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拱手讓人
義輝與三好長慶的明爭暗鬥自義輝初次回到京都以來,一直沒有停止過。事實上,義輝回到京都後不久,即天文二十二年(1553)初,義輝便接受反三好的近臣上野信孝等人的建議,再次聯絡細川晴元,一同除去三好長慶,而且跑到京都東郊的靈山城舉旗。
但是,除了反三好至堅的上野等人外,支持義輝的幕臣實際上並不多。同年八月,長慶攻擊靈山城,義輝被迫重蹈父親義晴當年的覆轍,逃到近江朽木避難。另一邊的三好長慶為了削弱義輝的力量,以及孤立義輝,對外宣言自己將沒收支持義輝的幕臣的領地。因此,大部分在京的幕臣立即不敢去跟義輝會合。最終,只有上野信孝等數十名反三好派的家臣陪伴義輝出走。
自從這次對立後,長慶也明白到義輝的真正意圖,這次出走近江後,長慶一方面跟畠山高政、六角義賢等人協調,表示無意像當年的細川政元一樣,廢掉義輝,扶立逃到阿波的前將軍足利義稙養子足利義維當新將軍。但同時,長慶明白到當時的義輝根本無意屈就,也不想跟自己和平相處,因此,三好長慶決定放任義輝留在近江,自己接管京都,不對義輝窮追猛打。義輝也因此被迫滯留在近江朽木莊達四年之久。
三好長慶 |
在這期間,義輝依靠朽木氏等人的供養,一邊等待機會殺回京都。另一邊的三好長慶則幫「捨棄」京都的義輝收拾殘局,如京都的民政和朝廷工作。尤其是後者,義輝離開京都後,也稹卜上供養朝廷和天皇的工作,就連永祿元年(1558),正親町天皇登基時,義輝作為將軍,本該身先事卒,為天皇登基的事務提供經費支持和打點。但是,身在他國的義輝根本無能為力,只能提供少於慣例的支持,惹得朝廷貴族十分不悅。結果,義輝的失態造就了三好長慶有機會在朝廷面前的存在感大增,長慶不僅及時出手,而且提供經費,幫助天皇完成基本的登基儀式,以及繼年前改元「弘治」後,再協助朝廷改元「永祿」。
不知是否收到消息,或者得知這次改元全由宿敵三好長慶操持,義輝在改元後的永祿元年(1558)三月出兵到達京都東境的大津,準備展開四年以來的首次反攻。剛巧這次對決,三好長慶雖然贏了天皇和朝廷而前的臉面,但卻引起了周邊大名的猜忌,他們擔心長慶此舉是打算取代將軍而代之,同時也沒打算協助長慶對抗義輝這位本來的天下共主。
結果,長慶與家臣協議下,決定再次與義輝和解,先解除其他大名的疑慮。然而,另一邊的義輝卻利用這個回京的機會,開始向近國的諸侯展開外交攻勢,上杉謙信、織田信長、尼子晴久和毛利元就先後收到來自義輝的指令,要求他們率兵上京護駕,推倒三好長慶。然而,最終只有謙信和信長呼應,而且他們兩人因為國內戰事仍在,只能帶少數家臣以私人身份上京拜見義輝,並未率兵勤王。
雖然如此,站在三好家的立場而言,這個情況也絕不是好事,他國的有力大名私底下上京拜見將軍,意味著他們認可義輝,更意味著義輝的威望逐漸回復,打擊三好家的利益和立場。而如前章已提到,義輝的「大名外交」遠不止如此,義輝將希望都寄託在所有他能接觸的大名身上。換句話來說,對於義輝而言,他並沒有特別倚重任何大名,反而是實施「漁翁撒網」「願者上吊」的策略,因此,他利用自己僅有的權威,積極干預各地區的大名戰爭裡,不顧原有的政治秩序和政治道德,只希望他們立即停戰,先來勤王保駕。但結果皆未能如願,因為沒有一個大名會為無利益,又艱難萬分的事而費心。
為了避免這些舉動會刺激到三好長慶和三好家臣,義輝也在同時間極力地對他們進行懷柔工作。例如在永祿二年(1559)親手賜名給長慶之子.義興(後來再賜他為筑前守,這是三好家當家歷代的官位),又答應向朝廷申請提升長慶的官位至修理大夫,幕府裡則提拔為高階的相伴眾(在重要場合上近距離奉侍將軍的名譽職位),到了翌年的永祿三年,義輝又提拔三好義興和長慶的重臣松永久秀位列幕府的御供眾(比前述的「相伴眾」低一級),更授予久秀為彈正少弼。
三好義興 |
這些措施雖然是為了穩住三好家,但這一系列破格的提拔傳出後,卻引來原本跟義輝關係不錯的大名不滿,大友宗麟、上杉謙信都受到消息的刺激。而且後來的事實證明,義輝所做的工作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
永祿五年(1562),三好長慶再次跟畠山家和六角家對立,這次義輝又忍不住想跟兩家聯手。幾年前的懷柔工作自己否定了,最後還是沒法成功,反而被三好家脅迫,要交出親生女兒作為人質,以保信用。接著,永祿六年(1563),義輝一度重重拉攏的三好義興得病早逝。這前後發生了上章提到的一連串人員死亡,給三好家帶來重大打擊。
接著到了永祿七年夏天,義輝最忌憚又最恨的三好長慶也失去了消息,死去的流言傳遍京內外,三好家這個巨人看似要傾倒了。但是,結果上卻也是義輝的死期到了。
二、死期來了
三好長慶的死去究竟為什麼同時敲響了義輝的喪鐘呢?在解開這個問題前,接下來先看看義輝是怎樣死去的。
如前章開首所說,一直以來,我們受到遊戲影響,都對義輝之死抱有濃濃的浪漫感情,即所謂的「劍豪將軍」以一敵眾的故事。然而,這個斷不是遊戲商自行創作的故事,其實是有根有據的,只是這個根據不太可靠而已。
究其源頭,就是來自於著名的江戶時代儒士賴山陽的《日本外史》。書中說義輝在迎擊三好軍時,「排列當代名刀,不斷換刀斬擊」,因此便傳出所謂的義輝劍術了得,師承於鹿島新當流的名士塚原卜傳之說。不過,師承新當流之說不見於相關的史料,而新當流等流派當時普遍以「一人相傳」為宗旨,不問身份。而且,在新當流的史料裡也沒曾提到卜傳教導義輝,所以這傳說並不可信。
那麼,《日本外史》裡提到的排列名刀,迎擊敵人之說又如何呢?四個字:半真半假。這是怎麼說呢?首先,究明這個出自《日本外史》的說法,很有可能來自於《足利季世記》這部成書於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的軍記物語。該書是目前記載永祿之變最為詳細的資料。然而,論史料而言,這部書的內容有真有假,有平實之處,也有不可盡信之處,必須參考其他史料來論斷。
除了《足利季世記》外,另外還有一部名為《細川兩家記》的軍記物語,其成立時代和利用價值與《足利季世記》相若。但是,如後面將會提到,《細川兩家記》對於永祿之變的記載則袞比《足利季世記》短略。除了日本的史料外,近年研究者也留意到當時駐京的耶穌會傳教士的史料。最有名的就是那位曾見過織田信長的佛洛依斯。傳教士雖然身為外國人,但作為客觀的第三方,他們的所見所聞卻相對客觀,而且他們當時就身在京都,是事件的目擊證人,所以其參考價值比《足利季世記》和《細川兩家記》更高。
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上述的多方史料裡,義輝死去的過程,然後再去探討永祿之變的原因。五月十九日,三好家包圍並攻入位於京都二條的武衛(斯波家)邸,也就是義輝的住處。《細川兩家記》裡記載說:
「五月十九日,三好軍進入二條武衛(前斯波家官第)館,義輝死亡,而且扈從的御內眾們全數戰死。公方夫人是近衛(稙家)公的千金,三好日向守後來將她交回給近衛公。而公方生前寵愛的小侍從夫人被三好軍殺害,公方之母慶壽院夫人於此世生無可戀,最後自殺而亡。」
《細川兩家記》雖然交待了大致的事變經過,以及相關人員(包括義輝)的結局,但是沒有描述義輝是怎樣遇害的。另一邊的《足利季世記》卷六則更為詳細,其中這樣寫道:
「公方出戰,隨從跟後……他們突然向四方殺出,殺死了敵軍二百多人,但是三好軍前仆後繼的攻進來,於是公方家臣相繼戰死,留在公方身邊的就只剩下婦孺。公方本人將很多利劍(太刀)插在自己面前,一邊斬敵,(刀斷了)然後再換刀拚死抵抗。公方的陣勢使三好士兵稍有畏縮,沒有人敢靠近公方。公方又將這些刀拋給趕來救援的武士,然後再親手手刃了幾個敵兵。不愧是公方,他作為武將之才能發揮無遺,勇猛作戰的英姿和名譽長存。……然而,就在這時候,三好方池田丹後守的兒子悄悄地潛入到公方身後的推門,從側面斬傷公方的腳,公方隨即倒下,然後丹後守之子則推倒格子門,朝公方撲上去,隔著格子門用長槍將公方捅死。」
顯而易見,《日本外史》裡提到的列刀迎擊之說的來源之一很可能來自《足利季世記》上述的部分,然後賴山陽再加以粉飾,強調義輝用的是「名刀」,以配合他的身份和當時的場面。至於奮戰不懈的故事,單單按照《足利季世記》上述的內容來說,義輝在隨從盡死的絕望之時,拚死反抗的樣子如是真的話,的確能讓我們說,他對得起將軍這個「武門之長」的名譽。
三好義繼 |
不過,我們冷靜地回頭細想。《足利季世記》中的橋段過於戲劇化,而且事後除了極少數人,如義輝的正室近衛氏僅以身免外,包括義輝在內的所有人全數死亡,而且武衛邸在事後也被三好軍附之一炬,完全的灰飛煙滅。因此,能夠將過程娓娓道來的「證人」應該絕無僅有,而作者好像身在其中一樣描寫戰況,難免讓我們覺得不太可信。
但是,別忘記我們還有一個極珍貴的資料,那就是傳教士的書信。佛洛依斯在事件發生數日後,便寫信向身於國外的司教報告事件,數十年後又編寫了著名的《日本史》,均有提到此事件。當然,按照時序來說,佛洛依斯在事件發生數日後寫的報告最為可靠和珍貴,而且十分詳細,值得我們去參考比較。佛洛依斯說:
「三好家下令在宮殿放火,公方(義輝)則打算自己出動,但被他的母親拉住……然而,受到火勢和戰況所迫,公家最終跟他的家臣一同出戰,但他腹部中了一槍,額頭中了一箭,臉上受了兩記刀擊後,在那裡戰死了。……佛僧來到宮殿,將公方的遺體領走,進行埋葬。」
上面佛洛依斯的報告裡有三個重點值得留意。第一是放火之說均見於《足利季世記》和《細川兩家記》,反映當時的情況的確如此。第二,義輝也的確跟他的隨從一同出戰,最後只剩他一個抵抗,這一點也跟兩書吻合。然而,第三點是義輝死去的情況則跟詳記經過的《足利季世記》不同。
佛洛依斯說整個戰鬥長達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義輝死亡的時間按前後發展而言,應該已經是最後的階段。傳教士清楚但又不加粉飾的描述義輝身上的傷痕位置以及死亡的瞬間,加上報告書是在事後數日內寫成的,這都暗示傳教士們很可能是在現場附近觀察整個戰鬥的經過,甚至我們可以大膽推測,他們很可能在某處眼睜睜的看著義輝戰死,所以才可以寫得那麼清楚。
這樣聽起來各位讀者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其實在戰國時代,不,在日本中世時的多場戰亂裡,戰鬥現場不只有交戰雙方,還有很多與戰鬥無關的第三者,用現在的俗語來說,他們就是「吃瓜群眾」。當時的戰鬥相對單一,交戰雙方只針對對方,顧不了其他,就算要顧,也是到了戰後,也就是戰國時代常見的戰後犯罪—打完仗的農兵藉機在戰場內外進行搶劫和擄掠。
因此,圍攻武衛邸時的三好軍只將心意放在義輝等人身上,只要沒有援兵來救義輝,或者來亂的話,他們也便沒有餘力去顧看圍觀的傍雜人等。
按照各史料的形成時間來說,佛洛依斯報告書裡的描述應該是較為可靠和寫實。也就是說,我們證明不了義輝真的列刀迎戰抗敵,最後力盡而亡,而是額頭中箭,估計這就是致命一擊,然後再被擊中幾下,最終被殺。不過,有趣的是,佛洛依斯在二十年後編寫《日本史》,並且在第65章提到了永祿之變時,卻在原有基礎上加了一些補充,他說:
「公方(義輝)親自手執薙刀應戰,眾人見其卓絕之技,都十分驚訝。他為了接近敵人,扔下薙刀,拔出太刀戰鬥。」
跟報告書相比,內容更為豐富且生動,這與其說是佛洛依斯因為想起自己當年寫報告時漏寫了上述的部分,所以才追加上去,不如說他可能在後來身在九州時,聽到或看到其他材料,才補充了這個部分。
無論如何,縱使各資料描寫不一,但綜合起來,義輝迎戰,然後戰死的結論並沒有變。而且,通過三方比較,除了戰爭場面外,《足利季世記》、《細川兩家記》和佛洛依斯的報告書描述的大致經過類同之處不少,可見《足利季世記》和《細川兩家記》起碼在這方面均算是可信性甚高的資料。那麼我們便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三好家會在那時候決定攻打義輝呢?
三、被殺之謎
綜觀上面引用的《足利季世記》、《細川兩家記》和佛洛依斯的報告書,對於三好家突然決定出兵包圍和擊殺義輝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個類別。其中《足利季世記》和《細川兩家記》所舉的理由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三好家在三好長慶死後,與身在阿波的足利義榮(義輝堂兄弟)勾結,足利義榮希望回京歸位,於是三好義繼等人便決定除去義輝。
《足利季世記》裡是這樣說的:
「阿波的公方(義維)從先年便一直希望上京復位,但長慶生前受到現任公方(義輝)的信任和優待,沒有理會這個請求。然而,如今長慶去世,其子(義繼)還十分年輕,於是阿波公方便改為拜託三好的一族來起事。」
至於《細川兩家記》則只寫道「身在阿波的公方(義榮)接近三好義繼」,於是在當日發動戰事,並沒有再詳細交代背景。這裡值得留意的是,據《足利季世記》這段記載,當時身處阿波的足利義維(義榮之父)早在長慶生前,便有回京復位的計劃,只是遭到長慶拒絕,最終不成。
有學者認為,雖然義榮的確在事後被迎接回京,成為第十四代將軍,但那已是事變發生一年多後的事,說事件本身是兩者事前勾結的結果,似乎是倒果為因。然而,事隔一年多才成事,不足以否定兩方事前勾結的可能,畢竟事變之後,各方諸侯都對三好家攻殺義輝一事感到十分惱怒,三好家把周邊不少諸侯都得罪了,急於去防備,然後才有時間,安全地將義榮迎接上京。
況且,我們從三好家相關的史料裡也發現,長慶生前與義輝發生矛盾,也就是義輝遠走近江朽木時,六角義賢和畠山高政便曾問過長慶是否打算找足利義維來取代義輝,而長慶都一一否認。也就是說,身在阿波的足利義維和義榮有可能成為三好家的棋子一事早已是當事人之間的一個考慮,絕非空穴來風。只是,這個結果要等到三好長慶死後,才真正實現。
那麼,為什麼長慶的繼承人三好義繼和松永久通等人突然想到要換將軍呢?這方面的學者們都有不同的推測,有意見認為三好家是想將兩個將軍派系合一,以免再生混亂。但就算如此,為什麼必須除去義輝呢?
筆者認為,這跟長慶剛剛死去,三好義繼威信不足,而且義輝過往在長慶生前不斷找機會違反和議的經歷有關。而發動這次政變的,是三好義繼和松永久通為首的少壯派,與義輝有交情的松永久秀卻沒有參與其中,反映這次血腥政變正正是根基不穩的三好家新當家在確定已有備選後,決定除去隱患。然而,事件的導火線又是什麼呢?這裡可以參考佛洛依斯的報告書:
「公方(義輝)看到三好大人率領而來的大量士兵,覺得這宴會不對勁,極力想推掉這次邀請。三好大人三名高級家臣看到(義輝的反應)後,再三懇請義輝,但明白到他對三好家感到恐懼,於是三人各自對他們的偶像(註:神明)立誓,又分別寫信(註:應是指誓詞)給義輝,表明這次除了宴會之外,別無他意,事後將立即各自回到自己的居城。為了安全起見,三人又提議在他(義輝)宮殿內,其母親的宅第內進行宴會。
……公方裝著接受三好家的請求,但其實很害怕他們企圖謀反,而且這種擔憂不安越發強烈,他又擔心一旦三好大人真的造反,他自己將無力抵抗,於是他在星期六計劃逃到他國,他帶著最寵信和親近的人們一起,掩人耳目地悄悄離開宮殿。當他們來到一里外的地方時,他向同行的眾人表明(逃到他國的)意圖,但他們都反對這樣做,認為三好家謀反之意未明之際,為人君者便匆匆出逃,這只會損害了(義輝的)威名,而且他是十分優秀的君主,沒有一個家臣感到委屈。如果三好家真的謀反,他們對義輝說,所有人願意跟他共赴黃泉。因此,他們力勸義輝回京。如果,義輝被他們說服回京。」
雖然這段記載目前屬於孤證,沒法證其真假,但從內容來看,特別是義輝與義繼之間互不信任,義輝打算逃出京都的說法,都符合當時,以及以前長慶時代的情況,有一定的合理性。
換句話說,義輝對義繼為首的三好家新世代存在猜疑,同時也可能因為長慶死去,想借機逃出京都,擺脫三好家的控制,但結果被幕臣們制止,計劃最終泡湯。而如果這段傳聞是真的話,從結果而言,阻止義輝出逃的幕臣最終成了「豬隊友」,既賠了自己性命,又折了主君的生命。
按照出逃劇和第二天發生政變的時間關係來說,三好家決定出手也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察覺到義輝曾偷偷出逃的事,認為機不可失,決定提早動手了結義輝。另外,還有一個小環節值得留意的,就是根據佛洛依斯的報告書,政變時三好士兵有意的尋找並追殺義輝的寵妻進士氏(小侍從夫人),在《足利季世記》和《細川兩家記》裡,進士氏只被描述作其中一個受害者,而且沒有太多的說明。然而,佛洛依斯的報告書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公方的宮殿突然被(三好家的)一萬二千人包圍……宮殿內沒有先前防備如此不尋常的造反,所有通往宮殿的門都開著。於是三好家的鐵炮隊侵入宮殿,向宮殿內的人說,希望把一封條陳書交給公方。一名老人(進士晴舍,進士氏之父) 接受條陳書……他們要求義輝處死妻子,以及其妻之父(晴舍)等人,成事後軍隊將安靜離開。老人看後將書信扔在地上,不久後在公方面前謝罪自殺……三好的士兵為了要處死她,到處進行搜索,又下令任何人找到了她,將賞賜很多錢,如果能抓住她的頭髮,把她拖拉到三好軍的面前,則會獲得更多的金錢。」
顯然,三好家的最初目標是衝著進士父女而來的,另一邊的《足利季世記》裡雖然沒有明記因由,但也提到:
「五月十九日,三好大軍攻向二條武衛邸,假意要向公方提出訴求,要求由進士晴舍接受請願書,再交由公方裁斷。三好方是想趁這個時機侵入公方邸的,而公方之母慶壽院夫人認為,只要滿足了三好的請求,公方便不會有危險。所以她要求公方答應三好家」
綜合來說,事件跟他們兩父女關係匪淺,只是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麼三好義繼等人非要置兩人於死地不可。個人推測其中一個可能是,兩人或曾慫恿義輝出逃,或者藉長慶病死,趁機反撲。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而已。
看到這裡,不難發現一個問題。三好家這次發動兵力包圍主君的居所,是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挾帶武力,向義輝提出控訴(殺死進士父女)。這種可以稱為「逼宮」、「兵諫」的做法在室町時代歷史裡時有發生,早在早期的觀應之擾亂時期已有其徵,這種行為稱為「御所卷」(Gosho-maki),「卷」就是包圍之意,即挾帶武力包圍主君居所,以達成訴求。
因此,雖然上述的《足利季世記》裡借義輝之母慶壽院之口,認為那是陽謀,但這也不過是作者知道事變的結果,所以才會斷定當初三好家的「控訴」是假裝的。當然,換個角度來說,假如三好家要脅義輝交出進士父女一事是真的,那麼當時他們也應該已有兩手準備。其一就如史實一樣,義料拒絕,然後動手。如果義輝為勢所迫,決定讓步就範,那三好義繼或許會暫時放過義輝,當然也是有可能順手殺害義輝,以絕後患。
不論如何,事變已經發生,事後京中的貴族雖然在日記裡記載此事,又紛紛說「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太不合理」之類,但事實上還是「口嫌身誠實」,向三好家獻媚靠近,繼續為保存自家拚命。至於正親町天皇也只是追封義輝為太政大臣,但不曾斷絕與三好家的關係。或許在天皇看來,除了政治現實外,當年自己登基時,義輝身為將軍不給力,不盡供養之責,險些讓他的繼位丟掉臉面,於是對義輝有點不滿吧?
雖然三好家擊殺義輝的計劃成功了,也未使京都內部出現恐慌,但是,此事對京外各路諸侯而言,震撼程度倍於貴族。特別是義輝唯一一個幸存的弟弟足利義昭在松永久秀的保護下,成功逃出刀口,輾轉之下開始了他爭取承襲將軍之位的活動,繼而招請了織田信長為他護航。三年後,織田信長擊退了三好家,成功護送義昭上京。
松永久秀 |
從結果而言,長慶之死敲起了義輝的喪鐘,因為三好義繼隨即擊殺了義輝。然而,擊殺義輝也同時打響了諸侯抗擊三好家的新戰事,繼而導致三好家雄霸京畿的風雲歲月走進歷史長河。歷史有趣之處,莫過於此。
(有關這時期畿內的戰局和三好家的發展,詳見拙著《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第一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