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元祐(1518~1575)
統:74 武:70 智:64 政:63
毛利家臣,毛利隆元側近。並是周防山代眾旗頭與高森城主。參加過矢野城攻略與出雲、長門與豐前等地的遠征行動。後駐守立花山城,並是筑前三奉行之1人。
這裡是前身戰國史專欄X戦国史コラム的日本史專欄,是《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與《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的作者.胡煒權,與他的「日本史專欄」團隊的官方部落格,為所有對日本戰國史與日本史有興趣的華語圈朋友講解戰國和日本史的人和事。
坂元祐(1518~1575)
統:74 武:70 智:64 政:63
毛利家臣,毛利隆元側近。並是周防山代眾旗頭與高森城主。參加過矢野城攻略與出雲、長門與豐前等地的遠征行動。後駐守立花山城,並是筑前三奉行之1人。
國司就信(1509~1592)
統:53 武:51 智:80 政:80
毛利家臣,對馬守,又名友甫。毛利隆元的側近。毛利氏經略九州時擔任裁判奉行。1571年後相繼擔任周防國段錢奉行及長門日山城普請工程的普請奉行。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陳家倫
=================
1950年科研調查藤原氏四代遺體 左起 初代清衡 正中 二代基衡 中二頭顱 四代泰衡(一直被誤認為泰衡弟忠衡) 右 三代秀衡 |
今年的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以源平合戰(治承壽永之亂及之後的奧州征伐的一系列兵亂)及鎌倉時代初期的政治及權力遊戲為中心,也因為今年台灣首次在影音串流平台幾乎同步播出大河劇,因此也讓更多人可以更輕易追劇了解這個時代。而在《鎌倉殿的13人》中,其中一個在故事前期搶戲的人物,便是源義經,提到源義經,便不得不提收留源義經的北地之王-奧州的藤原秀衡及平泉藤原氏。
藤原秀衡(左前.田中泯飾演)與源義經(右前.菅田將暉飾演) (劇照取自2022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 |
平泉藤原氏,做為平安時代末期,以平泉為中心統治陸奧出羽兩國的陸奧鎮守府將軍的百年榮華的平泉藤原氏四代,藤原氏歷代都廣修寺院,試圖建立佛之國度,在藤原氏四代的主政下,先是初代藤原清衡建立中尊寺,之後的二代基衡則修建毛越寺,至第三代的藤原秀衡則參考京都宇治的平等院,在平泉建立了無量光院,而藤原氏三代當主遺體,以及第四代當主泰衡的首級皆藏於中尊寺金色堂內。
中尊寺 金色堂 |
當時在藤原氏三代的統治下,奧州靠者擁有的砂金等財富,並與北方的蝦夷島(今北海道)乃至北亞大陸展開貿易,同時也與南方的日本各地展開貿易,而累積大量財富,使得平泉當時成為日本列島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平泉藤原氏 三衡畫像 正上為初代藤原清衡 右下為二代藤原基衡 左下為三代藤原秀衡 |
藤原氏三代所建的中尊寺、毛越寺及無量光院亦是日本列島內數一數二的名剎,可以說當時遠在京都之外的東北,有一個擁有龐大財富及佛教鼎盛的國度以今日的平泉為中心,存在於今日的日本東北地區。
毛越寺 |
名義上平泉藤原氏服屬於日本朝廷,並與京都的政治圈有密切的政經互動。
然而因為地處偏僻的陸奧出羽,等東北地區,更是大和朝廷早年對抗的異民族蝦夷(えみし)族的所在地,因此儘管至藤原秀衡一代。靠者父祖之政治基礎,以及自身累積的財富及政治手腕,成為鎮守府將軍,乃至收留”源氏貴種”,希望貴種可以成為種馬娶藤原氏之女強化藤原氏與中央政權的緊密關係,甚至這位被稱為蝦夷之王,擁有號稱17萬騎實力(當然這是誇大,但也可想見當時奧州的藤原氏實力之堅強)的平泉藤原氏與藤原秀衡依舊被當時日本京師等所謂「先進無穢」地區的武士及貴族們視為蠻夷,將之鄙視為野蠻不受教化的落後蝦夷人之蠻族。
蝦夷王? 藤原秀衡 |
國司元武(1518~1610)
統:76 武:65 智:74 政:77
毛利家臣,元助,備後守,元相之子。擔任毛利輝元的守役。曾擔任五奉行。在月山富田城攻略戰及布部山之戰立功,朝鮮出兵亦參加遠征並活躍。
延伸閱讀:
每朝豆知識:乳母與乳父
冷泉元豐(1532~1562)
統:66 武:73 智:47 政:40
冷泉隆豐的長子,又名五郎。於毛利元就攻略防長二國時侍奉毛利氏,受元就賜字「元」字而改名。後成為豐前門司城代,在1562年時與立花道雪作戰,戰死。
冷泉元滿(1541~1598)
統:75 武:64 智:43 政:49
冷泉隆豐的次子。在長兄‧元豐戰死後,繼承門司城代職。率領水軍眾與大友氏及織田氏作戰立功。日後參與朝鮮出兵行動,於第一次蔚山城之戰時戰死。
文責:站長
【導言】
在日常的大學教學裡,時常聽到學生對如何研究歷史,以及面對如何選擇歷史材料來敘述的苦惱,特別是怎樣才能避免自己的看法和判斷流於主觀和片面的問題。為此,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已故日本著名歷史學家永原慶二(Nagahara Keiji)先生的看法。永原先生活躍於上世紀的70~90年代,是二戰以後日本史學界的代表學者之一,也是日本中古史和戰國時代的研究專家,著作和論文成果豐富,並培養出大量優秀的日本歷史學者。
以下的文章是翻譯自永原先生在1970年代針對歷史教育問題而撰寫的一篇短文。為了方便讀者理解,譯者為部分日本歷史名詞增加了補注。雖然這篇文章是寫在半個世紀前的時代,但是永原先生在裡面解析歷史事實和評價歷史之間的關係和需要注意的要點,仍然值得學生和老師們參考借鑒。
永原慶二(1922-2004),日本歷史學者。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和光大學的榮譽教授。專研日本中古史和日本古代經濟史;代表研究論文和著作有《日本封建社会論》(《日本封建社會論》)《下克上の時代》(《下剋上的時代》)《室町戦国の社会》(《室町戰國的社會》)等。目前已翻譯為中文的相關作品有《20世纪日本歷史學》(王新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
內藤元盛(1566~1615)
統:66 武:73 智:52 政:46
宍戶元秀的次子,內藤隆春的養子。大坂之陣時曾奉毛利輝元的命令改名佐野道可,並走私偷渡糧食入大坂城及參加戰爭。大坂之陣後在京都被捕,自殺。
兒玉就秋(1504~1574)
統:84 武:85 智:67 政:70
毛利家臣,弘家五男。成為二哥元實的養子。為毛利元就側近。在攻略備後三吉氏、討伐平賀興貞、防長、石見、伯耆諸國攻略立下勇功。是對吉川元春的聯絡人。
兒玉就兼(1492~1560)
統:67 武:70 智:67 政:79
毛利家臣,兒玉氏嫡系,元實長子,就忠、就方之兄,豐前守。安藝國高田原之戰立下戰功而被毛利興元發下感狀感激,日後成為毛利元就四奉行之一人。
兒玉就光(1508~1590)
統:75 武:71 智:70 政:67
毛利家臣,就兼之子。吉田郡山籠城戰、月山富田城攻略戰、矢野城攻略及明石口之戰皆參戰立功,亦參加周防一揆的鎮壓。內政面亦優秀,為奉行番眾之1人。
#每朝豆知識
很多人想到武士、武士刀,就會聯想到「切腹」,從前曾寫文介紹過切腹的真實,今天再談談戰國武士的自盡。
(—「榮譽的切腹」—兩名戰國武士「死中求義」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78.html
生不同生;死必同死!-淺談武士殉死風俗!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3/blog-post_16.html )
可能受到電視劇的影響,大家會以為戰國武士兵敗時都是以切腹自殺來了結,再找人來做介錯。但事實上,起碼從史料上,寫明戰敗的武士怎樣了斷的情況極其少,而且沒有寫明是用什麼方式。
讓人聯想到犯錯武士就必須切腹自殺的始作俑者之一 |
一般來說,史料上看到武士自殺時,只會提到「生涯」或「生害」,或者「越度」,即生命了結,也就是死去(不過,後者的「生害」更多是「被殺害」之意)。因此,戰爭中武士怎樣死去其實在當時敵我雙方的史料上很難找到確認,「反正就是死了」才是本音,才是實情。
而在戰國時代,並沒有明文規定武士犯法會怎樣處罰,切腹死刑是屬於江戶時代的產物,戰國時代一般都不會定明刑罰方式,只用「成敗」(處罰、處死)這個曖昧的用詞來表示。
所以,說到底,戰國武士是否都以切腹來了斷,還是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帶。
兒玉元良(1538~1586)
統:68 武:57 智:64 政:68
毛利家臣。就忠之子。父親死後繼承兒玉氏家督及五奉行職務。於月山富田城之戰、布部山之戰及播磨上月城之戰參戰。也擔任對河野氏的外交使節。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站長 小編 陳家倫
連結上杉與武田之人 菊姬(比嘉愛未飾演 圖取自 大河劇《天地人》) |
上杉景勝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除在五月十六日與五月下旬、六月九日頒與福島寺孫太郎、村上國清(山浦國清)等立下戰功的武將感謝狀以賞賜跟激勵將士士氣外,也著手於對已經進犯越後邊境的上杉景虎與北條氏政的同盟國武田勝賴進行和談。
六月,上杉景勝派出齋藤朝信、新發田長敦、上條政繁、中條景泰、色部長實、竹俣慶綱、吉江信景、水原滿家、加地安藝守、安田長秀、安田顯元、新發田重家等十二名使節與武田氏的武田勝賴、武田信豐等人進行交涉。而在之後與武田氏交涉的過程中,更以齋藤朝信、竹俣慶綱及新發田長敦三人為對武田氏外交之負責人,這三名上杉家臣是天正三年(1575年)以後便受上杉謙信重用而啟用為上杉氏的奉行人,在上杉景勝時期亦受景勝重用,而加地安藝守雖尚無法肯定是否為謙信時期的姻親加地安藝守春綱,但從上述十二人來看,皆是謙信執政後期的重臣代表。
在對武田家談判中扮演重要腳色的上杉家臣 竹俣慶綱 圖取自 遊戲 信長之野望 新生 |
上杉景勝及武田氏歷經多次交涉,上杉景勝成功的在六月七日爭取到與武田勝賴的和談並送出誓文給予武田氏。而六月十二日,武田氏的武田信豐亦送出武田氏的誓文與上杉氏,因而在上杉氏武田氏互相交換誓文之下,兩方的和議成立,而此時武田信豐亦告知上杉景勝,當主武田勝賴已經抵達海津城。
佐藤元實(1515~1571)
統:56 武:44 智:75 政:68
毛利家臣,侍奉毛利隆元。在侵略九州的戰爭中於筑前築起馬見城。是與立花鑑載外交折衝及政務的負責人,後成為日山城將。其之死毛利輝元亦深感哀悼。
文責:站長
相撲力士(圖中)與行司(圖最左) |
曾有科普專頁指出在相撲比賽中擔任裁判的行司身上配短刀進場是為了表示自己若裁判不周,會切腹自殺以示負責。
關於大相撲的立行司(行司中最高級別)帶刀的原因和意義的問題,在日本也不少網民關心,當中上面所說的理由就是去日本雅虎和谷歌搜一下,在第一頁便會跑出來的說法。
然而,這個有沒有根據呢?答案是傾向否定的。的確有現役的立行司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如果對相撲歷史有點了解的話,便知道相撲裡的一些規定和作法很多時是「先出現,然後腦補說明」,也就是當時人也不知道從前為什麼這樣做,於是自己腦補。
而且,相撲界的行司由於屬於寡頭壟斷,很多作法和歷史都有捏造的跡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池田雅雄老師的著作)。所以,在客觀來說,要區分哪些是因例俗成,哪些是有據可依,有哪些是「被發明的傳統」。
在目前關於江戶時代相撲的記載和繪畫裡,立行司腰間插著短刀是有的,但也有不帶的,而且就算帶刀,也在不少場合是裝飾性的木刀,如果真是「判決不公就切腹」的話,這立行司用木刀來切腹可真厲害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不一定當場切啦,回家切不行嗎」,就目前的史料來看,判決有問題被降職、請罪道歉的立行司當然是存在的,但因而切腹的卻聞所未聞(不排除有極端而不見於史料的個案)。
再說了,既然是寡頭壟斷的業界,判決失誤引起的問題就不是立行司一個人的誠信問題,而是行司整體的顏面問題,橫綱級的比賽勝敗也不是一個立行司能完全說的算的。再說了,切腹在江戶時代是榮譽的死刑,重重審核,而且是武士專屬的死法,立行司想這樣死也不是容易的。
因此,客觀而又從史料來看,立行司的帶刀形式主義大於實際,意義上是象徵身份(江戶時代也有武士客串當行司),可以說是制服的一部分,跟立誓公平公正的關係不大。這方面可以參考研究行司行業史的根間弘海老師的一系列著作。
井上就重(1520~1581)
統:70 武:53 智:67 政:81
毛利家臣,光家之子。在井上元兼一族遭肅清的行動時得以保身。後擔任毛利元就側近替主家盡忠,為毛利元就四奉行之一。也擔任過旗本眾的指揮官及檢使職務。
二宮就辰(1546~1607)
統:46 武:47 智:77 政:85
毛利元就庶子。由毛利家臣二宮春久扶養長大。擔任侄子‧毛利輝元的側近。被委任負責廣島城修築的普請工事及毛利全領國檢地的重任。曾獲豐臣秀吉賜姓豐臣。
延伸閱讀:
毛利元就的私生子 -- 二宮就辰 (1546?-1607)
文責:小編 森長定
相責:小編 森長定
文章首發處
亂‧遊‧日‧誌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ngoku.blogspot.hk
亂‧遊‧日‧誌 部落格
https://se-n-go-ku.blogspot.com/2016/10/2015.html
相當意氣風發的豐臣秀吉 |
今次偶為大家帶到鄰近的愛知縣,欣賞當地首府名古屋一年一度的秋季大祭「名古屋祭」。「名古屋祭」始於1955年,為了紀念平定戰國亂世的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於每年10月第三個星期六、日舉辦。戰國時代的信長及秀吉出身尾張;家康則出身三河,現今俱為愛知縣境內,可說是縣內歷史上最為人所熟知的三位英傑。提到名古屋祭,最大型的活動就是「鄉土英傑行列」,信長、秀吉及家康會率領約600人在名古屋市內巡遊,其氣勢可說是一時無倆。此外,還會有「山車揃」及「神樂揃」的表演。秋季去名古屋的朋友可不要錯過喔!今次為大家介紹2015年第61屆「名古屋祭」的活動情況!
第61屆「名古屋祭」的插畫,由當地出身的插畫師鷲尾友公設計。以浮世繪的風格,將三天下人享受祭典樂趣的樣子表現出來,後面配上當地人民慶祝祭典及名古屋地標。細心一看的話,御膳盤腳部分別是「6」「1」,代表著第61屆「名古屋祭」。事不宜遲,立即去看吧!
第61屆「名古屋祭」的插畫,由當地出身的插畫師鷲尾友公設計。 |
秋上宗信(1543~1602)
統:74 武:80 智:48 政:37
尼子家臣,尼子十勇士之1人。以侍大將身分領有備後一萬石。在對毛利軍的戰爭上,曾在月山富田城籠城戰時一度擊退吉川元春,但其他則幾乎都是敗戰。
橫道秀綱(1540~1570)
統:65 武:76 智:45 政:42
尼子家臣,尼子十勇士之1人。與一族一同參與月山富田城守城戰。後一度流浪投靠松永久秀,晚年參與尼子復興軍,於布部山之戰戰死。
延伸閱讀:
出雲國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18.html
山中鹿之介與三日月之誓
松田誠保(1522~1580)
統:79 武:83 智:75 政:49
尼子家臣,滿久之子,尼子十旗之首,白鹿城主。一度降伏毛利氏,在本城常光遭暗殺後歸順尼子氏,白鹿城之戰對抗毛利軍攻城。尼子滅亡後亦參與尼子再興軍。
延伸閱讀:
出雲國誌
https://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18.html
山中鹿之介與三日月之誓
要求慶廣獻上身上所穿的衣服的德川家康(右) 與當場脫下身上所穿的蝦夷錦的蠣崎慶廣(左) |
故事是發生在文祿二年(1593年)的正月。在正月二日,位處當時日本帝國最北邊,和人勢力範圍最北的蝦夷地的和人領主蠣崎慶廣(後改姓松前),來到日本西境的北九州的名護屋城。
狩野光信繪 肥前名護屋城屏風圖 |
當時豐臣秀吉正在進行征服朝鮮乃至明帝國的侵略戰爭,因此遠在千里之遠的北方蝦夷地的蠣崎慶廣,不畏遠途來到秀吉位於九州的征朝大前線拜見豐臣秀吉,被秀吉視為吉兆而十分開心。
視遠國蝦夷地的蠣崎慶廣前來征朝大本營為吉兆的 豐臣秀吉畫像 (佐賀縣立名護屋城博物館所蔵) |
而小名天才的蠣崎慶廣自成為蠣崎家當家以來,便擅長利用外交手段謀取自身家族的最大利益。
謀求家族自身最大利益 而不惜無節操的蝦夷地天才 蠣崎慶廣(松前慶廣) |
在這次遠渡九州的旅程中,慶廣不但面見了秀吉,並取得秀吉允諾處置蝦夷地的阿伊努人及管理蝦夷地的和人與阿伊努人通商的的權力。
(關於蠣崎慶廣取得秀吉允諾可處置蝦夷地阿伊努人及管理和人與阿伊努人通商的權力 可參考拙文
當新羅之子孫與阿伊努茅希利相遇
肆-要聽天才的話-蠣崎慶廣與阿伊努人
http://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_22.html
)
更在面見秀吉的五天後的正月七日,拜見了當時人也身在名護屋城的德川家康。
尼子秀久(1554~1609)
統:72 武:54 智:71 政:29
尼子家臣,晴久的四子。參與月山富田城籠城戰,守備菅谷口對抗小早川隆景隊。後與兄長義久及倫久二人一同投降毛利,成為毛利家臣,亦參與朝鮮出兵的戰爭。
延伸閱讀:
出雲國誌
尼子倫久(1546~1623)
統:73 武:54 智:62 政:46
尼子家臣,晴久的三子。曾擔任白鹿城救援軍的總大將,月山富田城籠城戰亦參戰,守備鹽谷口,後與二哥義久一同投降毛利氏,成為毛利家臣,亦參與朝鮮出兵。
延伸閱讀:
出雲國誌
三村鶴(1536~1575)
統:67 武:78 智:51 政:33
家親之女,上野隆德之妻。毛利軍攻擊常山城時率城中侍女出城突擊,使敵軍措手不及,留下女軍傳說。與乃美宗勝單挑,將家傳名刀國平讓給對方後於城內自殺。
延伸閱讀:
誰說亂世女性真悲哀?戰國女性有話兒!
牧清冬(1545~1583)
統:84 武:87 智:78 政:41
三浦家臣,幸松,菅兵衛,尚春之孫,高田城攻略戰活躍,為家中軍事領袖,多田山之戰夜襲大破宇喜多軍,後擊破伊賀久隆的加茂眾,主家滅亡後侍奉宇喜多氏。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蝦夷錦中的五爪龍紋 |
在北海道道南地區的函館市的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現正舉辦介紹蝦夷錦與北方絲路的特別企劃展「北方絲路與蝦夷錦」
「蝦夷錦」,又或者被稱為「山丹服」,與也被稱為「山丹貿易」的「北方絲路」的東北亞貿易路線近年來受到注目,此貿易路線行之有年,廣泛盛行的年代為17世紀以後,清帝國崛起,日本則是江戶幕府的時代,然而此北方貿易路現至少從文獻上可以推敲到15世紀的明代(日本當時為室町時代)。
北方絲路(山丹貿易)示意圖 (函館市立函館博物館製圖) |
更有甚者,也有部分研究日本北東北中世史的研究者,主張包含奧州的平泉藤原氏在內,透過此北方貿易路線與大陸進行貿易並獲得大量財富。
部分學者認為也透過北方絲路貿易獲取大量財富的平泉藤原氏當主 藤原秀衡 |
牧左馬助(1551~1618)
統:74 武:90 智:60 政:34
三浦家臣,河內守良長三子,三浦家滅亡後侍奉宇喜多家,參與備前辛川之戰,兩次作州岩屋城攻防,關原之戰時於伏見城立下一番乘之功,戰後侍奉森忠政。
牧尚春(1501~1581)
統:75 武:61 智:81 政:84
三浦家臣,與三浦貞廣一同臣從尼子氏,尼子氏滅亡後接近浦上氏對抗毛利氏,擔任家中國政擔當,積極交好大友氏對抗毛利,主家為毛利氏滅亡後接近織田氏。
角南重義(1538~1609)
統:33 武:32 智:75 政:77
伊賀守之子,新五郎,刑部,法名如慶。受宇喜多直家信賴而擔任對小早川隆景、織田信忠使者,為虔誠日蓮宗信徒,宇喜多騷動後離開主家,戰後出仕德川家康。
康昊:神風與銅錢-海島日本遭遇世界帝國(1268-1368) |
筆者按:
近年來,關於元朝時期對外關係史的研究十分多,猶如雨後春筍。同儕的專著也逐漸推出市場。元代的對外關係史,以至我國13~14世紀世界史、東亞史的研究都迎來了新的階段。本書作者、上海師範大學康昊老師的最新專著《神風與銅錢-海島日本遭遇世界帝國(1268-1368)》(以下簡稱為“本書”)更是值得關注的重要作品。內容出色地兼顧述史和考析的平衡,即便不是純粹的學術專著,但其專業度無容置疑,且在大量中日學界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注重“互動”和“多角度”的視角去考究,帶領讀者回到750年前的時空,重新審視這場前近代東亞的國際戰爭的來龍去脈。實在是值得推薦給立志研究古代中外關係史的學生一讀。
馬場職家(1532~1608)
統:73 武:74 智:42 政:24
宇喜多家臣,又名次郎四郎,初侍奉浮田國定。為「八濱七本槍」之1人。為對抗三村氏而轉戰美作、備前及備中。九州征伐時受了重傷,之後便以高齡為由隱遁。
遠藤秀清(1527~1604)
統:53 武:85 智:39 政:24
宇喜多家臣,河內守。與弟弟俊通同為鐵砲名人,人稱「遠藤兄弟」。獲宇喜多直家暗殺三村家親密令,並成功用鐵砲狙殺。與弟弟亦負責教練宇喜多軍使用鐵砲。
延伸閱讀:
日本鐵砲(火繩槍)雜談
松田元堅(1520~1568)
統:73 武:70 智:52 政:61
備前松田氏當主,金川城主,元盛之子,左近將監。於尼子晴久備前攻略時追隨晴久而與浦上宗景作戰,後敗於宗景家臣宇喜多直家。為虔誠的日蓮宗信徒。
延伸閱讀:
松田元堅之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