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攝津國誌

文責:小編3森長定

相責:小編 陳家倫

國名:攝津(摂津,せっつ,Settsu

慶長十年(1605年)攝津國繪圖 片桐且元監製


一、  國名由來

攝津國是古代令制國之一,屬五畿(京畿區域)之一,按《古事類苑》記載,攝津別稱攝州,遠古又稱浪速、津國,首府位於西成郡。範圍約現今大阪府北部、中部等大部分地區,以及兵庫縣東南部。即大阪府淀川以北及大阪市,以及尼崎市至神戶市及三田市一帶。

 

二、 地理概要

攝津為畿內五國之一,東接河內,西連播磨,南鄰和泉,北為山城及丹波。攝津三方被山地包圍,北面有六甲山地及北攝山地;東面為生駒山地及金剛山地;南面則是和泉山脈。


攝津國北部山地
攝津國三面環山

攝津有淀川及大和川水系等著名水脈,分別從北面及東面的山脈,順流經中央的大阪平原,流向西面的大阪灣。

流入大阪灣的淀川及大和川水系



自古以來攝津為農漁業繁盛豐腆之地,《攝津志》(一)形容攝津「海陸都會天下要衝……山川明麗、田野壤腴、海濱廣斥、澤國佳致」;《易林本節用集》(下)記載攝津為「南暖北寒、故五穀先熟、魚鹽繁、大上國也」。

 

三、  交通

攝津向為近畿與山陽道之間的必經之路,連貫日本中西部地區。陸路攝津西連播磨,通往河內、和泉、山城及丹波等地;水路則分別由近江的淀川及大和的大和川,順流至大阪灣,再駛往瀨戶內海及太平洋通往日本各港口。

 

(一)街道

 山陽街道

古稱山陽道,連接西宮(今兵庫縣西宮市)至下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的街道,為近畿通往西國的主要大道。山陽街道終站西宮另有山崎通(北路)及濱街道(南路)相連,分別前往京都(今京都府京都市)及大坂(今大阪市中央區)。

山陽道



山崎通(西國街道)

連接京都至西宮的街道,方便西國旅人不經大坂進出京都。江戶幕府建立後,西國大名多用此道進京往江戶進行參勤交替。

山崎通


濱街道(中國街道)

連接大坂至西宮的街道,聯繫西國與大坂之間的陸路運輸,也是兩地物流的主要通道。


濱街道



京街道 (大坂街道)

連接大坂至京都的街道,由大坂的京橋(高麗橋,今大阪市中央區)出發,沿淀川左岸經淀進入京都。旅人多以京街道從大坂進京;從京都往大阪則以水路順淀川流向大坂。


淀川 京街道(大坂街道)




有馬街道

有馬街道


有馬街道眾說紛紜,現今流傳的說法主要共有三條,俱是往有馬溫泉(今兵庫縣神戶市北區)聞名。

1.神崎(今兵庫縣尼崎市)至有馬溫泉

別稱「湯山街道」,相傳歷史最悠久,為天皇貴族以及武家前往有馬溫泉的通路。有傳大阪難波宮(今大阪市中央區)為起點站。羽柴秀吉在攻打三木城時,曾派人將街道延長至三木(今兵庫縣三木市),並以溫泉的所在地有馬郡湯山村命名為湯山街道。

有馬街道 圖取自網路



2.深江(今兵庫縣神戶市東灘區)至有馬溫泉

又名「魚屋道」,因從兵庫湊所獲魚類經湯山街道運往有馬溫泉費時失事,故改經六甲山路線運輸因而得名。

魚屋道 圖取自 神戶新聞



3.平野(今兵庫縣神戶市兵庫區)至三田(今兵庫縣三田市)

連接平野與三田的道路,途中經過有馬溫泉。


西宮街道

連接西宮與小濱(今兵庫縣寶塚市小濱)的道路,亦名「馬街道」,與湯山街道相連可前往有馬溫泉。


西宮街道



能勢街道

連接中津(今大阪市北區)與妙見山(今大阪府豐能郡能勢町)的道路,古代從大坂、池田(今大阪府池田市)上山參拜能勢妙見堂的主要道路。能勢街道的物流業相當興旺,除連接攝津中北部的商品貿易,不少丹波商品經能勢通往大坂。


難波大道

連接大坂與堺(今大阪府堺市)的道路,北面從難波宮開始,至南面長尾街道、竹内街道及河內和泉邊境等交匯點(堺範圍內)。

大小路

連接堺南北兩莊的道路,北面從攝津住吉郡堺北莊(今大阪府堺市)開始,至南面和泉大鳥郡堺南莊(同上)。


亀岡街道

連接大坂與亀岡(今京都府亀岡市)的道路,由大坂經攝津北部前往丹波的亀岡,古時丹波的薪炭及農產品等等經此路進入大坂。

 

(二)港口

攝津國重要港口


大坂港

古稱難波津、住吉津,位於大坂的海港,同時也是淀川與大坂灣相接的河港。豐臣秀吉在興建大坂城規劃大坂時,重整及擴充大阪港。當堺港於大坂夏之陣被焚毀後,大坂港成為大坂灣對外的最大及最重要的港口。


兵庫津

兵庫津


兵庫津自古是攝津的經濟交通樞杻及瀨戶內海著名港口。室町幕府在兵庫津設置關口徵收關稅,並作為遣明船的出發港,成為京都與明朝之間的中轉站。應仁之亂時,兵庫津被西軍佔據,歸國的遣明船被逼轉航駛往堺港,自此堺港取代兵庫津成為遣明船出發港。


道頓堀

慶長17年(1612年),大阪商人安井道頓運用私產,開鑿一條將東横堀川及西横堀川,與木津川相連的運河,全長約2.5公里,於元和元年(1615年)11月完工。大阪城主松平忠明為悼念其功績,遂命名為道頓堀。此後道頓堀不斷興旺,現今成為大阪的著名商業區。

道頓堀 圖取自維基


四、 農業收入

根據慶長3年(1598年)太閤檢地,攝津石高數為356069[1]

 

五、  特產

攝津礦產並不豐富,礦山只有多田銀銅山(現今兵庫縣東南部川西市)出產銀、銅礦物。這礦產歷史悠久,屬奈良時代的採銅所。天正年間,豐臣秀吉下令再開採,在採銀及銅方面有一定的成果。

攝津當地名產包括:酒、莚,油、鑄物、荏胡麻、菅笠、草履、綿、昆若、地黃、魚介。

 

六、 郡數及郡名

攝津在戰國時期,共分為13郡:島上郡、島下郡、豐島郡、能勢郡、河邊郡、有馬郡、武庫郡、兔原郡、八田部郡、東生郡、西成郡(西生郡)、百濟郡、住吉郡等。

攝津國戰國期各郡配置圖


 

七、  有力豪族

細川氏:

細川氏家紋 二引兩


室町時代攝津守護由管領細川氏世襲。戰國時代細川氏經歷應仁之亂及兩細川之亂後,內部實權遂落入家臣三好氏手中。天文18年(1549年),三好長慶在江口之戰打敗三好政長,細川晴元成為三好長慶的傀儡,攝津等地實權遂淪入三好長慶手中。


芥川氏:

芥川氏家紋 歯朶丸

 


芥川氏為島上郡豪族在攝津地位甚高,應仁期間宗家被西軍所滅。後同族芥川孫十郎成為三好長慶妹婿並奪回芥川城。天文22年(1553年)芥川孫十郎興兵討伐三好長慶及松永久秀。翌年三好長慶包圍芥川城,同年八月芥川孫十郎開城投降逃往阿波,芥川氏沒落。


茨木氏:

茨木氏家紋 三洲濱紋

茨木氏為島下郡豪族。茨木長隆以細川晴元代官身份擴張勢力,江口之戰後行踪不明,茨木氏衰落。其後茨木佐渡守隸屬三好長慶任茨木城主降於織田信長。元龜2年(1571年)茨木佐渡守與荒木村重會戰於白井河原戰敗身死。同年荒木村重攻陷茨木城茨木氏滅亡。


三宅氏:

三宅氏家紋 丸內九竹葉紋


三宅氏為島下郡豪族。三宅國村隸屬細川晴總為三宅城主。天文16年(1547 年)三好長慶包圍三宅城,三宅國村棄城逃亡。翌年三宅國村重投三好長慶回三宅城。天文18年(1549年)3月,三宅城遭細川晴元部將香西元成攻陷,三宅國村失蹤,三宅氏衰落。


池田氏:

池田氏家紋 橫木瓜紋

池田氏為豐島郡豪族。戰國時代池田充政靠出任莊園代官及放高利貸致富。其孫池田久宗將勢力伸延至有馬郡。後人池田勝正曾被織田信長任命攝津三守護之一。元龜元年(1570年),池田勝正被親三好氏家臣放逐,最終實權被荒木村重所奪,淪落為其家臣而式微。


能勢氏:

 切り竹矢筈十字

能勢氏為能勢郡豪族,歷為丸山城主。天正14年(1586年)能勢賴次謁見豐臣秀吉獲得安堵,同年丸山城被鹽川長滿所佔,能勢賴次獲得討伐許可。豐臣秀吉死後,能勢賴次轉而支持德川家康,參與上杉征伐及關原之戰,因其戰功成為能勢郡6800餘石的小大名。


高山氏:

高山氏家紋 六曜紋


高山氏為三島高山莊領主。高山友照原仕松永久秀任高槻城主,其子高山重友跟隨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天正十五年(1587年)高山重友因拒絕改教,被豐臣秀吉沒收領地。高山重友堅持信仰,最終慶長十九年(1614年)被德川家康逐至呂宋,高山氏滅亡。


鹽川氏:

鹽川氏家紋 獅子牡丹紋

鹽川氏為河邊郡豪族。以鹽川城為據點。鹽川國滿跟從織田信長,曾參與有岡城等戰役。鹽川長滿在天正14年(1586年)攻佔能勢氏丸山城,遭豐臣秀吉討伐被逼開城切腹投降。鹽川長滿之子鹽川賴面,在大阪夏之陣期間舉兵欲奪回領地不果,終被能勢氏所滅。


伊丹氏:

 伊丹氏家紋 下藤加文字紋

伊丹氏為河邊郡豪族。伊丹元扶國扶父子以細川高國部將身份活躍。伊丹國扶在大物崩一役戰死後斷嗣,同族歸順細川晴元。其後伊丹親興與織田信長對立,於天正2年(1574年)被荒木村重攻陷伊丹城所滅。另伊丹元扶幼子伊丹康直,日後為德川家康駿河船奉行。


荒木氏:

荒木氏家紋 牡丹紋

荒木氏歷代原仕於豪族池田氏,荒木村重因救援足利義昭而抬頭受織田信長賞識,後因功獲贈攝津一國。其後荒木村重起兵反抗織田信長,最終被織田信長於天正7年(1579年)攻陷其主城有岡城,荒木村重逃脫投靠毛利輝元,荒木氏滅亡。


本願寺氏

本願寺 九條下藤紋

本願寺為佛教淨土真宗派別。戰國時期本願寺勢力遍布近畿、北陸及東海一帶。天文2年(1533年)因山科本願寺被焚(天文法華之亂),遷往石山御坊。元龜元年(1570年)與織田信長挑起長達10年的石山合戰,最終在天正8年(1580年)和解撤離石山本願寺。

 

八、 名城

大阪城現今大阪市中央區)

攝津國大坂御城圖 圖取自岡山大學池田家文庫繪圖公開史料數位化檔案庫

別稱金城及錦城,前身為大坂石山本願寺領地。天正十一年(1583年)豐臣秀吉任命黑田孝高所建,於慶長20年(1615年)大坂夏之陣被焚,元和5年(1620年)再度重建。現今大阪城為1931年重建,天守融合豐臣德川兩代特色。

大阪城(大坂城)



高槻城(今大阪府高槻市)

高槻城繪圖 圖取自 高槻市歷史Web


別稱久米路山龍ヶ城、入江城,建築於公元10世紀,原是入江氏居城。高槻城在天正元年(1573年)曾進行改裝強化。豐臣氏滅亡後,內藤信正成為高槻城城主建立高槻藩。最後高槻城在明治7年(1874年)被下令廢城。


芥川城(今大阪府高槻市)

芥川山城資料來源 高槻市歷史Web 芥川山城介紹手冊


芥川城建築及廢棄時間不詳,相傳在鎌倉時代建成,歷代為芥川氏的居城,芥川氏滅亡後已沒有相關紀錄。


芥川山城 繩張圖 高槻市歷史Web 芥川山城介紹手冊

另外,細川高國在永正13年(1516年)命令能勢賴則,在芥川城附近的三好山興建芥川山城,約在元亀4年(1573 年)廢城。


芥川山城 紅色立體地圖 高槻市歷史Web 芥川山城介紹手冊



茨木城(今大阪府茨木市)

19世紀繪製的茨木城廢城後所在地茨木村之 茨木村繪圖


茨木城相傳建武年間(1334 - 1336年)由楠木正成所築。戰國時期由茨木氏所有。元龜2年(1571年)荒木村重攻陷茨木城,任命中川清秀為城主。關原之戰後,片桐且元成為城主。元和2年(1616年)因一國一城令而廢城。


舊茨木城搦手門(茨木神社東門)
傳為茨木城廢城後移築的城門
圖取自維基



池田城(今大阪府池田市)

池田城址所在地的池田城址公園中的 城樓風展望台 圖取自池田市觀光協會


池田教依在建武元年(1334年)前後建成,世為池田氏居城。當池田知正繼任家督時,池田城淪為荒木村重手中。有岡城之戰荒木村重敗走後,天正8年(1580年)織田信長下令將池田城廢城。


伊丹城(今兵庫縣伊丹市)

伊丹城(有岡城)本城址 圖取自維基


別名有岡城,相傳南北朝時代由伊丹氏所建。文明4年(1472年)曾改建,為伊丹氏歷代居城。天正2115日(1574年),荒木村重攻陷伊丹城後改建,並易名有岡城。有岡城之戰後,於天正11年(1583年)正式被廢城。


花隈城(今神戶市中央區)

攝州花熊圖 中的花隈城(花熊城) 圖取自岡山大學池田家文庫繪圖公開史料數位化檔案庫


別名花熊城、鼻熊城。築城有兩個說法,一是永祿10年(1567年)荒木村重所建;一是翌年由和田惟政所建。其特色是使用近江「穴太眾」的石垣。天正8年(1580年)池田恒興攻陷花隈城後,為了興建兵庫城便將花隈城廢棄掉。

攝州花熊圖  圖取自岡山大學池田家文庫繪圖公開史料數位化檔案庫

兵庫城(今神戶市兵庫區)

別名池田城、片桐陣屋、兵庫陣屋,天正9年(1581年)由池田恒興所建。池田恒興轉封大垣城後,兵庫城為豐臣秀吉直轄地,片桐且元任城代。大坂夏之陣後,兵庫城歸尼崎藩改為兵庫陣屋。明和6年(1769年)兵庫陣屋歸天領廢置。


丸山城(今大阪府豐能郡能勢町)

別名地黃古城、天王丸、城山城、能勢城。長元年間(1028~1036年)源賴國在此建城並改姓能勢,此後為能勢氏居城。慶長7年(1602年)能勢賴次因建地黃城,而將丸山城廢棄。

 

九、  名戰場

葦屋河原(現今兵庫縣葦屋市)

細川澄元在永正8年(1511年)7月興兵圖重奪京都,派遣細川尚春率兵在兵庫登陸,卻被細川高國方瓦林政賴擊退(葦屋河原之戰)。赤松義村8月出兵支援細川尚春,戰況為之逆轉,瓦林政賴終戰敗逃亡。細川澄元軍士氣大振,接著上洛展開日後的船岡山合戰。

阿倍野森(現今大阪府縣境)

細川高國於享祿4年(1531年)3月奪回京都後,揮軍圖重奪攝津,與三好元長對陣於阿倍野森。64日赤松政祐突兵變襲擊細川高國,三好元長亦發動總攻擊,結果細川高國大敗,細川高國被捕後被逼自盡(大物崩)。兩細川之亂結束,細川晴元奪回京都控制。

江口城(現今大阪市東淀川區)

天文17年(1548年)8月,三好長慶不滿細川晴元舉兵叛變。翌年6月與政敵三好政長決戰於江口城(江口之戰),在三好長慶強攻下三好政長等800人戰死。細川晴元自知不敵逃離京都,三好長慶奉細川氏綱入京,自此京畿權力淪入三好長慶之手。


石山本願寺/大坂城(現今大阪市中央區)

石山本願寺(大坂城)所在推定地


元龜元年(1570年)912日,本願寺挑起石山合戰,織田信長曾數次率大軍包圍石山本願寺不果,終和解收場。


慶長19年(1614年)1119日,德川家康率大軍包圍豐臣秀賴大坂城(冬之陣),終在翌年58日攻陷大坂城(夏之陣),自此日本國內再無戰事。

大坂之陣屏風繪



木津川口(現今大阪市西南部木津川口)

共爆發兩次海戰。首次於天正4年(1576年)713日,毛利水軍打敗織田水軍,突破對石山本願寺的封鎖進行補給。第二次於兩年後116日,織田水軍製造的6艘鐵甲船,終打敗毛利水軍來犯。此後織田信長完全包圍石山本願寺,為日後雙方議和埋下伏線。

伊丹城(現今兵庫縣伊丹市)

共爆發多達8場戰爭,當中以天正6年(1578年)12月的有岡城之戰最著名。織田信長親率大軍,攻擊舉兵叛變的荒木村重,強攻不果演變成包圍戰。翌年9月荒木村重乘夜逃離,1119日荒木久左衛門開城投降。戰後織田信長處決荒木村重一族及家臣。

越水城(現今兵庫縣西宮市)

越水城是攝津豪族瓦林氏的居城,戰國時代前後共爆發5場戰爭,首3次是對抗阿波的三好氏,而後2次則是抵抗三好長治家臣篠原長房的侵略。自元龜元年(1570年)第5次越水城之戰後,越水城從歷史上消失,有說遭織田信長下令廢城之故。

白井河原(現今大阪府茨木市)

元龜2年(1571年)8月,荒木村重與和田惟政因敵對陣營對立,雙方會戰於白井河原。結果荒木村重在兵力佔優下,殺死身為攝津三守護之一的和田惟政。此戰令荒木村重聲名大噪,在獲得織田信長重視後再次歸順織田家,並在天正2年(1574年)獲贈攝津一國。

花隈城(現今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

天正8年(1580年)3月,織田信長為追擊荒木村重,派池田恒興攻擊其身處的花隈城。同年7月,池田恒興父子藉偽裝順利入侵花隈城,並逼使敵軍開城投降。最終荒木村重逃往安藝投靠毛利輝元,織田信長正式統一攝津。

攝州花熊圖 中的花隈城(花熊城) 圖取自岡山大學池田家文庫繪圖公開史料數位化檔案庫


 

十、大事記

和曆

西曆

事由

文明4

1472

817日攝津多田院源滿仲廟早前無故出現震動,是日朝廷追贈源滿仲為從二位,派遣唐橋在數為敕使前往源滿仲廟封贈。

明應5

1496

本願寺蓮如開始在攝津東城郡生玉莊內大坂建立石山別院,為日後石山本願寺。

永正8

1511

細川澄元在葦屋河原‧鷹尾城合戰打敗細川高國,順利控制攝津。

享祿4

1531

細川晴元在大物崩一役打敗細川高國,兩細川之亂宣告終結。

享祿5

1532

本願寺証如支援細川晴元對抗三好元長,從山城山科本願寺移往攝津石山本願寺,並號召攝津及和泉的僧徒攻擊攝津飯盛城。

天文18

1549

三好長慶在江口之戰打敗三好政長,奠定三好長慶稱霸近畿。

永祿11

1568

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上洛並平定攝津。

永祿11

1568

織田信長向石山本願寺徵收矢錢(軍費),最終石山本願寺繳錢5千貫。

元龜元年

1570

本願寺顯如公佈向織田信長宣戰,長達十年的石山合戰開始。

天正6

1578

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九鬼嘉隆率領6艘鐵甲船擊敗毛利水軍。

天正7

1579

織田信長攻陷荒木村重的有岡城,長達逾年的有岡城之戰宣告結束。

天正11

1583

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命黑田孝高在石山本願寺原址興建大坂城。

慶長元年

1596

豐臣秀吉在大坂城設宴招待明使楊方亭及沈惟敬。其間西笑承兌宣讀明皇帝勅諭全文,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無視豐臣秀吉講和條件。豐臣秀吉大怒,決定第2次出兵朝鮮。

慶長5

1600

關原之戰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答應德川家康要求撤離大坂城。

慶長20

1615

江戶幕府軍攻陷大坂城,豐臣秀賴及淀君自盡,豐臣氏滅亡,戰國時代自此劃上句號。

 

十一、 參考文獻

《戦国史事典》 桑田忠親監修 戦国史事典編集委員會 秋田書店 1980 1

《クロニック戦国全史》池上裕子 池享 小和田哲男 黒川直則 小林清治 三木靖 峰岸純夫 講談社 1995 1

《戦国人名事典コンパクト版》阿部猛 西村圭子 新人物往来社 2001 12

《戦国大名系譜人名事典 西國編》山本大 小和田哲男 主編 橋詰茂 新人物往来社 1986 1

《国別 守護戦国大名事典》西ヶ谷恭弘 東京堂出版 1998 1

《戦国時代ものしり事典》奈良本辰也 監修 山村浩 主婦と生活社 1988

《別冊歷史読本事典シリーズ 13 日本史「戦国」総覽》吉成勇 新人物往来社 1992

《戦国大名370家出自事典》野村敏晴 新人物往来社 1996 1

《戦国合戦大事典 京都府 兵庫県 岡山県》戦国合戦史研究會 新人物往来社 1989 1

《歷史群像シリーズ 決定版 図說戦国地図帳》学習研完社 2003 1



[1] 《戦国史事典》P.345-347引山口啟二〈豊臣政権の成立と領主経済の構造〉第1表及第3表(《日本経済史大系》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