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

我佈這局佈了O年之久!江戶農村的代官所陣屋爭奪戰(下)

文責:小編 陳家倫


代官赴任圖  德川幕府縣治要略

又一位新官上任了,究竟坂木村與中之條村的陣屋陣奪戰最終鹿死誰手?




前章我們提到了位於今日長野縣坂城町的坂木陣屋的撤除以及坂木村為首的村民所發動的陣屋復興請願行動,而在這當中我們也提及了坂木村兩公里外的另外一個與坂木村同樣規模的大村莊中之條村眼見坂木陣屋的裁撤,反而從中看到了機會,而開始走自己的路展開自身的代官所陣屋的誘致運動。

然而在中之條村與坂木村的條件相近,坂木村又有歷史地位的優勢下,中之條村要如何跟坂木村競爭呢?

尤其坂木村等10村落對管轄的中野陣屋發出的坂木陣屋的請願運動也最終失敗,代表者中野陣屋及背後的幕府並無意於坂木地區設置陣屋,那從來沒有設置陣屋的中之條村又怎有機會呢?

聰明的中之條村的領袖們便想起一句話,叫做

「直的走不了便走彎路!

既然中野陣屋沒有打算恢復坂木地區的代官陣屋或是出張所的想法,那我們就去抱別的大樹別的代官吧!


代官(非當事人)


這時候中之條村的村領袖看中可奇貨可居的,則是鄰國越後國川浦代官所(新潟縣上越市)的代官竹垣庄藏直照。


川浦陣屋(川浦代官所)
圖取自網路


竹垣直照是中央官僚勘定出身的文官出身,之後於寶曆七年(1757)轉任地方官的代官,竹垣先在越前國的本保陣屋(福井縣越前市)任職,並在4年後調任領有美作(今岡山縣北部)、備中國(今岡山縣西南部)天領的久世陣屋(岡山縣真庭市),之後於明和五年(1768)調任越後國的川浦陣屋(新潟縣上越市),換言之撇開中央官僚勘定的經歷,進入越後國的川浦陣屋的竹垣直照當時已經是有11年地方官代官經驗的老手了。


而在與竹垣直照相遇前,中之條村便因為陣屋勸誘問題而遭到孤立,而與坂木村為首的其他13村鬧翻,在明和五年(1768)幕府重新規劃天領行政區劃時,便將坂木在內的共13村編入伊那郡的飯島陣屋(長野縣飯島町)管轄,但是與坂木村不合的中之條村則單村被編入另一個代官所-佐久郡御影陣屋(長野縣小諸市)管轄。


中之條村與坂木村等其他13村分道揚鑣


然而中之條村並未放棄,很快的它們積極向越後國川浦代官所的代官竹垣直照宣傳自己村莊的優勢以及位於北國街道的便利性。

做為越後國的天領川浦領的代官竹垣直照,其領地要與幕府的中心江戶聯絡便主要是靠北國街道這條幹道來往,因此竹垣直照便在明和七年(1770)被中之條村說服申請將中之條村劃分在自己所屬的川浦代官所下轄,同時設置臨時御用場(臨時辦事處)

而臨時辦事處也在隔年的明和八年(1771)被幕府的中央行政機構勘定所認可設置出張所(辦事處),並打造出張所的行政機構的建築以及長駐一名手代(代官的屬官)長駐於中之條出張所辦公。


手代


換言之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經過幾次縣市合併後,中之條村先是與原先同一行政單位的坂木村為首的13村分道揚鑣,之後又努力向越後川浦的代官宣傳自家優勢,並成功併入川浦領中,更爭取到設置出張所,類似於今日的區公所及派遣區長(手代)長駐當地辦公與建設區行政大樓(出張所)的優渥條件。


各取所需的坂木村(屬飯島陣屋)與中之條村(設立川浦陣屋出張所)


看似平息的中之條村與坂城村兩村的代官陣屋之爭便因為坂木等13村劃入飯島陣屋下轄,中之條村劃入川浦陣屋下轄而告一段落,然而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安永元年(1772)飯島陣屋的代官嶋(隼人)豊垨榮升鐵炮玉藥奉行而離開飯島陣屋,而後任的武嶋(左膳)修茂則於安永四年(1775)三月就任飯島陣屋代官,伴隨者代官交替,也讓一直期望恢復陣屋的坂木村再次燃起希望,因此努力向新任代官武嶋修茂宣傳自家村庄優勢而希望於坂木村設立陣屋。

然而這次坂木村的請願結果遭到拒絕,而被拒絕的原因則是坂木村兩公里外的中之條村已經設有川浦陣屋的出張所(辦事處),基於行政效率及避免疊床架屋,因此不需要再在附近設置陣屋亦或出張所。

也因為坂木再次申請陣屋的請願運動被打臉,而且這次打臉的原因還是因為陣屋設置運動的競爭者中之條村的理由而慘遭否決,因此坂木村與中之條村的對立也越來越重。

安永七年(1778),當年對坂木村打槍的飯島陣屋的代官武嶋修茂轉任西國的備中國笠岡陣屋(岡山縣笠岡市),並由但馬國生野陣屋的代官平岡(彥兵衛)良寬轉任飯島陣屋的新代官,伴隨者官員更替,不死心的坂木村再次進行陣屋設置請願運動,然而這次中之條村也看不下去,決定正式加入這場競爭,以避免自己得來不易的出張所(辦事處)的設置遭到廢止。

對此坂木村與中之條村分別向有42年代官資歷並已轉任七地任職的老代官平岡良寬宣傳自家優勢


坂木村與中之條村地理位置圖


在坂木村開出的優勢及條件中提及

坂木村
   預估陣屋(規模)坪數211坪,花費金錢172
   如果要維持利用北國街道往來以及管理宿場治安的具有優良條件
   陣屋用地的年貢以及建築費用由坂木村負擔
   作為上納金每年會上納金二分

而中之條村的開出的優勢及條件則提及

中之條村
   預估擴築(御用場)的坪數60坪,花費金錢45
   因為是將御用場(辦事處)增建轉做陣屋,因此不需要讓村落負擔過多浪費的花費
   此次增築的費用,將以(中之條村)的上納金進行上繳而負擔

換言之我們可以看到,坂木村提出的條件有交通、支援代官所增築及費用負擔,而中之條村則是提出因為用現有出張所建築擴建因此不需要花費太多額外負擔,而兩村都表明會負擔建設(或增築)代官所的建築經費,這時後若讀者您是平岡良寬,你會選擇誰呢?


最終具有42年地方官代官經驗的平岡良寬向勘定所報告了他選擇的陣屋地點,而得獎人即是……









中之條村


那麼為何這位老代官會選擇中之條村呢?

平岡良寬在跟勘定所報告時便指出了他最終選擇中之條村的原因,儘管坂木村開具有交通優勢,且開了願意由該村全額負擔代官所建設經費的優渥條件。

然而一直以來代官領的陣屋的建設費用,都是由代官所轄的全部村落共同負擔,雖然坂木村願意全額負擔自然會讓其他村落省去負擔,然而平岡良寬擔憂如此一來將開下惡例,未來如果有村莊想要勸誘代官所設置,便會如法泡製,以該村負擔全額建設費用為條件爭取設置陣屋,若是這樣將會導致農村之間為了爭奪陣屋設置而惡性競爭,因此不宜開此先例。

且中之條村是利用既有的御用場建築改建,所需費用較少,對於各村的負擔來說也較輕,因此最終平岡選擇了設立陣屋經費較少的中之條村設立中之條陣屋做為自己的辦公處。

經過了這次的代官陣屋誘致的競爭,最終由中之條村取得完全勝利設置了中之條陣屋,坂木村雖然不服氣,而在之後也多次努力抗戰希望於同村設置陣屋,但是都以失敗告終,而中之條陣屋則在安永七年(1778)以平岡良寬為第一任代官開設後歷經21位代官,直到幕府滅亡的慶應四年(1868)的九十年間,長期設置代官所(陣屋),並迎向明治維新的新時代。


坂木村與中之條村陣屋爭奪戰最終結果


而在21位中之條代官中,也不乏幕末的名人的親戚,比如幕府的現代海軍之父,同時也是促成江戶無血開城的幕臣勝海舟之伯父男谷(彥四郎)思孝便曾在文化十年(1813)~文政四年(1821)的八年間擔任中之條代官。

從本主題的兩篇文章中我們會看到江戶時代的百姓們為了讓自己的生活乃至村莊過得更好,發揮出各種鬥智的一面,儘管百姓為了爭取權益而出手對抗代官等領主們的鬥智鬥勇,也讓人覺得十分可歌可泣,但是更讓我們注意的是,當時的百姓們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不只是對抗武士,農民之間也有許多鬥智的表現。

我們再看中之條村與坂木村兩個不過距離兩公里的村莊,彼此間長達近20年的代官所陣屋設置競爭中,不但可以看到農村彼此之間的鬥智,更能看到如平岡等代官做為幕臣,在面對這類農村之間的競爭時的考量以及它們身為地方父母官,以及替幕府看緊荷包的徵稅官所著眼的部份。


坂木村與中之條村距離


那麼對於江戶時代的農民及代官,是否各位讀者又覺得更加認識甚至感受到與我們現代人相似的親近感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