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被日本的那檔事-南方篇-(陸)-琉球亡國

文責:小編 陳家倫
相責:小編3森長定

琉球亡國

琉球國的王都首里城正殿與負責消滅琉球王國存在的明治政府官員 琉球處分的處分官們

在八瑤灣事件及出兵臺灣的牡丹社事件中展現強硬態度,甚至取得中方保民義舉的保證的明治政府,在牡丹社事件後隔年的1875年,對於琉球王國的態度,便轉趨強硬,原本默許琉球王國對宗主國清國的朝貢,也進行阻撓。


牡丹社事件

 

當琉球國的朝貢使節(正使毛精長,副使蔡呈祚)18753月出現於北京城時,日本的駐清公使柳原前光便試圖阻撓琉球的進貢使節進貢,柳原前光乃向清國的總理事務衙門提議招喚琉球進貢使節入日本公使的公使館,然而清國則以屬國(琉球)進貢之事並非日本應干涉的,而拒絕柳原前光的要求。


企圖阻礙琉球王府對清帝國朝貢的日本駐清公使 柳原前光

 

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對於琉球王府的態度在臺灣遠征後,也轉趨強硬,內務卿大久保利通便在18755月派遣內務省的負責處理琉球問題的屬官內務大丞松田道之為琉球處分官,命其出差前往琉球。


明治政府的 琉球處分 琉球處分官 內務大丞 松田道之


松田於7月抵達琉球,並在714日於首里城正殿對代理琉球王府政務的代理藩王今歸仁王子尚弼等琉球王府官員及王族傳達下述的明治政府命令


琉球藩的代理藩王-琉球國今歸仁王子尚弼(今歸仁朝敷)

 

當中命令書提及要求琉球

(一)停止對中國進貢及皇帝即位時派遣慶賀使

(二)不接受中國冊封

(三)使用「明治」為年號

(四)進行藩政改革

(五)琉球藩王(國王)必須上京(前往東京)

(六)廢止位於福州的琉球館

(七)設置鎮台(日本陸軍)分營

(八)派遣刑法研修生等。

(九)為修習學識及通達時情,應派遣留學生等少壯十人左右上京

 

簡言之,明治政府一方面要求琉球國切斷與清國的關係,停止對清國進行進貢及接受中國皇帝冊封與廢除在清國內設立的琉球館,同時並要求琉球使用日本的年號及派遣留學生赴日與日軍駐軍琉球、與琉球國的中山王駐京(東京),這一系列企圖將琉球王國與日本一體化的舉動,終極目標便是追求琉球王國成為日本之屬地。

 

然而琉球王府對於如此強硬之要求,自然是拒絕,尤其是王府並未打算斷絕與清國的宗主關係,而使14世紀的1372年以來,長達五百多年的中琉之間的朝貢乃至宗主關係斷絕。

(有關於琉球國與中國之間的朝貢及冊封體制的淵源,可參考前章 

(壹)-中世的琉球國與明日兩國的國交關係)

 

琉球官員也派遣陳情特使多次在東京對明治政府的十多位政壇上的顯赫人物進行陳情,希望維持琉球同時臣屬於清國及日本的兩屬關係,但都未見效果。


琉球王府雖然派遣政府高官的三司官之一的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率琉球官員滯留東京祈求日本收回琉球處分的命令,然而最終夢碎,毛有斐更在東京陳情期間病死於東京,也成為了病死於日本帝國的政治中心東京這個異鄉的琉球國三司官。


琉球國三司官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與其他四人照 個人藏
圖正中央者為  琉球國三司官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
圖取自沖繩縣公文書館

 

而在毛有斐死後,繼任成為三司官的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與另一位三司官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仍率領琉球官員滯留於東京,企圖向明治政府及同政府的高官們陳情,望收回琉球處分的命令,以保數百年來琉球王府兩屬於「中、日」兩國的關係不變而繼續「維持現狀」。


繼承毛有斐遺志而滯留東京向明治政府陳情的琉球國三司官 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

 

然而明治政府卻直接阻撓琉球王國對清國的朝貢,甚至在隔年的1876年阻止琉球的貢船出航,然而中山王尚泰透過姊夫向德宏(幸地親方)、蔡大鼎(伊計親雲上)與林世功(名城里之主親雲上)等人帶者密呈給清國的密咨試圖前往清國。


躲過日本的監視,偷渡到清國向清帝國告御狀的琉球中山王尚泰的姊夫 向德宏
 


儘管琉球王國的主要對外港口那霸港遭日方封鎖,但是三人於同年底的十二月躲過日方的監視與封鎖,於沖繩島北部的小港口航向福州,於1877412日抵達福州的三人隨即向清國告御狀,痛訴日方阻撓琉球進貢,時任閩浙總督的何璟與福建巡撫的丁日昌,二人在得到向德宏等人對對福建布政司使提出的琉球國王密咨後,隨即於624日向光緒皇帝提出奏摺報告日方阻止屬國琉球國進貢。


向德宏等人企圖上京告御狀的對象 清國皇帝 光緒帝(載湉)

 

清庭乃將琉球問題交給總理衙門處理,並命翰林院侍講何如璋前往東京擔任清國的首位駐日公使,而欲上北京城向中國皇帝告御狀的向德宏等一行人則被下令返國。


清帝國首位駐日公使 何如璋

 

然而何如璋並不熟悉琉球問題,因此儘管何如璋在1877年抵達東京後,琉球王國的官員多次向何如璋求救,然而何如璋僅建議琉球應該將事情擴大,訴諸國際,透過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和與那原親方良傑等人向曾經與琉球國締結外交條約的美國、法國與荷蘭等之公使遞交請願書,請求他們對日本訴諸國際壓力,為小國琉球發聲,然而對於三國來說,替小國琉球發聲而得罪日本,並沒有實質上的利益,而國際政治也不會因為「正義」而替弱國主持公道,最終何如璋建議琉球官員的訴諸國際壓力的策略未能打響。


琉球國三司官 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

 

且得知琉球官員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等人在東京到處告洋狀的明治政府更將兩人為首的琉球官員趕出東京,斷絕琉球王國的對外求援管道。

 

隨後何如璋仍堅持琉球國兩屬日本及中國,並強調日方不應阻撓琉球國對宗主國清國進貢,然而明治政府並為理會期之主張而是一意孤行。

 

最終在1879年,松田道之以琉球處分官身分率領警察官160人及熊本鎮台中編制沖繩分遣隊增員包含軍隊內的計四百多人,挾其軍事力量之威,並在327日下達並公布廢除琉球藩及設置沖繩縣之命令。


明治政府的琉球藩處分官一行人 合照
照片前排正中央者為琉球藩處分官 主官 松田道之
照片取自沖繩縣公文書館

 

1879331日中山王尚泰退出首里城而獻城,松田道之也同時並對首里城進行接收,首里城也成為熊本鎮台等日本帝國陸軍的駐紮地。

 

於首里城進行站崗的日本帝國陸軍熊本鎮台分遣隊士兵及首里城正殿(於二次世界大站燒失)
圖取自 那霸市歷史博物館


而明治政府下達琉球處分期間,琉球王府及清國駐日公使曾對日本進行抗議,但是皆未有效果。

 

明治政府更是帶走了一切琉球王國與外國簽訂之外交文書,或是可以顯示琉球王國曾經是獨立國家的證據,試圖抹除琉球王國的存在,琉球也因此成為地名及歷史名詞,而不在是一個國家,同時明治政府也收刮琉球各地的武器將之集中於首里城內,以避免沖繩縣不穩,而最後的琉球王尚泰在其世子尚典於427日在松田道之命令下上京後,儘管一度稱病而拒絕上京,然而最終還是在松田道之及日本明治政府的強迫下,被日本進行「送日」,而被送往東京獲賜的宅邸。


遭日本帝國「強制送日」的末代琉球國中山王 尚泰

 

最終就在日方的強硬態度下,以最後的琉球王尚泰退出首里城而獻城背景下,琉球王國於1879331日為日本所滅亡,距離琉球亡國首次被強制編入日本的島津家出兵琉球的侵略事件,已距離270年,琉球再次在日本的軍事侵略下「被日本」。

 

且諷刺的是272年前的1602年及274年前的1605年,兩場漂流到日本奧州仙臺領(宮城縣)及平戶的琉球漂流船事件,壓倒最後一根稻草,最終成為引發幕府對琉球不滿而促使島津出兵的導火線。


出兵侵略琉球國使琉球國成為薩摩藩及日本臣屬的島津家當主 島津忠恆(島津家久)

 

1879年的琉球處分與日本陸軍及警察赤裸裸的侵略行為,則是8年前的1871年的一場海難導致琉球漂流民在臺灣島殺害,最終成為壓倒琉球王國的最後一根稻草,琉球王國兩次遭外國勢力入侵的最終導火線,皆是因為海難而造成,對於這個在中世紀便以海洋貿易為中心的海洋小國來說,或許可以說是一件極具諷刺之事情。


失去主人 中山王尚泰 並被日本軍警接收的
琉球國王都 首里城 正殿(1992年起重建,於2019年燒失燒失)

 

而琉球處分與270年前島津家侵略琉球最大的不同便是,島津家與幕府企圖透過維持琉球王國的存在及與中國之間的特殊性關係,來從中牟取利益,因此許可了琉球王國與尚氏王朝的中山王的存在,然而追求中央集權與國家統一的明治政府,卻不容許國內有二王。


追求國家絕對統一,不容分裂,並單方面主觀的認定琉球國勾結中國等外國勢力
並大罵琉球不忠的明治政府高官 井上馨
當時抱持井上馨這類不容分裂,不容琉球獨立的思想的明治政府官員並非少數


因而在皇天普照的背景下,琉球王國為日本帝國所滅,明治政府在舊琉球王國領設立沖繩縣,並在518日命舊佐賀藩主的鍋島直彬擔任首任沖繩縣縣令。


擔任日本帝國第一任沖繩縣縣令的 鍋島直彬

 

然而明治政府雖然在琉球處分上,強硬的抹滅琉球王國作為獨立王國的存在,但是對於沖繩縣的施政上,一方面是考量清國對於日本單方面強硬的進行琉球處分及廢藩置縣表達嚴重抗議,一方面也是擔憂對於琉球的舊統治階層過於強硬苛刻,可能會引發被逼上絕路的琉球士族們的拚死反抗,因此在琉球王國滅亡與沖繩縣設立的最初,沖繩縣保有了許多琉球王國時期的舊慣及土地與行政制度,而採取舊慣溫存的統治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