在松前城天守屋頂的金鯱瓦從東京運來松前町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東京から届いた松前城の天守閣を飾る金のシャチホコ(1960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539/0001
至1960年9月,松前城天守閣的重建的第一期工程已經大致完工,我們也能看到重建後的松前城天守閣,也就是現在的松前城資料館的天守主建築已經大致上竣工,而展現天守閣燒失前的英姿。
![]() |
1960年9月,松前城天守閣第一期完成,以可確認天守閣(三階樓)部分以修復復原完成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第一期工事で完成した松前城天守閣(1960年9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3
到了1961松前城天守的重建工程竣工,並於1961年5月16日舉辦落成典禮,以後便將此復興天守做為資料館,成為松前町的觀光及歷史文化推廣的重要據
1961年5月16日的竣工落成典禮,更邀請在地的松前町民共襄慎舉家鄉的象徵建築重生的大事。
![]() |
1961年5月16日 松前城竣工落成典禮 活動現場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落成式でにぎわう松前城(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7
對於重生的松前城天守閣來說,可說是松前町的大事,不但許多在地人一同參與見證落成典禮好不熱鬧,在落成典禮中,松前町更舉辦穿著古裝的大名巡遊(大名行列)巡遊,步入松前城,慶祝松前城天守閣的落成。
![]() |
1961年5月16日 松前城竣工落成典禮 慶祝松前城天守閣竣工, 所舉辦的大名巡遊活動現場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落成を祝ってねり歩く大名行列(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5
為了紀念松前町的大事,曾經統治松前之地的松前藩主松前氏,雖然家主早已定居神奈川縣的橫濱,但也派出當時第十七代家主松前之廣的堂兄弟松前孝廣(2008年成為松前家主)前來松前町,代表松前家族慶賀祖先家鄉的重大時刻。
![]() |
慶祝松前城落城,松前一族的松前孝廣(正中男性)及其母清子(正中女性)代表松前家參訪松前町 |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落成記念行事で来町した松前家代表(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6
2018年左右,松前城也開始起心,想要木造復原松前城天守,不但要重新打造木造天守,甚至是建築內部也要忠實復原,恢復建城時期的江戶時代末期的風采,對於有照片圖資的松前城來說,製作難度上按理說是不難。
尤其當時已有名古屋城表明要木造復原、高松城也曾經討論相關議題,現在更有廣島城也打算加入戰局。
(延伸閱讀:
每朝豆知識: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重建的爭議及困境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31.html
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閣復原大事記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9.html )
當時的松前町的町長石山英雄便在2018年12月的議會定期會中,向議會表明,考量耐震性等問題,有意推動松前城的木造復原重建,且這次重建預計將花費30億日圓,並不只外觀及材料上忠實復原,甚至連天守內部也要忠實復原成170年前建城當年的風貌。
(北海道の松前城、木造復元へ 事業費30億円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40055540W9A110C1CR0000/
)
當時推估若原地木造重建,大約需要30億日圓經費,且需要16年的時間。
但是現實是,做為松前城木造復原大前輩的名古屋城天守的木造復原的路上一波三折,這自然也成為後進的松前城是否該走向木造復原的重要參考。
除了松前城本身是國史蹟,需要得到文化廳在內的中央機關認可,而若從這幾年名古屋城的木造復原的案例來看,中央對於木造復原未必會輕易點頭,甚至在名古屋城的案例。
中央機關的文化廳一方面提醒地方名古屋市要注意當前復興天守下的真遺跡石垣的維護,提醒要提交重建時的相關石垣維護計畫,甚至也暗示名古屋市,當前的1960年代重建的名古屋城天守,具有代表日本戰後復興的復興象徵,就歷史意義上也並非毫無價值,暗示儘管有耐震考量等現實性問題,但是文化廳也並非全然支持拆除當前的鋼筋混凝土製的復興天守,更從古蹟的價值來思考,並不否定當前的天守的歷史及文化價值,這些問題,松前城的情況也與名古屋城相當類似,甚至可以說是名古屋城天守木造復原地的縮小版。
且若要忠實復原且松前城雖然是松前町的重要觀光財,但是松前町做為町級單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財力也無法與縣廳級所在的市級地方自治團體名古屋市及廣島市相比,也恐怕很難會向首里城重建般得到縣及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
本來2018年松前町開始打算主推木造復原時,30億日圓的經費對町級地方自治團體便已經不是一筆小經費,隨者2020年新冠疫情後,世界性普遍的缺工及缺料的問題,導致木材在內的建築原物料高漲,即使用最初規劃的同樣規格重建,恐怕在缺工缺料及原物料大漲的今日,也不可能經費會在原估的30億日圓解決。
因此松前城是否能否木造重建,依舊是個困難的課題,背後牽扯到消防法規、財政以及中央政府主關機關是否支持等諸多要素。
(「国宝・天守」焼失から75年 松前城【松前】
https://hokkaido-nl.jp/article/34186
)
即使如此,松前町仍在發表有意木造復原的計畫後,松前町也自2021年度開始後針對松前城的石垣進行調查,做為石垣保存整建的資料,或許也是看在名古屋城的木造復原天守曾經在石垣保存問題上,與城郭專家及中央機關文化廳等發生諸多問題,最後名古屋市府舉手投降的前例,而先為相關重建做好相關資料準備規劃,畢竟,機會是給與準備好的人。
時至今日,福山城復興天守(松前城資料館)與本城御門同做為松前城的門面 成為松前町最重要的文化象徵及觀光設施 |
延伸閱讀:
江戶時代軍學(軍事理論)集大成之城-松前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_748.html
每朝豆知識: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重建的爭議及困境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31.html
名古屋城木造天守閣復原大事記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9.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一) 函館-松前 直達巴士存廢與松前觀光的軟肋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99.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二) 松前城下町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12.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伍) 松前城資料館與松前城(福山城)本城御門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28.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陸) 松前神社與寺町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上之玖) 搦手二之門、三城副郭、馬坂與天神坂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中之壹) 松前町的老舖旅館-溫泉旅館矢野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4.html
北海道唯一的城下町-松前城與城下町遊記(中之貳) 194年歷史北海道最古老土倉改裝的老屋咖啡廳-居見世茶藏sakura
函館市中央圖書館數位資料館 史料數位化網站
收藏 昭和年間松前城天守重建新聞照片
松前城門前での放水(1957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4
掘り返されている松前城跡(1959年7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3
着々進む松前城工事現場 手前は大手門(1959年11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08
東京から届いた松前城の天守閣を飾る金のシャチホコ(1960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539/0001
第一期工事で完成した松前城天守閣(1960年9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3
落成式でにぎわう松前城(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70/0007
松前城落成を祝ってねり歩く大名行列(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5
松前城落成記念行事で来町した松前家代表(1961年5月)
https://archives.c.fun.ac.jp/photos/ph005069/0016
文責:站長
![]() |
七五三 |
江湖傳說,日本的傳統活動七五三是因為江戶幕府五代將軍德川綱吉為了自己兒子德川德松平安成長,而在其三歲時舉辦的活動,並因此從江戶推廣到全日本。
我的一貫立場,科普日本史(或者其他方面的)知識是無任歡迎的,但也請容
許糾錯。不然這種「知識」就真的沒有幫助了。
首先,七五三跟德川綱吉之子德松的關係。基本上去Google一查,一堆網頁都這樣說,如果只想「速食」「不求甚解」的話,直接採納也算是個人的自由。
不過,如果想問「可信與否」那就是別的問題了。在史料上1681(天和元)年和曆11月15日當天,綱吉的確在江戶城內給德松行「髮置」之禮,但至於說舉行盛大慶祝活動的話,那倒沒什麼證據和記錄,就連綱吉的官方傳記《常憲院實紀》也沒有提到。因此,說七正三跟德松有關,那應該沒什麼實質的根據。
那麼,這「德松由來」說法是怎麼來的呢?那必先說明一個前提,就是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之日的最早記錄見於18世紀中葉(但當時還不叫「七五三之日」之類),也就是德松夭折半世紀後的事,且還沒有連帶去神社參拜的說法,前者和後者連成一體,要等到十九世紀初的幕末時期,記載多主要見於江戶的記錄中,因此,這本來是由江戶本地展開的習俗。
不過,事實上日本各地也有類似或稍微不同的習俗,因此民俗學者普遍認為七五三的習俗在江戶時代以前已有雛型,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的宮中禮儀。然後再傳向日本各地,按照各地風俗而變化。
其次,七五三之日真實地看到「遍地開花」的要到明治時代以後,特別是甲午戰爭後的景氣下,媒體和服裝店以及神社聯手哄抬七五三日的傳統和意義。尤其是當時的小家庭為主流的日本城市民眾將七五三之日作為顯示「家之實力」的主要「戰場」,且「七五三之日」由東京為中心地再次擴散至全國,成為其他城市的標竿。
總而言之,「七五三之日」的來源基本上跟德川綱吉父子沒什麼關係,完全是找歷史名物當「代言人」的傳說、穿鑿附會而已。這種現象的苦主尤以江戶時代的歷史人物佔最多,畢竟明治時代以後的日本近代社會搞起復古,或者鼓吹傳統時,被當時人標籤為「古舊、老派」的上一個時代—江戶時代對時人來說最能引起共鳴和感覺。於是大量「被創造的傳統」都以江戶時代為起源。而不明就里的人們(包括我們外國人)不明不白地延續了這些「被創造的歷史」,以為是知識。
![]() |
被強迫當上七五三代言人的 幕府將軍 德川綱吉 |
最後,為什麼扯到德川綱吉父子,又為什麼是十一月十五日呢?前者很簡單,就是要找大眾能接受和容易產生共感的歷史人物。因「生物憐憫令」的傳說而被抹黑的德川綱吉對江戶人來說是記憶深刻,且十一月十五日為德松行「髮置」之儀也符合後來「七五三之日」的部分設定,於是便被採用為「源頭」,那是什麼人幹的呢?目前來看,最早的就是東京的神社,而後來的神社本廳也就以訛傳訛,再傳到網路上了。
至於和曆十一月十五日是月圓之夜,且自古代以來,一直是陰陽道上的吉日,是實行祭禮活動的好日子。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在十一月十五日當日實行「髮置之儀」只是偶然,換言之,「髮置之儀」不一定必須在十一月十五日舉行。例如德川綱吉長兄家綱,次兄德川綱重(六代將軍家宣之父)的「髮置之儀」都是在年頭,其他將軍和其子嗣都在不同的吉日舉行這儀式,所以將七五三之日定在十一月十五日的很大可能是民間的因例俗成,跟幕府沒有關係。
文責:小編 陳家倫
《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
前陣子介紹角川出版社出版,台灣由小角落文化代理的《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曾經提及過小角落文化也打算代理同系列《漫畫版名人傳》的《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就在上月底的10月30日,《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也已正式出版。
![]() |
《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 |
與先前介紹的《織田信長》傳相同,同書同樣是日本出版的角川漫畫學習系列,漫畫人物傳的系列書,以漫畫的形式,主要針對的讀者是針對還在念小學的學生,試圖透過漫畫的形式,勾起孩子們對歷史人物的興趣,從中學習歷史。
![]() |
《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 |
因此他的寫作的深入程度,也將以針對小學生為基礎,用簡單流暢的文字及編排,試圖讓孩子們對日本歷史上的大人物,豐臣秀吉提起興趣。
但是簡單並不唬爛,本書《豐臣秀吉》與前一本介紹的《織田信長》相同,也找來已故的日本史學者-山本博文老師作為同書的監修,而在CG製圖方面,也找了以研究城郭及城郭考古聞名的學者中井均老師擔任CG監修,因此這部分相信在名師加持下,也是值得期待。
談到秀吉就會想到他以一介農民百姓之子,最終一路往上爬,成為位極人臣的關白及太閤豐臣秀吉。
在本書中,也以漫畫傳記的形式,介紹豐臣秀吉如何一路勵志向上,從早年仕官今川家的松下加兵衛,到之後遇到伯樂-織田信長,並在織田信長的帳下努力向上最終一步一步往上爬。
本書前半段,可以說是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之間的羈絆,並述說者小人物秀吉如何一路往上爬,在這段期間,秀吉也結婚成為一家之主,並努力向上,得到老闆信長的肯定,並交付更重要的任務(工作),以及不斷的升官獲得肯定。
可以說是非常的勵志向上的故事,即使是我們成年人也能看到秀吉在面對同僚關係上,如何做一個耀眼讓老闆開心的打工仔,又如何平衡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而在秀吉的人生重大戰役及政治制度,包含傳說的墨俣一夜城等,因為歷史上有所爭議,因此在介紹的同時也有附註說明,說也有說法說沒有,一邊介紹歷史,一邊說明歷史的不同解釋。
此外信長家臣時代與賢臣蜂須賀小六的相遇,以及信長家臣時代的三大征三木城之戰、鳥取城之戰及備中高松城之戰,乃至稱雄天下的賤岳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及小田原之戰等都能在書中看到秀吉如何「直的走不過走彎的」,「比起武力更善於用機智」來解結問題。
不過談到秀吉也自然少不了他的黑歷史,尤其秀吉做為一位前期勵志,後期黑暗的「暴發戶」性格,在本書中雖然因為寫給小朋友為主,因此較為隱晦,但也提及秀吉後期的黑暗面,尤其在小一郎秀長去世後的徹底「走鐘」,包含逼迫茶聖千利休自盡、侵略朝鮮以及為了讓自己親生兒子豐臣秀賴上位,不惜幹掉已經接班的外甥豐臣秀次,最後秀吉及豐臣政權迎來雖然掌握天下權力,但是卻形影孤單,最終走向滅亡的「物哀」結局。
從而介紹秀吉那前期勵志,後期讓人感嘆無限唏噓的傳奇人生,對於小朋友來說,雖然這不是個完美的人生故事,但或許也在提醒者我們,人生努力向上,有時會一帆風順,但也不該就此自得意滿得意忘形。
歷史人物沒有完美的人物,他們有他們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當然的,也有值得我們警惕引以為戒之處,本書《豐臣秀吉》的難得之處就是在於除了介紹歷史人物的偉大之處外,也提醒者我們該如何避免犯上與歷史人物一樣的錯誤。
在本書的最後,也仿效前傳《織田信長》相同,給予了如同導師給予小學生的成績單,為秀吉的各項學科打成績,同時也附上許多秀吉相關的逸聞,介紹秀吉的傳說故事。
不管你是自己看,還是給家裡的小朋友閱讀,這本《豐臣秀吉》絕對是適合一家大小認識豐臣秀吉這位歷史人物的傳記故事。
而目前在博客來,也有舉辦小角落文化的促銷活動,一次入手《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各有機會以75折優惠價入手,或許現在就是值得您入手本書,認識戰國時代的三天下人之一的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的故事。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德川家康》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11.html
小角落文化 《漫畫版名人傳:織田信長》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20.html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豐臣秀吉》介紹文: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4/11/blog-post_13.html
小角落文化 《漫畫版名人傳 思維與戰術創新的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官網介紹:
https://vocus.cc/article/66c55005fd89780001f67778
小角落文化《漫畫版名人傳 豐臣秀吉
從平民躍身霸主的日本戰國名將》官網介紹:
https://vocus.cc/article/67189650fd8978000134d2a0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織田信長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織田信長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510000540/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豊臣秀吉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豐臣秀吉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510000549/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天下統一セット
角川漫畫學習系列 漫畫名人傳
天下統一套組(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角川官網(日文)介紹:
https://store.kadokawa.co.jp/shop/g/g321808000484/
#豐臣秀吉
#漫畫
#漫畫名人傳
#漫畫日本史
#角川出版
#角川まんが学習シリーズ
#まんが人物伝
#小角落文化
#本文使用書籍圖片皆取自小角落文化官網介紹
11月1日至12月28日於岡山縣岡山市的岡山城天守舉辦企劃專區展示「從直家至秀家」
11月1日(週五)至12月28日(週六)於岡山城天守2樓展示室(岡山縣岡山市)舉辦第9回企劃專區展示「從直家至秀家」。參觀費用大人400日圓。
期間:
2024年11月1日(週五)~12月28日(週六)
9:00〜17:30(最晚入館17:00)
※11/9(週六)・11/15(週五)~24(週日)期間至20:30為止(天守入場至20:00為止)
場所:
天守2樓展示室 企劃專區
入館費:
大人 400日圓、國中生及小學生 100日圓
主辦:
岡山城(公益社團法人岡山觀光會議協會)
官網介紹:
https://okayama-castle.jp/1984/
新聞來源:
お城ニュース:
https://kojodan.jp/news/entry/2024/10/31/203031
岡山城Google地圖
文責:小編 陳家倫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滿漢合璧貢表(左漢右滿) |
琉球國基於歷史因素,除了沖繩縣及日本國內可能保有許多琉球相關的歷史跟文物之外,在海外也很有可能保留者許多已知或是尚待發現的琉球文物或是相關史料。
這些史料或是文物若以國外,基於歷史上的中琉關係以及琉球國長年臣屬於明清兩帝國的歷史,因此海峽兩岸的中國大陸以及台灣自然是保有大量琉球文物及關係史料的地方,除此之外,美國也是值得注意及挖掘是否會有許多尚待發現的琉球國史料。
今年三月御後繪的發現及回歸琉球,讓蝦球想起了四年前的新聞,即沖繩縣當地的研究者無意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發現了滿漢文合璧的琉球國王上書給清帝國乾隆皇帝的貢表「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信封 |
尚可一提的是,在琉球王國與中華帝國之間的宗主-臣屬關係中,琉球王國每當前往中華帝國朝貢時,也會敬陳貢表與中國皇帝以表忠誠。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印信 |
而在近來研究及發現中,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的承志教授與研究琉球史等的沖繩大學的前田舟子副教授在得到美國哈佛大學的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歐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的協助下,於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藏的滿文文獻中發現了「滿漢合璧」的漢文及滿文並陳的中山王尚穆於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向清帝國進行朝貢時所敬陳給乾隆皇帝的貢表「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的真跡。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滿漢合璧貢表(左漢右滿) |
當中「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的漢文部份為琉球王國所寫的貢表原本,而滿文的貢表則是清帝國的內閣將原本的漢文貢表翻譯成清帝國的另一個官方語言滿文的貢表。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漢文貢表 |
由於絕大多數琉球國敬陳給中國皇帝的表文,多藏於中國大陸或是臺灣等地區,這次發現不但成為兩地以外的日本海外首次發現展現琉球王國與中華帝國的宗主-臣屬關係的史料,此發現也提醒未來的研究者們,在中國大陸及臺灣之外,仍有可能有展示琉球王國與中華帝國的宗主與臣屬關係的史料深眠於世界各地。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更是首封被發現的「滿漢合璧」的琉球王國敬陳給清帝國皇帝的外交文獻史料。從同史料「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形式為「滿漢合璧」,附有漢文、滿文兩種形式來看,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當時琉球王國與清帝國進行外交文書往來的經過,為未來的研究開啟新的方向,更再次向我們華語讀者們說明,清帝國當時身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他與周邊屬國的外交互動的實際情況,以及清帝國的官方語言滿文在當時東亞世界的影響力。
![]() |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 滿文貢表 |
研究琉球史的名櫻大學的赤嶺守教授更對於發現的表文是「滿漢合璧」的形式評價道:
「史料是以滿漢合璧的形式留下來,光從這一點來說便對於研究琉球史具有重大的意義。」
雖然我們並不清楚,這則琉球國王給予清帝國皇帝的貢表的外交國書,為何會外流到第三地的美國,但是這則發現也告訴我們,若要找尋流向海外的琉球關係史料,不單單只是中國大陸及台灣,包含美國在內也都可能是找尋散佚的琉球史料及文物的可能性方向。
哈佛圖書館 [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貢表].史料數位化
線上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