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千利休是戰國時代茶道界的一代宗師,他將禪的寂靜意境融入茶道,稱為「草庵之茶」,對今日的茶道文化影響極大;亦因為千利休領導著茶文化,吸引許多名流人士拜在其門下在他生涯晚期非常接近政治權力頂峰,也因此誤觸逆鱗,招來殺身之禍。不過他的死因,並沒有很明確的說法,故此引起後世學家的興趣,探究這個謎團,並提出許多說法。
最主要的說法有三種。
其一,是千利休以高價出售廉價的茶具,中飽私囊。此說出自《多聞院日記》。
其二,千利休在大德寺山門豎立自己的木像。此說出自公卿勸修寺晴豐的日記。大德寺以茶湯文化聞名於世,而且歷來名僧輩出,有名的一休和尚正是其中一人,許多公卿貴族常常出入其寺,千利休在該處豎立自己的木像,居心叵測,惹起豐臣秀吉猜疑。
其三,千利休和豐臣秀吉對於茶會的方式出現紛歧。豐臣秀吉崇尚奢華,設有黃金茶室,以此招待來賓,對提倡寂靜茶道的千利休來說,無疑是一種惡趣味。此說出自若干後世記錄。
其他說法還有「秀吉求娶利休女為妾遭拒」、「南宗寺企圖用茶毒殺秀吉」、「利休反對征韓」、「秀吉排除側近政治」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這裡筆者想講「秀吉排除側近政治」這個說法。其實在江戶時代初期成書的《武功夜話》便提及過豐臣秀長死後秀吉政權下的政治鬥爭,千利休成為鬥爭的犧牲品。史學家宮本義己亦採用這說法,他提出當時日本國內反對勢力大致平定(指小田原一役之後),秀吉認為過往由豐臣秀長、千利休等重臣負責大名外交事務的側近人政治已經不合時宜,為了強化中央政權,於是起用奉行官僚作為行政和決策機構,統領天下事務。
其實千利休作為茶人,積極介入政治事件,與大名搞關係,已是超出本份。在豐臣秀吉攻擊九州之前,千利休已試圖幹旋大友和島津兩家,望能平息干戈;小田原一役因為一揆所阻而遲到的伊達政宗,也因為千利休的說項而脫罪。在戰爭時代,代替主君出面與大名交涉,或可起到潤滑作用,避免主君與大名可能出現的直接磨擦,但國內既然統一,所有大名已經歸順,秀吉已無足堪懼怕的對手,手下這些「外交大臣」已經無用武之地,唯獨千利休影響力太大,也許恐怕他與大名勾結,為害豐臣政權,只好將他徹底鏟除,並非沒有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