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二年(1584)三月二十四日,肥前國島原森岳(今.長崎縣島原市),戰國九州三大戰役之一的沖田畷之戰便在這地方打響。
從前我們已經通過文章(⇒倒楣還是命運?預見不幸未來的戰國名將),介紹過此戰的主角之一,也是在此戰中不幸戰死的「五州二島太守」龍造寺隆信曾在此戰的四年前,好像預言一樣向自己的兒子後藤家信交待自己一旦死去後的身後事。今日便來到四年後,說說他戰死的這場有名之戰。
在戰國時代,一軍總帥在戰場戰死的情況其實並不常見,尤其是肩負著一家命運及維繫團結的一家之主戰死,更是少之又少。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隆信戰死後,他的龍造寺家便以很快的速度江河日下,最後更被他依託的義兄弟鍋島直茂奪取了實權。從此,我們已經能夠看到一家之主戰死沙場的後果。
另一方面,以一戰將有力挑戰當時北九州最強的大友家強權的龍造寺隆信,另一邊的總帥.島津中務家久也是很多戰國粉絲熟悉的名將。最近的人氣戰國漫畫《戰國》(宮下英樹作品)也重點介紹了家久。可以說,「沖田畷」之戰是一場「名將對名將」的大戰,光是這點已是足夠使人目不暇給。再加上有名的島津四兄弟之中,名氣不下於「鬼石曼子」島津義弘的四弟家久最終以寡兵大破強敵,後世傳說出一堆神奇無比的「島津戰法」,加深了人們對島津家的興趣。不過我們之前已經通過介紹島津義弘一戰成名的「木崎原之戰」來試圖釋除一直以來的傳說及迷思,有興趣的朋友可看⇒(真說!「鬼石曼子」島津義弘名震天下的木崎原之戰)
如後面所述,這場「沖田畷」之戰也跟其他九州的有名戰事一樣,充滿著水分及不盡不實的內容,影響了後世的我們對戰事以及參與人物的理解及評價,上述的敗軍之將龍造寺隆信便首當其衝。
說到「沖田畷」之戰,對於很多有一定戰國知識的粉絲來說,下面的戰況圖應該一看便明瞭。簡單來說,事件起因是因為不滿龍造寺隆信驕縱的有馬鎮貴(晴信)與赤星統家等人向薩摩的島津義久尋求支援,以對抗隆信,島津家三番四次進行討論後,決定先派四弟島津家久等一千五百人(一說三千)從八代灣渡過有明海,到達島原半島佈陣,同時有馬家還在有明海駐有水軍助戰。
通說的「沖田畷之戰」戰況圖 |
被黑化的龍造寺隆信 |
以上的情節雖然在細節上綜說紛紜,但重點上不外乎說隆信輕敵突出,最終反使自己身陷絕境,戰死沙場。我們之前已上述的情節其實充滿了水份,很多情節也沒有史實根據,下面就簡單的說一下。
1、「沖田畷」之名
首先,這場耳熟能詳的戰事,我們都稱之為「沖田畷」之戰,但其實看盡當時第一手的史料,戰場並非叫沖田畷,一般在史料上被稱為「島原」之戰,「沖田畷」的稱呼是到了江戶時代,通過軍記才出現的。因此,如果按史料的稱法,這場戰事叫「島原之戰」是最符合史實的。
2、戰場多泥田?
另一個跟「沖田畷」之名有關,我們都不加思索便當成事實的重點是戰場的狀況。如上面提到的一般說法,當日的戰場是右邊臨海,左面靠山,中間是泥田,田中有一條很狹小幼長的田道可出入。但細心地想,能與大友家周旋的龍造寺隆信會那麼大膽地犯上兵家大忌,自恃大軍在手,便迫使部分大軍變成槍靶子嗎?
其實綜觀島津、有馬、龍造寺三方的史料,都完全沒有提及戰場的狀況,更沒有提及龍家大軍因為身陷泥田而出現崩潰。相反,島津家的文書、參戰將士的回憶錄以及有馬家的家史都只記載隆信在戰事其間突然戰死(後述),消息傳開後導致龍家軍陣腳大亂,紛紛敗逃,部分在這時候被聯軍狙擊而死。當然,勝利方的島津家史料更是對於家久的伏兵、誘敵之類的記載在一手史料中也是絕無提及。
那麼, 隆信深陷泥田之說是怎樣來的呢?其實這說法都是來自江戶時代的當地軍記物,如《北肥戰誌》、《肥陽軍記》等,到了後來,跟龍造寺家有深厚關係的鍋島藩在編纂藩史時也大量引用了這個說法。尤其是編纂鍋島直茂的傳記時,更特意加插了直茂在戰前曾諫阻隆信不要輕敵驕傲,隆信最終沒有採納而戰死的橋段。為藩祖臉上貼金的意圖不言而喻。
好像結果就是從親自帶領大軍進入狹窄地形變成本陣毫無防護啊....
回覆刪除上面已說明沒有可靠史料證明是那樣
刪除坐著大轎,親自領軍走狹窄地形,看起來也不合理
刪除感覺要了解日本史,真的很難,比方說我們要研究三國史,還有個三國志可以看,不會去看三國演義,但要研究日本史好像只有類似三國演義這種東西可以看!換句話說,是以文學創作的東西來研究日本史.
回覆刪除還是有不少史料可以看的,比如當時人留下的書信、或是日記等,也可以參考考古成果,只是日本沒有如中國的所謂的「官史」,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還是有些不同的。
刪除站長最近錄了一個影片來談研究日本史的問題,可參考當中內容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jphistory/videos/52669340864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