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清帝國的琉球士族的復國乞師運動據點 福州琉球館(柔遠譯) 圖取自維基 |
不滿於日本統治的琉球士族們除了在沖繩縣,這個舊琉球王國領內展開不合作運動及抵抗運動外,也有一部分不願成為日本帝國子民的琉球人決定離開故鄉,他們有的去了夏威夷,有的則前往與琉球國關係密切的清國,當中更以前往福建為大宗。
在前往清國的琉球國遺民中,除了不願成為日本民而遠渡他國離開故鄉的消極抵抗外,亦有帶者救國及愛國之志而橫渡大海遠渡重洋,這群救國之士,目標已訴諸宗主的清帝國拯救遭「外敵」日本國侵略的琉球國,並率領清帝國的王師與日本一戰,最終目的是光復琉球國,維持原初琉球與清國間的冊封朝貢體制乃至兩者間的君臣關係。
而對於日本的關係,則既有希望維持兩屬中日的維持現狀,或是單獨臣屬清國,斷絕與日本臣屬關係而一屬於清帝國的聲音,當中尚泰之姊夫向德宏(琉球國紫巾官)便是主張斷絕與日本關係,而堅定維持與清帝國的冊封朝貢體制及臣屬關係的主張。
這群被稱為「脫清人」的離鄉背井遠赴福州乃至天津與北京向清帝國求救以企圖拯救小國琉球的琉球士族們,他們對清國的陳情活動,也被稱為「復國乞師運動」,而當中代表的人物有尚泰之姊夫向德宏(幸地親方)(1843-1891)、乃至蔡大鼎(伊計親雲上)與林世功(名城里之主親雲上)(1842-1880)、毛精長(国頭親雲上盛乘)、毛有慶[1](龜川里之子親雲上盛棟)(1860~1893)。
流亡清帝國並向清帝國乞師復國的琉球國士族向德宏(末代琉球國中山王 尚泰姊夫) |
以向德宏為首的這群流亡清國的琉球士族,先是抵達了福州,並以福州的琉球館柔遠譯為根據地,開始展開了多年的復國乞師運動。
福州琉球館(柔遠驛) 圖取自 維基 |
他們依循往昔琉球使者前往北京城進貢清國皇帝的路線,而來到了天津及北京,並向清國的總理衙門陳情,得到了包含當時擔任直隸總督及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等清國大臣的重視。
時任北洋大臣並主導清國外交事務的李鴻章 |
流亡士族們並對清帝國痛訴日本帝國的蠻恨而提及
「日本國以暴力奪我社稷,將國王拘留於東京,萬民塗炭痛苦等等!」
而曾收到中山王世子尚弼密函與要求不要滯留於福州,盡速動身前往北京陳情的向德宏更曾在對清廷的請願書中提及
「如得興師問罪,即以敝國為嚮導,宏願充先鋒使日本不敢逞其凶頑。宏於日國地圖言語文字諸頗詳悉,甘願效力軍前,以洩不共戴天之憤!」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向德宏為首的流亡士族對清國王師的期待,更不惜表明自己願為先鋒,協助清國光復琉球!
向李鴻章表達甘願為征日先鋒及嚮導的向德宏(末代琉球國中山王 尚泰姊夫) |
因此李鴻章不但要求駐日公使何如璋施壓日本,同時更答應向德宏等人清國將會派兵幫助琉球復國,得到清國大臣承諾的向德宏等流亡士族,乃喜出望外,並同時也靠者偷渡等方式,將清國王師將臨的情報帶回沖繩縣。
而這也引起了明治政府及沖繩縣等官員的緊張,深怕清國王師將臨的消息,會鼓舞縣內不滿日本帝國強硬併吞琉球國的琉球人反抗,乃至與清帝國裡應外合而揭竿起義。
我們從明治政府所留下的相關文書中,可以看到明治政府在這方面的擔憂,比如明治政府官員的報告中曾提及
「傳聞四起而一般人民亦深感疑惑」
而當清帝國將於今明兩年內率領王師前來琉球的消息時,沖繩縣內更有反日派的士族高喊
「即使恢復舊日(王權)之日將導致極貧甚至導致餓死,也不食日本食祿!」
從上述的現象中,我們會發現清帝國的王師將臨的消息確實是鼓動了琉球列島內的反日派的士氣,甚至即使是距離統治、國家相對遙遠的一般民眾也開始動搖懷疑,而讓明治政府,尤其是沖繩縣當地的官員大為緊張。
當時沖繩縣的官員便認為如若默認流亡琉球人歸國者的情報讓其普及的話則
「本來無智蒙昧之子士民種下無限之需審議判決之事!」
這些流言蜚語不只是傳遍沖繩本島,甚至離島也開始謠傳相關消息。
在1881年5月1日前後,久米島開始謠傳各種不利於明治政府統治的謠言。
沖繩本島與久米島、慶良間諸島地理關係圖 圖利用GOOGLE MAP 簡易製表 |
我們在一封明治十四年(1881年)5月23日沖繩縣官員十等出仕豐見城盛岡與三等屬渡邊簡前往沖繩縣的離島久米島(位於那霸西邊海上約100公里處)出差後寫給沖繩縣的大書記官(秘書長)的復命書的報告書中便反映了當時民情的不安。
復命書[久米島出張復命書] 資料取自琉球‧沖繩關係貴重資料數位典藏網 『復命書[久米島出張復命書]』原忠順文庫HA011(琉球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hara_tadayuki/ha01101 |
報告書是以日記的方式型態進行紀錄,也成為十分貼近當時近況的第一手史料。
為了瞭解當地狀況豐見城盛岡與渡邊簡兩位沖繩縣官僚乃決定從那霸出差前往當地了解狀況,二人於5月1日早上七點與其他官僚集結搭乘郵船赤龍號,並在早上九點於那霸港搭船出海,隨後於同日下午四點抵達久米島兼城灣,隨後登島的二人並在久米島駐島的日本警察橋口警部巡查等兩位日本警察隨同下開始詢問島民了解狀況。
復命書[久米島出張復命書]-報告書中並提及了當時久米島謠傳的日清開戰等各種謠言 資料取自琉球‧沖繩關係貴重資料數位典藏網 『復命書[久米島出張復命書]』原忠順文庫HA011(琉球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hara_tadayuki/ha01101 |
根據豐見城盛岡的了解後,發現當時久米島瘋傳
1.日清兩國已經開戰
2.長次官(沖繩縣令及大書記)已經上京,改派縣府中的屬官的鹿兒島縣人的某人擔任代理處理縣政
3.(沖繩縣府內的)沖繩縣人(琉球人)全部集體請辭
4.首里分遣隊(日本陸軍)已經進行撤退
5.久米村已有中國人來航靠岸
為了澄清謠言,穩定統治,豐見城盛岡與渡邊簡二人於久米島待了將近20天,前往島內一個又一個村落一一闢謠,以企圖安定島內的民心,直到5月21日二人方完成任務,於21日早上七點搭乘返回那霸的船艦,並在22日早上10點返抵那霸港後便前往沖繩縣廳。
隨後便將這次出差久米島的報告整理成報告書(復命書),並在5月23日提交給沖繩縣的大書記官(秘書長)原忠順。
有關於豐見城盛岡與渡邊簡二人的久米島出差報告書資料可參考
(琉球‧沖繩關係貴重資料數位典藏網
『復命書[久米島出張復命書]』原忠順文庫HA011(琉球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
https://shimuchi.lib.u-ryukyu.ac.jp/collection/hara_tadayuki/ha01101)
從上述的史料我們可以看出,被稱為脫清人的這群流亡清國的士族們所帶回的消息,也影響者家鄉的民情及人心。
沖繩縣廳對於這些散布流言蜚語的亡命琉球人非常頭痛該如何處置,因而決定將該項判斷整理交由中央的明治政府決定,由沖繩縣令提出的文書與外務卿井上馨及內務卿山縣有朋便曾提及
「本縣頑民渡清之舉動如按刑法應以內亂顛覆政府等及外患之無視置縣之大令,擅自來往於他國官衙誣告自家政府(生擒國王父子、萬民塗炭等),若假萬一清國採納其言,行談判甚或和戰相向之情勢,其禍害豈如同內地犯國事,可視為同事?如讓如此食古不化之頑民自由不與處之乃是無政府也。」
而據沖繩縣令提交給中央政府的官方的統計,根據《脫清人明細表》,直到1884年為止,便有124人透過偷渡等方式,躲過明治政府的監視偷渡到清國。
因此明治政府除了加強對沖繩縣各港口的戒備,防止士族們偷渡到清國或是偷渡回來將相關消息帶回,更將參與流亡清國的士族及自清國返回的士族打入大牢,比如前述提及的毛有慶,便曾在1884年前往清國,在返回琉球後遭明治政府打入大牢。
而這位毛有慶前往福州的時候,當時左宗棠因為中法戰爭而駐防福建協防,毛有慶因此對於左宗棠期待很大,期望左宗棠等清國將領及大臣能率領王師光復琉球,因此毛有慶曾詠詩道:
「聲鼓六師催,風雲八陣開,
礮[1]槍鎮轟處,驚起臥龍才。」
同時明治政府也在琉球航行及出帆至中國必經的久米島和慶良間島,乃至南方的宮古島及八重山派遣警察加強戒備取締偷渡,同時松田道之更建議明治政府應小心琉球人取道東京或是其他地方旅行後,轉渡中國。
另一方面,日本的外務卿也雇用美國人約翰‧皮特曼(John Pitman)前往北京調查琉球人的復國運動,而北京的駐清公使館內也雇傭巴茲爾‧霍爾(Basil Hall)擔任琉球問題的「流言偵探」,以及命公使館內的中國人總取締(原文:支那人總取締)喬文彬喬裝成「客商」,對當時滯留於北京城內的慶隆棧的脫清人的行蹤展開調查。
然而儘管清帝國一度答應亡命的琉球士族將派遣軍隊助戰琉球,而帶給不願為日本臣民的琉球士族王師將臨的希望。
然而在1870~1880年代前後,清帝國陸續因為西北的伊犁及西南的屬國安南(越南)而與俄國及法國交惡,甚至因此必須用兵西北處理伊犁的問題對付俄羅斯,以及針對安南的問題與法國作戰(即中法戰爭)。
因此清帝國就當時的現狀而言,已與兩個西方強權交惡甚至作戰的情況下,很難在為琉球國開第三戰線與日本作戰,尤其是在1882年時前後,朝鮮也一度爆發內亂的壬午兵變,反應出了清帝國周遭的不穩。
發動壬午之變的興宣大院君 |
而當時日本帝國也因為庫頁島(樺太)與千島群島等問題,儘管在1875年與俄羅斯帝國在聖彼得堡簽訂庫頁島千島交換條約,而暫時解決俄羅斯與日本兩國在庫頁島(樺太)與千島群島間的領土爭議,但即使如此俄羅斯仍就是當時日本的頭號假想敵。
(有關於日本與俄羅斯的領土爭奪問題,可參考拙文
因此在中(清)、日兩國有共同敵人俄羅斯的情況下,為了期望聯清抗日,日方在琉球問題的態度上也一段轉趨軟化,而從寸土不讓改為可與清廷商議談判分割琉球王國。
因此在1880年左右,清帝國與日本帝國之間針對琉球問題的談判,逐漸演變成將舊琉球王國分割成兩部的「分島方案」。
最初清廷以李鴻章等大臣為首,主張琉球國南島與中國文化相近,北島與日本相近,因此主張琉球國三分案,分別是北島歸日本、中島歸琉球國復國,南島歸中國(清國)。
然而日本不願接受這樣的分島方案,在經過了數月的折衝後,清日兩國逐漸達成共識,議定將舊琉球王國二分,沖繩島本島以北歸日本帝國,而南方的宮古島及八重山等先島地區(先島群島)則在清廷的扶持下讓琉球國復國。
1880年日清兩國議定之琉球國二分案 示意圖 圖利用GOOGLE MAP 簡易製表 |
清日兩國經過多月反覆交涉,至八月前後,中日兩國以大致同意了分割琉球國的方向,清廷並因此告知流亡清國的向德宏等流亡清國的琉球士族分島案結果,同時也透過駐日公使何如璋告知身處東京的中山王尚泰,清廷及日本兩國談判後的結果。
何如璋 時任清國駐日公使 |
然而宮古島與八重山等先島地區是非常狹小貧脊的彈丸之地,得知清日兩國談判結果的琉球國士族及中山王尚泰一致反對分島案的結果。
反對分割琉球國的末代中山王 尚泰 |
尚泰不但透過前三司官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向清廷的駐日公使何如璋表達反對分島案。
傳達尚泰反對分島案的琉球國前三司官 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 |
向德宏於天津更直接對李鴻章陳情道:
「八重山、宮古二島土產貧瘠,不能自立,尤割南島,另立監國,斷斷不可行!」
之後更伏地大哭,期望清國勿鑄下大錯,而忘收回與日本談判的分島案的結果。
對李鴻章進行陳情並伏地大哭的向德宏 |
李鴻章為向德宏的忠義所感動,因此改變了對分島案的看法,而在10月22日提出暫緩琉球案的要求,然而清廷早已在前一日的10月21日承認日方提案,並約定十日後正式簽署條約,並在三個月後生效。
換言之此時李鴻章反悔要求暫緩琉球問題的分島結果,等於自毀清、日兩國所達成的外交共識,自毀信譽。
清廷與日本議定將琉球一分為二的消息傳至身處北京的流亡琉球士族毛精長(國頭親雲上盛乘)、蔡大鼎(伊計親雲上)、林世功(名城里之主親雲上)等人,三人也對清國的總理衙門上程請願書,哭訴宮古及八重山等島是貧濟荒地,不足以供琉球復國。
然而蔡大鼎及林世功等人多次上書清廷未果,為了勸說清廷勿鑄下大錯,林世功最終決定死諫,以死明志,以自殺為手段,望清廷收回成命,放棄分島案的決定。
光緒六年十月十八日(1880年11月20日),林世功走到清廷的總理衙門前,揮劍自殺,其死前並留下兩首辭世詩(絕命詩),分別是
「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
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
「廿年定省半違親,自認乾坤一罪人。
老淚憶兒雙白髮,又聞噩耗更傷神。」
林世功揮劍自殺之後,其死諫的奏摺由蔡大鼎轉呈給清廷。
向德宏的伏地哭訴感動了李鴻章,而林世功獻出生命為琉球國的前途著想,二位琉球士族對於國家的忠義感動了清廷,林世功的死諫更是震撼了清廷,清廷在林世功死後,推翻了與日本議定的分島案,慈禧太后更下令賞林世功白銀兩百兩以褒揚其忠義,並下令厚葬林世功。
因而在流亡士族的努力下,阻止了清日兩國無視琉球國這位當事人的想法下,自行分割琉球國將之一分為二。
然而清廷既然推翻了與日本的談判共識,自然琉球問題又再度陷入僵局,因此在這之後,直到1883年為止,琉球問題再次成為清日兩國攻防的焦點,期間清廷與日本曾經討論將南島(先島地區)及首里城交還給琉球國復國,而日本則維持領有其他地方設立沖繩縣。
一度談及歸還給琉球國復國的琉球國王都 首里城 正殿(已燒失) |
然而日方並不同意這個分島案的要求,清方則因為當時面對伊犁、安南、乃至朝鮮的動亂,也無力強硬派兵琉球威嚇日本屈服,因此一度企圖趁1883年中日修好條約即將改約之時,企圖趁改約的機會,將琉球問題搬上檯面進行談判,然而最終琉球問題懸而不決。
不知不覺進入1890年代,琉球王國以亡國十餘年,向德宏等清國派的琉球士族儘管曾言
「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屬鬼!」
然而客居福州琉球館的他們,衷心期盼者清國王師抵達首里,光復琉球國的希望也日復一日的渺茫,抱持者憂國之志而流亡他鄉的青年才俊與中年壯士也日漸老去,毛精長與蔡大鼎客死清國,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與向德宏也陸續於1890年及1891年客死於福州,即使是年輕一輩的脫清人毛有慶也於1893年病逝於福州,反日流亡士族們日漸凋零,並大都葬於清國,亦或是如向德宏牌位被後人帶往夏威夷,而未再踏入故鄉琉球(沖繩縣)。
這群脫清人,遠離家鄉向清帝國求援以圖求救國的士族們對國家的忠義,也感動了清朝的大臣們,在琉球問題上多次與向德宏來往的李鴻章便這樣評價向德宏
「忠貞、堅忍之操視申包胥[1],有過之而無不及。……仁賢可敬,孤忠可憫。」
甚至李鴻章在1880年與日本議定琉球國一分為二時,也曾想定讓向德宏取代尚泰擔任中山王,從中可以看到李鴻章對向德宏的高評及對其忠義之印象深刻。
曾隨何如璋駐日,並曾寫下《日本國志》一書的清國官員黃遵憲也曾為向德宏作詩
「波臣流轉哭途窮,猶自低徊說故宮。
中有丹書有金印,變花仙蝶粉牆紅。」
更在該詩的註釋中評價向德宏
「僅一微官,然間關渡海,屢求救援,國亡後誓死不歸,或言今猶寓閩中。」
然而清國的官員們大都對於這群琉球士族們的愛國情操及忠義所感動,也十分同情他們亡國的際遇,然而在清國未有實際出兵的行動下,流亡清國的脫清人(流亡士族)的乞師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然而1894年,一場朝鮮國內的內亂,卻引發了清日兩國彼此間的衝突,而再次給予了心存復國之志的琉球士族們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