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紀念463周年!真說嚴島之戰!

毛利家文庫藏《藝州嚴島御一戰之圖》

弘治元年十月一日(西曆1555年10月16日)凌晨至黎明於安藝國嚴島(今.廣島縣廿日市市宮島)爆發了著名的「嚴島之戰」,毛利元就率領軍隊趁夜偷襲駐在嚴島,由陶晴賢、弘中隆兼等率領的大內軍。遭受毛利軍偷襲的大內軍立即陷入空前的混亂及恐慌,總帥陶晴賢、老將弘中隆兼父子以下大部分戰死,大內家的戰力也因此被大大削弱,加快了大內家滅亡的步伐,戰國時代西日本的走向也自大寧寺之變後,再一次出現重大改變了。

雖然這場戰爭是多麼的家喻戶曉,但事實上,有關這場戰爭的史料是少之又少,甚至連毛利元就及他的兒子們都幾乎沒有提及此戰,戰後的獎賞、感謝信之類也幾乎沒有留下幾封,因此,這場戰爭的經過,一直以來只能倚靠聽聞戰事經過,或參與戰事的毛利家臣及子孫的回憶錄來幫助還原經過。

由於大致的戰事經過早已耳熟能詳,本文便不打算再談,取而代之的是,想談談戰事前的幾件事。

一、毛利元就與隆元的對立
前文*(解密!「西國無雙惡人」陶晴賢謀反之謎)已經提過,陶晴賢在發動大寧寺之變前已跟毛利元就以及其他從屬大內家的外部領主聯繫,希望他們支持自己打倒大內義隆。晴賢更揚言「義隆肯定不會原諒我」,謀反已是勢在必行。這時候,問題就落在各領主的向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毛利元就。

事實上元就、隆元、元春父子從一開始都是支持晴賢的,也因此會為陶方與相熟的其他領主作斡旋,陶方也才會把謀反的內情通知元就他們,這些都在史料上歷然清晰。然而,江戶時代的毛利家萩藩在編寫藩史以及元就傳記時,面對這些事實卻顯得十分狼狽,因為這些事實都有違彰顯藩祖偉大的原意,於是「立場先行」的藩士便強調「陶二心之濫觴年久之事矣,非(元就)公當初已知也」(《新裁軍記》)

不過,即使元就及隆元當初支持了晴賢的行動,也不代表毛利家上下都一直如此,到了後來陶晴賢要出兵討伐反抗自己的石見國津和野領主吉見正賴,要求元就出兵協助,元就也同意了,但隆元等家臣便以元就的人身安全,以及不信任陶晴賢為由提出強烈反對。不過要留意的是,隆元等人反對的要點,只是不想捲入大內家的混亂之中,也不想成為陶晴賢的馬前卒,還沒想到要滅了大內家。

隆元在反對信中對元就說「我們對晴賢已經仁至義盡了…(吉見正賴的反亂)是他殺害義隆的報應,他早晚會因為自己的惡行自滅的」因此,不少人把隆元的反對當成是因為痛恨晴賢殺害自己的義父大內義隆之說,是有點過度解釋了。直到後來,毛利家揭發陶晴賢也留了一手,試圖離間毛利家與其他領主的關係時,兩者的關係才完全破裂。

二、陶晴賢作繭自縛嗎?
另一個問題是,有一些說法認為陶晴賢在嚴島之戰前為止犯了連番錯誤,導致他最後身敗名裂。例如坐視元就坐大,以及在戰前誤殺牽制元就的重臣江良房榮,為元就除去眼中釘。

元就坐大的問題早在義隆時代已形成,這也是因為義隆時代為了拉攏元就從尼子經久陣營倒戈回來,對他委以重任的結果,至於殺害江良房榮的問題,江戶時代岩國吉川家的《陰德太平記》甚至指是元就智計離間了陶晴賢及江良房榮,晴賢凶狠無道、有勇無謀的形式也因此被定型。不過,嚴格來說,雖然江良房榮之死的確有利了毛利元就,但卻不能確定房榮之死是元就的計謀所致。

從結果來說,陶晴賢最大的失誤便是據島自守。據島自守的危險是什麼呢?據說元就曾在出動登陸嚴島時,命令家臣到達嚴島後,把船隻推出島外,不讓船隻停泊岸邊。家臣反問是否包括元就隆元乘坐的船時,元就說

如此天氣出兵登島,並進行戰鬥,如果我軍勝利,敵軍總帥必死無疑,如我軍敗北,那老夫也必死無疑。我方勝利後,就讓敵方的軍船成為我方戰船;若我方戰敗,即使想坐船出逃,到時候各路是敵,我們只能困在此島山谷之中,直至戰死為止,這是何等面目無光之事?」(《嚴島合戰之記》)

以上的紀錄多少反映了在島內決戰,無疑是一場困獸之鬥,一旦失敗或有任何差錯,敗方將無處可逃。當時陶晴賢決定從水路先攻嚴島,打算率先派兵攻擊那些以嚴島周圍為據點,立場親毛利陣營的小型水軍眾,以減少毛利方的地利優勢,之後攻下嚴島後,再與元就決戰。軍中的弘中隆兼知道攻島的危險,認為即使早前攻擊了那些小型的水軍眾,但大內方的水軍兵力不足,使他深感不安,他也因此對於晴賢決定抄水路的戰略感到擔憂,並向家人寫信說「我父子等人既然決定渡海,自然要為陶公拚死盡力」,另一方面對家人說「還不至於感到絕望」之餘,也交代自己與兒子一旦戰死的話,就讓女兒繼承弘中家的當家之位。

                              嚴島之戰經過圖

以上關於大內軍僅有的記載還不足以證明晴賢的決定從一開始便是有誤。據上述的一些回憶錄記載,決戰日前夜是暴風雨交加,根本無法交戰,相信身經百戰的陶晴賢也並非不知道島中停留的危險,只是想把嚴島完全拿下後,再回到對岸與元就決戰,而且,經過大內軍在戰前掃蕩毛利陣營在嚴島內外的水軍基地後,大內軍的水軍兵力不足的問題雖然仍然存在,但只要毛利軍沒有十分的水軍兵力外援,毛利元就也不敢輕易渡海。

事實上,當時毛利軍也對於水軍支援不足深感頭痛,直至決戰日十月一日前三日,毛利軍還在等待小早川隆景找瀨戶內海的大型水軍(來島、能島、因島等)前來支援,同時間的嚴島宮尾城也已經快守不住了,元就心急如焚之情也在當時的書信中表露無遺。所以直到決戰前一日為止,兩軍的形勢應該還不至於一面倒。然而,命運女神還是選擇眷顧元就,隆景順利請來來島水軍及時來援,於是元就再反利用惡劣天氣,趁機在風雨之夜率兵到了嚴島西部的鼓浦登陸,再成功在十月一日清晨從後偷襲陶軍,這個作戰是絕對大膽的。

就如世界戰史上的奇襲一樣,奇襲的要義就是要出奇不意,突破敵方的盲點,而且要敢於冒險,元就最後雖說是成功了,但考慮到我們已經不知道當時陶軍的實際情況,以上的一切其實也只是結果論而已。

無論如何,是次大戰後,大內家的命運已到了夕陽,二百多年來雄霸西日本的大內家也在嚴島之戰後三年被滅,成功勝出賭博的毛利元就及毛利家取而代之,成為新的西山陽道霸主,與出雲尼子家及豐後大友家形成新的三強鼎立局面,引發不久後的「豐藝雲戰爭」。

(本文改編、撮寫自今年出版的次作《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中的章節「西國風雲(中))

其他有關毛利元就及瀨戶內海水軍的文章,請點擊下列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