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站長
|
於本能寺遺址中挖掘出的本能寺瓦片 |
有參與到《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新書發表會的朋友讀者在講座後,得到了「䏻」印作紀念,講座中我也說過本能寺的「能」當時是寫成「䏻」的。現在的本能寺及相關書籍也改成本「䏻」寺。當日由於時間關係,沒法詳細說明,於是只好在這裡再行補充。
以「䏻」代「能」,究其原因,在2007年的考古挖掘中挖出了有「䏻」字的瓦片,而且這些瓦片碎片都有被火燒過的痕跡,因此被推定就是當年信長時代的本能寺的瓦片。
此消息一出,在京都引起了哄動,現在的本能寺也「尊重史實」,改用「䏻」為正字。
其實「䏻」字並非日本人自創的異體漢字,兩岸政府所載的能字異體字,都有「䏻」,同字最早見於唐·顏元孫的《干祿字書》,能䏻相通,清·顧藹吉的《隸辨》也有收錄。因此,日本古代將「能」寫成「䏻」,或兼而通之,還是很有可能受到唐朝的影響。
|
字典裡中的能字以及能的異體字 |
另外,京都當地有說指寺方是故意將「能」改成「䏻」的,因為「能」的右邊有兩個「匕」,「匕」跟日語片假名的「ヒ」很似,而「ヒ」的音'Hi'又跟「火」的日語發音相同,屢遭火災的本能寺甚為忌憚,於是決定改用異體的「䏻」。不過,如果上述的瓦片真的是信長當時的本能寺的話,顯示戰國時代的本能寺用「䏻」跟火災之咒未必有關。
|
參與《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新書發表會簽書會時所蓋的「䏻」字紀念章 |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䏻者法之半。唐時傳華的《楞嚴經》:「佛子住持,善超諸有,䏻於國土,成就威儀。」
回覆刪除凡聖同居弘法之所,典故甚深啊。
按,「䏻」字用得很早也很普遍,六世紀初南梁智永《真草千字文》就是用「䏻」。日本現代學者的避火之說實在是牽強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