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山中鹿之介與三日月之誓

藤井竹外——山中鹿介拝月圖
百敗何曾偃義旗
馬頭望拝月如眉
天荒地老無窮恨
獨有清光似舊時

賴山陽——山中幸盛
存孤杵臼何忘趙
乞救包胥暫託秦
嶽嶽驍名誰喚鹿
虎狼世界見麒麟

大町桂月——山中公
忠膽義肝元絕倫
七難八苦練天真
英魂髣髴初三月
一道光芒凜射人

山中鹿之介銅像
 山中鹿之介最有名的形象,就是對著新月發誓,願嘗盡七苦八難,也要復興尼子家。五百年來文人雅士對於鹿之介這個家傳戶曉的人物從來不缺頌辭,當成英雄來崇拜。當然對著新月發誓這個故事是後人渲染的,並沒有記載於一次史料。最早記載這則故事是小瀨甫庵的《甫庵太閤記》卷十九「山中鹿助傳」。內文記述山中鹿之介十六歲時,隨尼子軍攻打伯耆尾高城,鹿之介在戰前某一晚對著新月發誓,希望在三十日內獲得武譽,結果他真的在戰場上殺了敵方大將菊池音八,自此便以新月為信仰。

小瀨甫庵在永祿七年(1564年)生於尾張,而山中鹿之介死於天正六年(1578年),相信兩人生前沒可能有過交集,也就不可能得到一手消息;而據記載他是在關原合戰後隨堀尾吉晴一同移封出雲,才開始搜集當地的歷史故事,由於尼子家臣早就死的死,降的降,估計也沒有留下甚麼文獻記錄給小瀨甫庵翻閱,所以說不定這是一則民間傳說。而《甫庵太閤記》的風行,竟影響了後世對山中鹿之介的評價,相信也是小瀨甫庵始料未及。

江戶時代文人對於山中鹿之介對新月發誓的描述,與小瀨甫庵不同之處,在於鹿之介發誓是為了復興尼子家,即尼子家在永祿九年(1566年)滅亡之後,山中鹿之介等舊臣擁立尼子遺孤孫四郎光復故土的軍事行動,而不是為了攻略伯耆和建立功名。不過,與尼子家最親的藩鎮鹿野藩龜井茲矩,在文祿三年(1594年)修建了幸盛寺,專門祀奉山中鹿之介,江戶時期文化十年(1813年)熊谷道伸所寫的「鹿野山幸盛寺緣起」中,並沒有提到鹿之介對新月發誓的故事,若這是真實故事,即使民間傳說也好,都理應記在文中,可想而知這是杜撰的故事。但文學作品儘可接納一些杜撰,只要突出人物性格便可。山中鹿之介在江戶時代的形象,基本上都是文武雙全,仁勇兼備,忠義絕倫的,這一點毋需置疑。

對新月發誓的故事在《甫庵太閤記》面世後迅速流傳開去,但是七苦八難之說呢?最早見於文字,是在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發行的十二冊《出雲私史》,裡面就有提到七苦八難,但是這套《出雲私史》是作者桃敏行繼承父親桃節山遺志而發行的作品,實際寫作時間不明。而明治十八年至二十四年(1885—1891)年間擔任島根縣令的籠田手安定,贈了一首詩歌贈給當地學者山村良行,便確實寫下了七難八苦之句。

月岡芳年浮世繪作品
日本踏上軍國主義道路之後,在島根當地亦爆發山中鹿之介熱潮,對鹿之介的故事自然免不了一點改造,以迎合當時世風。上述山村良行一家人,對鹿之介的推廣可謂不遺餘力,他的兒子谷口迴瀾是當時松江中學的教師,就寫過很多校刊和書籍,積極宣揚山中鹿之介的忠義精神,是當地鹿之介推廣行動的重要人物。

山中鹿之介雙手合什對著新月發誓願嘗盡七苦八難的形象,在明治末年到大正初期固定下來,甚至賦予新的內涵。大正二年(1913年)笹川臨風所著《山中鹿之助》就描述了這個富有畫面感的情境,並借鹿之介的口,提出「一個人若果不經歷磨難,便不能提升自己的力量」。提升力量為了甚麼?當然是為主君奉獻。按當時社會需要,山中鹿之介被塑造成一個忠勇兼備的精神圖騰,透過宣揚鹿之介的忠勇,教育子民為天皇盡忠,為天皇奉上生命。為了增強教育效果,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文部省將這個故事放進去小學國語課本,全日本的小學生都熟悉這個故事了。

二戰結束後,大家對山中鹿之介的精神已經不再嚮往,對山中鹿之介的歷史研究也變得踏實起來。但是山中鹿之介充滿人文個性的人物,仍然是熱門的小說題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