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義的家世,
造就強迫症般要求「正當化」正義之舉!
對自己的「不正義」的家族背景感到憂心自悲的上杉謙信 大河劇《風林火山》中的上杉謙信(GACKT飾演) |
但若要說謙信強調「義戰」是只給士兵及家臣團的「大內宣」,以及對外宣傳「Echigo Can Help!」的「大外宣」,筆者認為之所以謙信要一在強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謙信講給自己聽,企圖「正當化」自己出兵「外國」的舉動。
宣傳 Echigo Can Help!而進行大外宣的 上杉謙信 大河劇《風林火山》中的上杉謙信(GACKT飾演) |
為何這樣說呢?筆者認為這極有可能與謙信的出身家世以及謙信個人的性格這兩點有很大程度的關係。
相信不少戰國同好,尤其是上杉粉,對於上杉謙信出身的家族有一定的認識,上杉謙信的出身家族三條長尾氏(府內長尾氏),在室町時代本是越後守護上杉氏的家臣,並世代擔任越後守護代,然而伴隨者守護上杉氏及守護代長尾氏彼此間的矛盾日益加重。
最終長尾為景先在永正四年(1507年)殺害守護上杉房能,並擁立上杉房能的養子上杉定實為主,而當兩年後的永正六年(1509年),關東管領上杉顯定率關東軍遠征越後以報殺弟之仇(上杉房能為上杉顯定的三弟)時,為景更擊敗上杉顯定,並迫使這位名震東國的關東管領上杉顯定於永正七年(1510年)時在越後、關東交界的魚沼郡長森原兵敗自殺。
上杉顯定 上杉房能 關係略圖 |
隨後為景更壓制不滿為景專權的越後守護上杉定實及支持上杉定實的宇佐美氏及上條定憲等越後反為景勢力,乃至獲得天皇給予為景御旗及討伐敵人的綸旨,以及幕府授予象徵國主地位的「毛顫鞍覆‧白傘袋」。
殺害越後守護上杉房能,迫使關東管領上杉顯定自殺,架空越後守護上杉定實實權 並實質為幕府認可為越後國主的越後守護代 長尾為景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
連續剋死越後守護上杉房能、關東管領上杉顯定,將上杉定實虛位化的這位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雖未得到幕府正式承認為越後國主,然而幕府及朝廷等卻也用實際行動承認其作為越後國主的既成事實及討伐國內「敵人」的許可。
因此長尾為景可說是以下犯上的佼佼者,更被不少戰國迷視為戰國時代下剋上的鼻祖。
下剋上的先驅 長尾為景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創造 戰國立志傳 |
(有關於長尾為景下剋上及崛起的發跡問題,可參考拙作:
下剋上不能只靠實力~獻金攀權不能少!
http://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10.html)
故我們可以說,上杉謙信的家族在越後崛起的過程中,是極度「不正義」的。
那怕是謙信本身,其在崛起之初,作為哥哥晴景所派的古志郡主及為景庶子的謙信,理應服屬深為守護代及三條長尾氏當主的親哥哥長尾晴景,然而最終謙信也以下犯上,不顧兄友弟恭的情誼,迫使哥哥晴景退位並將長尾氏當主之位傳給自己,若從這種角度來看,上杉謙信於越後國的崛起,本身也具有「以下犯上」、「下剋上」及「不正義」的元素存在。
背叛親哥哥長尾晴景並取而代之的 長尾景虎(上杉謙信) 電影《天與地》中的長尾景虎(上杉謙信)(榎木孝明飾演) |
也正因為謙信家世背景及自身上位過程已經具有很強烈的負面要素,因此在這背景下,謙信也更需要維持自己行為的正當性,讓自己相信,自己是行正道。
實際上不少研究上杉謙信的學者在觀察上杉謙信的相關文書跟行為時,都會發現上杉謙信除了在性格上的真性情之外,其實也會近乎強迫症般的神經質的要求自己的行為必須「程序正義」及「正當性」等要求自己的行為必須符合「正道」的行徑。。
這也因此導致了他兩次上京面見天皇及幕府將軍,以藉此取得自己成為國主的合法正當性,亦或者是討伐領國內及領國外的敵人(武田、神保乃至北條)的正當性,更會堅持程序正義,即使是繼承關東管領之位,也堅持要在對於關東管領有重大意義的鎌倉舉辦繼位儀式。
鎌倉 鶴岡八幡宮 |
其目的就是在於確保自身行為的「正當性」及「程序正義」的確立,已滿足及安撫其可能因為家族出身不正,而對於家族的負面資產感到的自卑感。
對自己的「不正義」的家族背景感到憂心自悲的上杉謙信 大河劇《風林火山》中的上杉謙信(GACKT飾演) |
也在這個背景下,謙信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軍事及政治的行徑,更會強調自身站在「正義」,因此更需要把敵人打成十惡不赦的「不義」之人,自己則是正義的夥伴,替天行道,以義誅不義,因此謙信會對信濃、或是越中以及本國越後的寺社寫下誓文或是祈願戰勝的祈願文,向神佛強調「敵方的不是」,反之自己則並未違反「正道」。
秉持義戰思想及以義誅不義的上杉謙信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
因此所謂的「義戰」理論,筆者認為既是對越後國內的「大內宣」、對盟友的「大外宣」,更是對於可能性格上帶有點強迫症且自卑於自己家族「不正義」的家世的謙信本人的一種「精神撫慰」。
強調義戰理論 既是大內宣及大外宣,也是講給謙信自己聽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
然而筆者認為,比起面無表情、宛如神佛般替天行道的「軍神」,這樣苦惱於自己的家族背景,以及心思纖細(我們從各種史料中也能發現謙信其實在許多作為上顯示其是一位心思非常細密的人物。),充滿煩惱,乃至於解決煩惱(合理化自己行為正當性),以及帶點龜毛般的把責任擔上身及講求正當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北國驍雄‧上杉謙信的素顏。
北國驍雄 上杉謙信 |
至於這樣強迫症般的追求程序正義以及試圖正當化自己行為等的行徑是否到謙信死時一直都維持者呢?
至少筆者認為,在永祿十一年(1568年)的本庄繁長之亂及一系列圍堵謙信的謙信包圍網的時刻,不但是上杉勢力最贏弱危險的時刻,也帶給謙信心靈上很大的衝擊,以筆者對上杉謙信及上杉家的理解,筆者認為從本庄繁長之亂爆發的永祿十一年(1568年)後,謙信已不在強調「義戰」理論及堅決「正當化」自己對外出兵的行動。
本庄繁長之居城 本庄城(村上城)址 |
這些改變若說一定要找出一個前後比較明顯的象徵的話,那筆者認為或許可以從兩個轉變說明謙信在此時可能心境出現變化。
其一是謙信在渡過本庄繁長之亂後,將居城從越後府內的御館搬至春日山城上,直至他死前未有改變。
其二便是謙信在渡過本庄繁長之亂及謙信包圍網後,遁入佛門,於元龜元年(1570年)出家,法號不識庵謙信。
春日山城 |
最後也順勢談談一個問題,假設謙信真的是因為性格所致,導致他處處要求按照「程序正義」行事,或是將一眾責任擔在身上以及面見天皇及幕府將軍等,是否真的是毫無用處的呢?
筆者認為,並不能說毫無受益。
關於官職的問題,本站站長可寫過專文談論,因此這邊就不在班門弄斧。
虛銜官名有何用?戰國大名的官位戰爭
http://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5.html
首先筆者並不認為出兵關東的戰爭只能從「義戰」的角度來思考,前章曾提過的已故學者藤木久志便曾提過謙信出兵北陸及關東的戰爭,其實與其說是具有大義戰爭的意義,更現實面可能是越後兵在遇到荒年時,對鄰近國家進行糧食掠奪的「掠奪糧食」的戰爭,因此筆者覺得,首先針對關東問題,恐怕必須要多重角度思考,為何上杉謙信多次帶領越後兵出征。
關於謙信出兵他地具有掠奪性質的問題,可參考前章
萩原大輔:《謙信襲來》導讀篇-(貳)-義將謙信?
為了掠奪糧食及生存而戰的上杉謙信 |
另一方面,當時關東管領「山內殿」的上杉氏在關東扎根近兩百年,地方實力雄厚,即使已經沒落,但是威名及影響力仍存在於關東武家之間,因此確保關東管領職的職位,確實是一定程度上能夠凝聚關東武家對上杉謙信的向心力。
而謙信透過兩次上洛,取得天皇及幕府將軍授予討伐國內外敵人的權力,等於得到了幕府及朝廷承認及討伐國內「叛賊」,以及出兵討伐異國信濃、關東及越中的「兇徒」的權力。
這一點至少在越後國內是具有一定成效,比如齋藤朝信、北條高廣等越後領主對於謙信的向心力更為強大,且越後國內,除了永祿十一年(1568年),位於最北方而在地理上略為鞭長莫及的揚北眾的本庄繁長的叛亂之外,謙信的領國越後已經少見大熊朝秀之亂等國內的叛亂,亦或是長尾政景與謙信間之對立,而上郡及下郡等今日越後中、西部地區更是趨於穩定(阿賀北川以北則待1570年代以後才能談上穩定)。
發動本庄繁長之亂的本庄繁長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
然而儘管謙信取得討伐國內國外的敵人及節制信濃、關東的保證。但是與之實力相當的勁敵北條氏、武田氏也沒有因此舉手投降,因此這些謙信性格上極力追求的幕府、朝廷的「出兵正當性」的保證,乃至於官職等,筆者認為與其說其威力無窮,更不如說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並未因為上杉謙信成為關東管領便舉手投降的 北條氏康 |
對於實力與上杉謙信相比較弱甚至懸殊的越後、關東諸領主來說,這些「傳統影響力」,自然可以強化對謙信及「山內殿」的認可,然而若無沒有相應的實力,即使有高位官職,或是幕府首可的節制領國的許可,也未必能讓其他武士家族買帳,也因此武田及北條,乃至神保家並沒有因此對謙信舉手投降。
且一但謙信的實力大減,這些「錦上添花」的「傳統影響力」也將大打折扣,當中最明顯的,便是在永祿八年(1565年)於下總臼井城大敗後,山內上杉氏在關東的勢力大幅衰退至東上野一帶,武藏、上野的親上杉領主為求自保,紛紛倒戈北條氏,這當中也包含本為山內上杉氏屬臣的本庄實忠,東上野的實力領主由良成繁,以及謙信派往東上野廄橋的家臣北條高廣。
為求自保而一度倒戈到北條方的上杉家臣 北條高廣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大志 |
故這些上述的「傳統影響力」雖有「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真要穩定領國,恐怕更重要的還是須要有相符的實力。
北条高廣反了又反,降了又降,可不可以請保安趕走啊XDD
回覆刪除北條高廣在遊戲中時常背叛,被我抓到直接處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