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站長
![]() |
| 和辻哲郎:《鎖國-日本的悲劇》 |
已故日本思想家和辻哲郎的名著之一《鎖國-日本的悲劇》出版了中譯版。
研究日本思想史的人必然聽說過和辻哲郎,這本《鎖國-日本的悲劇》也是十分有名的作品,特別是窺探到戰敗後不久之後,日本知識分子的反思和自我檢討的情緒和失落感。對於想研究和瞭解這方面的同學來說,這本書也算是一個參考材料去分析和辻哲郎的思想(雖然已經是做無可做的老題材www)
當然,站在日本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鎖國-日本的悲劇》是一本略帶「標題黨」味道的書,因為整本書都在跑題(作者本人也三番五次提到),其實整本書在聊的不是「日本怎麼輸」,而是「西歐(+美國)為何戰勝日本」,然後導出日本的敗因。
因此,上下兩本書只有一半(下冊)討論日本在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發展與特點,在和辻哲郎眼中,日本在那時候不遜於西歐,問題是出在了江戶時代。
書中,和辻哲郎大力肯定葡萄牙「航海王子」因希克(Henrique,不是讀「亨利」)的探險精神和西歐的思想進步,又認為二戰時為止的日本人欠缺科學精神和合理思維,導致無謀地發動戰爭和最後的戰敗。
當然,他對航海王子乃至歐洲近代發展史和江戶時代的理解和評價得當與否,是有討論餘地的。用現在的話,和辻哲郎明顯就是「西方中心主義史觀」,因戰敗而誇張「敵人」(「你打敗我,你肯定厲害」式思維)從論法來說也不算是什麼高明和獨到。
不過,以當時的水平來說,和辻哲郎作為思想家用世界史的視野來貫穿西歐和日本同時代的發展進程,並作出比較分析,這一點不僅在1950年代的日本當時算是非常獨到的手法,放在現在也是十分顯學的路數,光這一點也足夠推薦給學生讀讀,學習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