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井忠次畫像
酒井忠次,德川家臣之首,「德川天下之元老功臣」。大永七年(1527)生於三河,酒井忠親之次男,幼名小五郎,通稱小平次。
忠次年少時的松平家,正「中興之主」清康的時代,與今川及織田仍能維持抗衡之勢,但在天文四年(1535)十二月,織田信秀與清康交戰,但在「守山崩之變」中被家臣阿部彌七郎所殺,家中頓時變得風聲鶴唳,家督由清康長男廣忠(十二歲)繼位。忠次跟隨父親侍於廣忠,但由於織田信秀及今川義元持續侵迫,松平家的情況更加不妙,為此,廣忠被迫把長男竹千代(家康)送到今川氏,但卻被親織田的戶田康光搶到織田家,後來才回送到今川家。
忠次於當時正為廣忠的近侍之一,天文十一年(1542),忠次正式出仕於廣忠。但在天文十八年(1549)廣忠英年而逝,松平家在家督早死,幼主不在的情況之下,終於岡崎城被今川義元「接管」,忠次父親忠親及其他老臣只好接受今川的控制。
忠次後來獨自到駿河接觸竹千代,並且留下為他的側近,保護及照顧竹千代,與竹千代共嚐苦與樂,難怪家康曾說:「如無小平次,我不可能在駿府渡過!」,後來更讚揚忠次為「三河武士之鏡」。
弘治二年(1556),織田信長乘機派柴田勝家入侵三河,忠次奉命趕回三河對抗,並成功多次擊退柴田的攻擊,最後更擊傷勝家,迫使織田勢撤退,使三河幸免於難外,忠次也因此名聲漸響。永祿三年(1560),雄霸東海道三國的義元終於起兵上洛,忠次隨元康擔任先鋒,五月十九日,元康率兵一千進攻由佐久間盛重守衛的丸根砦,忠次奉命進攻,在不斷的攻擊下,丸根陷落,佐久間盛重被討死,忠次再一次立下大功。但在同日,義元在桶狹間被織田信長奇襲殺害,收到消息的元康立即撤兵,並派石川數正與信長表達和睦的訴求,信長也立即同意。
對於在義元死後,松平家為此陷入意見分歧的局面。據《藩翰譜》記載,忠次之長兄忠尚力主親今川,並說:「我家與織田家三代交惡對敵,豈可與之同盟?」正當元康為此感到不知所措時,忠次反駁道:「主公,貓(氏真)與虎(信長),哪一個我們應該結盟,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並且力勸元康親向信長,最後元康也接納忠次的意見,同時由於成功回到岡崎城,元康更加有決心於獨立,並於永祿五年(1562)與信長在清洲城訂下「清洲會盟」,獨立後的元康論功行賞,選任忠次為松平家家老,但由於忠尚與家康的立場對立,故忠尚離開松平家,忠次因此繼承當家(分支)之位。
有見於氏真暗弱,家康有意於擴大勢力,但先得把三河統一及整頓領內諸事務,因此家康開始一系列的改革,但卻因此引起寺社及土豪的不滿,在永祿六年(1563)引發著名的「三河一向一揆」,由於信仰關係,不少松平家臣也離開了松平家,其中一個就是忠次兄忠尚。
為此,忠次力求家康請得攻打忠尚的任命,終於攻下上野城,忠尚逃亡,不知去向。另外,。在本多忠勝、神原康政等的協助下,一揆終於被鎮壓下來,使西三河的體系終於被統一。由於有功,忠次受到家康的讚揚,同時屬意把叔母碓井姬(光樹夫人)許配予忠次,換言之,是把忠次與家康的關係進一步拉近,成為松平家的外戚眾,忠次的地位已更高於數正。
本領安穩後,家康開始進行統一三河的戰爭,永祿七年(1564),家康出兵攻打由今川氏真控制的三河諸城,六月,忠次奉命出擊東三河吉田城,與忠勝及康政出兵,發動猛烈攻擊,守將小原鎮實雖頑抗,但忠次向家康主張勸小原離開,以求無血開城,最後家康同意,同時吉田城也開城,達致無血開城的目標,家康為此嘉許忠次,並命忠次為吉田城主,主力於東三河的防務,同時,家康任命忠次為東三河軍團的軍團長,與數正的西三河軍團成為松平家的主要重臣。之後諸戰,忠次也出兵協助,最後終於把三河統一。
與此同時,織田信長於天下布武之路也如火如荼,成功兼併得美濃後,信長成功上洛,並利用聯姻政策拉攏淺井及武田,但在元龜元年(1570),由於淺井長政倒戈,使得信長慌忙撤退,同年六月,信長聯絡家康一同出兵討擊朝倉.淺井聯軍,二十八日,忠次與家康率兵五千到達姊川,忠次被命為第一陣,戰爭開始後,由於兵數相差,使得德川勢陷入困境,忠次指揮第一陣拼抗,沒有什麼進展,與此同時,榊原康政主張迂迴突擊,家康為此感到猶豫,但忠次也力主支持,說:「小平太之建議為上策,不去為遲矣!」家康因此也接納了,不久,康政成功奇襲朝倉隊,間接使朝倉勢崩潰,加上織田勢擊潰淺井隊,最終,織田.德川聯軍取得「姊川會戰」的勝利。
姊川會戰的成功,未有對德川家有什麼大好處,反而要迎來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武田信玄。元龜二年(1571),信玄開始出兵上洛,同年三月,武田勢乘進侵遠江的威勢,入侵三河,並攻打吉田城,忠次率兵準備在半路伏擊,但由於兵力懸殊,忠次隊死傷甚多,因此,忠次率餘兵回吉田城籠城,同時請家康援兵相助,當援軍到詊後,信玄已命令大軍掠奪軍需品後退回甲斐。
德川的噩夢還未完結,翌年十二月,信玄出兵再攻三河,忠次奉命為德川右翼,但在三方原之戰中,家康軍大敗潰散,人人驚慌失措,為了振奮人心,忠次回到岡崎後,上到城樓上,奏打太鼓,當時人心不安的德川軍聽到太鼓之聲後,也漸漸平復下來,並且慢慢重整於岡崎城,這就是著名的「酒井之太鼓」的故事。家康在康政及忠勝的幫助下回到岡崎,但由於被武田軍勢及狙擊而版嚇至失禁大便,而且面有懼色,忠次見到後大笑道:「主公可真被信玄嚇至失禁了嗎?」頓時失措的家康聽到後駁說道:「此乃燒焦的味噌也!」後世史家認為忠次是為了令家康鎮定而故意嘲弄他,也有史家認為忠次能大膽取笑家康而不被責怪,可見忠次與家康的關係已不是一般的君臣而已。正當德川家危在旦夕時,信玄卻因急病(另有被鎗傷說)而被迫撤退,不久身亡,德川家幸而逃過一劫,雖然忠次未有如忠勝、康政等阻擋敵軍,但他的功勞,不比阻擋敵軍低,可說是更勝一籌。
由於武田信玄一死,家康立即派兵佔回被武田搶去的諸城。另一方面,勝賴繼為家督,並出兵企圖佔回長篠城,因此雙方再起衝突,由於守將鳥居強右衛門力守,武田軍未能有太大的進展,與此同時,家康與信長也正式出兵討伐武田勝賴。天正三年(1575)五月,終於爆發了著名的「長篠之戰」,織田.德川聯軍共三萬八千人(有人說實只有一萬七千人)到達設樂原與武田勝賴決戰。
五月二十日,織田信長及德川家康展開軍議,對於如何對付武田軍,據後世家譜類的記載,忠次主張出分隊迂迴到達武田軍的後方鳶巢山,打擊武田的士氣。
但信長聽到後大罵道:「我等大軍也,焉能用如此小軍之計!?」眾人曾因此大聲嘲笑忠次為鼠輩,但在當晚,信長與家康召回忠次,並說:「今日之事乃事非得已,望你原諒,只因對武田一戰,事關重大,恐怕有所洩漏,只好如此,汝之計策則為上策…」,「現分派五百鎗兵,二千步卒予你及金森長近,立即出擊!」
忠次領命後與長男家次及金森長近率分隊渡豐川,沿大入川、吉川,越過松山到達天神山城,近鳶巢山,並且利用狼煙及忍者的協助下,成功發動突襲,勝賴得知後大為震怒,但武田軍已因此士氣大散,最後武田勝賴在盛怒之下決定出兵設樂原,最後全軍覆沒。戰後,信長與家康召開軍評議,信長說:「今日之戰,乃三千火槍與酒井殿之功也!」對忠次大加讚賞。
長篠之戰令德川家大加增強,反之武田氏從此不振,為此,家康出兵進侵武田,並取到大大進展,但與此同時,德川家發生一事,天正七年(1579)六月,家康正室築山殿與長男信康被信長之女德姬(信康之妻)指與武田勝賴通敵,六月十六日,忠次到達安土城,信長向忠次質問此事,此後,信長命信康與築山殿切腹自刃,面對兩難局面的家康據傳曾責備忠次未有解釋,但無論如何,信康最後於二十九日自刃。失去愛子的家康,仍著力於討侵武田勝賴,忠次也有出兵協助,天正九年(1581)的第二次高天神城之戰,成為另一關鍵之戰,翌年初的田原之戰,終於令武田家走入絕路,最後,大勢已去的勝賴於天目山自刃,武田家因此滅亡,事後,忠次因功被家康加封信濃十二郡的領地。
武田家滅亡後,家康忙於整頓及繼續侵佔武田舊領之中,與此同時,因武田氏滅亡而大喜的信長邀請家康上洛,忠次與忠勝等也隨同上路,但在六月二日,信長身死本能寺,震驚的家康為此而沮喪,忠次對家康說:「當前之要務乃逃回三河以保安全,主公不可再遲疑!」最後忠次等保護家康經伊賀越回到三河,但同時,羽柴秀吉因在山崎合戰打敗明智光秀,使得一時天下聞名,加上在翌年的賤岳之戰消滅柴田勝家,成功奪取織田天下,氣勢一時無量。未能為信長報仇的家康唯有主力向東及信濃,為了拉攏武田舊臣,家康命井伊直政入甲斐招攬。最後家康成功招攬一百七十多人。
與此同時,家康與北條氏政父子因甲斐而引起爭端,並於同年中兵戎相見,在若神子對峙,為免令秀吉漁翁得利,忠次居中斡旋,最後家康把庶女督姬嫁與氏直,並由忠次及直政出使小田原,見面中,氏政以忠次「大才之將」,贈予名刀「一文字貞宗」。
拉攏北條後,家康注意力回到羽柴秀吉身上,由於秀吉立信長之孫三法師(秀信)為繼嫡,引起次男信雄的不滿,並與家康於天正十二年(1584)出兵迎擊羽柴秀吉,引發起關鍵性的「小牧.長久手之戰」,秀吉發兵十萬,與家康.信雄聯軍三萬多人對戰。三月十七日,羽柴勢先鋒森長可率兵三千與忠次隊及奧平信昌隊(五千)於羽黑對戰(羽黑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前哨戰),最後森長可大敗,退到犬山城,三月二十九日,大戰正式展開,及至四月九日,秀吉派出別動隊意圖突襲家康在三河的後方,但被家康等發覺,頓時進行反突襲,忠次率兵與池田元助大戰,不久元助隊大敗被殲,元助被討死,間接令到別動隊崩潰,最後大敗而回,最終小牧.長久手之戰以家康.信雄軍勝利而結束,秀吉衡量得失後,先後與信雄與家康議和;事後家康論功行賞,並對忠次說:「國家之安危一日在,必要倚靠汝之計策以平定也!」
成功保住領地並迫使秀吉議和後,家康便繼續擴張領土,石高更增至二百萬石,成為東國第二大領國大名(北條後)。天正十四年(1586)十月,秀吉命家康上洛回應議和,忠次隨家康上洛面見秀吉,並獲敘任從四位下左衛門督,更獲秀吉厚賜在京的櫻井屋敷及近江一郡共一千石的領地。回到三河後,忠次正式把家督之位讓予長男家次,正式出家隱居,法號「一智」。之後家次代替父親隨家康於天正十八年(1590)出征小田原北條,戰後家康被秀吉改封到關東,家次與忠次被改封到下總碓井三萬石,(後來增至高崎五萬石)遠低於其餘三天王,為此,家中曾引起爭論,直政、康政及忠勝都要求家康增加家次的領地,但家康未有理會。
晚年的忠次患上眼疾而雙目失明,據江戶時代的傳聞記錄,有一次,家康登門探望忠次時,忠次把家次托付予家康,並向家康要求增加家次的石高,最後家康答應了。
之後德川家的大小事務,忠次都未有再過問,但據傳家康曾向忠次問津平定天下之計。慶長元年(1596)十月二十八日,忠次於京都櫻屋邸中病逝,享年七十歲,葬於京都知恩院,法名「天譽高月緣心先求院」,結束其大智大勇的人生。
忠次死後,家次繼位,並在後來的大坂之陣(1614-15)出戰,因有功而被加封到越後高田十萬石,不久轉到信濃松代、出羽庄內(十四萬石、忠次長孫忠勝時)直到藩末,末代十二代藩主忠寶加入奧羽越列藩同盟,對抗天皇新軍,更成為盟內中中心成員藩,但在激戰後大敗,被送到東京,最後庄內藩也被廢藩置縣。
酒井忠次作為德川家資歷最高的家臣之一,為德川家立下不少功勞,當石川數正出奔後,更成為家中第一家老,除了戰功無數外,同時也在行政、外交上也有優異的表現,但他的一生卻受到「岡崎信康之死」而蒙上污點。
德川(松平)信康畫像
信康之死,一直為史家努力研究的話題之一。至今已有超過五個的說法,甚中有對於信康的死因與忠次的關係,江戶時代多以「酒井忠次陰謀論」解釋,歷史小說大師司馬遼太郎也引用這一論點。所謂的陰謀論就是指忠次等老臣因信康粗暴而感到不滿,所以當信長責問時未有為之解釋,所以事後家康對忠次漸漸疏遠,至於入主關東時,家次的石高這麼少也以此來理解,更據傳忠次在臨死時乞求家康增加家次的石高,但家康卻嘲諷地回答:「你跟我一樣也疼愛自己的孩子吧」(《三河物語》)
但對於這個說法,已有不少史家表示質疑,因為很多以上的「證據」是在江戶中期左右寫的,而且上述忠次的想法也不太合理,同時家康與忠次的對話的可信性被受質疑。至於後來的「信長私心論」也漸被史家質疑,一來是因為所謂的史料是江戶時代的產物,當時主張神化德川家康為聖君,甚至是神,故家康居中的角色未有多透露,或者偏向於一面倒。
現在,大多史家偏向於岡崎家臣陰謀論,指出當時岡崎家臣不滿於家康偏向於信長,故想改立信康為家督,同時其母築山殿也因對信長痛恨而與岡崎家臣同為一意,與武田通敵(詳見本部落格的另一專文《松平信康之死與德川家康.織田信長》)。
而且,後來忠次的子孫家次及忠勝都獲得加封,而酒井忠勝也封至日本海海運要地出羽庄內,成為幕府鎮守東北的重鎮。忠勝的玄孫忠寄更位至幕府老中,成為幕閣要員。因此,酒井忠次一系的待遇不見得在江戶時代有明顯的冷遇,所有的揣測及猜想都是事後孔明,道聽塗說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