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劇總會出現夜晚活動(密談、獨處)之類的場景,有些大河劇便會以蠟燭作為照明的工具(當時拍攝現場不是啦),但這其實在戰國時代有點「過火」。
其實在戰國時代,我們在劇中看到的枝狀蠟燭是高價外來貨物,甚至是用來送禮進獻的高檔珍品,如果每天都這樣燒的話,大名的錢庫很快就見底了。
當時的日本蠟燭其實是用漆樹和櫨樹的蠟油為主,也不是一支支的,而是偏向液態的,所以是倒在一小碟子上再加上點燃的芯來當成蠟燭。
反過來說,今年的大河劇麒麟將至(麒麟來了)在這個部分的處理上便比較恰當。
正確範例 |
蠟燭的技術要到江戶時代才有更好的發展,直到明治維新才正式引進歐洲的蠟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