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長宗我部元親究竟是怎樣的人?



筆者在前作《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中提及過事件與四國之雄.長宗我部元親的關係。之前也談到了他的兒子長宗我部盛親與關原之戰、大坂之戰的關係,今次略談一下這名名聲不下於後來的坂本龍馬的土佐英雄。

首先順帶一提,現在「長宗我部」一般在日語是"Chō-sō-ka-be",但在戰國時代,似乎讀音是"Chō-sō-ka-me"/"Chō-su-ka-me",傳教士的譯音則是"Tō-su-ka-mi",而漢字表記上也是林林總總,正確的是「長宗我部」,但不熟土佐情況的人則多有寫錯,如「長曾我部」、「長曹我妻」、「長宗龜」等,總之這支自稱秦人後代的家族的苗字在當時的日本人來說也是十分難讀難記。

說到元親,很多人會首先想到他有「姬若子」(Himewako)、「四國之蓋」、「無鳥島的蝙蝠」等外號。這些大多是軍記物虛應故事,自行腦補的。其中的「姬若子」相比之下較為有名,也影響了人們對元親的形象了解。原本這外號其中一個出處來自其中一個重要的軍記物《土佐物語》:

「元親公高大,膚色雪白柔和,器度氣質不凡,唯無事之時不表言笑,即使遇見人也只微笑而不與之交談。且日夜深居於室,故被眾人笑指為姬若子」

事實上,從以上的內容文脈中不難推想「姬若子」的意思就是指「行為舉止儼如女子」的男子,用現在的話就是類似「很娘」。不過,也有史家認為這裡的「姬若子」指的,其實是文中描述元親平時久居簡出,像是長守閨房的少女一樣,而不是指他的行為舉止像個女生。那麼,同時代的人的觀察中又能否引證這一點呢?

元親老年時參與了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戰爭,當時與元親同行的淨土真宗僧侶慶念便在日記提到元親:

「說話悠然的土佐守大人」

慶念這個活生生的觀察意外地部分引證了上述《土佐物語》的描寫,然而,考慮到當時元親老邁,又經歷了兄弟、愛子先死的失意,是否影響到他的性情也是不可知的。然而綜觀元親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書信中,倒是沒有看到他在字裡行間有很激動的言句。或許沈默寡言(用俗話說的話就是「悶騷」?)的確就是他的本性吧?後來的統一四國之舉以及晚年制定的「百條家法」也足證元親做事絕不拖泥帶水,應該說是深思細密才對。

另外,在本能寺之變以前,另一個元親的有名事件就是發生在元龜四年前後的土佐國司一條家內訌事件。當時長宗我部家與屬於自己頂頭位置的土佐一條家之間處於不和的狀態,元親對一條家動手只是時間的問題,剛好當時一條家出現了問題,讓已進一步坐大的元親有機可乘。

在後世眾多的軍記物(大部分是以元親為主角的)中,當時的土佐一條家當家一條兼定就是一個聲色犬馬,不知世情的二世祖,而且因為不聽勸諫,把忠心的重臣土居宗珊殺死,引起了領內的家臣領主不滿,最終讓元親乘虛而入。由於上述的部分大多靠軍記物來描述而成,當中的細節也已無法找到史料一一印證,我們現在只能肯定的是兼定的確是遭到領內的家臣放逐,最終經過伊予國,再逃到豐後大友宗麟,也就是岳父那邊避難,後來在豐後改信天主教,教名"Don Paulo",更立志要幫助耶穌會讓日本成為天主教國家。同時,在豐後生活時的兼定似乎跟傳教士們訴說了自己在土佐的遭遇,並且筆錄了下來。不難想像兼定的說法跟上述親長宗我部家立場的軍記物的記述截然不同。例如當中提及元親:

「意欲征服土佐國,於是派人意圖暗殺兼定及他的夫人……成為一國之主後,此人(元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兼定的長子」

暗殺之說只從傳教士的報告中看到,事實是否已不得而知,不論如何,放逐兼定的問題其實十分複雜,除了筆者在拙作中提及到一條兼定的問題與間接影響到後來元親跟信長的關係外,在這之前意欲擴張的長宗我部家怎樣解決土佐一條家這個份屬京都名門分家的地位也是一個早晚要處理的事。

而上面傳教士的報告中,我們知道後來元親把女兒嫁給了兼定的兒子一條內政,而這裡其實多了一層瓜葛。當時一條家的家臣並非一開始便想到要「引狼入室」,內部分成兩派做了兩手準備,一派聯絡元親,另一派邀請了一條家的本宗京都的攝關家一條家當家.一條內基來到土佐調停。結果上可見,兼定兒子「內政」的名字明顯就是來自內基,換句話說,兼定被放逐的事件是一條內基與長宗我部元親聯手介入下處理的,這次事件也讓元親與京都的顯貴之間有了接觸,也為他在兩年後與信長交流留下了伏筆。

不過,元親雖然借助一條家內部的矛盾排除了一條家的阻力,但一條家的反元親勢力一直在鄰國的伊予持續抵抗,而元親與信長在這方面上也似乎有了協定,對元親來說一條不能踰越的線,一條家是不能滅的,否則便等同跟信長翻臉(信長與京都一條家的關係良好)。

不過,外交這事情從來不能一廂情願。元親在不少書信中提到自己對信長是恭恭敬敬的,但問題是信長卻出於自己的需要及計劃,讓元親的處理越來越不利,例如死敵三好氏的處理問題便是本能寺之變前夕為止兩者不和的最大關鍵。最終本能寺之變發生,命懸一線的元親躲過了信長大軍壓境的危機,但命運弄人的是,元親趁信長被殺而迅速統一四國前夕,又遭到秀吉來敲門,最終統一大業還是前功盡廢,甚至為了效忠豐臣政權,結果上送賠了自己最愛的長子。元親機關算盡,最終還是在「巨人」面前意興闌珊,不禁叫人唏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