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被日本的那檔事-南方篇-(肆)-從中山王到琉球藩王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3森長定

從中山王到琉球藩王

末代中山王與琉球藩王-尚泰


琉球王國經過了
16世紀以前的古琉球時代以及做為中繼貿易中繼點的大海洋時代,伴隨者前章所提的1609年的島津家久(島津忠恆)出兵琉球的侵略,至17世紀初開始,琉球王國變成為臣屬於中華帝王(明、清兩朝)及神國日本(薩摩藩與幕府)等的兩屬國家。


(有關於琉球國與中國間的臣屬關係,可參考前章

那些年~我被日本的那檔事-南方篇-(壹)-中世的琉球國與明日兩國的國交關係

也因為這層背景下,琉球王國既接受中華帝王的冊封,同時也接受薩摩藩派遣機關於琉球王國內,甚至干涉琉球王國官員的人事廢立,這樣看似衝突的兩屬模式,卻在17-19世紀中葉以來,東亞特殊的政治情勢的背景,以及琉球王國對中華帝王隱瞞臣屬日本的既成事實下,得以存續兩百多年。


琉球國的王都 首里城 正殿 為受到中日兩國建築風格影響的琉球國宮殿

 

然而好景不常,1868年,薩摩、長州為首的兩藩推倒幕府,建立起新的明治政府,與過往的幕府不同,明治政府強調中央集權,並透過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等手段,消滅割據於日本各地的諸藩。

 

明治政府的眼光也同時望向了西南的琉球王國,然而琉球王國雖為日本之臣屬國,但是卻同時也是清國的臣屬國,加上琉球王國在19世紀中葉曾與法國等西方列強外交往來,並簽訂正式的國書等外交文書,而被列強以獨立國家的規格看待,因此琉球問題遠比日本自家內政的諸藩問題複雜許多,更是極有可能處置不慎,便會引起另外一個琉球王國的宗主國清國的干涉。


因此明治政府自知琉球王國無法像其他藩國輕易解決,然而即使如此,縱使可能會引起琉球王國的反彈,以及引起海的另一端的大陸上的大國的憤怒,明治政府仍堅定者他們心中「追求祖國統一」的意志,而展現併吞琉球王國的野心,因而明治政府開始透過政治手段,企圖將琉球併入日本帝國內。

 

儘管明治政府建立之時,做為臣屬國的琉球王國,也曾經派使慶賀明治政府建立,順便將自己的日本大哥從過往的德川幕府,改為新大哥明治政府。


描繪19世紀中期的1832年琉球國所派出的前往江戶拜見幕府將軍的謝恩使的
『[琉球人行列図錦絵]』(琉球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https://doi.org/10.24564/ot00101

 

然而琉球王國當時所追求的,依舊是期望夾雜在中日兩國之間,維持者兩屬於二國的獨立國家地位,即是所謂的「維持現狀」。

 

但是琉球王國追求維持獨立國家地位並臣屬於中日兩國的「維持現狀」的想法,在當時追求國家絕對統一的明治政府官員眼中,琉球王國這同時臣屬於日本及中國的行為,根本是一項叛國(背叛日本的行為),其貳臣(兩屬於清國及日本)更可以說是勾結外國勢力!


明治政府的態度可以說是一昧的強加自己的想法,而無視琉球王國數百年以上的歷史因素及政治背景。

 

1871(明治四年),薩摩藩向明治政府遞交說明薩摩藩與琉球王國間關係的調查報告書中,說明了薩摩藩與琉球王國間悠久的歷史關係,而當時明治政府正在國內推行廢藩置縣及版籍奉還,因此也希望將薩摩藩下的琉球王國納入兩項政策的施行地,然而島津家做為琉球王國臣屬於日本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不希望自己長達兩百多年的利益遭剝奪,因此即使薩摩藩被廢藩置縣成為鹿兒島縣,但是島津家仍希望保有對琉球王國的既有利益。

 

然而明治政府並沒有理會島津家的期望,更沒想過真正的事主琉球王國及中山王尚泰的意願及感受,因此明治政府的官員,擔任大藏大輔的井上馨便在1871(明治四年)向正院提出建議書,而其建議書的內容強調琉球王國也是必須施行版籍奉還之目的,最終追求的是琉球王國與日本帝國的終極統一,完成兩者的一體化。


而對於琉球王國同時臣屬於清國,井上馨等基於天皇親政、「王土王民」之思想,更是不顧歷史事實及琉球王國的感受,強加「攜二之罪」(貳臣罪)、「不臣之罪」與琉球王國,而其最終目的是希望透過琉球王國自知罪過,悔悟後,將功贖罪自願的進行琉球版的「版籍奉還」,展現出琉球「自願被統一」的龍鳳大戲。


強調王土王民,並痛斥琉球王國「不忠」與「勾結外國勢力」
而追求琉球王國與日本帝國「終極統一」的日本官員 井上馨

 

在兩百多年前,我們能看到豐臣秀吉帳下的石田三成等人曾命島津家要求琉球王國自願來附,製造萬國來歸,秀吉眾望所歸的龍鳳大戲,而琉球王國甚至在島津家半勸半威脅的情況下,勉為其難的派出慶賀使前往京都恭賀秀吉後,便被秀吉認定,琉球當屬日本。




對琉球王國半勸半威脅的島津義久

最終間接引發二十年後的1609年的島津家出兵琉球。

(有關於島津家出兵琉球,可參考本站文章

那些年~我被日本的那檔事-南方篇-(貳)-島津家久出兵琉球國




得到幕府同意下出兵琉球的薩摩藩主 島津忠恆(島津家久)



歷史彷彿不斷的重複,當年豐臣政權下的家臣們期望琉球王國配合演出龍鳳大戲,自願來歸,最終引發琉球王國「被日本」的島津出兵,兩百多年後,明治政府的官員們在追求天皇「君權神聖」、「皇天普照」及「國家統一」的大前提下,再次要求琉球王國配合演出「自願回歸祖國」。

 

1872(明治五年),明治政府逮住琉球王國的中山王尚泰派遣慶賀使恭賀明治政府的建立的機會,為此明治政府的鹿兒島縣參事大山綱良在712日發函給琉球的中山王尚泰,要求尚泰派遣使者上京(東京)慶賀明治政府建立。


時任鹿兒島縣參事的日本官員 大山綱良

 

琉球王國早在江戶時代,每當將軍興替便會派遣慶賀使恭賀新德川將軍掌政。

琉球中山王両使者登城行列(1710年 慶賀使)
『琉球中山王両使者登城行列 乾 (Please see theEnglish description for the English title)』阪巻・宝玲文庫(ハワイ大学所蔵)HW743,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sakamaki/hw743(1)


另一方面,琉球國的中山王繼位後,除了接受中華帝王的冊封,也會派遣謝恩史前往江戶拜見幕府將軍,而對中日兩方行臣屬之禮。


幕末時期的日本繪師歌川重久筆下的嘉永三年(1850年),琉球國中山王尚育繼位後所派出的謝恩使隊伍
『琉球人行列附 嘉永三庚戌年十一月』仲原善忠文庫NA090(琉球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hara_tadayuki/na09001


因此對於琉球王國來說,即使是換了明治政府這個新老大,琉球王國也當作如同派遣慶賀德川將軍的慶賀使般,派遣王族的伊江王子尚健為正使,宜灣親方朝保(向有恆)為副使,上京慶賀。


被派往東京慶賀明治政府建立的琉球王國慶賀使 伊江王子尚健(正中),宜灣親方朝保(向有恆)(左下)等人

 

琉球方更準備好了慶賀明治政府建立的慶賀文草案,然而慶賀文草案在被鹿兒島縣的官員右松五助審查時,便刻意刪除「琉球國中山王」的稱號,而僅稱「琉球尚泰」,乃至正使尚健的「王子」副使向有恆的「親方」等琉球官職的稱謂也遭到刪除。

 

然而抹煞琉球王國做為獨立王國存在並非右松個人之意志,當琉球的慶賀使抵達東京時,明治政府便趁機將將琉球王國改制為琉球藩,並將中山王尚泰封為琉球藩主,更賜與尚泰象徵日本貴族的「華族」身分。

 

彷彿1589(天正十七年),中山王尚寧派僧天龍寺桃庵於京都拜見並慶賀豐臣秀吉統一天下豎立新政權而導致琉球王國「被日本」後,歷史再次對琉球王國開了一個玩笑,283年後的1872(明治五年),琉球王國再次因為派遣慶賀使祝賀日本新政權的豎立而惹禍上身及「被日本」。


派遣慶賀使統一天下,最終被日本方單方面強制「被日本」的琉球王國中山王 尚寧

 

然而琉球王國早於1850年代便與西方諸國進行外交往來,得知日本將琉球封為琉球藩的美國外交官的美國公使查爾斯·埃格伯特·德隆(Charles Egbert DeLong)便詢問日本政府是否美國早前與琉球王國簽訂的美琉修好條約等美國與琉球國簽訂的國際條約仍否生效。

 

對此,明治政府隨即對美國公使德隆強調,琉球國自數百年前便已是日本國之屬國,而今封為內藩,以後琉球與外國等一切的外交往來事務都當由日本的外務省管轄。

 

換言之,趁者這次琉球國「自願來歸」的龍鳳大戲的上演,日本也趁機向諸國宣示,琉球事務乃日本國之事務,因此事無大小,關於琉球他國都應與日本的外交單位外務省協商,從中展現否定琉球王國獨立王國的地位,以及將琉球王國納為日本帝國之一部分的統一意志。

 

即使如此,琉球王國始終還是個獨立國家,加上它同時也是清國的臣屬國,明治政府企圖以強硬手段逼琉球王國吞下去而與日本「合為一體」,自然也不能無視清國的感受,尤其當時清國雖然飽經多次英、法等國叩關,更才平定太平天國之亂這場大型內亂未久,勢力已不如全盛時期的18世紀,但是即使如此,在眾多務實的大臣的推動下,推行洋務運動而變法圖強,清國的國力看似有所恢復,而甚至有過「同治中興」之美談。


在位期間在務實的大臣等推行洋務運動下,使國力一度恢復的清國皇帝 載淳(同治帝)

 

因此明治政府也頗為擔心琉球問題上會遭到清國干預,不但要求琉球王府交出琉球國與各王國簽訂條約之原本,明治政府派遣的「琉球藩官員」伊地知貞馨更要求琉球王府關於中國事宜事無大小,都需對明治政府提交詳細的報告書。

 

種種行為都讓開始讓琉球王府擔憂明治政府是否將進行琉球版的廢藩置縣,消滅琉球藩並否定琉球王國的存在,而起初明治政府對於琉球王國是採取安撫政策,不但默許琉球王國繼續使用中國皇帝賜與的「琉球國王印」,甚至准許琉球國繼續與清國進行朝貢貿易,看似琉球王國長年兩屬中日兩國的「獨立王國」的政治型態仍得以維持,琉球王府也一度安心下來。

曾出使琉球的清國大臣徐葆光在其江琉球的所見所聞寫成的琉球國史書《中山傳信錄》中所記載的清國皇帝授予琉球國中山王的琉球國王之印,為左滿文右篆文的印信
『中山伝信録 巻二』阪巻・宝玲文庫(ハワイ大学所蔵)HW782,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sakamaki/hw782(2)

 

然而一場意外的海難,卻敲起了琉球王國的喪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