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每朝豆知識:戰國之城

文責:站長
相責:小編三:森長定


山中城 障子堀


現在到日本旅遊,大多對「城」的印象就是天守閣或者櫓樓,或者留下的石垣、礎石(當然,不是所有的城都是堆砌石垣的)。然後大多數蓋在平地上。

這種「石」的城再加點想像力,讓人彷彿回到江戶時代,而這些城也看起來蓋了就不好修理、重建。然而,在江戶時代之前的戰國時代,屢拆屢建是最正常不過的事,除了大名居城外,各支城、要塞都很有機會隨時易手,建築物的數量也比較少,方便拆裝,因此,現在去江戶時代以前的城郭遺址,除了壕、乾堀、土壘等不能移動的防禦工事外,大多數都不留痕跡,很難一下子就想像到當時的風貌。

所以,欣賞「戰國之城」主要是看留下來的防禦工事,以及從相關的歷史背景去想像該城的重要性。

在當時,交戰雙方停火協議裡,有時會出現「城割」(棄城)的條款,指的就是毀棄軍事要塞,作為和解停戰的象徵和誠意。但在爾虞我詐的時代,停戰與再戰只是時間問題、技術調整,因此,戰國的城即使曾經被毀棄,大多數在一個月內便能修復完成(當然累的是當地百姓了)

另外順帶一提的是,戰國的城的所有人不一定都是武士領主,一些村落也會在村的後山修建「村之城」,一旦發生戰事,讓村民進去防守抵抗外敵及自保。當然,這些「村之城」相對而言,比武士蓋的城簡單、粗疏,但是配合村民熟知周圍環境的地利下,也能發揮一定程度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